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8.50 KB
  • 2021-04-22 发布

语文(心得)之怎样让语文课堂和谐、互动起来

  • 6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语文论文之怎样让语文课堂和谐、互动起来 ‎ ‎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在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师生平等交流、和谐互动是课堂教学所追求的一种理想境界,然而,现实的课堂并不如我们所期望的那样,往往呈现出教条僵化或形式主义的倾向。因此,探求语文课堂教学和谐互动的科学规律,提高语文教学质量,是当前语文教学研究的一项重要内容。‎ ‎  以下就这个课题谈几点体会:‎ ‎  一、教学理念的改变是不容置疑 ‎  面对语文新课程改革,语文教师要尽快转变传统教学理念,确立新的教学理念。只有这样才能让我们的课堂活起来。‎ ‎  1、师生共学习 ‎  新课程强调,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新课标确认语文课程是教师和学生共同探讨新知,平等对话的过程,语文教师要在新的课程环境下要逐步从所谓传道授业解惑的权威向与新课程同步成熟的“平等中的首席”作根本位移。教师要转换为教育学意义上的对话者,应以“对话人”的身份尊重同样作为“对话人”‎ 的学生个体及其对适合自己特点的学习方式的选择,自觉放弃传统意义上把教师作为知识权威的认识。因此语文教师要强化民主意识和人本意识。努力做到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上去发展学生的能力体系和人格体系。‎ ‎  2、全面去评价 ‎  新的课程体系呼唤新的评价标准,为保证新课程实验的深入进行,评价改革的步伐应进一步加快。对学生的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是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实现由单一化的评价模式向多元化的评价模式转变。要适当限制终端性评价。着重要考察学生能力,发现学生潜能为目的,重视知识的运用、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等。‎ ‎  3、同行齐合作 ‎  在日常教学活动中,教师大多数是靠一个人的力量解决课堂里面的所有问题。新课程提倡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而这综合能力的培养要靠教师集体智慧的发挥,新课程的综合化特征,需要教师与更多人在更大的空间,用更加平等的方式从事工作。教师之间将更加紧密地合作。因此,教师必须改变彼此之间孤立与封闭的现象,学会与他人合作,与不同学科的教师打交道。在这种教育模式中,教师集体的协调一致、教师之间的团结协作、密切合作,显得尤为重要。‎ ‎  4、主张大语文 ‎  从语文学习的本质来说,语文学习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语文教学必然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和人生。语文新课程体系打破了学校和社会,与现实生活之间的壁垒,逐步做到课堂教学、语文活动、综合性学习相结合,学校、家庭、社会语文教育相结合,使语文教学变得更加开放、创新,充满活力。因此语文教师既要不断改进课堂教学,使其更富有活力,又要使教学走进自然、走向社会,探索形式多样的,与自然社会现实生活紧密联系的教学形式。‎ ‎  二、教学方法的改变是重中之重 ‎  1、打破“权威”,重塑“民主”。‎ ‎  传统教学中,教师处于至高无上的权威地位,学生无条件地接受教师的一切灌输,师生之间显然是不平等的。苏霍姆林斯基说:“对学生来讲,最好的教师是教学活动中忘记了自己是教师而把自己的学生视为朋友、伙伴的那种教师。”教师是师生交往“平等中的首席”‎ ‎。对教师而言,交往意味着上课不是传授知识,而是一起分享理解,意味着教师的角色将由权威变成合作者,由知识传授者变成学生发展的促进者。对教学而言,交往以为者对话,意味者参与,意味着相互建构,它不仅是一种教学活动方式,更是师生之间的一种教育情境和精神氛围。对学生来说,交往意味着主体性的凸现,个性的张扬。因此,教师要自觉成为学生的朋友和伙伴,民主地、平等地与学生对话。在课堂上,教师既应该严格要求学生,规范学生的学习,让学生准确、高效地接受应该掌握的知识点和情感价值观,更应该鼓励学生独树一帜,大胆提出质疑,亮出自己独特的见解和主张,通过师生与文本的平等对话,引导学生真正用自己的眼睛,用自己独特的心灵去解读作品,真正实现与文本的平等对话,领悟作者的情感、思想、价值观。‎ ‎  2、搭建平台,创设氛围 ‎  学生与文本对话,本质上就是学生与作者的对话,确切地说,是学生与文本所承载作者的思想情感和写作技巧的对话。但是,学生与作者年龄上的差异,生活的时代背景的差异,阅历及思想深度等差异,这一切决定了学生与作者不可能处于同一个思想高度,与文本也就有了距离,因此无法平等交流。针对这一问题,教师要善于营造一个有利于学生阅读文本的民主气氛,可以让学生课前先去了解作者生平思想,了解创作文章的时代背景,做到知人论世,拉近与文本的距离,从而建立起学生与作者平等对话的平台,激发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同时,教师要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积累,激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寻找到已有的知识、经验和文本之间的联结、交叉点,建立新旧知识、经验的联系,形成主动、自主的学习意识,在阅读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作用。教师还应该创设宽松、民主的课堂教学氛围,以便学生能够轻松地表达自己对文本的理解,让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学生与文本之间进行民主的平等的交流。其间,可以对他人的观点进行发问、评价。这样,思维与思维进行碰撞,就容易迸发出新的思想火花。‎ ‎  3、注重知识,更重能力 ‎  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以人为本,它突出培养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协作的能力,发展学生对自然和社会的责任感。另外还要求让每个学生拥有健康的身心,优良的品质和终身学习的愿望与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从而实现全体学生的发展,以及学生个体的全面发展。‎ ‎  4、摒弃单一,评价全面 ‎  传统的教师以学生的学业成绩作为评价的惟一尺度,压抑了大部分学生的个性和创造潜能,真正的评价应该起着激励导向和质量监控的作用。现代评价要通过建立新的评价指标和改革评价方法,发展学生其他方面的潜能,诸如与人交往的能力,适应环境的能力等。评价应充分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要,关注个别差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 ‎  三、教师学习要持久不断 ‎  现代教师所面临的挑战,要求教师保持开放的心态,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不断对自己的教育教学进行研究、反思,对自己的知识与经验进行重组,这样才能不断改进新的教学课堂。‎ ‎  (1)、认真学习现代教育理论。特别是素质教育、创新教育和基础教育等方面的理论,要认真学习并钻研新教材。(2)学习相关领域的知识。改善自己单一的知识结构,使自己在课堂上游刃有余,除了专业知识,还应当不断了解科学、艺术等方面的知识。(3)学习教育学、心理学。全面认识学生,研究学生使自己的课堂永远和谐轻松。(4)学习新技能。比如,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课程开发和整合的能力,广泛利用课程资源、指导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的能力等。都需要教师不断加强学习。‎ ‎  课堂是教师、学生互动交往的场所,每一节课都是不可重复的激情与智慧的综合生成过程。因此,要求我们教师不断改进我们的课堂,使之和谐轻松。“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反应和自身对教学的新认识,不断反思、研究、变革教学过程,寻求富有艺术个性的教学创意。教师与学生建立起真正的对话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