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7.50 KB
  • 2021-04-22 发布

其他(心得)之优化学案导学 实现高效课堂

  • 6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其他论文之优化学案导学 实现高效课堂 ‎ ‎   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要阵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就成为当前的首要任务。所谓“高效课堂”就是用尽可能少的时间获取最大教学效益的教学活动,减轻教师的教学负担,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提高教师效益,提高学生学习效益。最终达到提高学校整体教育教学素质的目的。为适应新课标落实素质教育,实现高效课堂,我们要转变教学理念,尝试把传统的“教案”改为“学案”,用“学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探索出一条“学案导学”的教学模式。‎ ‎  一、优化学案导学 ‎  “学案”就是教师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知识经验编写的供学生课外预习和课内自学用的书面的学习方案。“学案导学”实质是以“学案”为载体、“导学”为手段的一种教学模式。它以学生为主体,倡导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索,自我发现,自我解决,是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发展的有效途径。概括起来说,这一模式主要包括五个构成要素,即:“学案、导学、探究、点拨、练习”。‎ ‎  1.“学案”‎ 由学习目标、知识结构、认知方法和技能训练四个要素组成。教师设计学案时,着力点应放在“学习活动设计”上,它包括学习内容和学法指导,如观察、联想、对比、归纳、思考、讨论等;还要拟定培养学生何种思维方法,训练何种能力,指导何种解题方法等,使静态的学习内容动态化。同时充分考虑学生的个性不同,认知水平的高低层次,通过启发性、趣味性等问题设计和学案的情景设计,使学生进入角色,激发兴趣,达到全体学生自主学习的目的。‎ ‎  2.“导学”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导”,教师要立足于“主导”地位,即创设情境、明确任务;组织学习、适时点拨;合理评价、情感推动。二是“学”,其中包括扫除显性障碍和找出疑难问题,也包括对教学法内容要点的梳理和重点目标的明确。应当注意的是,这里教师的“导”是为学生的自学服务的,学生的“学”是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的,二者相互配合,相辅相成。‎ ‎  3.“探究”是学习的灵魂。通过实验探究,学生可以弄清事物规律的来龙去脉,对疑难问题有所分辨,在知识上有所收获,在思维上有所启迪,在合作交流上有所提高。探究的方式多种多样,有分小组探究、个人探究、小组之间交流与合作等。不管哪种方式都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  4.“点拨”贯穿整个教学过程的始终。教师依据小组反馈和自己收集的学习信息,解答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疑点、难点。当然,点拨并非代替,教师应从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出发,突出重点,抓住难点,当点则点,当拨则拨, 因势引导,致力于引导学生自求顿悟。‎ ‎  5.“练习”可以是个人自练,小组互练,限时训练或考试检测。无论哪种训练方式,都要根据课堂教学的实际需要,实现巩固“已学知识”,有所创新的目的。‎ ‎  二、精心策划,实施学案导学 ‎  一般我们把编写好的“学案”发给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同步使用。综合我校“学案导学”的课堂教学模式,基本上具有一下环节:示案自学→以案导学→信息反馈→精讲点拨→当堂达标→扣标整合→拓展创新。‎ ‎  1.依据示案自学情况,进行以案导学。教师下发学案后,可设置精当的导语引出课题或直接入题,指导学生在学案上明确自学的知识目标,交代清楚自学的方法和需要注意的问题,让学生了解学习的重点、难点,为探究做好心理准备,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调动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并尝试解决问题的求索心态。‎ ‎  2.学生以案自学,教师巡视学况。学生根据教师要求和学案设计的问题进行自学。通过对教材的学习思考,按照要求对知识进行整合加工,将其同化到原有的知识结构中,形成新的知识网络。‎ ‎  3.学生自研互研,教师采撷问题。学生对自学过程中不能完全解决的疑问,进行重点自研和讨论互研。要求:有疑必质,自研互研,寻求解答。在质疑解释的过程中,逐渐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合作能力和创新能力。可采取三种形式:一是自我重点研读;二是小组讨论;三是向教师求教。在讨论中,教师搜集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小组代表向教师反馈学习疑点,难点。‎ ‎  4.教师串讲点拨,学生释疑解惑。教师根据小组反馈和自己搜集的信息,进行总结性串讲点拨,解答疑问,对有些问题进行规范性界定,也可以让已掌握知识点的学生讲评,教师补充。‎ ‎  5.当堂达标训练,知识迁移拓展。紧扣目标,当堂训练。教师巡视,搜集答题信息。;练习结束后,学生可讨论互对答案,也可由教师出示答案,但讲评一定要有针对性。‎ ‎  6.反馈小结。根据教师课堂收集的反馈情况,引导学生归纳概括,梳理知识,使知识系统化。通过对比、分析、综合,把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归纳学习方法,从“学会”到“会学”产生新的认识飞跃。‎ ‎  三、高效课堂高要求 ‎  优化学案导学,实现高效课堂,对师生的要求也升高了。‎ ‎  1.教师充分课前准备、学生良好的课前预习习惯。没有预设的课堂是放任的,也是杂乱无章的,必然也是低效的。要创设高效的课堂,充分用好这四十五分钟的每一秒,充分的课前准备就显得非常重要了。教师应充分考虑新课标和新大纲,根据班级学生的个体差异和总体状况,制定合理的教学目标,实行好、中、差分层次教学,因材施教,循序渐进。学生预习不止是把书本看看,还要思考一些基本的问题:是什么?为什么?这样行吗?跟以前的知识有什么联系?等等。这样,听课就有的放矢,会抓重点,攻难点,课堂自然就有效了。‎ ‎  2.活跃的课堂状态,良好课堂学习习惯。用各种教学方式和先进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的思维总处于活跃状态,积极地探索知识并试图将刚刚获得的知识转化为能力,做到“声声入耳、字字入目、动手动脑、用心学习”这就是一节高效的课,成功的课。‎ ‎  3.课后巩固和多元化的学案评价机制。让学生坚持先复习后做题。教师也要坚持“有发必收,有收必改,有改必评”。由于受时间和精力的限制,课堂上教师不可能对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情况都进行评价。在这种情况下,就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调动学生参与评价实践,鼓励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情况进行自我评估,鼓励小组之间进行互评。学案上交教师,教师从两个方面进行终端评价。一方面,依据学生在学案上的自我评价及小组评价,结合课堂上教师的观察了解,对学生的学习状况作综合性的定性评价,往往是一句或几句肯定的或鼓励的话语。二是教师对学生完成学案上的练习进行定量的评价。‎ ‎  总之,教而有法,但无定法;学而有法,贵在得法。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通过精心编制学案,发挥较高的课堂驾驭能力,实现高效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