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5.50 KB
- 2021-04-22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数学论文之“以问题为导向的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实践初探
【摘要】 探索以问题为导向的高中数学教学策略
【关键词】 数学问题;数学问题解决;设计原则;教学策略
高中数学新课标对数学课堂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新课标指出:“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包括思维的参与和行为的参与。课堂上,既要有教师的讲授和指导,也要有学生的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教师要创设适当的问题情境,鼓励学生发现数学的规律和问题解决的途径,使他们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
“以问题为导向的数学教学”是以问题为中心,在老师的引导下,通过学生对数学问题的思考、探索、求解获得相关知识,并在此基础上延伸和发展,发现并提出新的未知的教学方法。这种以问题为主线,引导学生主动探究,体验数学发现和构建的过程,完全符合新课程标准的理念。因此,它在高中数学新课程的教学中尤显重要。本文对新课程视野下“以问题为导向的高中数学教学”作些粗略的思索与探讨。
1 数学问题的教学
1.1 问题与问题解决
什么是问题?西蒙下的定义是:问题就是这样一种情境,个体想做某件事,但不能马上知道对这件事所需采取的一系列行动,就构成问题。波利亚在《数学的发现》中将问题理解为“有意识地寻求某一适当的行动,以便达到一个被清楚地意识到但又不能立即达到的目的。解决问题是这种寻求的活动。”
“问题解决”是数学教育的热门话题。美国全国教师联合会于1980年指出“必须把问题解决作为80年代中学数学的核心”。1982年英国的Cockcroft Report 提出应将问题解决作为课程论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日本数学教育的两个研究焦点是“问题解决”的教育和适应性教育。随着我国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推行与实施,“问题解决”也常被数学教育界提及并研究。相信“问题解决”仍然是21世纪初的重要研究课题。
1.2 问题解决教学的概述
“问题解决教学”是由波利亚1940年提出来的,在20世纪80年代以来掀起的世界范围内的数学课程改革的浪潮中,得到各国的重视,成为当代各国中学数学教学改革的一种指导思想。
李政道说,中国人发明了一个词叫“学问”,这个词非常好,“学问”就是要学会问问题,而不是“学答”,没有问题,就没有发展。由此,我们可以这样理解,问题解决教学就是进行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教学,在教学中用问题来激活学生内在的学习动力,用问题来深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用问题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用问题来作为教学评价的工具。
“思维是从问题开始的”,“以问题为导向的数学课堂教学”是从问题情景出发,构造数学模型,提供数学想象,伴以实际操作,鼓励发散思维,诱发创造能力,把数学嵌入活的认识过程中去,从不断解决问题中学习数学。
1.3 数学问题的类型
数学问题可以分为四种类型:
①综合题:这是教科书中常见的问题,涉及的知识包括数学中多个单元或几何、三角、代数等各个
学科,是各知识点的综合运用,在解题的策略方面常需要某些独特的思想方法。
②数学模型:这是以自然和社会为背景的实际问题。在中学数学教科书中常见的数学模型大多与相
关的学科知识有关,如路程问题、自由落体问题、人口增长率问题、浓度问题等。
③开拓探究问题:这类问题一是将原问题的某些具体条件用更一般化的条件代替,或者是转化为逆
问题,使问题能够推广或扩充到各种情形;二是这类问题的解决策略通常不包含在问题的陈述中,需要学生去思考、探索,寻求解决的方法;三是某些隐含的条件需要挖掘。
“以问题为导向的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实践初探.doc
610e17fdbe1fd06e330f366a6d82c493.doc (130.50 K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