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1.50 KB
  • 2021-04-22 发布

小学科学(心得)之基于孩子经验 提升探究价值

  • 8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小学科学论文之基于孩子经验 提升探究价值 ‎ ‎《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指出:“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在当前的科学课堂教学中,探究活动的地位得到了巩固,探究活动的时间也得到了保证,但是探究活动的质量却并不高,许多活动仅仅停留在热闹的层次上,同时,教师没有正确把握好自己在课堂中的角色,以为放手让学生大胆实验,只要是学生的意愿,就必须要尽量满足,低估了教师在学生探究活动中的作用,导致探究活动的价值不高。要提升探究品位,必须要多观察学生的学习方式,多站在学生的角度设计教学方案,对教学中学生可能出现的问题多一些预设。 一、创设真实的问题情境,引起学生探究的动机和兴趣。 建构主义教学论主张:人的认识不应该是被动的接受而是通过主动的探究、深入的思考建构起来的。在探究的过程中,最能引发学生学习动机和兴趣的因素是问题情境。这是最常见、应用最广泛的一种情境。问题情境使学生处于良好的智力背景中,可以引起学生的认识兴趣和认识矛盾,激起探究的欲望,产生解决问题的自觉意向。 ‎ ‎1.制造悬念,萌发学生的问题意识。科学课要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必须在课的各个阶段就要制造悬念,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萌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如有位老师在上《磁铁游戏》时,拿出一个乒乓球,放到几位学生胸前,结果乒乓球都掉下来,然后放在老师胸前,却没有掉下来,教师让学生猜测是什么原因,学生的情绪一下子被调动了起来,许多学生猜会不会是磁铁,这样就自然地就引到了磁铁的磁性。章鼎儿老师在上《碘酒与淀粉》时,他让学生先熟悉一下碘酒特有的气味,同时做一个用碘酒消毒的工作,用棉签蘸一点碘酒,涂抹在任何一只手的拇指和食指上,指背、指肚全部都涂抹上碘酒,碘酒蒸发后用这两只消过毒的手指,捡出5粒米饭,排列在白纸上。并提出两个要求,第一,米饭粒要排放整齐,第二,别把米饭弄脏了。不久,学生发现米饭和手指上的颜色变化了,惊异的、议论的、兴奋的、举手的都有。学生原以为消过毒的手指接触任何东西,肯定不会把手指、米饭弄脏,但实际却不是这样,这种真实的情境,促成了学生对碘酒的进一步思考,学生发现了这些问题,并产生了解决问题的浓厚兴趣。我们经常让学生提出问题,如“你有什么问题吗?你发现了什么?”这种提法本身没错,但是如果离开了具体的情境,对学生来说显然是有困难的。当前,在情境创设的过程中,最大的问题就是情境没有起到渲染探究氛围的作用,情境显得牵强附会,苍白无力,同时缺少真实性。 2.问题的难度,要适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最近发展区”。 “跳一下就能摘到桃子”,让学生通过自己或小组成员间的努力,经历不必要的失败,尝到成功的喜悦,唤起科学的热情,是科学课的一个重要任务。如一位老师在上《一杯水里能溶解多少食盐》一课时,教师问学生:“在往杯里加食盐时,每勺盐不一样怎么办?”‎ 学生说:“用天平称、用肉眼观察……”教师问学生还有没有其他办法,学生苦苦思索,其中所蕴含的问题,依靠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不能立即解决,但问题中表露出的矛盾能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       ,这就吸引学生非要将问题解决不可。此时教师出示一把尺,用尺把勺上的盐刮平,告诉学生,这是一平勺盐,我们加盐时为了使每次保持相同的量,可以用这种简单科学的办法进行。“一平勺盐”的设计,非常生活化,而且操作简单,适合学生的生活经验。 3.问题应是“开放型”的,应有多个答案,而不是仅有一个答案,这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比如观察蚂蚁,“蚂蚁这么小,隔着瓶子看不清,白纸上的蚂蚁到处乱爬,也很难观察,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教师鼓励学生相互讨论,想出各种方法。在科学课堂教学中,广大教师都比较注重提问的开放性,同时在教材设计中,也体现得十分明显。 4.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筛选。学生提出的问题都值得探究吗?不一定。让学生敢于提问,这是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第一步,不管学生提的问题有没有研究的价值,能提出问题比没有问题要好。在学生敢提问的基础上,再引导学生能提出较高水平的问题。不是有问题就问,而是要让学生思考、筛选,提出有价值的、值得研究和能够研究的问题。许多教师在这个方面,往往处理不当,认为不能剥夺学生探究的意愿,实际上,缺少教师引领的探究活动是不健全的,教师“该导不导、该断不断”‎ ‎,结果是:学生的探究活动出现问题,学生望而却步,反而挫伤了学生探究的兴趣。三、四年级的学生,提问题的能力基本上还是停留在敢问的层面,很多问题,他们没法去研究。一旦学生有了问题,就让他们去研究,而他们在实际中又无法研究,这样的结果,可能导致学生对问题与研究之间的脱节,提问是一回事,研究又成了另一回事。 二、提供有结构的材料,让学生亲身经历丰富的探究过程。 儿童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好动的天性,它们总是通过触摸等手段达到探索周围事物和现象的目的,正是这摸一摸的过程会产生意想不到的结果,会发现事物的真正意义。兰本达教授在《小学科学教育的“探究——研讨”教学法》一书中指出:“科学教学的材料要有结构,即材料在使用时能揭示自然现象中的某种关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发现什么,要看教师准备的“有结构的材料”是什么,包含着什么样的科学概念,学生可以用它们来经历什么。 1.         精心设计体现科学概念的材料,诱发学生探究欲望。如认识导体和绝缘体时,让学生辨别橡皮、小刀、玻璃、尺子、硬币、陶瓷、手帕、碳棒等物体是否导电时,让牙膏皮(铝皮)也参与到这些材料之中。我让学生猜一猜:“牙膏皮能导电吗?”有的学生认为是导体,有的学生认为是绝缘体,学生争论不休。大家最终通过仔细观察发现牙膏皮上涂有油漆,而干燥的油漆是不导电的,有的导线做成漆包线,油漆就起到绝缘的作用(在一定条件下)。同学们通过熟悉的材料,很有兴趣地掌握了导体和绝缘体的应用。          ‎ ‎ 2.         选择能引起学生探究兴趣的材料,引发学生好奇心。如《风的形成》,教师在导入时出示纸蛇,让一位学生上台玩给大家看,并问学生“你有什么方法让它转起来。”学生说出了许多办法,其中有位学生说放在火上纸蛇也会转,教师问:“真的吗?”一试,果然转了。于是,学生的问题也来了。这样的材料,本身对学生就有吸引力,从而会激发学生进一步探究的热情。 3.         选择多样化的材料,创造个性化的学习实践活动。如《淀粉的踪迹》,要求学生通过实验知道哪些食物含有淀粉,哪些食物不含有淀粉,教师与学生共同准备了马铃薯、西红柿、香蕉、苹果、梨、鱼、蛋糕、鸡蛋、面包、菜叶、猪肉、藕、冬瓜、豆腐干、年糕等东西,要求学生用实验的方法把它们归类,并说出归类的理由。 三、提供充分的时间、空间,让学生勤于探究、乐于发现。 路培琦老师说过:“能不能把教师的讲砍掉一半,大部分时间让孩子们去实验、去描述、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在教学活动中,流汗的应该是学生。因此,教师要控制自己喋喋不休的讲解,减少无谓的多次演示,还学生以充分的探究时间。探究的途径可随学生原有认知结构(知识经验)与问题答案关联程度,选用“假说——验证”或“感知——分析”以发现结论。它需要教师为学生留出提出假设的思考,设计研讨方案的时空,验证自己想法的时空,运用各种手段收集、分析和解读数据的时空、出错耽误的时空、沉思默想的时空和开展互相讨论的时空。 ‎ 在认识热传导的规律时,让学生在作出铁棒传热方式的假设后,教师让学生分组讨论,设计验证假设的实施方案。并对讨论产生的“用手摸”、“在铁棒上洒水进行观察”、“在铁棒上涂蜡并插上小棒”等方案展开讨论,根据可行性和可视性由学生确定实验方案。并让学生按照实验方案进行活动。教师做好积极的巡视工作,及时捕捉学生出现的问题,给与小组帮助或个人“扶持”。 新课标同时也指出“教师不要把上下课当作教学的起点和终点,小学生探究科学的活动往往不是一节课所能完成的。”科学教育不能“以问题开始,以答案结束,”而要“以问题开始,以问题结束”,教学中,要让学生通过问题来学习,再通过学习来生成新的问题,打破时空界限,开展课后的后续性研究活动。有人说,科学课对学生是否产生了兴趣,关键是看他课外干了什么,我想,应该是这样。同时,科学课中的许多内容,如植物的根、茎、叶,动物的食性、生长环境等,都有许多值得学生课外探究的东西。教师要尽量抽出时间去关注学生在课外到底干了什么,把学生的课外研究当作科学课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抽出时间,交流各自的研究成果,可以在教室里开设专栏,展出作品或实物,虽然辛苦点,但是很有意义。          四、创设安全、轻松的探究氛围,让学生大胆交流和研讨。 ‎ 探究过程中需要学生们合作、解释和各种协调一致的尝试,这些合作与交流的实践和经验,可以帮助儿童学习按照一定规则开展讨论(而不是争吵)的艺术,学会准确地与他人交流:向别人解释自己的想法,倾听别人的想法,善待批评以审视自己的观点、获得更正确的认识,学会相互接纳、赞赏、分享、互助,等等。为使学生愿意发表富有创造性的见解,集体中的每个成员必须都能鼓励和尊重各种不同的经验、想法和说法。交流是学生描述收集事实的过程。通过研讨使个人的探究方法、探究结果变为大家共享的财富,在学生交流过程中,不仅要求描述探究的结果,更要强调学生描述探究的过程和方法。在学生交流过程中,要让学生没有拘束,怎样做的,怎样想的,就怎样说,让学生有一种安全感。学生只有在愉悦宽松的氛围中,才能真正做到敢想、敢说、敢做,才会勇于探究。为此,教师必须放下师道尊严的架子,树立“学生本位”观念,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真正做学生的良师益友。 五、给与学生积极评价,培养学生探究的志向。 孩子们的“探究活动”重要的是过程,其目的并不是要求学生产生出超历史的新知识,而是要让他们经历知识发现的过程,让他们能在这一过程中形成发现知识和创造知识的意识和能力。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只要学生能真正的参与,学生的“探究学习”就无所谓“失败”。即使探究活动没有得到我们预期的正确结论,但学生却经历了一个充满乐趣的过程,他们在这一过程中得到的是比知识更可贵的求知的欲望、实干的胆略、处事的机敏、思索的睿智……‎ 即使他们得到的结论是偏谬的,但失败的教训同样是他们一种伟大的收益,失败也有它的正面效应。面对这种新的教学方式,首先需要改变的是我们的陈旧的观念。我们应该用一种全新的、始终赏识的眼光来积极评价孩子们的探究活动。我们要让孩子们充分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更要把他们遭遇的挫折和失败转化成再探索再学习的动力。这是保护儿童强烈的求知欲望和探究热情的关键。 在平时学生分组实验中,我们不难看到部分学生出现的种种错误。我们总是急于否定和纠正它们,有时还要发表自认为是“良言”的批评或责备。而实际上,得出了与众不同的结论,足以给“探究者”自己一个强烈的反思机会。这不正是激发他们进一步探索的强劲动力吗?我们要把审查反思、反复实验、重新成功的机会留给学生自己。我们要坚信:只要善于引导,“失败”同样是学生获得锻炼和发展的契机。   参考文献:          1.  张红霞:《科学究竟是什么》 2.  兰本达:《小学科学教育的“探究——研讨”教学法》 3.  《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       ‎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