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7.00 KB
  • 2021-04-22 发布

化学(心得)之如何进行化学基本理论的教学

  • 5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化学论文之如何进行化学基本理论的教学 ‎ ‎  中学化学基本理论的教学内容可分人微观结构和宏观规律两方面,它们是相互联系的。‎ ‎  为了使学生准确地、深刻地理解理论并能加以应用,在学习基本理论的过程中发展学生智力,培养能力。基本理论教学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  一、要依从感性到理性、从具体到抽象的认识规律 ‎  1、通过实验,运用元素化合物的知识,形成理论认识。例如,温度和浓度对化学反应速度的影响,教材多先用Na2S2o3和H2SO4的反应演示。该实验有以下特点:现象鲜明,易于观察;易于比较反应进行的快慢;易于控制反应物浓度。但是,Na2S2o3学生没有接触过,与H2SO4的反应也不了解,教学中应先让学生认识反应的过程和现象,才可通过其在不同温度、不同浓度下的不同反应,认识温度、浓度对反应速度的影响。‎ ‎  2、运用多种教学媒体,以实物、模型、图像、投影、计算机模拟等诱发学生联想,理解理论内涵,掌握规律方法。‎ ‎  有机化合物的同分异构现象和同分异构体的判定对于初学有机化学的学生有一定的难度,难点类于对平面结构式建立起立体空间观念,学习伊始即应打好基础。如一氯甲烷不存在异构体,但结构式可有四种形式若展示一氯甲烷的球棍模型,与四种结构式写法比较,学生会立即否定一氯甲烷有四种异构体的想法,并为今后认识有机化合物的同分异体现象奠定了以三维立体空间为出发点的思路。‎ ‎  理论教学要切忌只停留在形象手段上,否则会出现难以想到的错误。在教学中曾运用氢原子的电子云图,了解电子在氢原子核外出现的几率从而认识电子云的涵义。当问到“从氢原子电子云图上看,其原子核外有多少个电子?”有的学生竟有几百个甚至几千个电子。很明显,这是对电子云图只停留在直观感觉上而没有进行正确的抽象思维加工的结果。‎ ‎  3、联系实际,运用比喻,突破难点。‎ ‎  联系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实际,运用事物间的相似性,通过以甲喻乙,由此及彼,以降低理论学习的难度,使学生尽快地从具体事物过渡到抽象思维,理解事物本质,建立理论概念是理论教学常用的方法。这里,关键在于突破难点。譬如,有关可逆过程的动态平衡的性质和特征(如化学平衡、电离平衡、溶解平衡、水解平衡等)常用蓄水池进出水流的速度与澉内蓄水理的变化之间的关系比喻化学平衡系统中正、逆反应速度与组分百分含量变化的关系;用蚊虫逐灯、蜜蜂采蜜、氢原子核外电子照片叠钱等比喻模拟电子运动,想象电子云的形象;ד头碰头”、“肩并肩”比喻电子云重叠方式等。应当明确,比喻具有“启发入门”、“搭桥过渡”‎ 的作用,利于学生理论,而不是理论本身。要注意不可滥用比喻。‎ ‎  二、运用归纳、演绎方法形成理论,发展思维 ‎  化学基本理论与元素化合物之间存在着内在的、本质的、统一的联系。基本理论的教学,一方面以元素化合物知识为实际材料,通过归纳演绎的方法建立理论概念和规律;另一方面又要通过基本理论分析研究具体的元素化合物的结构、性质、用途,系统地掌握元素化合物的知识。两者相互储存,相得益彰。‎ ‎  (一)   归纳 ‎  1、由元素化合物知识归纳概括理论规律 ‎  由元素化合物知识归纳概括形成理论规律是化学基本理论教学电子最常用的教学方法。在归纳的过程中,渗透着矛盾的普遍性寓于矛盾的特殊性之中的辩证观点,是培养学生从特殊到一般的归纳思维能力的最佳教材。‎ ‎  不可忽视的是,应用归纳方法形成规律要使学生领会到个性饮食着共性,通过个性认识共性。但要认识到个性有些性质能反映共性的本质,但也不是所有性质均为共性的反映。在化学学科中,从一定数量个别事例中概括出来的理论规律,不一定是所有个体的共性。这是学生在学习理论,应用理论时的一个突出难点,常犯“以偏概全”的错误。学生常说“化学中的特例太多”。如“所有原子的原子核都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氢原子除外)”“‎ 所有非金属氧化物都是酸性氧化物(CO、NO)除外”“烃基和羟基下拉相结合的化合物属于醇类(芳烃基除外)”等。在理论教学中,教师应通过实例和学生易进入的“误区”,通过练习给予订正、补充,使学生逐步学会正确的进行归纳推理,全面地掌握理论规律。‎ ‎  2、以基本理论为指导,归纳、概括元素化合物知识 ‎  元素化合物知识约占现行中学化学教学内容的50%以上,教材的编排,基本理论与具体知识穿插交错,这就为以理论为指导,对元素化合物知识进行系统归纳,使之贯穿于全部化学教学之中提供了条件。‎ ‎  譬如同素异形体的判定,多数学生采用个别记忆的方法。学习了物质结构理论以后,可引导学生应用所学理论,归纳同素异形体的分类判定方法。:①单质分子中原子个数不同②晶体结构不同③气态单质(除氧外)一般不出出同素异形体。④金属元素的同素异形体中学教学中不作要求。‎ ‎  为了便于学生系统地掌握重要地非金属气态氢化物,如氯化氢、硫化氢、氨、水、甲烷等;中学教学涉及的某些氢化物如氟化氢、碘化氢、磷化氢、硅化氢、砷化氢、硒化氢、碲化氢等的结构与性质的关系,可从分子构型与主要化学性质之间的联系进行归纳总结。‎ ‎  依据上述氢化物分子构型与性质的关系可归纳下列几点:‎ ‎  (1)稳定性与分解易的关系 ‎  氢化物赵稳定,越难分解;氢化物越不稳定,越易分解。并可由稳定性推断气枋氢化物的形成条件。‎ ‎  (2)氢化物分子构型→电荷分布的对称性→分子的极性→极性的强弱 ‎  (3)分子极性的强弱水→水溶性大小→相似相溶规律。‎ ‎  (4)NH3、H2O、HF沸点的异常、极易溶于 水与氢键的关系。‎ ‎  (二)演绎 ‎  演绎是指应用一般规律解答特定问题的过程,是从一般到特殊的思维过程。应用物质结构理论、反应速度与平衡移动规律、电解质溶液理论、无机物反应规律、有机反应基本类型 等理论解答相应具体问题,一般都采用演绎推理方法。通过理论教学应使学生在逻辑思维方法方面受到训练和教育。‎ ‎  根据理论规推理、判断以及预测时要着重教育学生理论成立的条件(前提)和应用范围,这一点至关重要,对于化学理论规律的应用,显得尤为突出。要抓住典型事实,通过学生自己的思考练习,正确运用理论,发展思维能力。‎ ‎  编辑:黄海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