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2.73 KB
  • 2021-04-12 发布

2020年精准扶贫工作总结五篇稿汇编

  • 15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2020年精准扶贫工作总结五篇稿汇编 精准扶贫工作总结(1)‎ ‎  20x年,我办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省、市扶贫办的大力支持下,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坚持扶贫开发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相结合,紧紧瞄准贫困群体与贫困人口,大力实施开发式扶贫战略,不断完善扶贫开发机制,积极实施整村推进、“雨露计划”等重点项目建设,全县扶贫开发工作富有成效,贫困人口继续减少,农民收入持续增长,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改善,农村经济保持稳步增长势头,社会事业有了新的进步.‎ ‎  一、加强学习,提高理论水平和业务素质 ‎  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和十九大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认真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按照县委“一创双优”集中教育活动办公室的安排部署,扎实开展“一创双优”教育活动,认真学习省、市扶贫办的各类文件,掌握其中的精神实质,通过学习提高了我办整体素质,为开展扶贫开发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  二、20x年主要业务工作情况 ‎  20x年,我办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省、市扶贫办的大力支持下,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坚持扶贫开发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相结合,紧紧瞄准贫困群体与贫困人口,大力实施开发式扶贫战略,不断完善扶贫开发机制,积极实施整村推进、“雨露计划”等重点项目建设,全县扶贫开发工作富有成效,贫困人口继续减少,农民收入持续增长,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改善,农村经济保持稳步增长势头,社会事业有了新的进步。‎ ‎  一、加强学习,提高理论水平和业务素质 ‎  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和十九大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认真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按照县委“一创双优”集中教育活动办公室的安排部署,扎实开展“一创双优”教育活动,认真学习省、市扶贫办的各类文件,掌握其中的精神实质,通过学习提高了我办整体素质,为开展扶贫开发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  二、20x年主要业务工作情况 ‎  (一)整村推进项目 ‎  1、20x年整村推进项目,按照《关于下达20x年度扶贫开发办公室责任目标的通知》(x组【20x】1号)要求,我县今年完成了9个贫困村(韩村乡苏二庄村、固城乡姚屯村、柳格镇城北村、双庙乡单寨村、六塔乡谢庄村、瓦屋头镇里固村、马村乡岳麦村、大流乡店上村、阳邵乡西阳邵三村)的扶贫开发整村推进任务,使用中、省财政资金630万元,修建c25标准水泥路道路长18。65公里。‎ ‎  2、20x年度第二批整村推进项目,使用中省财政扶贫资金132万元,完成了马村乡齐吕楼村、巩营乡刘庄村的整村推进道路工程,修建c25标准水泥路道路长4。6公里。‎ ‎  3、20x年度整村推进示范村奖励项目,省扶贫办奖励我县整村推进示范村(古城乡后囤上村、大屯乡南召市村)资金100万元,修建c25标准水泥路道路长2。76公里。‎ ‎  4、利用整村推进结余资金86万元,修建c25标准水泥路道路长2。4公里,解决了古城乡叶村、范村、前囤上、大高村、马庄村等5个村的群众出行难问题。‎ ‎  (二)“雨露计划”培训情况:‎ ‎  20x年x县“雨露计划”计划培训1000人,按照国家精准扶贫要求,今年扶贫办积极组织开展“雨露计划”农村劳动力贫困人口培训,共举办培训班13期,培训贫困人口1200人。‎ ‎  培训前期我办充分摸底调查,掌握农民需求,培训实施方式根据农民需求,真正做到农民需要什么就培训什么,农民喜欢什么样的培训方式就采取什么的培训方式,培训过程采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培训重点覆盖阳邵乡乜庄村、报录村、西阳邵二、三、四村、前寒泗滨村、仙庄乡王毛孙村、大流乡店上村、六塔东留固村、古城马庄村、西王庄村、前囤上村、固城乡吕家村、马村乡白马杨村。培训专业主要为花生种植与管理、现代小麦、玉米高产技术、中药材种植技术、大棚蔬菜管理技术、莲藕种植、养殖技术等。‎ ‎  从今年整体培训情况来看,根据农民需求,重点突出“实用”二字,经后期电话回访培训效果整体较好,受到广大贫困农民的称赞,通过开展培训,进一步转变了贫困村群众的生产观念,提高了生产效率,增强了贫困群众自我发展能力,使贫困村贫困户基本掌握1?2门实用生产技术,拓宽了农村家庭的增收门路,提高了贫困家庭就业创业的技能和致富本领,增强了农民自身的“造血”功能,促进了贫困村的发展。‎ ‎  (三)扶贫开发建档立卡工作 ‎  1、扎实开展前期各项准备阶段工作。‎ ‎  一是精心制定了扶贫开发建档立卡工作实施方案。按国务院扶贫办及省、市扶贫的要求,结合我县实际,制定了操作性强、针对性强的县级实施方案;‎ ‎  二是及时召开全县扶贫开发建档立卡工作动员会,及时安排部署工作。‎ ‎  三是科学测算贫困人口。按照市测算贫困人口规模,根据本县贫困人口分布实际情况,将贫困人口规模测算到乡,乡镇按照县测算规模测算到行政村;‎ ‎  四是注重分类指导。通过扶贫办人员包乡,经常深入一线通过各种方式指导建档立卡工作。‎ ‎  2、完成了扶贫开发建档立卡工作对象的识别。‎ ‎  按照“确定规模,农户申请,民主评议、村级公示、乡镇审核、县级公告”的识别办法,稳步开展扶贫开发建档立卡对象识别工作,真正做到了不错评、不漏评。全县17个乡镇涉及到行政村都成立了民主评议小组,全县识别贫困人口46602人,1x90户。‎ ‎  3、完成了贫困村的识别。‎ ‎  按照“一高一低一无”的标准,对符合条件的行政村采取“村级自愿申请、乡镇人民政府审核、县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审定的程序,以20x年全省认定的贫困村为基础,严格按程序和条件进行识别。对通过整体推进,定点帮扶等措施或通过自我发展、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和村容村貌已发生明显改善、农民人均纯收入较快增加、贫困人口明显减少、大部分贫困群众已经稳定脱贫的贫困村(包括受表彰奖励的整村推进示范村),乡镇政府所在地以及纳入产业集聚区、中心商务区、城中村改造规划的贫困村,不再作为建档立卡的贫困村。通过这次建档立卡工作共识别出贫困村78个,其中新认定贫困村20个。‎ ‎  4、完善各乡镇资料归档工作。‎ ‎  我县严格按照规定程序进行了扶贫开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的识别工作,但是在一些乡村仍然存在不注意保存评选材料问题。目前,我办采取逐乡审核上报材料,并对各乡材料提出整改意见,待各乡整改完成后方可进入下一个程序。截止目前,全县17个乡镇资料已审验合格,完成归档。‎ ‎  5、完成了我县46602贫困人口的信息录入和上传工作。‎ ‎  6、贫困村驻村帮扶工作开展情况。‎ ‎  贫困村驻村帮扶工作,我县已已制定《贫困村驻村帮扶工作的实施意见》,派出78个驻村工作队,参与驻村帮扶县直单位90个,驻村工作队员246名,参与结对帮扶工作各类人员2604名,有力促进了我县贫困村驻村帮扶工作。‎ ‎  (四)通过项目扶持和带动实现全县稳定脱贫4966人。‎ 精准扶贫工作总结(2)‎ ‎  根据省委、市委、县委农村工作会议暨全省、全市、全县扶贫开发工作会议部署,我镇按照精准扶贫建档立卡和“六个到村到户”的要求,严格按照规定步骤和时间节点开展工作。‎ ‎  一、落实工作保障、广泛宣传动员 ‎  县“六个到村到户”精准帮扶工作会议后,我镇立即组织召开了党政联席会,研究成立了相关工作领导小组和督查组,建立了独立办公室,明确2名业务人员到办公室工作。充分利用干部职工会,党员说事会、小组长会等平台,对精准扶贫建档立卡、“六个到村到户”、“四个一工作法”和市委胡吉宏书记到海雀的4篇调研报告等进行了学习传达。同时,通过召开群众会、驻村干部走村串户、镇工作信息平台、党务村务公开栏、《林泉之窗》期刊等方式在群众中进行广泛宣传。为了加强学习力度,我镇专门将精准扶贫“四个一工作法”、“六个到村到户”好和海雀精准扶贫“十子歌”等宣传资料印发各领导班子成员、驻村干部、村干部等进行学习,同时组织群众自编自演精准扶贫“十子歌”、快板表演等。强化了宣传力度,调动了广大干部工作积极性,激发了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强烈愿望。‎ ‎  二、当前各项工作开展情况 ‎  1、建档立卡工作。严格按照规模分解、初选对象、公示公告、结对帮扶、制定计划、填写手册、数据录入、联网运行、数据更新等九个步骤,按照相应的时间节点,完成1330户5091人和8个贫困村识别的建档立卡工作。‎ ‎  2、结对帮扶到村到户。按照“六个到村到户”精准帮扶要求,结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和基层组织服务体系建设工作,在县派4个县直单位帮扶我镇的基础上,结合全镇及各村综合条件等情况,从镇属各单位、各村(社区)选派干部、村干部、党员、致富带头人等一共282名帮扶人员,各村建立了一支由驻村组长为组长、县帮扶单位干部、驻村干部、村干部、村里致富能人为成员的15个扶贫工作队,结对帮扶326户1250人的贫困户,要求每个帮扶责任人每周至少到村到户1次,认真摸清帮扶贫困户基本情况,找准帮扶办法,制定帮扶脱贫计划,按照“不脱贫不收队”的工作要求进行帮扶。通过扶贫工作队进行实地调研、进村入户走访、分析致贫原因并找准帮扶突破口,结合实际认真制定出了林泉镇和15个村(社区)的“1+7”工作方案,并具有可操作性。‎ ‎  3、产业扶持到村到户。在稳定粮烟的基础上,按照“一村一策”的产业扶持办法,通过能人引领、合作社示范,建立了清塘村575亩烤烟东部试验站,林泉镇惠鑫农民专业合作社1000亩中药材种植基地,林泉社区、增坪村、山海村共300亩核桃基地,新水村500亩蔬菜基地,周寨村、营脚村共1000亩的大葱基地。通过土地流转,协调贫困户到基地打工提高收入。目前,共流转土地3975亩,群众在基地务工收入共240余万元。通过县“122工程”的实施,目前正在实施清塘村林下养殖黑土鸡6000羽,共覆盖贫困户30户和困难农户60户,周寨村王沟养羊项目500只,覆盖贫困户25户。林泉镇新水村20x年脱毒马铃薯优质薯种植项目已完成竣工验收,覆盖农户265户,可使农民增加收入30万元。‎ ‎  4、教育培训到村到户。县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到营脚、增坪等村组织农民培训2期1289人,职业院校到新水村举办培训班1期60人,农民讲师培训10次600余人,计划输送60人到职中学习培训。‎ ‎  5、基础设施到村到户。实施涉及清塘、新水、余姚、卫星、海子、周寨、林泉、增坪等8个村的通村水泥路共26.4公里硬化工程,现已完成路基13.6公里、路肩8.5公里、基础垫层1公里、路面硬化0.3公里;投资各200万元的清塘村、卫星村的“烟草扶贫新村”建设工程,“一事一议”部分已基本结束,涉及招投标的项目,目前正进行人饮工程水池的修建、管道的铺设和太阳能路灯的安装等设施施工中;清塘村“千亿斤粮食产能”工程总投资226万元,目前进度已过半;新水、海子、卫星等村计划农网改造1057户,新水村已改造51户,海子村、卫星村正进行线路施工中;深圳光明新区对口帮扶项目已落实规划和制定方案上报;烟草机耕道建设项目正在协调中;高锦村移民整村推进及避险解困项目也正在规划中。‎ 精准扶贫工作总结(3)‎ ‎  根据省委、市委、县委农村工作会议暨全省、全市、全县扶贫开发工作会议部署,我镇按照精准扶贫建档立卡和“六个到村到户”的要求,严格按照规定步骤和时间节点开展工作。‎ ‎  一、落实工作保障、广泛宣传动员 ‎  县“六个到村到户”精准帮扶工作会议后,我镇立即组织召开了党政联席会,研究成立了相关工作领导小组和督查组,建立了独立办公室,明确2名业务人员到办公室工作。充分利用干部职工会,党员说事会、小组长会等平台,对精准扶贫建档立卡、“六个到村到户”、“四个一工作法”和市委胡吉宏书记到海雀的4篇调研报告等进行了学习传达。同时,通过召开群众会、驻村干部走村串户、镇工作信息平台、党务村务公开栏、《林泉之窗》期刊等方式在群众中进行广泛宣传。为了加强学习力度,我镇专门将精准扶贫“四个一工作法”、“六个到村到户”好和海雀精准扶贫“十子歌”等宣传资料印发各领导班子成员、驻村干部、村干部等进行学习,同时组织群众自编自演精准扶贫“十子歌”、快板表演等。强化了宣传力度,调动了广大干部工作积极性,激发了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强烈愿望。‎ ‎  二、当前各项工作开展情况 ‎  1、建档立卡工作。严格按照规模分解、初选对象、公示公告、结对帮扶、制定计划、填写手册、数据录入、联网运行、数据更新等九个步骤,按照相应的时间节点,完成1330户5091人和8个贫困村识别的建档立卡工作。‎ ‎  2、结对帮扶到村到户。按照“六个到村到户”精准帮扶要求,结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和基层组织服务体系建设工作,在县派4个县直单位帮扶我镇的基础上,结合全镇及各村综合条件等情况,从镇属各单位、各村(社区)选派干部、村干部、党员、致富带头人等一共282名帮扶人员,各村建立了一支由驻村组长为组长、县帮扶单位干部、驻村干部、村干部、村里致富能人为成员的15个扶贫工作队,结对帮扶326户1250人的贫困户,要求每个帮扶责任人每周至少到村到户1次,认真摸清帮扶贫困户基本情况,找准帮扶办法,制定帮扶脱贫计划,按照“不脱贫不收队”的工作要求进行帮扶。通过扶贫工作队进行实地调研、进村入户走访、分析致贫原因并找准帮扶突破口,结合实际认真制定出了林泉镇和15个村(社区)的“1+7”工作方案,并具有可操作性。‎ ‎  3、产业扶持到村到户。在稳定粮烟的基础上,按照“一村一策”的产业扶持办法,通过能人引领、合作社示范,建立了清塘村575亩烤烟东部试验站,林泉镇惠鑫农民专业合作社1000亩中药材种植基地,林泉社区、增坪村、山海村共300亩核桃基地,新水村500亩蔬菜基地,周寨村、营脚村共1000亩的大葱基地。通过土地流转,协调贫困户到基地打工提高收入。目前,共流转土地3975亩,群众在基地务工收入共240余万元。通过县“122工程”的实施,目前正在实施清塘村林下养殖黑土鸡6000羽,共覆盖贫困户30户和困难农户60户,周寨村王沟养羊项目500只,覆盖贫困户25户。林泉镇新水村20x年脱毒马铃薯优质薯种植项目已完成竣工验收,覆盖农户265户,可使农民增加收入30万元。‎ ‎  4、教育培训到村到户。县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到营脚、增坪等村组织农民培训2期1289人,职业院校到新水村举办培训班1期60人,农民讲师培训10次600余人,计划输送60人到职中学习培训。‎ ‎  5、基础设施到村到户。实施涉及清塘、新水、余姚、卫星、海子、周寨、林泉、增坪等8个村的通村水泥路共26.4公里硬化工程,现已完成路基13.6公里、路肩8.5公里、基础垫层1公里、路面硬化0.3公里;投资各200万元的清塘村、卫星村的“烟草扶贫新村”建设工程,“一事一议”部分已基本结束,涉及招投标的项目,目前正进行人饮工程水池的修建、管道的铺设和太阳能路灯的安装等设施施工中;清塘村“千亿斤粮食产能”工程总投资226万元,目前进度已过半;新水、海子、卫星等村计划农网改造1057户,新水村已改造51户,海子村、卫星村正进行线路施工中;深圳光明新区对口帮扶项目已落实规划和制定方案上报;烟草机耕道建设项目正在协调中;高锦村移民整村推进及避险解困项目也正在规划中。‎ 精准扶贫工作总结(4)‎ ‎  精准扶贫强化管理,对每个贫困户建档立卡,将贫困对象基本资料、是社会发展小康的一环今天第一范文网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精准扶贫个人工作的总结文章,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  一、扶贫对象情况 ‎  20xx年度镇精准扶贫对象共涉13个村1442户4960人(20xx年6596人),其中五保户103户107人,纯低保户230户620人,扶贫、低保户246户1035人,扶贫户863户3198人。‎ ‎  二、主要做法 ‎  1、反复审核,精准识别。按照县精准扶贫工作“三严禁、十不许”要求,我镇采取包片村干部初选,驻村镇领导、村干部开会评议,后张榜公示的形式,认真对各村扶贫对象进行了精准识别。(期间共核减不符合条件对象253户1015人。)‎ ‎  2、产业带动,推动脱贫。一是结合现有席草、油茶、烟叶、蔬菜等产业基础,鼓励发展专业农村合作社,按照种养结合的方式,引导扶贫户发展农业产业(现有席草1200亩,每亩产量1500斤干草,按市价2.5元/斤计算,效益可达3750元/亩,目前发动贫困户种植约550亩)。二是结合县城近郊区位优势,引导临近洪门工业园的农户进厂,增加务工收入;同时鼓励农户发展特色农家乐和茶馆,增加经营性收入。(目前共有各类农家乐、茶馆近60家,逢圩每家茶馆日均纯收益近500元。)‎ ‎  三、下一步打算 ‎  1、加大教育扶贫和移民搬迁投入。继续向上级争取教育和移民搬迁基础设施建设等资金。成立村级教育扶助基金会,缓解贫困户家庭子女就学费用压力等困难。‎ ‎  2、发动社会慈善力量结对帮扶。成立乡贤会,发动全镇乡贤捐资捐物,援助或结对帮扶扶贫户脱贫致富。‎ ‎  3、继续培植农业特色产业。加大农业产业发展资金投入,扶持产业大户规模发展,成立专业农业合作社,辐射带动扶贫对象发展产业 精准扶贫工作总结(5)‎ ‎  一、 指导思想 ‎  根据县教育局相关会议精神,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切实保证贫困学生不因家庭经济困难而辍学,全力营造关爱农村贫困学生的社会氛围,解除农村贫困家庭的后顾之忧,不断加大农村“贫困家庭”关爱力度,通过深入扎实地开展扶贫帮困活动,充分发挥我校师生的先锋模范作用,维护社会稳定。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我校“扶贫帮困”工作计划。‎ ‎  二、目标任务 ‎  扶贫帮困活动要针对困难家庭的学生实际情况,以帮助困难学生安心入学,解除他们学习的后顾之忧,树立良好的教育形象为目标。要求如下:‎ ‎  1、学校领导重视,全体教职员工大力支持。为了抓好扶贫工作,学校成立扶贫济困工作领导小组。学校校长亲自挂帅,德育主任、教务主任、各班主任负责具体落实,广大老师,特别是党员教师要积极响应学校“千师进万家”号召,各年级对贫困生进行摸底,摸清贫困生家庭状况,做好贫困生建档工作,明确助学思路,然后有计划有步骤地实施。‎ ‎  2、工作落实到人,温暖送进家庭。学校对贫困学生的帮扶工作落实到各班、各部门、各责任人,必须做到每个贫困生都要有人关爱,每个贫困家庭都能感受学校的温暖。结合国家的“两免一补”政策,再发动广大师生积极献爱心,为贫困学生购买学习用品、书籍等,其次组织老师、同学到贫困学生家庭进行慰问走访,鼓励他们振奋精神,刻苦学习,报答社会和父母关爱。‎ ‎  3、争取各方力量,拓展扶贫助学途径。我们将组织少先队员、党员同志在校园内开展爱心捐助活动,另外学校还将通过联系社会人士为贫困同学献爱心,解决贫困学生的后顾之忧,为贫困生争取各种奖学金,让他们通过自己的努力,取得奖学金等途径,从根本上解决贫困生的经济困难。‎ ‎  4、督促检查,严格考核。德育处要对各部门开展扶贫帮困的情况定期进行统计,并报扶贫帮困活动领导小组。扶贫帮困活动领导小组将定期对扶贫帮困活动进行检查考核、调度通报,对活动开展好的个人将予以表彰奖励。‎ ‎  5、20__年___走退休教师1,在职教师13人。‎ ‎  总之,扶贫帮困关系到千家万户,关系到和谐社会的创建,任重而道远,我校力求在各级部门的领导下,在社会热心人士的帮助下,将这项工作做得更完善,让每一位同学、教师受集体的温暖,社会的关爱。‎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