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6.00 KB
- 2021-04-22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语文论文之怎样才能充分激发学困生的学习兴趣
认为应做到如下几点:
一、要对学困生寄以深厚的期望和无比的热爱,使他们树立信心,以此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实践表明:学困生并非是智力低下、行为能力很差的学生,造成他们学习困难的主要原因是由于他们缺乏学习兴趣,缺少推动他们努力学习的心理动力因素,使他们一再经历学习活动过程上的失败,从而产生自卑心理和畏难情绪,并且认为自己无足轻重,被大家另眼相看,进而自暴自弃,学习状况和思想品德都呈一再退步的趋势,日久终成学困生。为了帮助他们重拾自信,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我认为最有效的方法是运用罗森塔尔的期望效应(也称皮格马利翁效应)。罗森塔尔曾向人们展示了这样一个事实:爱和期望是最有力量的手段。对待学困生,我们应在学习上对他们多一些帮助,在生活上多一点偏爱,在日常交往中教师要经常直言对他们所抱有的深厚期望,使他们从心理上获取一种愉悦和满足,唤起他们的自我意识和自我价值感,从而更好地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促其转化成长。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对学生的热爱是最关键的。苏霍姆林斯基说:“热爱学生是教师生活中最主要的东西”、“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爱学生,尤其是热爱那些学困生,是教师必须具备的美德,也是教师的天职。能够得到教师的关爱,是每个学困生最起码、出是最迫切的心理需求。因此,只要教师用深厚的期望去打动学困生的心灵,用爱心去启迪智慧,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学困生是完全可以进步的,是能够得到健康发展的。
二、抓住学困生学习过程中的点滴进步,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以此激发他们深入学习的兴趣,引领他们走向成功。心理学认为,对学生言行的和鼓励,可鼓舞勇气,提高信心。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坚信那些学习困难、表现落后的学生是向往进步、也是能够进步的,并且要对他们努力过程中的点滴进步都要给予肯定和鼓励,使他们产生成功的体验,增强“我能学会”的信心,以便更好地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引领他们由一个小的成功走向更大的成功。对于智力水平较高,但缺乏学习兴趣的学生,可以通过特殊的帮助,使之取得成功。在帮助他们学习的过程中,对他们的优点和长处要给予充分的肯定,同时让他们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在鼓励他们的成功的同时,还应提出更大、更高的期望,激发他们获取更大成功的信心和决心。对于智力水平较差、自卑感很强的学生,一方面要对他们加以特殊辅导,提高其成绩;另一方面要鼓励他们学会纵向比较--与自己的过去比较;在横向比较时,要鼓励他们学会全面比较,尽量去发现自己的优点。通过这些方式,力争使学困生增强学习的信心,激发他们浓厚的学习兴趣。及时的肯定、不断的鼓励、成功的体验,对于学困生而言,就如同吃了水蜜桃,吃了这一个还想着下一个。因此,如果我们每位教师对学困生点滴进步都能给予肯定和鼓励,相信每个学困生都会以极大的兴趣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
三、要辩证地看待学困生进步中的反复,用自己异乎寻常的耐心去保护他们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的上进心,让学困生在反复中取得更大的进步。马克思的唯物辩证法是认识学生的科学方法,唯物辩证法是关于事物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科学,用唯物辩证法来认识学生,就是要联系地、全面地、发展地、历史地认识学生的整个学习活动过程。学困生在不同程度上被激起学习兴趣后,在前进中难免再次遭遇困难和挫折,也就不可避免地产生反复,甚至倒退。这时,正是考验教师是否具有异乎寻常的耐心的时候,也是关系到学困生是否能被真正的激发出学习兴趣,能否最终真正的走向成功。学困生在前进中的反复,完全符合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人的发展的有关规律的,对此,教师必须要用发展的观点来认识学生,所谓“道路是曲折的,前途是光明的”
即是很好的诠释。学困生的学习兴趣的丢失和湮灭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心理过程,它的恢复和激发也注定是一个更加漫长、更加复杂的斗争过程。这就要求教师不能存有一蹴而就、急功近利的焦躁心理,要积极的寻找符合学生心理发展和转变过程的有效方法,要运用自己的耐心去正确看待并解决学困生前进中的反复,要抓反复、反复抓,以期待他们全面认识并不断改正自己的错误,取得更大进步。总之,在强调成功教育的今天,尤其是在新一轮课改不断深入的形势下,学校教育中的各项活动更应该面向全体学生。教师的教学活动不能仅仅涉及到少数尖子生,更应注重对学困生的帮助和关爱。教师要适应形势、转变观念,不断探索、与时俱进,运用一切科学合理、先进高效的方法,去激发学困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在诸多方面都有所发展,有所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