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0.00 KB
  • 2021-04-22 发布

语文(心得)之论读千古美文,培养诵读习惯

  • 8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语文论文之论读千古美文,培养诵读习惯 ‎ ‎  读千古美文,诵中华古诗、培养具有良好习惯的少年已成为许多教育有识之士的教学目标。为正确贯彻和实施这一目标,我校在权衡学生、师资等多方面条件后,决定以《充分利用经典诵读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阅读习惯》为研究课题,在全校范围内深入开展经典诵读活动,努力探索有特色的、成功的教育路子,营造内涵丰富的校园文化氛围,为师生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  文化经典是圣贤思想智慧、人格心灵的结晶和化身。千百年的实践检验和当代实践证明,儿童诵读文化经典对开启其智慧、培养其道德、静定其心性、提升其成绩都有不可低估的作用。儿童诵读,为读而读,是纯心之读,有特殊功效。童子之功,一日成诵,终身具有,这是成人读经所不能企及的。所以让儿童以一定时间诵读经典,使其渐渐 “化神奇为不朽”的人文感化是必要的。‎ ‎  一、社会背景 ‎  (一)社会现状 ‎  当代人传统文化在时代变更中遗失。上下五千年的中国传统文化对人们的影响日渐式微。诸如《诗经》《论语》《弟子规》等曾在中国盛行2000多年的经典读物淡出了各类课堂。‎ ‎  《千字文》《三字经》《百家姓》等传统的“私塾”‎ 启蒙读物淡出人们的视野,白话文取代了文言文。现代人的整体语言表达水平日益下降,传媒及文化人的语言表达失去典雅与古风,变得浅白与粗俗,基本无国学素养可言,这已成了一个不争的事实。虽然素质教育的号角已然吹响,而大多数地方的基础教育依然还在被功利化的应试教育裹胁着一路狂奔。‎ ‎  小学生对学习文言文大都不感兴趣。传统文化教育的断层与人文教育的缺失,使得在儿童教育这个关键阶段,家长们就让孩子苦学外国语言而丢弃国学经典,以至于很多学生能熟练阅读泊来的英文书籍,却看不懂本土的文言文章;满嘴的西方格言警句,对积淀着古老文化却知之甚少……‎ ‎  与此相反,那些坚守教育一线的语文老师却在大声疾呼:孩子们文言基础太差,文言教学不堪重负。专家指出,在小学阶段,选择一些经典文言增强孩子们的感性认知,培养最基本的潜能和对文言的语感必不可少。‎ ‎  (二)时代要求 ‎  《语文新课标》在总目标中提出:“语文课程应注重引导学生多读书、多积累,重视语言文字运用的实践,在实践中领悟文化内涵和语文应用规律。”实施建议第二部分又提出:语文老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 ‎  二、培养诵读 ‎  《语文新课标》指出: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汲取民族文化智慧。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吸收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提高文化品位。‎ ‎  1. 童子之功,一日成诵 ‎  有心理学家指出,人的记忆力在儿童时期发展极快,到十二岁达到最高峰。此后,主要是理解力的增强。孩子们脱口而出的各种广告语、影视台词、校园俚语等等,都是所谓“无意识记忆”。所以我们要利用儿童期的记忆力,多背点经典诗文,不求甚解,但求熟背,记下一些永恒的东西,做一种终生可以去消化、理解、受益的文化准备。‎ ‎  2.诵读古诗,学习语文 ‎  儿童诵读古诗文是学习语文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全面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为他们未来的发展打好基础。《新课标准》指出:“为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良好个性和健全人格打下基础。”所以诵读古诗文不但可以培养儿童的理解力、记忆力和想象力,而且可以让古诗文在孩子幼小的心灵中不断的反刍、发酵、在默默中开发他们的智慧,促成人格的全面成长,潜移默化地成为他们一生高远见识优美人格的源头活水。‎ ‎  众所周知,汉语具有别的语系的语言无法比拟的优势,琅琅上口,韵味无穷。采用不同的音调可以表达不同的情感,声音的抑扬顿挫还能够反映出人们内心的情感。新课程改革非常强调:教学应“注意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领悟内容,培养语感。”今天的学生要通过文字去了解古诗文作者融化在其间的情感和意思,自然要经历一个识别符号和还原以及转译的过程,为此,学习古诗文关键就是诵读。诵读既是一个理解和表达的过程,又是一个审美的过程。那么,如何使儿童在小学阶段,背诵与积累更多的古诗呢?‎ ‎  3.课内外诵读,授其方法 ‎  对语文教学的缺陷,这几年社会上批评得很厉害,有人甚至认为它“误尽苍生”。好端端一篇文章,非要拆开了、揉碎了,告诉你这是肺部,这是肝脏,割裂了文章的整体、意境、韵律之美和人文精神。当代的语文教学必须改变“两多”(教师问得多,说得多),“两少”(学生读得少,说得少),切切实实让学生多读书。特别是古诗教学,更应遵循多“读”的教学原则,让学生多读多背多诵,自读自悟、质疑问难,细细品位古诗文的韵律美、意境美、情感美、哲理美。不需要“讲透讲深”、“问个不休”,先积累起来再说,日后再来“反刍”。我们都有这样的经验,儿时诵读过的名家名篇、儿歌,现在回想起来仍然记忆犹新,表达琅琅上口。‎ ‎  《增广贤文》上说:一毫之恶,劝人莫作;一毫之善,与人方便。‎ ‎ 意思是哪怕是一点坏事,也要说服别人不要去做。无论是多么微小的好事,也能给别人带来方便。我校一个同学生病住进了医院,他的邻床一个小朋友要吃很苦的药,还要做很多检查,所以经常要哭。‎ ‎  一天,医生给他们送来一盆圣诞花,并告诉他们:只要勇敢治病,花就会开,花开了,就可以出院。‎ ‎  两个都答应了,为了让圣诞花开放。他们两个打针不哭,吃药不哭,就连做各种检查也不哭。‎ ‎  这天,外面下起了雪,两个小朋友想到外面玩,但医生不同意,他们急得都要哭了,但他们看到了圣诞花,就答应了。一天晚上,一个身体非常不舒服,医生们都忙着给他治病,最后还转到了大医院,病房里空荡荡的只剩下另一个小朋友,他真孤独啊!一天正当寂寞的想哭时,突然看见圣诞花开了,他惊喜地大叫起来:“花开啦,花开啦,我要出院了。”第二天,医生果然告诉这个小朋友,他身体已经恢复好了,大家真高兴啊!这就是“一毫之善,与人方便”我们只有读的多,才能悟得深。多读有助于对语言的感知、吸收、积累,也有助于思维的发展。正如俞平伯先生所指的那样:“古人做文章时,感情充沛,情感勃发,故形之于作品。当时由情思而声音、而文字,今天的读者要了解当时的作品,也只有遵循原来的轨道,逆溯上去。作者当时之感寄托在声音,今天凭借吟哦背诵,同声相应来使感情再现。”由此,我们不难发现:人们对文章的理解是以诵读为基本前提的,而且诵读最有价值的古诗文也是一种回归传统直觉式的语文教学。‎ ‎  三、课内诵读 ‎  1.初读古诗 ‎  先让学生自由读诗文,注意读准每一个字的字音。遇上不认识的字就请“拼音”朋友帮忙拼一拼,多读几遍。然后,用同桌互读、抽卡片读、开火车读等多种形式,抽查学生读准字音没有,把诗歌读成什么样了?这一环节,教师可相机适当范读。不管懂不懂,只要相信“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就这样读起来!因为一切语言学习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多“接触”,而文化教养最直截的方法也是多“薰习”而已。‎ ‎  2.熟读古诗 ‎  我们赞同中华古诗文经典诵读工程组织者对古诗文“不求甚解”的提法。一解就变成了标准答案, 这恰恰是古诗文教学的弊病。教学中,应让孩子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行多读几遍,并读给同桌听,通过熟读慢慢体会诗的意境。如教学《小儿垂钓》时,我们引导学生用读诗文的形式来回答问题,反复诵读。问:“蓬头稚子”干什么?答:蓬头稚子“学垂纶”。问:“谁”侧坐莓苔草映身?答:“蓬头稚子” 侧坐莓苔草映身。路人借问时谁“遥招手”?谁“怕得鱼惊不应人”?通过联系古诗的上下文并结合看图,让学生熟读自悟一些内容。在熟读的基础上,然后质疑问难。有的提出 “学垂纶”是不是“学钓鱼”的问题,足见他们已能自读自悟,教师顺势请他们查字典印证自己的看法,小小的成功足以让他们愉悦。还有的提出:平常说“招手”是请他过来的意思,他怕“鱼惊”为什么还请“问路人”‎ 过来呢?随即让同学们展开讨论,不难得出 “招手”是“摆手”的意思。通过熟读,质疑解疑,大家自然能体会出诗中小孩的专注与天真烂漫,达到自悟自得。‎ ‎  3.诵读体会 ‎  诗歌中所表现的既是诗人对宇宙万物关怀的感情,也表现了诗人的品格、修养和怀抱。如果老师能把诗歌中感人的力量传述出来,对于提高少年儿童的资质品格一定能收到很好的效果。如在结束《古风》的教学时,适度讲解:此诗题目也作《悯农》悯有哀怜的意思,还作忧愁解释。作者李绅在唐朝元和年间考取进士,后来官做得很大,一直做到了宰相,但他对生活在下层的老百姓还是很同情的,因此在他的不少诗歌中都不同程度的流露出这种关心百姓的感情,这在封建社会的士大夫中是难能可贵的。至此,再以诵读方式来体会古文声韵之美、情感之美,学生就能读得声情并茂了。‎ ‎  4.展开想象 ‎  根据诗的内容,引导学生想象诗中描绘的美好画面,学生才能进入古诗优美的情境中,感受语言文字的美。如教学《登鹳雀楼》,可以启发学生根据诗意展开合理想象,悟意明理,再把想象中的景物画下来或把你站在高处观察的景物用一二段话写出来。这样,既激发了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又能加深对古诗的理解。‎ ‎  5. 拓展诵读 ‎  如果我们培养出的学生不知道李白、杜甫,不知道苏东坡、李清照……从来没有读过、听过诗经、唐诗、宋词,我想,我们的教育是失败的。如果写作文,有了唐诗宋词的功底,文章就会放出光彩。‎ ‎  因此,诵读古诗文时,应抓童子之功时机,激发学生读千古美文,培养诵读的习惯,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  西昌市第一小学 杨天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