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5.50 KB
  • 2021-04-22 发布

学习传统文化心得体会范例

  • 4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篇一】学习传统文化心得体会范例 《孝经》里曰:“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 以显父母,孝之终也。”曾经我以为"孝"不难,给父母买买东西,给父母零用钱就是孝了。通 过学习传统文化,我才知道自己并没有真正参透“孝”的内涵,孝养父母不仅是养其身,还 要养其心养其志,所以很惭愧自己还没有做到从精神上给父母关心和理解。正是因为自己对 “孝”的领悟不够,使自己的孩子对"孝"也有严重的缺失,导致了他的娇纵和不负责任。学 习了传统文化,以后,我认识到,我们不仅要在认识上转变,更要在行动上力行,要言传身 教,做好孩子的榜样。 虽然这只是我学习传统文化带来的一点点对“孝”的认识上的转变,但是我感到这却是 我得到的最重要的收获,我认识到了"百善孝为先"。 身边很多朋友知道我在学习传统文化,都问我:“你通过学习得到了什么?”我说:“看 似什么也没有得到,但是我可以告诉你,我收获了正知、正念、正能量,失去了负能量!”是 啊,通过学习传统文化,我失去了愤怒、纠结、指责和悲观,失去了无知的干扰和障碍!这 一点点的失去,却让我获得了更多。首先自己的家庭和睦了,孩子愿意和我亲近,婆媳之间 没有了无谓的争吵,老公愿意给我更多的陪伴、理解和分担;其次在工作上,我明白了自己 想要是什么,想做什么,该如何展现的自己!这于我是多么重要的启发啊,这就是传统文化 的魅力! 《论语》中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 不亦君子乎?”每天清晨的读经,让我的生活更加充实精彩,经典滋养了我,给我内在的力 量,让我更加精神焕发,在这条修为的路上,所有的努力都不会白费,不论学到什么,哪怕 就一句话,只要我力行到生活中去,就说明我进步了,成长了! “中华传统文化是我们深厚的软实力,运用传统文化治国理政,以精神文化力量推动社 会健康发展”。今天,我庆幸我自己走进本善国学,我感恩汇导提供了这么好的平台,感恩导 师们的辛勤付出!我愿意通过学习,修为自己,弘扬和传承中华五千年这份宝贵的文化财富, 我愿意用生命唤醒更多的人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实现我们的中国梦,走向更美好的明天。 【篇二】学习传统文化心得体会范例 从带着纠结和困惑踏入校门,到怀揣着感恩和不舍踏出校门,三天封闭学习,心灵一次 又一次的受到洗涤,门内门外仿佛已是两个世界。传统文化不再是起初心里那虚无缥缈的模 样,变得立体、真实。这让我们深刻认识到学习传统文化的过程是一个认同的过程,而对自 身产生影响则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 学习班上,学员们通过读诵经典、观看视频、听取授课等方式,系统地学习中华优秀传 统文化的精髓,深思“家国天下”的真理。传统文化绝不是有些人想象的“之乎者也”这么 简单,更不是迂腐、落后、愚昧的代名词。传统文化凝聚了中华五千年来一代代中华儿女的 智慧,一个民族要强大,首先文化要强大。我们没有理由不学习它,不传承它,不发扬它! 没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底蕴和滋养,理想信念就难以深沉而执着。我们生活在改革开 放的年代,四十年来,诸多新鲜事物夹杂着糟粕扑面而来,猝不及防的人们很快沉浸或陶醉 在横流的物欲之中,古圣先贤及革命先辈们世代承袭和坚持的理想信念在人们心中也逐渐褪 去了色彩,甚至被打上“死脑筋”的标签。在这样的环境下,当我们摒弃纷扰,真正静下心 来,认真去学习和领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唤醒了我们对世界、对人生的重新认知, 从古圣先贤提出的“大同世界”到共产党提出的“共产主义”,向善而行的世人终究会殊途同 归。 孟子曰:“爱人不亲,反其仁;治人不治,反其智;礼人不答,反其敬——行有不得者皆 反求诸己,其身正而天下归之。”道理其实十分简单,事情做不成功,遇到了挫折和困难,或 者人际关系处得不好,就要自我反省,一切从自己身上找原因。三天的学习中,“反求诸己” 一词频繁的出现在授课老师口中,时刻提醒我们常怀感恩之心。反思自我,平时的做法却往 往与圣人之言背道而驰。有了问题,不会反躬自省,而是怨天尤人。 世间几十年,自认为在为人处世方面一直得体,但学习了传统文化之后,再来扪心自问, “反求诸己”何曾做到过。家庭中出了问题,常常埋怨家人,好似自己诸事皆对。个人发展 中遇到问题,往往感叹自己起点太低、平台不好,很少从自己身上找原因、找问题。目前传 统纸媒的发展正处于困难时期,当是众志成城之时,然而每每工作不顺或遇瓶颈,总是先找 客观原因,归咎于时代的迅猛发展和报媒日衰的大环境。殊不知,在信息技术日益发展的今 天,仍有多家报媒逆势而上、涅槃重生,更胜往昔。 究其原因,尽管我们一直在强调学习,却一直只看重知识的学习,放弃了对做人的常识 的积累。“知识只是人的能力,而常识则是人的能量”,老师的这句话一直让我们为之思考。 所谓传统文化中的常识,是一个人处世必须遵从的一些原则,让我们潜意识中受到这些原则 的约束。“父子有亲、夫妇有别、长幼有序、君臣有义、朋友有信”;“孝、悌、忠、信、礼、 义、廉、耻”,文字不多,却字字珠玑,五伦八德,不仅仅是作为人应当具备的基本道德,更 是这个社会和谐进步的基础。 特别是古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家国情怀”,“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 乐”的“匹夫担当”,让蝇营狗苟的我们无比汗颜。痛定思痛,我们将以古人先贤为榜样,自 省、明德、利他、向善,以“日行一善”的坚持开始“爱”的播撒,以“勿以善小而不为” 的点滴开始“爱”的累积,相信“爱”的“萤火之光”终有一日必将成为“爱”的“燎原大 火”。 学习传统文化,就是要学习古人“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 的“仁爱”,就是要学习古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家国情怀”。通过学习,真 正去塑造高尚人格,养成浩然正气,从而更好地经营家庭、谋划工作。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纪委第六次全体会议上曾强调,抓作风建设要返璞归真、固 本培元,在加强党性修养的同时,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优秀的“家风”“家道”是一个家庭的精神内核,是社会 风气的重要组成;优秀传统文化是民族之魂、国家之本,是流传千年的民族文化符号,也是 我们干事创业的动力之源。 对于我们报人来说,临报集团何尝不是一个大家庭。当面对诸多困难和挑战时,我们要 从丰厚的传统文化中吸取养分、汲取力量,要从丰厚的传统文化中寻求解决方法和实践路径。 这些从传统文化中汲取的养分、力量,解决方法、实践路径就是集团的“家风”“家道”。集 团良好的“家风”“家道”就是我们上下同欲、凝心聚力的根本和基础,就是我们克难而上、 逆势崛起的勇气和魄力,就是我们改革创新、戮力攻坚的担当和责任;就是集团每个“家人” 身上的爱岗敬业和无私奉献,就是集团每个“家人”身上的“行有不得,反求诸己”,就是集 团每个“家人”身上的明德之心、利他之心、至善之心。当集团每个“家人”都将优秀传统 文化“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使集团这种好“家风”“家道”在我们手中塑造、成长、传承, 我们将一身正气、精神抖擞、斗志高昂,无往而不胜。 【篇三】学习传统文化心得体会范例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甘肃考察调研时强调,我们要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中华民族优 秀传统文化,作为浩瀚历史长河中的耀眼明珠,虽饱经风雨却历久弥新,至今仍然熠熠生辉、 璀璨动人。南宋理学家朱熹曾云:“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将读书视为立学之 本,足见读书的重要性。对于领导干部而言,同样要学好传统文化“必修课”,不断加强传统 文化修养。 一、正心正念、端正态度,充分认识加强传统文化修养的重要意义 学习要有目的性,认识学习的重要性,才能增强学习的目的性。对于领导干部而言,加 强传统文化修养不但是修身做人的内在需要,更是成长进步的现实需要。首先,加强传统文 化修养是领导干部修身做人的需要。人欲立于世,修身第一功。在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典 籍中,包含着关于修身做人的诸多典故名言。既有“与人不求备,检身若不及”的与人为善 和自我加压,又有“从善如登,从恶如崩”的劝善之言、戒恶之语,更有“祸莫大于不知足, 咎莫大于欲得”所蕴含的知足常乐、参透舍得的人生哲理。这些古代先贤修身做人的智慧, 无疑对于当今的领导干部修好身、做好人、做好官,都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和借鉴价值。其 次,加强传统文化修养是领导干部睿智工作的需要。从“为国不可以生事,亦不可以畏事” 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其中浓浓的规矩意识和责任意识——既要敢担当,又要有敬畏,做好该 做之事,不做生事之人;“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告诉我们,要时刻保持危 机意识,唯有做到如履薄冰、战战兢兢,才能时刻谨慎、处处留心,避免走错路、办错事; 透过“功崇惟志,业广惟勤”,我们可以深切感受到其中蕴含的立志笃行、勤政奋进思想,唯 有立定志向、砥砺前行,才能积跬步以致千里、积小胜以成大胜。这些传统典籍中关于工作 原则、技巧和方法的箴言警句,至今读来仍然十分受用。最后,加强传统文化修养是领导干 部和谐生活的需要。生活是门艺术,同样需要智慧。关于生活的智慧,在传统文化典籍中, 既有“奢靡之始,危亡之渐”的警醒,告诫我们要远离奢靡享受、过好简单生活,注重防微 杜渐,谨防生活陷阱;又有“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的启迪,启发我们“生 活处处是学问”,要静心、安心、细心,善于分析情况问题、理清复杂关系,做好生活中的智 者;更有“廉不言贫,勤不道苦”的劝导,规劝我们要勤字为先、安贫乐道,秉持好精神上 的追求,不畏惧生活中的困难,做到只问耕耘、不问收获,且行且看、顺其自然。 二、找准方向、聚焦重点,准确把握加强传统文化修养的基本内涵 学习要有方向性,把握学习的侧重点,才能增强学习的方向性。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浩瀚如海、十分广博,想要学深、学透、学精并非易事。唯有充分聚焦本质、牢牢把握内涵, 知道应该学习什么、钻研什么,才能确保在加强传统文化修养中学有方向、学有目标、学有 所成。首先,加强传统文化修养要聚焦经典著作。经典著作的经典之处,除了体现在从古至 今的口口相传、交口称赞之外,更体现在其中经久不衰、历久弥新的至真至理。所以,加强 传统文化修养,首先要聚焦经典著作。相传宋朝开国丞相赵普“半部《论语》治天下”,虽有 虚张夸大之意,但仍可见《论语》在传统文化典籍中的重要位置。所以,作为儒家最经典的 九部著作,四书五经必然是领导干部要关注和阅读的重点。除此之外,诸如《资治通鉴》、二 十四史等史书典籍,对于我们纵观历朝更迭兴替、把握从政治世规律,也具有较强的借鉴和 参考作用。其次,加强传统文化修养要关注人物。注重人物著作体系研究,是加强传统文化 修养的重要途径和方法。这就提醒我们在聚焦经典著作的同时,要有针对性地关注人物,以 便于系统把握某位历史人物的思想核心、观点体系和著作文章,从而加深对人物性格的了解、 观点的把握和思想的认同。例如,老子“道法自然”“无为而治”的哲学思想、孔子和孟子的 儒学体系,以及王阳明“仁者要以天地万物为一体”“知行合一”的心学思想,都是领导干部 要关注和学习的重点,并以此为突破口实现逐渐深入和逐渐拓宽。最后,加强传统文化修养 要收集散篇独文。通过阅读古籍可以发现,不少历史人物留存于世的经典著作并不多,甚至 有的只是只言片语,这就需要我们在阅读中注重对经典文章和只言片语的收集。例如《朱子 家训》全文仅 634 字,却精辟地阐明了修身治家之道,其中尊敬师长、勤俭持家、邻里和睦 等观点,至今仍然对我们的生活具有很强的现实指导作用,这也正是《朱子家训》能够成为 以家庭道德为主的启蒙教材和家教名著的重要原因。 三、掌握方法、精进笃行,灵活运用加强传统文化修养的方式方法 学习要有方法性,掌握学习的小技巧,才能增强学习的方法性。领导干部本身业务繁忙、 时间有限,加之传统文化学习更多地要靠自觉性,这就需要领导干部靠业余时间、用技巧方 法来不断学习和加深理解。首先,加强传统文化修养要讲究一个“韧”字。朱熹有云:“读书 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加强传统文化修养,同样要注重日积月累、久久为功。 特别是对于晦涩难懂的文言文典籍,更要耐住性子、反复研读,必要时可以参考白话文翻译 来进行理解,但一定要对照文言文原文反复研读,久而久之就能达到“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的效果。其次,加强传统文化修养要讲究一个“广”字。“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句名言 出自北宋水利专家刘彝之口。所谓读书要“广”,就是要广泛阅读、广泛涉猎,特别是针对当 前碎片化阅读盛行的趋势,更要注重利用碎片化时间广泛阅读,不断拓展知识的范围和广度。 提倡“广”字,绝非浅尝辄止、走马观花,而是要按照自己的读书计划,及时进行补充性和 拓展性阅读,增强阅读的厚重感。最后,加强传统文化修养要讲究一个“行”字。陆游诗云: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所谓“行”就是要注重知行合一、加强实践应用。从 较浅层次而言,传统文化的应用,可以体现在公文写作和日记撰写中的句子引用上。除此之 外,更为重要的是深入领会传统文化中的精髓,增强思想认同感,用以指导自身的工作和生 活,真正把观念观点融入思想、化作行为,以此增强学习的获得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