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9.50 KB
  • 2021-04-22 发布

语文(心得)之走出语文教学的误区

  • 7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语文论文之走出语文教学的误区 ‎ ‎  中国文化渊源流长,百花灿烂,这源于语文教学的强势所在。语文教学在中国教育科目中处于主体地位。但要搞好语文教学,使中国文化发展得更好、更加辉煌,并非易事。我在多年的语文教学中对许多教师及其他们所从事的语文教学作了深入观察、思考和研究之后,发现部分学校的语文教学已经走入了误区。这种误区的出现使语文教学的方向逆向行驶,不但挫伤了语文教学的积极性,阻碍了语文教学的发展,而且违背了人的发展的原则。就其原因,主要表现在:‎ ‎  误区一:语文课体现新理念,老教法。‎ ‎  这些年来,国家大力推行素质教育。在新课程新理念的背景下的语文教学,使素质教育能够得到更好的体现。因而,许多新的理念通过不同的途径源源不断地为教师服务,使教师的教育理念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但由于一些管理制度、校园环境、地域特点等因素为学校工作带来了不同程度的负面影响。因而,束傅了教师的积极性,使教师不能放开手脚去大胆研究和尝试。有些教师虽然学习了很多新理念,但是他们不愿去尝试,也不想去磨练自己,仍采用老一套的教法,就连一些公开课、示范课也让人看到老教法的一些影子。从而导致了语文教学再次向应试教育的旧轨前行。正所谓穿新鞋走老路,新理念老教法。‎ ‎  误区二:教师当演员,学生做观众。‎ ‎  应试教育长期体现的是教师满堂灌,学生吃不完。教师为主体,学生紧相随。从而使教学效率大打折扣。教师忙上忙下、忙前忙后,使出浑身解数,时间一长,学生注意力减弱,积极性得不到激发,过不了多久,我行我素,真正是你讲你的,我做我的。就是愿听,也是左耳进右耳出,事倍功半。整个课堂就像是“教师当演员,学生做观众。”就是新课程背景下也一样,教师无论如何表演,学生也很难进入角色。语文课就是要演,也要让学生观有所想,观有所悟,不可做绣花鞋。可有些语文教师演完后检查学生所学时,学生的反映是白纸一张。既无从说起也无从写起,没头没脑。真是一剪就断,一理就乱。教师一脸茫然,总是叹息声声。我们只能说:演员+观众 ≠ 课堂。‎ ‎  误区三:分析课文面面俱到,学生所学知之甚少。‎ ‎  小学语文教学的误区三是教师分析课文面面俱到,而学生所学则知之甚少。这是许多语文教师上语文课的通病所在。有些语文教师严格按照五环节进行,按步就班,环环相扣。有些语文教师则按照教案书从字、词、句、段、篇的结构进行,一样也不落下。甚至有些内容还反反复复,左讲右讲。这样,当天讲解的内容却没有时间让学生训练。因此,教学效果却大打折扣。有些教师在上课过程中又担心这里讲不到,那里讲掉了,更担心学生学不会,考试时又出现这些内容等等。越是这样做,学生越学不懂。为什么讲得越多越细,学生却学不好呢?其主要原因是重难点难以突出,没抓住主要内容,该训练的得不到训练。学生长时间处于疲劳学习的氛围中,兴趣得不到激发。天长日久,课堂显得非常呆板。其实语文课不必如此去做,该省的得省,不该省的一定要做。一堂语文课只要抓住几个突出的地方,讲得精彩,学生感兴趣,学得轻松,让他们自觉自愿参与进来,充分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得到自我训练就足够了。试想,一个半睡半醒的人能做些什么?又能做好什么呢?面面俱到,知之甚少,既累了老师又苦了学生,说白了是害了学生。‎ ‎  误区四:语文课堂中学生所用的空间过于狭窄。‎ ‎  有些语文教师上课总是什么都亲自去做。虽然教师这样做了,但是却害苦了学生,教师完全占用了课堂,消耗了时间和精力。而真正属于学生的空间却很少。可以想象,学生不在课堂上在教师的引导下去进行训练,而在课外要让学生去自行训练,那只是一句空话。如此一来,课文分析却达不到要求,等于是教师白忙了一场。而新课程所强调的是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要有针对性地设计教学为学生服务。给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得到应有的锻炼,让学生学得轻松,学得愉快。要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试想,教师在语文课堂中完全占用时间,不考虑学生的心理,不考虑学生所求,天马行空。学生没有训练的平台与展现的舞台,又何从发展?只要一心为学生服务,用有限的时间做更有价值的教学,并留给他们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这是每一位教师都必须做到的。‎ ‎  误区五:忽视语文学科性质及功能。‎ ‎  中国文化渊源流长,百花灿烂。如果语文教学出现了缺陷,势必影响中国文化的发展。因而,某些语文课教学却走向了极端,为上课而上课,完全不顾语文学科的特殊性,忽视了语文学科的性质,忽视了语文学科应有的地位,同时,也忽视了语文学科的功能。作为语文教师应该把握好语文学科的功能所在。主要表现在:1、辐射功能。语文学科是中心学科,也是基础学科,从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其它学科的发展。2、发展语言的功能。中国文化之所以灿烂辉煌、深奥无际,其原因是中国语言太丰富了。而要发展中国语言,全在语文教学。3、育人功能。语文课具有很强的育人性,具有培养学生的思想素质、言行举止、情感深华等作用。这是其它学科所不具备的。必须依赖于语文教师和语文课程,否则,都将成为空谈。4、传承文明。中国自古以来就是礼仪之邦,需要人们去传承,同时,中国文化的灿烂,更需要人去继承和发扬,这同样需要语文课去完成。‎ ‎  然而,要走出这些误区,该如何解决呢?‎ ‎  一、学习理论,领会精神。‎ ‎  作为一名教师要不断学习教育教学理论知识。特别是新课程背景下的语文教师必须多学教学理论。厚积薄发,博采众长,形成丰富的经验。语文教师首先要转变教育理念,走进新课程,搞新课程教学。其次,要紧跟时代步伐,体现最新教育思想的教学理论都要去学习。学得深也罢、浅也罢,只要学习并能从中有所收获就行。也无论是哪门哪派、哪国的教育理论都可以学。最要紧的是要认真领会其精神,吸取精华,针对现实,针对自己的语文教学,制订出适用于自己语文教学的教学计划。服务于语文教学,服务于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语文教学环境。在新理论的指导下,一步一个脚印,逐步创新。‎ ‎  二、深研究教材,重新整合。‎ ‎  小学语文教学充满着许多契机与挑战,需要不断深入研究、探究、深华。作为小学语文教师,不要只停留在传统的教学上,要从语文教学这一载体上作研究,找到语文教学中所存在的共性,再把语文教学的内容作重新整合、归类。从而把这些研究后的内容重新运用去教学,使学生更好地学习。学得轻松、学得愉快,既省时又省力,从而更大限度地让学生学到更多的知识。‎ ‎  三、科学设计,大胆尝试。‎ ‎  其实,语文教学是最强调其科学性的。语文教师必须要做到这一点,否则教学就没有活力。语文教师要深研教材,吃透教材,把握教材的脉络,掌握好语文教材的精神实质,并运用于语文教学,进行科学设计,设计出更新颖、独特的教学方案,进行大胆尝试。有些教师畏首畏尾,瞻前顾后,总是担心做不好,怕出洋相。一味纸上谈兵,却根本不愿去尝试,这不仅不能提高语文教学,反而还滞后语文教学的发展。只要设计科学就该大胆尝试,哪怕出几次洋相又何尝不可呢?‎ ‎  四、广泛积累,丰富技能。‎ ‎  语文教学丰富多彩, 变化无穷。作为语文老师却要多方努力,广泛积累教学经验,不断丰富教学技能。教师可以通过观摩课、公开课、示范课、看光碟,听专家讲座等等,同时,可以从教学理论、教学专著等方面去阅读,从中吸取有益的教学经验;再就是与优秀教师、特级教师等作交流、探讨,从而提高自己的教学经验,不断丰富教学技能。可以肯定,语文教师只要广泛积累经验,不断丰富教学技能,才能更上一层楼。‎ ‎  五、淡化所教,深化所学。‎ ‎  教是为了不教。小学语文课所需要的正是这一特殊要求。教师要充分把握好这一特殊要求,充分教会学生学习。而一些语文教师却做得不够好,仍然把教放在第一位,忽视了学生的学。总是希望学生在自己多教、教多的情况下学得更好。而恰恰是这样,学生学得并不是很好。教师必须转变这一观点。只要做到在有限时间内教会一定的学习方法,能让学生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能自行学习就足够了。其实,语文教学在很大程度上不需要教师去教,淡化教,深化学,给学生留下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充分去学习,展示自己的聪明才智。动手、动脑,手脑并用。完成教学,提高语文教学,发展语文教学。‎ ‎  六、以人为本,体现价值。‎ ‎  “以人为本,体现价值”这是语文教学的精神主旨。语文教师不要一味包办,要充分体现“以人为本”‎ 的思想,让学生在教师的影响下去自觉、自愿地学习。首先,可以让学生在教师所设定的环境下自己去学习,选择适合于自己、喜欢学习的内容。其次,要让学生选择有利于自己进步、提高、发展的内容学习。同时,还要注意学生的动向。语文课要充分体现其价值,增长知识,育人树人,树立形象、树立理想,塑造人格。只有教师抓住语文课的这一特殊性,努力做到“以人为本,体现价值。”这也是语文教学的最终体现。‎ ‎  综上所述,每一位教师只要随时注意自己的教学行为,认真利用理论指导,随时反思,就不容易走弯路,也少有偏差。也可以找到自己在语文教学中存在的误区,并且也能找到解决的办法。从而推动语文教学的发展,这又何乐而不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