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6.50 KB
- 2021-04-22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数学论文之优化课题导入 提高教学效果——浅谈小学数学课题导入的方法
优化课题导入 提高教学效果——浅谈小学数学课题导入的方法
鄞州区邱隘实验小学 徐幼贤
课题导入是课堂教学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成功的导入能够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抓住学生的心理,引起学生的注意和兴趣,充分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提高整堂课的教学效果。因此,课题导入是一种教学艺术,是教师的学识、智慧、口才、情感的综合体现。下面就简单的介绍一些自已在课堂上常用的课题导入方法:
一、开门见山,直接揭题。
新课一开始,就直接揭示课题,将有关内容直接呈现给学生,把学生分散的注意力引导到课堂教学中来。要求教师语言精炼、简短、生动、明确、富有鼓动性使学生产生一种需要感、紧迫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此类方法在复习课、练习课中较为普遍,如《三角形的认识》,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三角形的认识》,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三角形的认识》(板书课题),简洁明了,使学生马上知道本堂课所要学习的内容,同时也可以让学生回忆上节课所学的知识,为本堂课作准备。在新授课中也可用到此方法,如“圆的认识”
,在黑板上,细绳的一端固定,另一端系一个小球,拉直细绳用力甩动,小球运动的轨迹形成一条首尾相接的曲线。教师首先作如上说明,然后用粉笔代替小球在黑板上画出小球运动的轨迹,指出这就是我们今天要研究的“圆”,(板书课题)。
二、创设情境,导入课题。
“选择学生身边的、感兴趣的事物,提出有关的数学问题,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与动机,使学生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小学生思维活跃,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现实情景中开始数学学习,体验和理解数学,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如教学《年、月、日》:
师:(大屏幕出示宇航员杨利伟图片)同学们,你们看!知道他是谁吗?
生:杨利伟。
师:2003年10月15日,杨利伟叔叔乘坐我国第一艘自行研制的“神舟五号”飞船飞上了太空,圆了咱们中国人千年的飞天梦!
(播放录像:“神舟五号”飞船升空的精彩瞬间。)
师:同学们,当你看到这激动人心的一刻时,你想说点什么吗?(生自由发言)
师:杨利伟叔叔带着全国人民的希望,乘坐“神舟五号”飞船飞上了太空,去观察天体运行的规律,探寻宇宙太空的奥秘。其实有很多的数学知识也和天体运行的奥秘有关,今天,我们就一块儿来学习有关年月日的知识。(板书课题)
三、根据教学内容逐一揭示课题。
有些课题所包含知识点较多,如一下子抛出,部分学生较难以理解,所以教师要创设一定的情境,在具体情境的发展中,逐一出示课题,以降低对其中知识点理解的难度。如教学《最小公倍数》,课题中有两个知识点:最小和公倍数,什么是公倍数,为什么要最小而不是最大,学生存在许多疑点,需一一加以解释。可创设学生最熟悉的报学号游戏进行教学,一步一步地引导学生展开讨论:
师:请学号是2的倍数的同学站起来,再请学号是3的倍数的同学站起来(学生按要求起立后坐下)。你们都发现了什么?
生:我发现有的同学两次都站起来了。
师:学号是多少的同学两次都站起来了?
生:学号是6、12、18......的同学。
师:这些学号有什么特点?
生:他们既是2的倍数,又是3的倍数。
师:像这样的数还有吗?
生:12、18、24、30......
师:像6、12、18等这些数都是2和3公有的倍数,可以简称为是2和3的公倍数(板书:公倍数)。想一想2和3的公倍数有哪些?
生:6、12、18、24、30......
师:请找一个最大的?最小的是几?
生:找不出最大的,不可能有一个最大的,最小的是6。
师:说的真好。2和3的公倍数中6最小,我们称它是2和3的最小公倍数。(接上面板书前添写“最小”)2和3的公倍数很多,而且不可能有一个最大的公倍数,所以研究两个数的公倍数的问题一般只研究最小公倍数。今天,我们就学习有关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的知识。
四、动手操作,导入课题。
学生动手是一种乐趣,动手过程是思维和认识的过程。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动手操作不但能培养学生具体的操作技能技巧,而且对于学生认识能力、思维能力、创造才能的发展都有着重要意义,更重要的是学生都爱动手操作,能给他们带来乐趣。如:“有余数的除法”,首先让学生动手摆学具:把6个卡片桃子平均放在两个盘子里,学生有的3个一盘直接放好,有的两个盘子一边一个,也很快分好。教师再让学生把9个桃子卡片平均放在两个盘子里,学生不管用哪种方法,发现都还多出一张卡片没处放。在学生摆学具的基础上,教师指出:日常生活中常遇到平均分一些东西,分到最后有剩余这种情况,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内容“有余数的除法”,揭示课题。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动手操作获得鲜明、直观的表象,在操作中思考、探索,发展了学生的思维能力,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总之,数学课上优化课题的导入,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提高了学生的求知欲,课堂达到了最佳的学习效果。当然,课题导入的方法远不止如上所述,需要我们教师开动脑子,为学生创设更优化的导入方法,促使学生快乐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