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9.50 KB
  • 2021-04-22 发布

班主任(心得)之小学班主任工作中的心理学效应的影响及应用

  • 7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班主任论文之小学班主任工作中的心理学效应的影响及应用 ‎ ‎  内容提要:现代教育要求教师成为学生心健康的维护者。班主任是学校教的中坚力量,更应该多了解心理知识,掌握心理辅导的技巧, 在对生的教育中采用更符合小学生心理特点的方式,以提高工作成效。‎ ‎  本文从心理学效应给班主任工作带来的影响以及运用进行了阐述。‎ ‎  关键字:首因效应 近因效应 阿伦森效应定型效应 破窗理论 ‎  学校教育中, 班主任工作起着重要的作用。要做好班主任工作, 管理好一个班级, 能运用一些管理方法, 特别是能借鉴一些西方教育领域里流行的心理学效应, 我想可能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现就五点理论, 笔者谈谈粗浅看法, 以供同仁商榷。‎ ‎  一、 首因效应 ‎  第一印象所产生的作用称之为首因效应。它指的是在有效交往过程中,社会知觉对象给知觉者留下的第一印象对知觉者的影响作用。现实生活和社会心理学实验研究都表明:人在初次交往中给对方留下的印象很深刻,人们会自觉地依据第一印象去评价一个人,今后交往中的印象都被用来验证第一印象。了解首因效应的意义对于教师来说,尤为重要。在日常教育活动中,教师如果给学生留下好的第一印象,对于今后工作的有效开展起着不可低估的积极作用。如果开端不好, 今后就是花上十倍的气力, 也很难消除其消极影响。所以,班主任在教育中,务必在“慎初”上下工夫,力争给学生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因为在师生刚刚开始接触的时候,学生特别敏感, 对教师的一言一行都极为注意,良好的第一印象可以初步建立起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威信。‎ ‎  根据首因效应,初次接触新的班集体时,我总是要求自己做好十 ‎  个 “第一次” , 即精心准备与学生第一次见面时的讲话、 上好第一堂课、批改好第一次作业、组织好第一次升国旗活动、组织学生做好第一次课间操、开好第一次班会、 组建好第一届班委会、搞好第一次全班大扫除、 抓好第一次考试、 处理好第一次意外事件。只要我们用心留意, 灵活机智地采取合理科学的应对策略,就会给学生留下深刻而美好的第一印象,为今后工作的开展奠定一个坚实稳固的基础。‎ ‎  二、 近因效应 ‎  所谓近因效应,与首因效应相反,是指交往中最后一次见面给人留下的印象,这个印象在对方的脑海中也会保留很长时间。多年不见的朋友或老同学,在你的脑海中印象最深的,其实就是他临别时的表现;一个朋友总是让你生气, 可是一旦和他分开一段时间,你就想不起 ‎  当时生气的原因了,这也是一种近因效应的表现。利用近因效应, 在 ‎  与朋友分别时, 给予他美好的祝福,你就往往能给他留下一个美好的印象。‎ ‎  首因效应一般在对陌生人的知觉中起重要作用,而近因效应则在熟悉的人之间起重要作用。在经常接触、 长期共事的师生之间, 双方往 ‎  往都将最后一次的印象作为认识与评价对方的依据。因此,班主任在 ‎  运用近因效应时必须注意两个方面。‎ ‎  第一, 教育学生必须善始善终。近因效应强烈而持久,能够淡化甚 ‎  至抹去先前的印象。因此,教师在教育教学中不仅要有良好的开端,‎ ‎  还必须把这种良好开端保持到最后, 不然则可能前功尽弃。同时, 如 ‎  果有的教师过去给人的印象不佳,若能巧妙地运用近因效应,还能给 ‎  人形成新的良好印象。‎ ‎  第二, 批评之后莫忘安慰。 教师批评学生、 处理偶发事件时, ‎ 有时难免会情绪化。在此时,若是教师的结束语妥当,能够对学生进行恰当的安慰,往往就会使学生的情绪好转,从而达到较好的教育效果。例如: “……也许我的话讲得重了一点, 但愿你能理解我的一番苦心。”“……很抱歉,刚才我太激动了, 希望你能好好加油!”用这种话作结束语, 学生就会有受勉励之感, 认为这一番批评虽然严厉了一点,但都是为我好的。如果一时实在想不出安慰的话,教师也应该对挨批评的学生笑一笑,或摸摸他的肩膀。相反,如果用 “懂了没有?” “听不听由你, 到时候一笔计算。” “如果再犯,我决不饶你!” 等命令、 威胁式的结束语,只能给学生留下一个恶劣的 ‎  印象,使他们在逆反心理的作用下离教师越来越远。因此,在批评之后, 尤其是严厉的批评之后, 教师对学生的恰当安慰是十分必要的。‎ ‎  三、 阿伦森效应 ‎  所谓的阿伦森效应是指人们产生一种行为的理由本来是充分的,但如果对该种行为施以一定的物质奖励, 就会使人们把产生这种行为的理由转移到奖励上来。如果物质奖励逐级递增的话,这种行为就会得到强化; 相反, 如果奖励逐级递减的话, 就会使该行为产生不断弱化的趋势。‎ ‎  曾经有一个阶段,我们班学生看卡通书成风,任凭教师们喊破嗓子, 也仍然有学生在上课时偷着看。我尝试着运用阿伦森效应进行疏 ‎  导, 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  一天,我当众宣布: “下周一放学后,我们开展一个以‘‎ 说卡通故事, 讲卡通趣闻' 为主题的比赛, 奖品是一本价值 50 元的 《英语词典》 。” 比赛时, 很多学生竞相登台,气氛十分活跃。‎ ‎  第二天,我又宣布: “比赛继续进行, 奖品为价值两元钱的钢笔。”‎ ‎  学生们见奖品档次下降,参赛的人数减少了。 即使上台表演的学生, 热情也没有前一天高涨了。‎ ‎  第三天,我再次郑重宣布: “比赛的奖品为价值五毛钱的橡皮。 ” 话音刚落,全班学生都流露出失望的神色。 几天之后, 没有人再把卡通书带到学校来了。‎ ‎  刚开始,学生们看卡通书的理由很简单, 就是因为他们有浓厚的 ‎  兴趣, 而后来奖品的出现, 造成了明显的阿伦森效应。奖品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 他们将看卡通书的理由从 “个人兴趣” 转变为“为了获奖” 。随着奖品价值的降低, 学生们也失去了看卡通书的热情。‎ ‎  四、 定型效应 ‎  所谓“定型” ,亦称社会刻板印象,是指在人们头脑中存在的,‎ ‎  关于某一类人的固定形象。定型效应使得人们在见到他人时, 常常会自觉地根据他人的外表行为特征,对他人进行归类, 并以此来评价一个人。比如,提起教师便想到 “文质彬彬” , 说到商人总和 “‎ 唯利是图”挂起钩来等。刻板印象的形成, 往往始于对某一类人普遍特征的归类, 这是一种简单的认识, 虽然有利于对某一群人作概括的了解,但也很容易产生偏差。因此, 刻板印象是导致认识失真的一个 “误区” 。我们要对他人进行确切、 深刻的认识, 千万别忘了作为个体的人的丰富多样性, 并不断修正头脑中由于刻板印象所造成的假象。‎ ‎  教师要想克服定型效应必须树立现代学生观。现代学生观强调对学生的尊重, 把学生看作是能动的、 变化的、 蕴藏着巨大发展可能性的教育对象。以往人们倾向于把注意力放在学生目前的状况上,用 ‎  “某某数学不错, 但语文不行” 等标签框定学生, 这些标签在限定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之时, 在某种程度上也束缚了学生自身的发展。其实,教师的劳动对象是具有独立探索和自主发展能力的人,正是他们的存在使教师这一职业充盈着无限的活力。对教师来说, 教育对象的主动性、 独立性和发展性才是更值得关注的。教师不仅要关心学生现在是什么样的人, 而且要以发展的眼光关心学生未来将成为什么样的人。班主任不应该给任何学生贴“标签” , 应该把学生看作一颗颗成长中的种子, 它们总是根据自己内在的法则发芽、 生长、 开花、 结果。教师应该像耐心的园丁那样, 为学生的成长提供适宜的条件, 浇灌学生内心积极向上的希望之苗,帮助他们克服成长中的危机, 使他们成为具有良好心理品质的真正人才。‎ ‎  五、 破窗理论 ‎  美国一位心理学家曾经做过一个实验。他将一辆高级轿车停在一个居民小区里, 一个星期后, 汽车毫发无损。然后他将其中的一个车窗砸烂, 三天后, 这辆车就被破坏得面目全非了。这一实验结果后来被总结为“ 破窗理论”。‎ ‎  这个理论被运用到教育领域是近几年来的事, 而我则认为这个理论运用到班级管理中也未尝不可。‎ ‎  每个班级都有自己的规章制度, 而它犹如一辆崭新的轿车, 是容不得任何人对其有破窗行为的。假如有了“ 破窗” 行为而未被处罚, 他会暗示其他人, 规章制度是可以破坏的, 且破坏后是没有任何后果的, 那么就可以视规章为虚无。因此, 班主任制定规章制度后就不允许有任何人破坏。一旦发现破坏者, 就要立即进行处理,防止“ 破窗” 行为扩大化。但现实中我们不难发现, 很多班级规章制度定了很多, 而实际上发挥作用的却很少, 原因就在于执行中出现了“ 破窗” 现象。‎ ‎  班主任工作是一门艺术, 我们除了要用心地去做好它以外, 也应懂得一些方法, 运用一些原理, 讲究一下策略, 这样才能带好一个班级。面对新形势下的学生, 正确运用心理学效应等心理疏导方式,对学生进行 “心服口服” 的教育; 在充分发挥各种心理学效应的积极作用的同时, 不断增强教育教学的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