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5.00 KB
  • 2021-04-22 发布

音乐(心得)之“小学音乐低段唱游课”课堂教学操作模式

  • 3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音乐论文之“小学音乐低段唱游课”课堂教学操作模式 ‎ ‎“小 学 音 乐 低 段 唱 游 课”课堂教学操作模式一、     主题:唱游教学是小学音乐教学的必要形式,教学的各项内容应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群体意识,培养学生的乐感,教学过程应注意创造性、情趣性、愉悦性,避免脱离音乐形象的单纯动作。因此结合现在使用的小学音乐教材,,把一些歌曲的学习用唱游课的方式进行教学,适应学生的年龄特点,更好地体现新大纲精神。二、    目标:通过教学增强学生的音乐感受能力,让学生在游戏和律动中体验音乐。通过游戏和律动,减轻学生学习歌曲的难度,让学生在玩中学,游中学,以唱促游、以游带唱,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三、    结构:为了达到上述目标,我构建了课前律动―听觉感受―学习理解-创造性表现的课堂教学模式。“课前律动”是指在进入新课学习前学生进行的一些形体律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美化学生的形体,结合新课内容作一些形体动作的铺垫。“听觉感受”是指学生在听觉上对歌曲的整体感受,教师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在游戏、律动中感受歌曲的情绪、意境、内容,激发学生对歌曲的学习兴趣,为新课学习打下基础。“学习理解”是指新课的学习过程,学生在感受的前题下学习歌曲,解决教学的重难点,初步完成教学目标。“创造性表现”‎ 是指学生对歌曲在感受、理解的基础上对歌曲的创新性再现,让学生创造性地表现歌曲,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四、    评价:1、  教学中注重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注重学生的主动学习。2、  教学中教师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制定教学目的、内容、方法。五、    操作模式:课前律动―听觉感受―学习理解-创造性表现第一步:“课前律动”(教学目标: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美化学生的形体动作)1、教师精心设计教学律动音乐、动作,示范动作优美、准确。2、学生跟随教师活动时,注意教学常规的培养。第二步:“听觉感受”(教学目标:让学生在感受音乐的同时,保存音乐记忆,感受音乐, 培养学生的节奏感、韵律感。)1、教师设计学生感兴趣的律动,如:游戏、儿童舞蹈等活动,在活动同时,利用学生的无意注意,让学生在听觉上感受音乐,保存音乐记忆。2、律动要适合学生的年龄特点,有情趣,学生主动参与游戏,培养学生的韵律感,让学生体验形体的美感。第三步:“学习理解”(教学目标:学生学习新的歌曲,解决重难点,初步完成教学目标)1、在“听觉感受”的基础上,教师进行范唱,明确提出要求,让学生体验音乐的情绪,并进行检查。2、学生按节奏读一读歌词,理解歌词的内容。3、学生跟音乐试着唱一唱,发现学生容易出现的错误。4、教师采用适当的方法,解决错误,从而解决重难点,初步完成教学目标。第四步:“创造性表现”‎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及创造能力)1、教师明确本步骤的目标:创造性表现音乐,用儿童化的语言给学生提出要求。2、学生分组讨论,研究表演形式和方法,在讨论的同时,发展学生的个性,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造性。3、学生分组表演,开展师生、生生的相互评价,在评价的同时,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课堂的民主气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