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5.50 KB
- 2021-04-22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其他论文之高效课堂小组文化建设
小组学习是高效课堂上最基本的学习形式,是最基本的学习单元,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通常通过学习小组来组织完成,课堂教学双边活动的开展也是主要通过小组学习来开展,所以小组学习在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推进实施中显得尤为重要。那么,怎样构建小组文化呢?
首先要建立小组,包括组员编排、组长任用、奖惩制度等。小组通常由4~6名学生组成,编排遵循“组内异质,组间同质”原则,要求小组成员的性别、学业成绩、智力水平、个性特征、特长、家庭背景等方面有着合理的差异,使每个小组成为全班的缩影或截面,这样既为互助合作奠定了基础,又为组际间的公开竞争创造了条件,有利于学生的“潜能”发生碰撞,也有助于发现并培育每个学生的优势智能。为便于合作竞争,小组成员应在前后桌位置,不宜按惯例的纵列排列小组成员。
组长的任用是不能忽视的问题。组长是一组之魂,负责全组的组织、分工、协调、合作等工作。所以组长不一定需要成绩特别好,但要责任心强、有一定组织能力并在小组成员中有一定的威信。美国学者认为小组长应具备三种能力:提问能力、激励能力和分辨能力。班主任在任用这些孩子的同时,也应该不断培养这些孩子的能力,这是培养学生领导才能的一个起点。真正好的组长不是选出来的,也不是天生的,而是班主任培养出来的。不能只注重是的小组长现有的能力,而忽略了对人的潜能的开发与培养。培养能力除在实践中总结经验外,班主任还可以进行小组长定期集中培训,培训时除了了解反馈信息、作专门指导外,还要倾听他们的意见和想法,让他们畅所欲言,相互交流,相互启发,以利于使他们领导的小组既有一定的共性,又有鲜明的个性。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没有制度,组际间的竞争就无法展开。这里的制度指班级对所有小组的制度,比如课堂纪律的好坏该怎么奖罚,作业没有及时完成该怎么奖罚。班级活动中得名次的小组怎么奖罚等等。奖惩到小组,不到个人。因个人而使小组奖或惩的,应由小组自我编排本组奖惩制度,用来制约或激励小组成员。
其次,建立起小组的凝聚力,提高小组的“战斗”
积极性。对中西方社会结构体系的研究表明:中国历经风雨屡经战乱而仍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是因为其有一种强烈的民族内部向心力和凝聚力。而这份内部向心力和凝聚力的中心点是中国稳定的家庭结构体系。的确,中国人的团体感是从家庭开始辐射,由家庭到血缘关系的亲属再到老乡、同学和同事等。学生也是一样,小组的凝聚力强了,孩子的集体感也强,班级凝聚力就能相应提高,班级凝聚力提高了,班级文化的内涵就深了,学校文化也更有色彩了。增强凝聚力就要先给小组起一个名字,一个积极向上、富有新意的、响亮的名字,这有利于凝聚人心,形成小组目标和团队精神。如“晨曦释彩”、“随风飘逝”、“快乐如风”、“永冠”,这些组名既突显了小组成员的信心,更是他们对小组的冀望。有了名字班级的各项活动就都可以以小组的名义来参加,按照班级里建立起的奖惩机制进行活动等。这样,不但可以培养起孩子的小组自豪感和归属感。而且学生在合作中竞争,在竞争中合作。这对竞争意识和合作意识的培养无疑起着不小的作用。除了取组名,各小组还可以根据小组的特色制定小组的口号、编唱组歌并制定小组目标(包括组员的成长目标或行为月目标等等,由给小组自我设定。)及小组公约等。
第三,把班级“送给”小组。班级文化建设提倡让教室每一面墙都“说话”,小组文化建设需要把班级送给小组。
1、送给小组一块荣誉墙。荣誉墙上张贴小组的荣誉,看着别组的荣誉增多,而自己小组的墙上却是一片空白,每个小组都会奋起直追。
2、定期由小组组织班级活动。小组组织班队活动就如一个班级要承担一次学校活动一样,对小组来说那是大型的。而组织这样大型的活动小组里不管有哪一个偷懒都将影响任务,为此,有些组员也只能“逼上梁山”。另外,组织班级活动,也是最锻炼并考验小组长组织分配能力的最好的载体。
第四、建立组史录。班级有日志,小组也应该有组史录,把小组成员的资料输入,把组员的变迁输入,把获得的奖励输入……
定期进行小组小结,小结时记录这一阶段的荣辱,并进行反思及互评,这对组员具有很大的教育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