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7.00 KB
  • 2021-04-22 发布

其他(心得)之新时期农村中学生思想道德素养的现状与教育对策

  • 14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其他论文之新时期农村中学生思想道德素养的现状与教育对策 ‎ ‎  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三农”政策的落实,农村地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经济在腾飞,农民的思想观念、生活方式在变革。随着“打工潮”的涌起,“留守学生”的逐渐增多;社会不良现象的出现,农村中小学的德育工作面临严峻挑战。‎ ‎  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整个教育活动必须“以德育为首,育人为本”,相对传统的“以德育为先”提出了更高要求。怎样才能将胡总书记的讲话落到实处呢?怎样才能使德育工作适应新的要求?这是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都在思考的问题。通过构建社会、家庭、学校三位一体的模式,以家庭为基础,以学校为主阵地,以社会为平台,创新德育方式,优化德育内容,落实课堂德育渗透,利用网络式的班级管理、互动交流、自我教育,使更高效的德育教育成为可能。‎ ‎  一、当前中学生的一些不良现象令人堪忧。‎ ‎  1、日常行为不规范。脏话随口而出,垃圾随手而丢;留长发、染发、穿耳、戴戒指屡见不鲜;一言不和就大出打手,私自出校,偷着抽烟、喝酒、赌博,辱骂师长时有发生。抢劫、结派打架等违反社会治安的案例也在出现。‎ ‎  2、厌学队伍日益壮大。初中毕业就能打工、赚大钱诱惑着学生、家长,新的“读书无用论”正在兴起。他们没有树立正确的学习目标,对学习的兴趣不浓,上课无精打采,睡觉、看小说、照镜子、玩手机、听MP3、谈恋爱,沉醉于吃喝玩乐,周末在网吧泡通宵,打老虎机直至身无分文。在对某校九年级349名学生的调查发现,没有学习目标的学生占41.2%,没有学习兴趣的学生占30.8%,只有20%左右的学生能主动学习。‎ ‎  3、思想道德素质有待提高。‎ ‎  (1)人生观、价值观模糊,目标不明,盲目崇拜、自我为中心的意识日趋膨胀。现在的部分中学生没有明确的人生目标,迷恋体育、影视明星,甚至黑社会老大,课桌上、书本中、笔记本里都是明星照片,模仿明星的衣着、发型,与《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要求背道而驰;自以为是,一切都以自己说了算,不顾他人感受,在自习课、就寝期间大声吵闹;做事不顾后果,意气用事的现象突出。‎ ‎  (2)社会公德意识淡化,传统美德流失,金钱主义充斥头脑。学生的诚信意识正在失落,讲哥们义气,做了错事互相包庇隐瞒,考试作弊不觉脸红的学生增多,拾金不昧的学生在减少;帮父母做家务只是为了换取零花钱,不顾家庭条件比吃讲穿,零花钱少了就以辍学相威胁的情况常有耳闻。据统计,某校2006年上半年拾金不昧者占学生总数的9.7%,而2008年下半年拾物交公者只占学生总数的3.3%,反而拾到饭卡后大金额刷卡的案例出现了6次之多。‎ ‎  (3)师生关系、家校关系日益疏远冷漠,学生、家长抵触情绪日增。学生在校内校外见到老师主动打招呼者微乎其微,愿意与老师面对面交流心声的学生几乎没有,上课时故意与教师,特别是女教师顶撞作对的事例越来越多。对教师的说服教育充耳不闻,或出言顶撞乃至辱骂,更有甚者挑拨学校、教师与家长关系,鼓动家长到校闹事。2009年春某校九(6)班学生汪某在校严重违反纪律,学校政教处在该班学生中调查事件经过和该生平时的表现。几天之后,该生带家长来校大闹,指责学校无事生非,诬陷该生,并将学校、教师的解释和学生集会讲话内容录音,扬言要上访、起诉,严重影响了学校教学秩序,后经主管部门调查学校并无不当只好作罢。‎ ‎  4、心理承受能力下降,逆反心理重,破坏欲望增强。‎ ‎  社会上、学校中竞争压力增大,家长“望子成龙”之心急切,父母外出打工使学生缺乏关爱,这些因素都使得学生的心理负担高于心理、生理承受能力,对处于青春逆反期的学生是雪上加霜。在对某校九年级349名学生的调查发现,在学习中有“成绩不好,就师责父骂,压抑自卑,缺乏自信,导致考试不能正常发挥”现象的学生占到了38%;而在家庭生活中认为“父母对自己关心过少,不了解自己,要求过高,缺乏交流,动辄打骂”现象的学生达57%,觉得“心情不好时最好的发泄方式是砸东西”‎ 的学生有26%。2006年秋某校一名学生投水自杀未遂,究其原因十分简单,只是因为该生在上学途中失落了父亲所给的50元生活费,加之学习成绩总不能如父母所愿,一急之下做了傻事。‎ ‎  以上表现都说明农村学生的思想素质正在总体下滑,出现了德育效果不佳的局面。导致这种局面出现的原因有哪些呢?‎ ‎  二、原因分析 ‎  1、不良社会环境对学校、学生、家长的冲击,导致学生思想素质下滑。‎ ‎  经济的发展,带来了于国于民的大好机遇,但同时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却有下滑趋向。金钱至上思潮的上升,就业难的现实导致“读书无用论”的再次兴起,业余生活的过于丰富,网络游戏的普及,明星令人瞩目的光环,色情、凶杀影视作品的诱导,假冒伪劣商品的增多、社会闲散人员的不良习气对人们的影响很大,内心思想开始光怪陆离,使人们对真善美、假恶丑的分辨能力逐渐丧失。这些浪潮正在袭击农村的学校、教师、学生、家长。‎ ‎  学生在感受多彩多姿的生活时,便会觉得学校、教师、家长所灌输的思想观念、道德情操是多么的单薄、多么的脆弱,“学校辛辛苦苦教育五天,抵不上学生离校两天”。‎ ‎  2、社会、学校尚未从“应试教育”中完全走出,“重智轻德”的存在,制约了德育工作的开展。‎ ‎  社会需要、就业压力以及家长的过高期望等原因,都未能使学校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从根本上减轻升学压力,社会、主管部门对学校、教师的评价仍是升学率、考试成绩为“主打牌”。面对如此的形势,很多学校特别是基础建设仍薄弱的农村学校,不得不为了学校的“声誉”、“前途”、建设项目的争取而降低对德育工作的投入和要求,德育仍处于智育的从属地位,课堂教学仍以知识为教学目标,情感、价值观教育少有涉及,德育工作的整体性、完整性和渗透性多不能在学校工作中有良好体现。‎ ‎  3、家庭教育的不健全,使德育体系“三足缺一”。‎ ‎  家庭教育是德育体系的基础和最有力的支持,但现在农村的家庭教育残缺不全,存在较多的教育误区。‎ ‎  (1)家庭教育的缺失。“打工潮”兴起,农村青壮年劳动力纷纷外出,一个家庭“五出其三”,甚至“四出其三”,留下学生或一人独住家中,或由祖父母隔代抚养,或寄人篱下。这些学生一年、几年,乃至十几年与父母分居,得不到父母的呵护和教育,经常处于孤独忧虑之中,逆反心理重,破坏欲望强,缺乏爱心和与他人交流的主动性。在对某校七、八年级371名学生的调查中发现,单亲学生占3.8%,父母双方外出打工的学生占46.8%,父母一方打工者占33%,与祖父母、外祖父母住在一起的占37.1%,寄居亲戚家中占10.9%,独自在家的占0.3%,其中有两名学生在出生时母亲就去世了,一岁时父亲外出打工至今未归,只能同年迈的祖母生活在一起,家庭教育严重缺失。‎ ‎  (2)溺爱过重,养而不教。随着计划生育工作的深入,社会观念的转变,农村学生中独生子女增多,大部分是双生子女,父母、长辈对学生的溺爱现象严重,几代人围着一个“太阳”转的现象正由城市转向农村。家长通常仅对学生物质需求着重关注,忽视了情感上的交流与沟通,对学生监管教育不力,导致学生生活依赖性增强,自理能力差,劳动观念淡薄,讲排场、摆阔气,一旦钱不够花就滋生邪念。一些外出打工家长为了弥补孩子,对孩子在经济、物质上的要求不加思量统统满足,一些学生一周生活费200元以上,高档手机、MP3、戒指、耳环、手镯一应俱全,沉醉于吃喝玩乐,无心学习,无视法纪。‎ ‎  (3)教育方法不当,宽严失度。有些父母自己言行不捡,不能给孩子做出好的表率;有些父母错把纵容当爱护,偏袒护短;有些父母错把粗暴当严教,动辄打骂;有些父母双方对子女的要求不一,唱对台戏。‎ ‎  家庭教育的缺失不仅会使学校教育事倍功半,也会给孩子的成长带来许多隐患。‎ ‎  4、学校德育工作队伍素质不高、方法不灵、针对性不强、缺乏系统性和计划性,效果不佳。‎ ‎  (1)部分教师的职业道德素养也有所滑坡,“身正为范”的思想意识不再存在,“职业倦怠”症涌现,离2008年新修订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要求越来越远,影响了德育工作的实施。‎ ‎  (2)课程改革的先进理念还未能溶于教学实际,课堂教学的三维目标,特别是“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在很多教师的课堂没有涉及,失去了德育教育的良好时机。‎ ‎  (3)随着社会的进步,“以人为本”思想贯彻,学生个性不断得到发展,个性差异日趋明显,认知能力有了深刻变化。学校人本教育不足,教师对学生了解不深入,在日常生活教育中更多的是不许这样,不许那样,缺乏耐心的说服教育,有时甚至简单粗暴的对待他们,使学生感受不到学校的温暖,体会不到在校生活的快乐。原来陈旧的教育方式、方法不能适应学生实际,用老办法以应万变,就显得方法陈旧呆板,面对新问题无从下手,教育工作常常劳而无功,甚至适得其反。‎ ‎  (4)新时期,学生接受外界信息的渠道有了极大的拓展,而学校德育内容未能及时更新,逐渐显得空洞、抽象,缺乏针对性,对学生失去了吸引力和感染力。‎ ‎  (5)学校政教处湮没于一些日常管理、扯皮拉钩的事件之中,没有时间、缺少精力去“长计划短安排”,导致德育工作出现“临时抱佛脚”,“兵来将挡,水来土掩”的局面,未能对学生进行系统的、有计划的教育。‎ ‎  (6)“安全重于泰山”,是对学校评价中“一票否决”的必定项目。出于安全原因,学校很多校外活动的开展畏首畏尾,甚至停顿,使德育教育方式单一。‎ ‎  由于学校德育工作老方法不灵,新方法未成,无力计划、安排,德育队伍素质有待提高,社会环境的影响,家庭教育的缺失等多方面的原因使得德育工作成为了“一壶永远难以烧开的水”。但我们不能视而不见,坐而失职。我们必须以高度的职业责任感,想方设法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使他们成长为德才兼备的人才。‎ ‎  三、对策探讨 ‎  1、寻求全社会对学生思想教育的重视,构建“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的良好格局。‎ ‎  (1)全社会应以胡总书记“十七大”报告中的要求为动力,大力实施《公民道德建设纲要》,落实“八荣八耻”,提升全社会的道德素养,为未成年人的教育构造良好环境。‎ ‎  (2)政府部门加强对影视作品、影像制品、书刊、网吧、游戏厅的监管,加强对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培训,构建良好的育人氛围。‎ ‎  (3)学校聘请公安、司法、环保、英雄模范等人士担任学校德育副校长,定期进行专题讲座,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公德心,形成健康的人生观、价值观。‎ ‎  (4)学校聘请村干部、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退休教师和德高望重的人士担任“家庭编外家长”和“校外教导员”,请他们与“问题学生”、“留守学生”‎ 结对帮扶,成为学校教育的有力支撑。2006年某校两名学生小林、小至,由于父母外出期间寄养在亲戚家中,管教不力,逐渐与社会不良青年混在一起,上网、打架、喝酒、抽烟、赌博,成为学校、家长头疼的学生。乡派出所所长、指导员得知后,主动将他们定为帮教对象,每月在工作之余抽时间到学校了解他们的情况,亲自与他们谈心,肯定他们的进步,帮助他们明确后段努力的目标,并主动到家与家长联系,交流帮教方法。几个月下来,小林、小至都有了明显转变,不再与社会青年混在一起,按时回家,帮助家长做家务,学习成绩也大部上升,在学校期末评选中被推荐为“进步之星”。为此,他们的家长专程给派出所送去锦旗:“帮扶帮教好警察,一心一意为人民”。‎ ‎  (5)教育主管部门改革评价模式,使学校真正能实施素质教育,做到“德育为首”,“育人为本”。‎ ‎  (6)国家在加大对学校硬件建设投入的同时,提高对学校软件建设的扶持力度,使德育工作者更专业、素质更高,德育基地更多。‎ ‎  (7)城市学校降低对农民工子女入学门槛,给外出务工家长子女随亲就读的良好机会。‎ ‎  2、创新家、校联系方式,利用网络、“校讯通”等多种平台与家长交流,构建“家校一体”的教育机制,使学生时刻处于有效教育之中。‎ ‎  (1)成立家长委员会,建好家长学校,做好家长培训。农村学生家长大部分素质较低,而且年青的父母外出打工,监护权转移,这些监护人与学生之间存在明显的“代沟”,对学生的教育很不到位,严重影响了学生的成长。为此以家长代表组成家长委员会,由家长委员会为龙头,以学校为基地,定期培训家长,定期评选“十佳”优秀家长,将他们的教育经验制成宣传牌,供其他家长学习、效仿。‎ ‎  (2)利用学校网站、微机室、互联网、中国移动“校讯通”等载体,建立电子邮箱、QQ群、BBS,构建家校、师生交流的多级平台,加强交流,提高教育效果。‎ ‎  ①学校网站设立专门的家校交流平台,利用开学之机和至家长一封信等方法将学校网址告知家长,在外打工的家长就可以利用互联网与学校、班主任联系,了解孩子情况。‎ ‎  ②学校及时将学生、学校情况通过“校讯通”告知家长。‎ ‎  ③班主任利用学校微机室通过互联网设立班级家长邮箱、班级学生邮箱、班级家长QQ群、班级学生QQ群,班级BBS。在家长邮箱、QQ群中家长、班主任、教师之间就可以多交流“教育的秘密武器”;在班级学生邮箱、学生QQ群中,师生之间建立信任,倾吐心声,管理班级;在班级BBS中组织针对某一问题的大讨论,教师、家长、学生都可以畅所欲言,参与班级管理,让学生在讨论中就不知不觉受到教育。通过这种新型的互动交流平台,家长不论何时何地都可以无障碍交流;通过这种新型的互动交流平台,确立了学生的德育主体地位,激起学生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班级管理,育人于无形之中。‎ ‎  网络式的班级管理、互动交流、学生教育,是传统模式的延伸和有效补充,将会成一种发展趋势,使更高效的德育教育成为可能。‎ ‎  3、落实对学校德育工作者的培训、考核,建立一支适应新要求的队伍。‎ ‎  (1)加强教师的师德建设,使“身正为范”成为教师的自觉行为,在校园内形成优良的育人氛围。‎ ‎  (2)选派有基础的中青年教师参加班主任专业培训,既学习班级管理,又学习教育方法,还进行心理辅导的训练,从中选取师德修养好、敬业精神强、有专业能力的教师持证上岗。提高班主任的政治、经济待遇,充分调动他们工作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我县在2008年暑假对一千余名班主任培训志愿者进行了培训,举行了理论考试和实践考核,他们中的一批优秀分子将以崭新的姿态出现在教育舞台上,为德育工作做出更大、更有效的贡献。‎ ‎  (3)加强所有教师的课程改革理论培训,并逐渐落实到课堂,使课堂成为知识的殿堂,能力的实训基地,同时也是德育教育的主阵地。‎ ‎  4、学校创新德育工作方式,更新德育活动内容,有计划有目标地开展工作。‎ ‎  (1)以规范严格的制度引导人,用科学公正的评价激励人,以“星级学生”的示范带领人。‎ ‎  ①‎ 细化《中小学学生守则》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给学生一个贴近实际的明确的行为标准。《中小学学生守则》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对学生行为有规定,但对于农村中学生,具体该注意哪些;对于不同年龄段的学生,思想道德培养目标是什么,学生们不一定心知肚明,不知错在哪里。为此,学校有必要对规范的细化下一番功夫,让学生熟记于心,有规可依。‎ ‎  ②改革“评优”模式,开展多角度评价,激励全体学生共同深层次的发展。传统的先进学生典型的评选是由学校划分名额到班,有班级投票产生或由班主任指定,往往被“第一印象” 、“近期印象” 和学习成绩好坏所左右,常常由少数成绩好的学生包揽。为了达到新课程所倡导的“为了一切学生的全面发展”的目标,我们不妨改革评价方式。一是扩大评比项目和范围,在评选传统的优秀学生、优秀团员、优秀干部的同时,评选“文明之星”、“守纪之星”、“礼仪之星”、“雷锋之星”、“劳动之星”、“进步之星”、“勤俭之星”、“体艺之星”等,由传统的一期一评,改为一期两评或一月一评。二是由分名额到班改为各班超额推荐,全校公示,学生互评,科任教师、家长都参与评价;由班级一次投票改为互评与日常记载相结合。‎ ‎  ③将评选的“星级学生”的先进事迹及时公布,带动其他学生。‎ ‎  (2)创新德育活动内容,激活德育活动主体,以活动熏陶人。‎ ‎  学生对于传统的单纯说教不予理睬,甚至反感,他们喜欢实实在在的活动,在有趣又能培养能力的活动中成长。‎ ‎  ①将养成教育、感恩教育作为德育教育的重点内容。‎ ‎  ②国旗下的讲话,除学校领导定点发言之外,还可由班主任来讲,由学生代表轮流现身说法,邀请家长代表发言;可以是教单纯的思想教育,还可以是寓教于故事。‎ ‎  ③开展“我读书,我快乐”的系列活动,演讲、征文、辩论、板报都是可行的。‎ ‎  ④开展每月一次的主题活动,植树、野炊、扫墓、帮助孤寡老人、调查等都是好的议题。‎ ‎  ⑤每学期至少观看两次德育教育题材的影片,实施渗透教育。……‎ ‎  (3)建立心理咨询室,开展心理疏导,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  未成年人的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他们既是教育的起点,又是教育的归宿;既是德育工作的客体,更是德育工作的主体。教育只有触及学生的心灵,才会在学生心中烙下深深的印记,才能激励学生走向成功。学校是德育工作的主阵地,作为教师应充分认识到学生是未成年的,是必然存在缺点的,但并非浑身上下毫无亮点可言,他们是可以塑造的;作为教师,大可不必将自己放在“师道尊严”的架子上,“严师未必出高徒”,弯下腰来,学会倾听,学会以“大朋友”‎ 的身份引领他们。只要我们在社会的支持下,在家长的配合下,关注并尊重每一位学生的个性差异,巧妙地拨动那根“情弦”,引起共振共鸣,我们的教育将是高效的,我们将是成功的。‎ ‎  【参考文献】‎ ‎  1、罗娜。网络,让沟通无界限。 湖北教育。2009(3)。37‎ ‎  2、周国庆,关义红。试论德育途径的创新。 湖北教育科学。2005(4)。32-34‎ ‎  3、於国权。“农村留守生”教育的事件与思考。 新课程研究。2008(3)。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