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4.00 KB
- 2021-04-22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数学论文之关注学情
作者:张红丹 尖山镇中心小学
【内容提要】在教学过程中,无论是教师课前的预设,还是课堂上的生成,甚至是课后的反思,都会考虑到学情,这一点关乎到教学效果的好与坏:如果正确把握学情,教师的课前预设就可能很周详;如果及时了解到学情,教师在处理课堂生成时就可能更顺利;如果真正理解了学情,教师课后反思的效果可能就更好……所以说:关注学情是建构有效课堂的基石。
【关键字】学情 有效课堂
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学生的发展,教师的一切教学行为都是为学生的“学”服务的,这就意味着教师的“教”必须眷注学生的“学”,准确把握学生的“学情”,唯此,才能真正促进学生有效学习,实现其主动发展,从而推进课堂的有效性。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向他们提供充分的从事数学实践活动和交流的机会,使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的经验,成为数学学习的主人。基于这一新课程理念的认识,笔者从以下几方面组织教学,可以促进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一、关注学生知识储备状态,优化课前预设
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任何一位学生都不是一张白纸,他们或多或少都积累了一定的数学知识,而一些新知识都是在旧知识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的,那么一些新知识的出现也就离不开已有的知识基础。旧的课堂教学结构恰恰忽略了这一点,它仅是以课前练习、课前谈话为形式而揭示新课,教学环节产生断层。所以教师一定要关注学生的知识储备状态,优化课前预设。
(一)找准学生的认知起点
学习者原有的认知结构和知识状况是学习者进行新的学习的重要的内部条件。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奥苏伯尔在《教育心理学》一书的扉页中指出:“如果我们不得不将教育心理学还原为一条原理的话,我将会说,影响学习的最重要因素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我们应当根据学生原有的知识状况进行教学。”可见,把握学生学习的起点应该是一切教学工作的实际出发点。而且数学知识的系统性很强,一些新知识都是前面知识的发展和深化。所以,我们要善于做好新旧知识的联结工作,找准学生的认知起点,把新旧知识熔于一炉,组成新的网络,实现有意义学习的同化和顺应。
【案例一】《9加几》教学片段
“9加几”
的教学过程是:(1)创设情景,列出算式;(2)学生探究9+5=?(3)比较算法多样化,得出“凑十法”;(4)教师布置学生通过摆小棒计算9+6、9+7、9+4、9+3。
我发现这个班的大多数学生先写出得数,再摆小棒,有个组的学生则纯粹在玩小棒。为了弄清原因,我又出了一些“9加几”的算式让学生口答,每人5题,抽测了10位学生,只有一人算错了1题。问他们怎样算的,多数学生回答,想出来的,在幼儿园里就会算了。有不少的学生能把“凑十法”的过程说得头头是道、明明白白。
〖评析〗在教学中之所以会出现计算与小棒各自为政,“数”与“形”严重分离。原因在于计算9加几,这个班的学生已不需要借助小棒摆一摆来探究算理。所以,教学一定要摸清学生的学习起点,抓住教学的切入点。如果学生对所学的计算内容已经会了,就要直接让学生通过动脑、动口,以达到强化算理和提高学生思维能力、表达能力之目的。如果学生计算有困难时,则可引导学生“摆一摆、分一分、画一画”,达到理清算理和提高计算的准确率。
(二)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
英国著名教育家迪恩斯认为,学生掌握数学意义必须从他们熟悉的环境中实现,要适合儿童的兴趣能力和个人的亲身经验。小学生学习数学是以自己经验为基础的一种认识过程。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生活积累构成他们学习数学的特定基础,是数学教学的宝贵资源,当学习的材料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相联系时,可以使学生对数学产生亲近感,激发起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教师在教学中,不应无视学生的知识储备和生活积累。
【案例二】《小数加减法》教学片段
在教学小数加减法时,教师可以创设“商场购物”的模拟情境:“小红去商店买了一枝圆珠笔和一本笔记簿,已知一枝圆珠笔的单价是2元5角,一本笔记簿的单价是3元1角,小红一共用去多少钱?”学生利用自己的生活经验很快就能求出是5元6角,教师可以让学生说说如何求的?然后,教师引导学生把题目中的复名数转换成小数,再让学生列式计算,比较两种计算方法的相同之处,从而归纳出小数加法的计算方法。
〖评析〗通过这样的导入不仅激活了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更使学生体会到“生活中无处不存在数学问题,数学问题离不开生活实际”这句话的真谛。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是学生对书本知识再创造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学生把低层次的生活经验变成高层次的常识,再通过提炼和组织,形成更高层次的知识,最后把数学知识放到现实中加以运用。因此,数学教学只有遵循了生活这条规律,课堂才会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当然,应该明确:数学课联系实际必须恰如其分。联系生活实际的目的是为了学数学、用数学,不能为联系而联系,为兴趣而兴趣,不能搞花架子,让我们真正地走进学生,用他们的生活来阐释数学课堂。
(三)尊重学生的感性认识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着许多从感性认识开始进而获取理性认识的内容,这些教学内容必然要求教师在特定教学起点时充分尊重学生的感性认识。教师只有基于学生的感性认识,才能有效地使学生完成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升华。
【案例三】《圆柱的侧面积》教学片段
如教学“圆柱的侧面积”时,教师先让学生观察圆柱的面有几个、是什么样的特点;再让生动手摸圆柱的面、动手去感受它与长、正方体的面的不同,来认识什么样的物体是圆柱体;最后让学生将自己的实物模型的侧面打开,动手操作、让学生感知、观察,建立圆柱的侧面展开图是一个长方形或是一个正方形的概念以及侧面与这个长、正方形的长、宽之间的关系。通过操作,能够使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在亲身感知知识、尝试学习乐趣的同时,又激发了求知的欲望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评析〗在教学中适当增加学生动手操作的机会,让学生在多种操作过程中,调动多种感官一起参加活动,使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有节奏地交替,提供充分的感性认识,促进学生把外界的运动与内在的思维活动紧紧地联系起来,强化对数学概念的理解和记忆,通过看、听、摸、折、剪、摆、画等实际活动,引导学生从直观操作到形象思维,不仅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还有利于学生深刻理解、牢固掌握数学知识,有效地促进思维能力的发展,培养主动探索规律的精神。
二、关注学生学习状态,优化课堂生成
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即情感起点,指的是师生在课堂上投入情感,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伴随积极的情感,教学中,教师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心理特征和思维特点,与学生心理对话,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只有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才能改变“模仿数学”,才能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实现数学价值的再创造。从宏观上来说,课堂上呈现出来的学情可以分为积极学情和消极学情两类。对于不同的学情,教师应采取不同的策略加以调整。
(一)充分利用积极学情
所谓积极学情,是指学生在课堂上表现出来的积极的态度、机智的答问、主动的问难、新颖的思路等。对于这样的学情,教师应当给以一个满意的微笑、一束鼓励的目光、一个赞许的手势、一句夸奖的语言、一片欣赏的掌声,这些都会给学生无穷的鼓舞,促使学生学习更加投入,从而实现“还学于生”的目的。
【案例四】《商不变性质》教学片段
按照常规课型,学生按照“观察算式──发现规律──总结性质”进行学习。当学生得到结论后,教师提出问题:“研究的内容是我提供的,研究的素材仅有几个,结论是由这几个素材得到的,你们对这个结论有没有想法、疑惑、不同的观点?”
(教师在开发生成性资源)顿时学生有了话题:“没有疑问,书上就是这样写的。”“得了吧,要是小数除法就不会有这样的规律。”“整数除法也不全是这样的规律,28÷7=4就不行。”“我早就怀疑了……”(由于学生的知识背景、生活经验、思维方式、解决问题的能力、语言的表述、情感体验等存在着差异,自然会有不同的反应)先是几个学生议论,后来变成全班“无秩序”的争论,课堂教学“危机”四起。“用例子说明你们的观点。”喧闹的课堂安静了许多,学生由无序的争论变成有序的思考。不久就有了下面的情景。
学生:“28÷7=4和12÷3=4有规律。用28÷12和7÷3比较,28÷12是2.33…,7÷3是2.33…,被除数和除数同时缩小2.33…倍。”
学生:“我随便找一个数175,175×4得700,用700÷175=4,24÷6和700÷175的商相同,24扩大的倍数一定与6扩大的倍数相同,请同学们用计算器算一算。”
学生:“可不可以这样说,只要商是4的两个除法算式,被除数和除数一定同时扩大或者缩小相同的倍数?”
学生的举例越来越多,由整数除法发展到小数、分数除法。原本教师不敢触及的“禁区”被学生有理有据的讲解攻破,教学效果显著。
〖评析〗在这节课中教师开发了潜在的“生成性问题”,使它变成有价值的教学资源,同时也充分利用了学生的积极学情,教学效果显著,表现在:学生初步体验探索研究的过程,分享探索成功的乐趣,获得超越教材的知识;教学过程突破了“禁区”
;教师在打开学生生成问题天窗的同时,也为自己的教学创造了良机。
(二)巧妙化解消极学情
学生的年龄特征和知识水平导致了课堂生成难免存在一定的偏颇、缺陷乃至失误,甚至出现知识性、价值观等方面的错误。对此,教师应当尊重学生,多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发言,说错了,也没关系,不要沉默,充分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他们良好的数学学习情感和形成正确的价值观,让学生的个性得到有效发展。
【案例五】《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教学片断
一位教师在教学《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时当例1“121×12”经过学生自主探究后刚汇报完笔算方法一生举起手来:“老师,我还有一种方法。”我把12分成4×3,先用121×4=484,再用484×3=1452。“
一石激起千层浪,好几双手举了起来。
生1:”我还可以先用121×3=363,再用363×4=1452。“
生2:”我还可以把12分成10和2,先用121×10=1210,再用1210×2……话音刚落,几个同学已吆喝开了:“不可以!不可以!”
生3:“因为用121×10求出的是10个121是多少,少算了2个121,应加上121×2,不是乘以2。
师:你说的有道理,看来这种方法行不通。不过这位同学也是有功之臣,他为大家又提示了一种方法,谁想到了?
生4:先用121×10=1210,再用121×2=242,最后用1210+242=1452。(老师我还想到了……一双双小手越举越高,有的甚至迫不及待地站了起来)
此刻,我分明感觉到学生放飞思维后心灵的轻松和满足,真庆幸我没有放弃这个绝好的教育时机,更要感谢这个来自课堂的异样的声音,是它让这节课增添了未曾预约的精彩。
〖评析〗在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新课程理念下,课堂生成的一个情境、一个问题、一个信息、一个错误都是宝贵的教学资源。所以,我们教师要牢固树立巧妙化解“消极学情”的意识,对于这些消极学情,教师必须迅速地做出相关检索,进行有效分类,对于有效的生成性资源,适时进行价值引领,让学生充分展示思维过程,显露资源中的“闪光点”,顺着学生的思路将“合理成分”激活。教师在课堂上应千方百计地通过学生的数学语言表达,暴露其思维过程,对这一过程中生发的错误,要牵而带之,引而不发,促进学生自我反省和观念冲突。正是因为教者对学生错误的悦纳和欣赏,才使学生的好奇心和创造力在“出错”中发出了异常的光彩。因此,作为老师要知道有时教学中的一些旁逸斜出,反而会给课堂注入新的生命力,使学生茅塞顿开、豁然开朗,使课堂呈现出峰回路转、柳暗花明的神采!
三、关注学生的交往状态,优化课后反思
教师在上完课之后,必须反思这节课里学生的交往状态以及自己所做的努力,想想学生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表现?其根本原因在哪里?我的处理方式是否妥当?是否需要补救?反思还可以与调查访问(如家访、和同事进行交谈、和其他相关同学进行沟通)、与批改学生作业结合起来进行。当然,最好是能动笔将它记录下来,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后记或教学随笔。只有这样,才能真实改进教学,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
课后反思是一种手段,是教学工作不可缺少的一个过程。通过反思可以提高教师教学的自觉性和科学性;通过反思可以培养教师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通过反思可以使教师的思考由不成熟到成熟,有成熟到理性;通过反思可以使教师扬长避短,不断修正错误,不断创新。而从学情切入进行反思,不仅能有效改进教师的教学行为,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同时也能切实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和研究水平。
总之,关注学情是构建有效课堂的基石。“好风凭借力,送我入青云”,如果我们每一位教师都能游刃有余地把握学生们的“东风”,又何愁不能事半功倍呢?只有深入研究学情,密切关注学情,我们才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才能真正达到“以学促教,教学相长”的理想境界,让数学课堂充满旺盛的生命力。
【参考文献】
1、斯苗儿。《小学数学案例专题研究》。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年
2、杨九俊。《小学数学课堂诊断》。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年4月
3、李淑红。《数学教学要关注学生学习起点》。小学数学教学。2008年10月
4、石祝英。《让数学课堂绽放个性的华彩》。教学月刊。2007年5月
5、张述霞。《教师要学会“借势”》。小学数学教育。2008年10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