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4.50 KB
  • 2021-04-22 发布

语文(心得)之网络环境下小学综合学习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

  • 11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语文论文之网络环境下小学综合学习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 ‎ 语文论文之网络环境下小学综合学习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 ‎ 语文论文之网络环境下小学综合学习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 ‎ 语文论文之网络环境下小学综合学习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 ‎ 语文论文之网络环境下小学综合学习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 ‎ 语文论文之网络环境下小学综合学习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 ‎ 网络环境下小学综合学习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海南省海口市第九小学余志君 一、         问题的提出㈠课题实施的背景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各地区都推出了旨在适应新世纪挑战的课程改革举措,倡导课程向儿童经验和生活回归。我国教育部2001年6月印发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提出:“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强调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情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一些地区的中小学,已经开展了“研究性学习”和“综合学习”的探索研究。但是,在小学的“综合学习”中,需要更为集约丰富的共享资源,而时空的限制制约着学生对资源的了解和利用;需要从相对狭窄的生活面中走出来,寻找“志同道合”的伙伴,在充分的对话中深入思考;需要更加有效的工具和手段来更加高效便捷地记录过程,从而促进评价手段与方法进一步多样化;由于现实生活中许多难以逾越的障碍,每一个学生发表学习成果的条件受到种种障碍…… 实践给我们提出了一个问题:必须找到一些办法,能克服以上种种障碍,确保小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够更加切实有效的展开。在这一方面,网络,以其海量的信息资源、同步和异步并行的交流方式、充分体现个人的主体性以及超越时空的信息传递途径,为我们有效地弥补了现实生活环境中的种种局限,从而更为有效地满足了综合学习的需要。 ㈡课题的基本界定       1、网络环境:指在学校内部利用局域网、 Internet网等技术形成的教育教学平台。 2、综合学习:以“学会生存、学会学习”为目标,让学生通过综合运用各学科的知识和技能,开展问题解决活动,从而促进问题解决能力、信息获取及运用能力、与他人协作能力的发展,使学生的学习得到深化、扩展和创造。综合学习是一种综合实践活动,其根本目的在于使学习者被各个学科割裂的学习经验重新得到组建。3、校本课程:体现本校教育教学宗旨,通过对本校学生的需求进行科学地评估,充分利用当地社区和学校的课程资源而开发的多样性的、可供学生选择的、教师根据学生实际和教学的需要及时进行修正的课程。4、综合学习校本课程:通过活动,以培养发现问题的能力、观察能力、反思能力、创造能力、信息获取及运用能力、与他人协作能力为宗旨的校本课程。5、课程开发与实施:学校根据本校的教育哲学,通过与外部力量的合作,采用选择、改编、新编教学材料或设计学习活动的方式,并在校内实施以及建立内部评价机制的各种活动。㈢国内外研究概况及发展趋势美国、日本等国家在20世纪90年代将信息技术引入小学生的综合性学习,并在网络环境下开展范围更广的多学校共同综合学习。如:日本1994年命名为“酸性雨计划”的大型综合学习,美国的“Kids”、“Global Lab”学习计划等。目前,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也正成为我们国家基础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内容。今后,网络环境下的中小学生综合学习将会引起越来越多的关注,成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一个热点;而多校间、不同城市间的综合学习终将在网络环境下成为现实。㈣本课题的目标开发并实施“网络环境下小学高年级综合学习”校本课程,应完成如下任务及目标:⒈ 从一定角度总结综合学习在小学高年级中开展的可能性与必要性;⒉ 设计一套适宜的网络环境下综合学习教学设计方案;⒊ 建设有一定个性的基于网络的综合学习教学平台;⒋ 建立学生的“过程与方法”意识,培养其基本的学科素养和科学素养;⒌ 较全面地提高学生综合学习的能力,促进学生综合能力和综合素养的提高,为学生可持续性发展奠定基础;⒍ 分析影响综合学习成效的因素。 ㈤校本课程的研究方案          ⑴研究的基本思路:设定综合学习课题;制定学期活动计划;策划学习过程;制定单元活动方案;基于研究的行动;总结和评价。 ⑵研究的基本方法:采用行动研究法,综合运用观察法、问卷法、面谈法、个案研究法、档案袋等方法。⑶研究的硬件、软件条件:多媒体网络教室、电子网络备课室、电子阅览室、常规多媒体教室、多功能报告厅一个。相适应的信息平台、资源库等。教师能熟练开发课件。  ⑷参与研究的人员:主管人员、参与教师、学生、技术人员。⑸研究的计划:①对学生进行前测;  ②综合学习内容的确定。以学生面临的问题为中心,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将必要的知识、技术、态度、价值等学习的内容统整起来,以单元为单位,设定综合学习的内容。五年级学生综合学习充分利用海南省丰富的的自然资源,来确定学习的内容。 ③信息资源的设计。构建一个支持综合学习的网络平台:包括适度组织的信息资源、互动共享的智慧资源、记录过程性学习活动的各类网络档案袋等。④综合学习活动的设计。以阶段为纵坐标、方面为横坐标,从四个阶段、五个方面进行网络环境下综合学习活动的设计。纵坐标(四个阶段):     接触课题阶段、发现课题阶段、调查研究阶段、总结归纳阶段。横坐标(五个方面):基本的活动形式、网上网下的活动协同、教师主要的辅导活动、     有组织的重要教学活动、网络平台的支持。⑤综合学习时间的安排与使用。每周设两节课为综合学习时间,可连续使用,也可分散使用。每周设一节课为综合学习研讨时间,课题组成员定时开会研讨。⑥实施中的过程评价。 二、课题的实施㈠2002年1月:成立课题组 ㈡2002年2—3月:准备阶段         1、组织教师培训。包括课程改革培训、教科研方法培训、信息技术培训。    2、对学生进行两次前测。分别是:关于小学五年级学生对网络技术的掌握程度的调查;进行了综合学习目标前测调查。3、进行教学平台的建设。 本课题依托海南新科电脑公司提供的校校通平台系统。其中几个主要的平台有教师工作平台、学生学习平台、资源中心。我校综合学习课题在该平台系统的资源中心开辟出一块空间,建立综合学习的网络档案袋。㈢2002年4—12月:正式实施第一阶段的研究1、选题。在“花草树木和我们的生活”主题下,设定四个大课题,即:校园绿化美化,家庭绿化美化,植物栽培,植物标本制作。每个大课题下再根据学生兴趣分为若干个小课题,共22个小课题。(选题略)2、基于行动研究的步骤。①每周两课时综合学习时间。②每周一课时研讨。③反思小结上周活动情况。④调整下周行动计划。⑤对上述步骤循环进行。⑥周期为2个月,每个周期约20个课时。⑦一年4个周期。3、各课题教学流程图。(略)4、实施过程性评价。对学生的评价来自于六个方面:学生自己、其他学生、教师家长、社区人员、社会机构人员。教师评价包括教师自评、互评及学校管理人员、社会有关人员的评价等。评价贯穿在整个活动中。5、阶段性小结。从六个方面进行阶段性小结:教学设计、体会与反思、教学手记、整理学生学习文件夹、制作综合学习网页、撰写论文。6、校内成果发表。参加校内成果发表大会的人员有学校领导、课题组全体师生、其他班级学生代表、家长代表以及部分社区人员。先在多功能报告厅进行集中交流,学生运用多媒体在大会上展示各组综合学习开展情况以及学习成果,如网页、幻灯片、照片、录像、电子学习文件夹等。再在展览室进行开放式自由交流,各组展示了自己的展板、展台,展示各种文字、图片、盆景、标本、叶画、照片簿以及学习文件夹等。会后,教师开会交流网页、有关视频、学习文件夹、教学设计、教学反思和论文。三、阶段性成果分析㈠改革了教学的物质基础和技术环境         传统的教学形式在及时性、反馈性、全面性受到很大限制。Internet所提供的双向交互性、学习的交互性以及庞大的信息资源,备受学生的青睐。我们努力创设基于网络的综合学习环境,师生共同建立一个突破时间、地域限制,由以教为主变为以学为主的教学平台,探索综合学习与信息技术有机结合的途径与模式。通过聊天室、BBS论坛形式,提供即时性与错时性两种交互学习界面,提供学生相互交流和思考的机会,同时培养批判性思维能力,解决问题的技能和信息的读写能力。教师、学生都可以发布言论、评论、答疑,成为课堂学习与课后辅导的有力补充。在这种教学模式下,更有助于学习者主动建构知识,实现自己获取知识、自我更新甚至创造新知识的理想目标。㈡培养初步的创造能力1、利用多媒体信息集成技术,创设和展示有意义的情境,能提高学生的求异和洞察能力。利用多媒体技术、校园网和互联网技术的优势,创设生动的社会文化、自然情境,并使之与学生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有机相融,让学生通过观察、思考、比较、分辨,理解它有什么特点,帮助学生思考“为什么”‎ ‎,比较事物的相似性和特异性,发现事物之间的联系。在虚实相融的情境中,学生了解的信息多了,视角宽阔了,思考问题的角度就广了,发现问题的能力也增强了。他们不再是停留于对事物表象认识的思索,更多注重思考、探究事物的内质了。2、学生利用网络系统共享资源,学习到如何从多媒体教学软件中、从局域网或是互联网中获取信息,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学生对学习资源进行发现、分析、思考、探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掌握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步骤。网上的查找、收集资料,使学生具有较强的信息意识和信息处理(搜集、筛选、分析、加工)的能力。3、学生学会了利用多样化的学习路径,多角度、多层次、多起点地思考问题,在多重思路的比较中,可以形成独特的个性化思路。在通过问题解决进行学习的同时,学习者可以结合阅读、听课和讨论等其它学习形式,将以不同途径建构起来的知识整合起来。问题解决活动使学习者自己评价自己的知识,确定自己的欠缺之处,而后主动地去获得知识,这使得整个学习过程具有自主学习的性质。网络环境促进了学生之间的互动,特别是通过网络交流彼此的见解,同时结合讲解描述,将不同途径得来的知识联系起来,并与原有的知识经验联系起来,形成融会贯通的理解。4、利用网络传输技术,实现资源共享,能培养学生协商学习、团结协作完成任务的能力。网上进行合作学习,使得学习者协作范围扩大、协作机会增多、协作途径扩大,接触到的知识不单限于课堂内所学知识,还能够接触到与课程内容相关的社会文化内容,如网上小组成员对学习任务展开讨论,发表见解,接触的空间扩大到整个网络空间,加深了与社会大课堂的联系,也融入了个人对问题认识的价值取向、态度及行为方式。这一点是其它教学形式难以达到的。㈢实现了学习方式的综合变革1、从关注书本的学习走向生活的学习人的学习是人的生命活动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人的现实生活就是在解决一个又一个的具体问题的过程中实现自身价值的。“花草树木和我们的生活”主题之下的四个大课题、二十二个小课题,都来自于学生真实的生活情境,和他们的现实生活紧密相关。真实情境中的问题有助于学习者用"真实"的方式应用知识,同时也有助于学生意识到他们所学知识和技能与他们是相关的和有意义的,这成为后面进行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等一系列学习活动的非常重要的动力。2、从注入知识的学习走向开掘智能的学习书本的知识,经过教师的“授业”(讲课),传递给学生,注入到学生的心胸间,这就是传统意义上的学习。而综合学习,能有效而成功地开掘智能潜力。我们把活动中有关的研究对象只看成是开掘智能潜力的载体,而真正追求的目的却在于智能水平的提高,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素质的提高。3、从按部就班式的被动学习走向富于创新精神的主动学习。传统的课堂教学是按部就班的。而综合学习是宽松的,是打破了按部就班的教和学的程式的。从研究课题的选定,到研究进程的安排,都自由得很。从现实生活中自主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开始,自主选择合作学习的伙伴,选择解决问题的方式,选择成果的表现方式,充分的自由,充分的自主。正因为如此,学生创造的火花不时地在学习过程闪现出来。自由的、顺其自然的研究,是创造的最佳温床。过程中闪现的创造的火花,又成为综合学习中新的学习资源。4、从强调体系的学习走向课题(问题)的学习放在学生面前的一本本教科书 ‎ ,都是系统的知识。循着教科书进行学习,就是系统的学习。系统的学习固然有其优点,但是传统的教学却把学生牢牢地捆绑在系统学习上。综合学习是一种非系统的、课题式的学习。学生了解自己所要解决的问题,有主人翁感,任务本身又是整体性的,具有挑战性,学生必须依靠自己解决问题,而不仅仅是研究别人的解决方法,这样他们就好象在真实世界中解决问题一样,解决了问题就是奖励,因此容易激发起内部动机并得以维持,使他们最终能够积极主动地去解决问题。通过课题式的非系统学习,大大强化了学生的问题意识。5、从分科的学习走向综合的学习现在,我们的课程基本是学科的教学,教师也是各司其科。综合性学习却是按照生活本来的面貌去学习,更重视培养知识的综合化能力了。家庭美化绿化,校园美化绿化,都不是简单写一篇文字或是画一张设计图,学生要综合运用多学科、多方面的知识。学生积极地上网浏览相关网站信息,去书店购买或摘抄相关的书籍材料,将自己获取的信息上传到校园网与学习伙伴份享,设计社会调查问卷,进行调查、分析总结,还要展开在线的交流,聊天室、论坛、疑难问答等等,分享、合作,还要展开实地的商讨,得出设计的方案,最后制作成图、配以相应的文字说明,做成演示文稿……‎ 完全是学生分科学习经验的全新的重组,真正地走向了综合。6、从依赖教师的学习走向以学生为主的学习综合学习从本质上讲是以学生为主的学习。在综合学习中,教师的角色应当定位为学生信息资源的导航者、小组学习的协作者、问题解决的促进者、创新意识的培养者。㈣加强了教师的反思与研究教师们努力地跳出程式化的日常工作,朝着研究的方向靠拢。在行动中研究,在研究中行动,为改善行动而研究。教师们做了大量的教学设计、观察记录,写了许多的教学手记和教学反思。每周一次的课题研讨都进行得非常热烈。教师们都感到,虽然增加了工作的负担,但很有意义,可促使自己去思考一些问题,一段时间以后,再回头看看,就能发现自己的进步和提高。四、对基于网络的综合学习的几点反思㈠综合性学习使学生的内隐知识与外显知识发生相互作用,能增长学生自己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通过网络,学生可以跨时空地与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不同知识背景甚至不同种族的人们相互交流、相互学习。因此,网络环境下的综合性学习应成为学习的主流,它不只是目前我国中小学生的一种学习方式和一门课程,应是终生学习的一种主要方式。㈡基于网络应用的综合性学习,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我们发现也有诸多的局限,其中主要表现为学生和教师双方的主动性的问题。因此需要学生更为主动地进行学习,需要教师更为主动地介入活动。㈢基于网络的学习的课程设计中应该注意及需要解决的问题有:选题困难,资源不足,教师在专业领域、综合知识结构、研究方法上准备不足,管理和评价耗时耗力,教与学的时间不足、灵活性不够,等等。㈣适合的网络平台的建设与完善的问题。 ‎ 以上仅是课题研究以来第一阶段的一些做法和体会。我们深感探索的意义重大,同时也觉责任颇为重大,困难非同一般。我们愿意在专家指导下,与各地同仁一起,在课程改革的浪潮中,勇敢搏击,不断探索,去获取更大的成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