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6.50 KB
- 2021-04-22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小学科学论文之规范室内学生实验操作过程——开展有序严谨的实验活动
小学科学课是义务教育中的一门基础学科,也是对小学生进行科学启蒙的学科。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因为科学课在某种意义上就是一门实验课,实验在小学科学课中占有很大的比重,无论是分组实验,还是演示实验都能够帮助学生把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形象化、还能验证知识提高说服力,同时科学实验是融直观性、实验性和趣味性于一体,最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能达到揭示自然奥秘的目的,也能提高学生学习科学课程的兴趣和爱好,更主要的还是能够提高学生培养观察能力和操作技能,以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因此,重视实验,做好实验,成了学生学好科学课程的必要条件之一。但教学实验过程中经常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实验操作手忙脚乱、实验过程零乱不堪、实验结果出乎意外、实验效率难以提高等等。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实验教学中规范学生的实验操作过程,引导学生开展有序的实验活动。
一、 讲清实验步骤和要求,规范操作过程,有序开展实验活动。
在科学探究过程中,涉及到的实验形式多种多样,用到的探究材料各式各样。有教师实验,学生实验、师生共同实验,还有学生分组实验和单独试验等。实验中教师应向学生讲清实验步骤,如:哪些实验有教师演示,哪些实验有学生操作,哪些实验居先,哪些实验局后,先做什么,后做什么,分几个环节进行,应注意什么问题等。为了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就必须使学生明白实验目的的要求,为什么要实验?是为了观察某种现象,还是为了验证某种假设?明确实验目的,让学生有目的地实验,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为了防止实验操作过程中出现手忙脚乱的现象,教学中安排好实验程序很重要。安排实验教学程序,一要充分考虑教学目的、教学内容、学生年龄特点等,做到有的放矢;二要充分考虑知识教学和能力培养的双重要求,做到一箭双雕。
因为每个学生理解能力不一样,实验的成功与否,主要取决于学生对实验中的重点、难点操作的把握程度,以及对实验现象的分析,总结。做实验每个学生都喜欢,但由于小学生尤其是低年级的学生,观察事物时常是杂乱无章的,缺乏系统性和目的性,观察时受兴趣和情绪的影响很大,有时常常偏离观察的主要目标。他们往往是在好奇心的驱使下盲目乱动,做了这一步不知下一步该做什么,颠倒操作过程,少做漏做,导致实验失败,所以在实验前就要理解操作过程。如教学《简单的电路》这课时,我们先让学生自由讨论,尝试用一个灯泡、一个小灯座、2根导线、1个电池盒和1节电池要怎样连接起来才能组成电路。设计操作过程,然后汇报,其余学生讨论补充。还可以把影响实验的关键步骤和注意点先写在黑板上,作为实验的操作规程或注意事项,从而避免实验的盲目性。
又如,科学课中经常要使用的酒精灯、烧杯、蒸发皿等易碎、危险器材,教师要提醒学生:实验时要把这些器材放在坐姿的中间,避免因打翻这些实验材料而造成安全事故
在教学中指导学生实验方法。鼓励学生做好实验,这是实验课中占主体地位的教学环节,这一步骤要有比较充分的时间。学生实验时教师要巡回指导,给学生一些方法性的指导,启发学生多试验勤观察,主动探索知识的奥妙,围绕为题和现象积极思考。有时教师还要根据实验难易程度,循序渐进地加以指导。在教学“动植物的繁殖”内容时,就可以指导学生进行油菜花、凤仙花等植物的繁殖实验,介绍实地种植的情况。关于动物则可以引导学生深入生活中去观察常见的小动物的繁殖情况。
二、示范、演示实验,潜移默化规范实验习惯,养成严谨的科学态度
任何探索和创新都起源于观察与模仿,而演示实验在科学教学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教师演示实验能让学生直接获得感性认识并升华到理性认识,它能使学生开阔思路,培养观察、分析、推理能力,同时能使学生受到良好实验习惯的教育。因而教师的实验是演示给学生看的,所以,我们在演示实验中,必须要确保每个学生都能看清楚实验过程,如果有些实验可见度不高,不妨利用多媒体等电教手段来辅助。另外,教师要努力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的详细过程。只有仔细观察了,学生自己做的时候就不会无从下手了。小学生有意注意时间短,喜欢新奇的事物,教师在教学时一定要精心选择好每一个演示实验,力求简易方便,现象清楚、生动。
在实验教学中要规范学生教师首先要规范自己。教师要把各种实验仪器的故凡使用方法牢记在心,在平时教学中严格执行。因此,在学生操作过程中,教师应来回巡视,但在某处停留时间不宜太久,既要指导学生自己动手找出差错,又不能因一人而忘了兼顾全体学生,另外,要做好实验小组长的培训工作。可以在没办选举几名实验小组长,负责管理和组织同组学生做好分组实验,在教室的指导下帮助准备实验器材,做到仪器摆放整齐、有序、醒目,易于取用。必要时要让小组长了解实验基本操作,便于在分组实验是知道同学正确完成实验。同时他们还负责实验结束的整理工作。
例如在教学《水能溶解一些物质》一课,过滤面粉和水的混合物的实验时,要将液体中不溶于水的面粉颗粒分离出来。学生在操作时经常会使面粉流到滤纸下面的杯子里。原因是在将铁架台、烧杯、漏斗、玻璃棒、滤纸等仪器组装起来的过程中,学生没有掌握好操作的要领。教师可以在讲解与演示后,帮助学生把操作要领概括为“一贴二低三靠 ”
,让学生在理解过滤实验总体目标的基础上,按此规范去操作,操作后在整理好实验器材,教师并给予评价,实验就会取得理想的效果。
总之,小学科学实验课教学是一种积累,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需要教师的引导,而规范学生实验操作能力不是一朝一夕,它是要经过长期的、在学习与活动中以潜移默化的方式逐步形成和加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