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6.50 KB
  • 2021-04-22 发布

信息技术(心得)之中学信息技术教育应避免的三种倾向

  • 5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信息技术论文之中学信息技术教育应避免的三种倾向 ‎ ‎  在新世纪,信息日益成为社会各领域中最活跃、最具有决定意义的因素;一个国家或地区信息生产和利用的模式,将直接或间接地反映出该国、该地区的科技水平、经济发展程度和社会生活质量。加速一个国家的信息化,大力发展信息产业,已经成为提高一个国家国际竞争力的必由之路。为了适应信息时代发展的需要,各国政府都在采取有效措施,加强本国的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    我国也对信息技术教育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在中小学阶段,信息课程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应用对人类日常生活和科学技术的深刻影响,通过信息技术课程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教育学生正确认识和理解与信息技术相关的文化、伦理和社会等问题,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使用的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 ‎ ‎    ‎ 可见信息技术作为一门新兴的课程,决不等同于单纯的计算机课程,它有自身的特殊性:不仅要求通过课程的实施,使学生掌握基本知识和技能,还要求能将其作为一种工具为以后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服务。但在课程实施的过程中,由于受到一些因素的影响,使信息技术教育出现了一些不正确的倾向:‎ ‎    一、信息技术教育纯技术化倾向。‎ ‎    信息技术教育纯技术化倾向的产生原因大致有这样一些方面:由于教材里有关技术方面的内容远多于信息获取、传输、处理、分析、应用的内容,再加上教学过程中频频接触计算机软硬件,占据了这门课程的绝大多数时间;其次,应试教育的思想的影响,具有指挥棒作用的信息技术会考中的题目也侧重于考核学生的软硬件操作的熟练程序,这就很容易让师生片面认为信息技术教育就是学习计算机软硬件知识和操作,这就背离了信息技术课真正的教学目标,走进了唯技术论的误区。‎ ‎    设立信息技术这门课程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的信息能力、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信息素养是指能够有效的获取信息、评价信息、组织信息,并应用于批判性思考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信息素养的培养可分为两个方面的要求:‎ ‎    ①情感认知的培养:要具有适应信息社会生活和学习的正确态度;要具备对学习新知识的好奇心、探索欲;对事物主动思考的能力;会从无限的信息系统中提炼自己所需要的知识的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运算能力及抓住新问题、发现新问题、提出新见解的能力。‎ ‎    ②应用技术的培养:掌握信息技术的基础知识,具有信息技术的基本技术。‎ ‎    在信息素养的培养目标中,应用技术的培养是最低层的要求,任何形式的信息技术教育都必须经过应用技术的教育,但如果将应用技术的学习等同于信息技术教育,那无疑是一叶障目。仅关于应用技术的教学,而忽视学生实际应用能力和应用信息技术的正确情感等方面的培养,会使我们的信息技术教育陷入为技术而技术的困境。由此带来以下现象:‎ ‎    ①课业负担重,学生厌学。对学生来说,无疑又增加了一门功课的负担。‎ ‎    ②考试没问题,但不知怎么解决实际问题,不知道怎样用信息工具去处理。‎ ‎    ③使用Internet就是上网聊天、打游戏。有些学生一上网就迷恋于网上的聊天室和联网游戏,而且在网上众多的黑客技术介绍和胡言乱语中,我们的学生感悟到网上是自由的天空,是个不需要道德纪律的地方。以至于有些地区的学校还禁止学生上网。‎ ‎    所以,教师不仅教会学生使用信息工具,更要教会学生从信息技术的角度,正确理解、判断、评价信息,树立正确的信息观,拓宽学生的视野和思路,提高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可以这样说,信息技术课的设立是为了培养创新人才,而不是培养计算机的操作者。‎ ‎    二、信息技术教育学科本位倾向。‎ ‎   ‎ 信息技术教育学科本位倾向产生的原因很大程度是应试教育思想和陈旧教学观念的影响,为了应付会考以及教学观念陈旧等原因,部分教师只注重课本知识的教学,忽视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缺乏与其他课程整合的意识。‎ ‎    信息技术课与其他学科不同在于,它不可能仅局限于计算机技术的学习,更应在于应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方法。一方面在于实际学习、生活相关的情景中教会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另一方面也引导学生将所学的应用信息技术能力迁移到学习、生活中。‎ ‎    例如:在“本地区环境污染的调查”的活动中,让学生应用电子表格分析统计数据,用电子幻灯片来展示的过程中,不仅是计算机软件的学习,更多的是思考涉及地理、物理、化学等有关学科知识的问题,学生们通过讨论、思考以及协作活动,从数字统计图表中分析本地区污染状况。以及应对的方法。如果单纯的信息技术教育的眼光来看,早已经不是计算机课了,但这种融合多学科知识的学习内容,将使我们的信息技术教育不再是抽象的、枯燥的,更有利于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 ‎    因此,对于信息技术教师而言,扩大知识面,提高各方面素养,不断接受新知识,深化自己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努力实现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整合和融入,尤为重要。‎ ‎    三、信息技术教学重结果倾向。‎ ‎    信息技术教学重结果倾向产生的原因是陈旧的教学思想,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只注重学习结果,不注重学习的过程。教学中教师居于主体地位,学生是被动的知识接受者,教师教,学生模仿学;评价方式是一张试卷或一份操作考核,关注的是结果,而对学生获得答案的思考与推理、假设的形成以及如何应用证据等都漠不关心。‎ ‎    信息技术课程的一个重要目标是将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使用的手段,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如果教学过程中只注重学生知识技能的获得,而不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就会导致学生只重结论,忽视过程,就不可能促使学生注重科学探究过程,养成科学的习惯和严谨的科学态度和精神,反而易于形成一些似是而非的认识和习惯,不利于其良好思维品质的形成,限制其解决问题的灵活性和创造性。‎ ‎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不但要关注学生应用信息技术的能力,更为重要的是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并最终让我们实现以学生中心的教育变革。‎ ‎ ‎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