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1.00 KB
  • 2021-04-22 发布

化学(心得)之浅谈优化教学法在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 8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化学论文之浅谈优化教学法在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 ‎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学生不仅能从实验中去认知事物,而且可以通过实验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戴安邦先生曾指出:“化学实验教学是实施全面化学教育的一种最有效的形式,是化学学科素质教育的有效组成部分。化学实验以其丰富的内涵在化学教学培养学生的素质中发挥独特的功能。”既然实验教学在培养学生中有如此重要的作用,那么化学教学工作者应该采用有效的实验教学方法,使实验教学的功能和魅力得以体现。‎ ‎  1、当前中学化学实验教学方法中存在的问题 ‎  当前,我国中学化学实验结构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能力和素质。在中学化学教材中,大部分实验是演示实验,约占实验总数的90%以上,所以学生自我创新的机会太少。而演示实验又以验证性实验为主,探索性实验很少,这也限制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而常用的实验教学模式是老师将实验方案、步骤和注意事项明确地呈现给学生,然后进行演示实验,再把实验现象、结果和对应的知识进行比较,最后进行概括。学生在观察演示实验的时候“严格”‎ 地要求自己所看到的实验现象和结果与书上或老师所讲的相吻合,否则就认为自己的观点有错误。这样下来,做实验和观察实验只是对新知识的巩固,以便更好地掌握所学的知识,书写实验报告也只是将知识进行整理、归纳。而实验的目的却最终演变成了让学生被动地接受、巩固和检验知识。‎ ‎  从这种教学模式中,我们可以看出当前的实验教学中主要存在的问题是:‎ ‎  ①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处于被动地位,主体性得不到充分发挥,学习主动性受到抑制。‎ ‎  ②教师教学的主要任务只是传授知识、学会解题,忽视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 ‎  ③教给学生的知识是预设的,对问题的解决只要求一种方案或答案,忽视对学生想象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  这种教学模式中学生不可能很好地洞察实验现象并从中发现问题。从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角度看,长期、单一地选用这种实验模式教学显然是极不妥当的。美国著名教育学家杜威认为这样的教学模式是与人的实际思维过程相悖的,它不能使人的创造力得到发展,而只能使人的头脑成为仓库。这样的模式不仅不利于学生的自主学习而且忽视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忽视对学生想象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所以我们需要更新、更有效的教学方法指导实验教学。‎ ‎  2、优化教学法在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  卢梭曾经说过:“教育的问题不在于告诉他一个真理,而在于教他怎样去发现真理。”‎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的前提,就是要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和自主精神,而传统的实验教学方式无法很好地完成这样一个使命。为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和自主精神,真正把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落到实处,我们有必要改变传统的实验教学方式为以探究性为主/其他多种教学方式为辅的教学方法,应用到实际教学中去。‎ ‎  2.1探究性实验教学方法的应用 ‎  探究性实验教学方式以问题为核心,为学生提供了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机会,学生主体在问题中设计解决问题的实验方案,通过实验进行观察、验证实验方案,最后归纳得到正确结论。通过这种方式促使学生自主地观察实验现象,从中发现问题活跃思维,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  探究性实验教学模式是按照“设疑激趣--实验探究--归纳小结--运用创新”一步步实现的。在设疑激趣阶段,教师以启发性、趣味性创设情境,着眼于调动学生探究新知识的欲望,激发学生兴趣。比如在讲授“钠的化合物”这节时,教师可以从“日常生活中,水通常用来灭火,你能相信滴水能生火吗?”‎ 问题引入,使学生形成矛盾心理,激发他们的好奇心。紧接着进行演示实验,老师在包有少量Na2O2(事先不让学生知道)的棉花上滴几滴水,当学生观察到棉花剧烈燃烧的现象后,明知水不能使棉花燃烧,可又无法解释眼前的事实时,强烈的探求欲望喷发出来,极大地调动了学生探究新知识的欲望,激发了他们学习的兴趣,使其在教学活动一开始就处于积极主动地状态,有一个良好的开端。同样,中学化学很多课程都可以由生活实际或小故事引入的,如用酸雨问题引出“硫酸”,油田水质问题引出“硬水及其软化”,“鬼火传说”引出“白磷”等等。‎ ‎  引出了问题,下面就要进行实验探究了。教师先组织学生阅读教材或实验方案,观察演示实验或自己动手实验,记录实验现象,在充分讨论的基础上得出初步结论。无论是阅读、实验还是讨论前,教师要精心指导,一是要指明要解决什么问题,要观察哪方面的现象,要进行哪些探究,二是强调阅读时要在教材上画出重点。观察时作好记录,讨论后要注意归纳。带着明确的目的性围绕着中心内容展开探究,并注意培养学生自学、观察、思维、实验等多方面的能力。‎ ‎  实验探究结束后要归纳小结,老师应全面、准确地归纳出实验的结论和说明的问题。如总结“钠的化合物”一节时,经过实验,可以归纳出几点:‎ ‎  ①Na2O2能够和H2O、CO2反应,都生成氧气,氧化性强。‎ ‎  ②Na2CO3和NaHCO3都可以和盐酸反应,但是后者反应比前者要剧烈得多。NaHCO3受热易分解,稳定性比Na2CO3弱。‎ ‎  掌握了知识点后,要使学生会运用所学的知识,就需要教师对实验的知识运用创新。运用创新是对于已被学生初步获取的知识进行整理和强化的阶段,目的是巩固已学的知识,强化记忆。那么,在选择有关习题时,除了要紧扣教学内容外还要注意区分层次和梯度,以兼顾所有的学生。在设计本节内容的习题时,可以将一道习题设计成三个层次,层层推进,也就相当于将学生也分成了三个层次。随着问题的深入,学生的思维渐渐宽阔,不同问题选择成绩层次不同的学生来回答,这样就兼顾了班上的所有同学,调动了全班的学习积极性。‎ ‎  2.2比较教学法的应用 ‎  比较教学法是一种较常用的教学方法。因为化学知识中化学物质和化学反应本身就具有很强的规律性、相似性和相关性,特别是同族元素的性质非常相似,所以在化学实验教学中常常利用物质间性质的相关性和相似性进行对比教学,便于学生将相似和相近的知识内容进行对比理解和记忆,区分看似相同其实不同的反应实质,归纳总结本质相同的实验现象。比较教学法可以用在演示实验教学和实验复习中。例如:进行“金属钾的性质试验”‎ ‎  (1)观察金属钾反应前的现象:与钠相比,钾也是固体,用小刀切时感觉比钠更软,切口同样呈银白金属光泽,但比钠更容易发暗。‎ ‎  (2)观察金属钾与水反应时的现象:取绿豆大小的钾,用滤纸吸干煤油后,用镊子小心放入滴有酚酞的烧杯中,并盖上玻璃片,而钠与水反应不用盖玻璃片。钾浮在水面,迅速游动。现象与钠相同。但不时发出轻微爆炸声、着火,比钠反应更剧烈,火焰呈浅紫色。‎ ‎    ‎ ‎   (3)观察金属钾与水反应后的现象:手触烧杯上壁,有热感;玻璃片上有因反应轻微爆炸而飞溅的液体;溶液滴有酚酞立即变红,反应后现象完全与钠相同。‎ ‎  通过钠和钾分别与水反应的实验,同学们可以由钠与钾的反应现象中的相同和不同点增强对碱金属元素的认识,不但容易掌握有关碱金属的化学知识、与水反应的实质,同时更能培养学生认真观察、善于观察和提高实验操作的能力。‎ ‎  此外,在实验复习中,教师可以运用比较教学法对同一实验装置的多种用途进行比较和归纳,在了解常用仪器的主要用途和使用方法的同时,思考和练习一种仪器的多种用途和操作,有利于学生理清思路,强化记忆,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  例如:复习气体的实验室制法时,常遇到如图的集气装置,充分挖掘它的各种用途,从不同角度提出如下问题:‎ ‎  a.若气体由A进B出,可收集哪些气体?其收集原理如何?‎ ‎  b.若气体由B进A出,可收集哪些气体?其收集原理如何?‎ ‎  c.若将该瓶倒置收集气体,其结果与a.和b.的关系如何?‎ ‎  d.若将瓶内装满液体与量器配合欲作量气装置,气体流向如何?‎ ‎  e.若作量气装置时,气体易与液体反应或易溶于液体时,应如何处理方可使用?‎ ‎  f.该装置用作洗气时气体流向如何?‎ ‎  g.该装置用作排水取气时气体流向如何?‎ ‎  h.若装置中导管A与B等长时,连接在气路中起什么作用?‎ ‎  2.3多媒体实验教学法的应用 ‎  现代教育技术的进步,使得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都得到很大的发展,多媒体教学法强大的功能也渐渐被化学教育工作者发现并大量使用。作为一种较现代的教学方法,它有着其他教学方法无法替代的优点。用多媒体进行实验教学时更生动、直接,不仅能扩大教学容量、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更能提高教学效率,符合素质教育对学生的基本要求。‎ ‎  在中学化学实验教学中,教师可以用多媒体制作的模拟实验来进行实验教学。虽然化学实验本身就是一个动手操作的过程,而且我们也反对用模拟实验代替所有动手实验的做法,但是在有些特殊情况下,由于实验条件、实验时间性和安全性等多种因素的限制,很多重要实验难以作为演示实验或学生实验走进课堂,用模拟实验却能起到很好的作用。比如,有的实验又反应太慢,浪费课堂时间又影响教学进度,如铁的生锈等实验;而有的实验反应速度过快,不便于学生观察,采用多媒体模拟实验就可以摆脱时间上的限制。再如有的实验反应过程中容易爆炸或产生有毒物质,危险性大,如氢氯光照实验等;有的实验容易因为错误操作而引起严重后果,我们可以用软件制作错误操作的后果展示,以提醒学生注意,如模拟“稀释浓硫酸时,将水倒入浓硫酸中液体沸腾并飞溅出来”的危险操作。这些特殊的实验都可以通过多媒体教学展示给学生。‎ ‎  在教学中,还可以用多媒体教学来放大演示实验现象,从而使全班同学都能看清实验反应的全过程。因为在课堂演示实验中,由于客观因素的限制,全班学生中往往只有前面几排的能够清晰地观察到实验操作步骤和实验现象,这样下来实验教学效果并不好。如果运用投影仪将老师演示实验的操作和实验的现象一览无余地展示在大屏幕上,整个过程清晰明了,学生通过视觉感知接收到知识就会更丰富,记忆更持久。‎ ‎  3、优化教学法对学生能力的培养 ‎  优化教学法的目的是为了优化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每一种教学法都有其特定的运用氛围和积极的一面。运用最广泛的探究性实验教学法对学生能力培养是最全面和有效的,这种方法注重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也对学生的思维能力、逻辑能力、观察能力等各个方面进行锻炼,同时还规范实验操作,提高了实验技能,增强了学生学习的自信心。此外,在多媒体实验教学法、比较教学法等运用中也注重了对学生观察能力和发散思维能力的培养。由此可见,优化教学法的实施对学生素质的培养是很有帮助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