• 25.00 KB
  • 2022-03-29 发布

项目经理学习《梁家河》心得体会

  • 2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八百里秦川塬墚沟峁中蕴藏几千年沉淀的厚重。遥望上世纪60年代末,面朝黄土背朝天在土里刨食的农民,苦苦挣扎在饥饿的边缘。一个不满16岁的青年,从北京来到沟壑纵横深处的梁家河,从此扎根在这里,一待就是7年。  当一个满怀理想的年轻人踏上这片土地,他的灵魂与这片红色土壤从此水乳交融、紧紧连在一起。七年中,在他与群众的努力下,梁家河的炉膛开始火热,铁社里叮当作响;红旗屹立招展,打坝工地号子激昂。我们赞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许多闪光点,才蓦然发现,打动人心的不是新思想的发源地,而是艰难困苦所淬炼出的真挚情怀和宝贵品格。只有历经艰辛而初心不改的人,才能真正肩负起历史的使命、时代的重任。  回望而今,荆州项目的两位优秀职工在品读《梁家河》之后,纷纷表示仿佛又经历了一次党性的淬炼、灵魂的洗礼,有了深刻地思考和体悟。  技术员谢宇感慨道:“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这是我读完《梁家河》一书中最初的感受,习近平总书记在梁家河的七年时间里,他由一个迷茫、彷徨、不知所措的城市青年逐渐转成长为自信、积极、有理想、“大思路” 的村书记。与同伴用汗水共同筑就了梁家河一片崭新的天。40多年过去了,他们中的一些人已然作古,余下的亦或耄耋之年,但当老友相逢时,他们还能像以前一样唤着小名,把酒聊天。总书记清楚地记得梁家河的每一座窑洞,每一块砖瓦,这里磨炼培养了他,无论身在何方,习总书记都深深地惦念着这里的一切。正所谓:“为何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荆州项目试验室主任王旭,内心也是备受触动。翻开《梁家河》一书,扉页上“作为一个人民公仆,陕北高原是我的根,因为这里培养出了我不变的信念:要为人民做实事!无论我走到哪里,永远是黄土地的儿子。”最为醒目。总书记在黄土高原腹地的小村庄——梁家河,一待就是七年。在这片黄土地上成长、劳动、生活、奋斗。正是总书记在梁家河的七年知青岁月所树立为老百姓办实事的初心,才奠定了他治国理政思想立足点。作为一名试验工作者,通过这本书使我深深地认识到,只有与现场的技术人员心贴心的相处与沟通,才能够真正了解现场的实际情况,才能根据工程实际需要,进行相关试验工作。以试验指导施工,以试验管控工程质量。试验工作任重而道远,只有“把好试验关,站好试验岗”,做一名合格的试验工作者,才能为我们的工程质量保驾护航。  梁家河40多年沧桑巨变,这跨越时空的梁家河精神,深深地感动着一位又一位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