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2.00 KB
  • 2021-04-22 发布

语文(心得)之解答文学类文本阅读题的技巧性与人文性

  • 10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语文论文之解答文学类文本阅读题的技巧性与人文性 ‎ ‎  摘要:在文学类文本阅读高考复习时,既要注重解题方法和规律性解题技巧的指导,又要注意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  关键词:阅读解题  技巧性  人文性 ‎  现代文阅读是一项综合性智力活动,在高考中要求每一位学生既有一定的人文素养,又能掌握一些解题方法和技巧。但在具体的复习实践中,许多毕业班的一线教师都会把天平倾向后者,容易忽略、漠视学生人文素养的再提升,并认为,人文素养的提高是初中和高一高二的内容,高三的语文课就是方法技巧传授课。不管是基础扎实或薄弱的学生,还是认真或懒惰的学生,只要课堂上掌握一二三步骤,四五六要点,再加七八九训练,复习就能大功告成了。我也是这么认为的,也这么做了。‎ ‎  在复习文学类文本阅读的课堂上,我把小说和散文阅读中可能出现的题型都一一作了分析,包括各种题型的提问方式和解题步骤,并帮助学生找出规律性的解题技巧。而且软硬兼施,苦口婆心要学生一定记住这些方法和技巧,并条分缕析地解析,比如:(1)理解重要句子类的题目:先把句子的表层意思说清楚,然后由表及里把内涵表达出来。(2)作用类的题目分为语句(段)的作用和人与物在文中的作用。前者必须考虑到到两方面,即内容和结构。内容指的是这语句(段)的表层意思、作者的情感、文章主旨及与读者的情感共鸣度。结构上的作用要看语句(段)的位置:一般在文中开关有“照应、总领、引起下文、营造氛围”等方面作用,在文中有“承上启下、铺垫”等作用,在文末有“照应开头(题目)、总结上文、深化中心”等方面的作用。后者考虑的因素要复杂一些,比如线索、突显主要人物形象、推动情节发展、揭示文章主旨等。(3)赏析类题目:关键是做到有赏有析并且赏析全面,特别关注内容、结构、表现手法(尤其是修辞手法)、作者情感等等。……课堂上学生听得直点头,直做笔记。我每堂课大概讲一两个要点,再针对每个问题补充相应的练习,以加强印象。这样一讲一练,教学效率是蛮高的,学生感觉收获颇丰,我也极有成就感。‎ ‎  终于到了见证成效的时候,学校举行了一次高考模拟考试,文学类文本阅读选的是一篇外国小说《选择》,设置的五道题目难度适中,第1题是考查描写方法和人物形象,第2、3题是对文本内容的理解,第4题是对文章构思的理解分析;最后一道题也不是探究、启示题,考查对次要人物形象与作用的赏析。但出乎意料的是学生的答题情况暴露出许多问题:(1)有要点少分析,或少要点少分析,或要点过多而少答题思路。部分上课认真的学生唯恐漏了要点,就不管三七二十一,只要是题目类型和老师讲的一致的,全部要点都写上;语文能力差的就把有印象的内容写上,以致张冠李戴,搅成一锅粥。(2)表述过于呆板或主观意识过强,缺乏基本的赏析能力。比如第5题写年轻人的形象把“对虚荣和庸俗反感”理解为“反应慢,不懂得随机应变”,把“说话含蓄”理解为“圆滑”、“阴险狡诈”等。这些缺“斤”少“两”、乱扣乱套、答非所问等等的情形比比皆上,甚至个别学生在解答诗歌鉴赏时也用上这套方法,可谓中毒极深啊。但我同时也发现:原先语文学得好的同学这道20分的题得了17-19分之多,而原本基础就薄弱的学生仍是徘徊在8-12分之间,差距相当大;平时语文学习表现平平的同学一部分是得高分的,而也有原步蹋地。显然这种复习方法必须因人而异,为什么同样的课堂同样的平台会产生不一样的结果?得分不理想的学生仅仅是基础差的问题吗?得高分的答案往往是答题规范,能结合文本内容有条不紊、准确而完整地表达,并且有自己独特的看法……反之,语言干瘪无味,表述模糊,只有“躯干”没有“血肉”,或词不达意、语焉不详,或笔下艰涩、不得要领……‎ 在学生的答题中我看不到他们认真思考的痕迹或属于自己的想法,再加诸表达能力的严重不足,在他们的语言中感受不到多少生命气息。学生在阅读时人文修养的缺乏和答题时的人文情怀的不足是显而易见的,而课堂上教师的疏忽与漠视又使得情况越发严重。傅书华教授曾一针见血地指出我们中学语文教学的误区:许多老师过多地注重教学技法的研究,过多地注重表达方式的研究,而忽视学养的修炼,忽视对所表达内容理解力的培养。这种舍本逐末、重形轻神的做法导致我们的教学只有模式而缺少人文内蕴,只有课堂生活而没有社会情怀。“语文课应在培养学生读写听说能力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感受、领悟、理解、吸收其丰富的人文滋养,进而内化为自己的个性发展。”教师在课堂中没有给学生内化的时间和机会,学生只有公式而没有内化为属于自己的东西,让他们怎么与文本的思想融合,写出来的答案怎么可能是智慧的结晶呢?‎ ‎  虽然一次的测试还不能完全检验学生的阅读水平,但也折射出课堂上教学内容的可行性和科学性。我们肯定答题技巧在解题中的重要作用,但过分讲究势必带来一些问题:‎ ‎  1、目的性过强,课堂形式单一。为了使学生在考试答题中有明确的方向,每次我的备课内容都是在方法的研究上,课堂重点也是在方法的传授上,为了加深印象,是一遍一遍地练,变着法儿地练。有时是交上来抽签批改,有时是上黑板来现场演练,偶尔还来个男生女生对擂……绞尽脑汁变着“戏法”‎ ‎。 其实不管什么好的教学方式,如果课堂中使用单一,不加变化,必然造成疲劳。心理学研究表明,一个人大脑皮层的优势兴奋中心不可能保持很长时间,特别是年轻人,必须不断调整刺激兴奋中心的客观事物,适当调整教学方式便是刺激学生兴奋中心的途径。刚开始学生是学得不亦乐乎,但谁都看出了这其中的猫腻,无非是先讲再练,时间久了,学生表现出明显的疲惫情绪。语文课堂中如果缺少美的声音,没有精神上的营养补充,学生的兴奋持续肯定不会长,这样的课堂生命也将很短暂。即使是高三复习课,让学生在课堂上保持一种有兴趣的状态,至少不反感,也是极为重要的。‎ ‎  2、没有能力挑战高难度题目。2010年高考是实行新课改高考方案的第二年,综合各方面的高考信息来看,答题形式会更加注重学生写作能力的渗透,答题内容会鼓励学生探究性学习、个性化阅读、有创意的解读。今年《考试说明》例卷里的15、16题分别是赏析题和探究题,更开放但难度也更大了,对读写能力的考查要求越来越高。没有深厚的人文功底,如何应对?高考阅读题的选文大多关注人的价值、人的尊严、人的个性,讲人情、亲情,讲孝讲爱……我们的答题中也要展现其人文性,尤其是赏析题和探究题,倘若有人文情怀作基础,那么赏析起来就更全面,探究起来更深刻。在讨论探究题的答题技巧时要求学生认真读题干,根据这个问题本身一步步推敲出深意,并把推敲的过程写出来。但是学生的语文能力已被严重架空,没有一定的阅读量和语文素养,学生就没有能力确定文章的主旨,根本无从推敲。即使很多答题技巧里已包含了人文因素,终因灵敏度不够而无法探究。‎ ‎  3、面对新鲜题型容易束手无措。每年的高考都会在原先的基础上进行微调,以展现其变化。有些变化明显一些,有些不明显。高考是高校甄别和选拔人才的考试,其题目是灵活的,同时也新颖的。记得浙江卷2007年高考的16题忽然由原来的双项选择题变成赏析文字撰写题,当时许多学生哑然了,不知如何着手回答。考试结束后也怨声连连。其实这与他们平时复习方法、复习重点有极大关系。教师带着学生一直被动地应对着高考阅读题,面对突发情况怎能不慌手忙脚?倘若我们化被动为主动,增加一定的知识积淀,夯实学生的人文功底,自然能做到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  4、不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文学作品是有生命的,富有人文性,而我们却仅仅用那些毫无生命气息的所谓技巧来解读她,不是违背了高考选拔人才的初衷?阻碍了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 阅读的目的是让学生获得知识,认识社会,领悟文学作品丰富的人文内涵,从而陶冶情操,净化心灵。《新课程标准》也十分强调语文的人文特征,强调阅读目标上要“发展独立阅读能力”,要求学生要“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对文本能作出自己的分析判断,努力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进行阐发、评价和质疑”。 如果我们老师在复习中过于削弱阅读的人文性,势必顾此失彼,甚至得不偿失。所以有人说,文本的解读和掌握,不是教学终极目标,而只是教学的起点和媒介。为了学生长远的发展,我们老师的教学得慎重,以在“教”和“考”中适时地找到平衡点。‎ ‎  只有具备一定阅读的人文素养,才不会导致答案缺少人文性。不管是全国卷还是各省的高考卷,在现代文阅读这块内容的参考答案中,不仅有简洁有力的表述及清晰的答题思路,更充满着浓浓的人文气息。如2010年高考例卷参考答案里的那些字眼:“强调生活没有方向时的茫然、孤独和痛苦”,“城市使人感到气闷与窒息”,“‎ 经历了种种的磨难和波折后走向成熟”,“认识到真正的命运掌握在自己的手中”…… 这些鲜活的跳跃的语言不得不使我寻找补救的方法。但是培养语言感觉,提高阅读能力,提升人文素养可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不可能一蹴而就的。语文基础是在初中和高一高二阶段形成,到高三是一个见证能力的阶段。现在已经是高三了,问题已然出现,能有时间和机会补救吗?倘若现在着手过去本应完成的事,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动力又从何而来?效果将如何?……老师和学生都很怀疑。但是问题暴露出来了就必须想办法解决,至少不能继续恶化。抱着不求学生的人文素养发生质的改变,只求引导学生注重自身的语文素养的心态,我作了一些尝试:‎ ‎  1、精神上给压力,给信心:从学生的学习规律看,高中生具有自主学习的基本素质,经过小学、初中的学习,高中生已经具备自主思考、自主探究的基本能力。所以让学生明白当前的阅读水平及主要问题是极有必要的。学生慢慢地领悟到:具备能力自然要竭尽所能地利用,多阅读,多涉略,多积累是提高阅读能力的最有效途径,有阅读才有人文素养,有人文素养才能更好地阅读。所以在课堂上我改变了以往的复习模式,先把文章打印成讲义下发给学生阅读,要求写出文章的主要内容、主旨及依据;然后选择一二与学生一起探讨、点评并简要分析。最后把根据文章设置的问题下发,让学生独立完成题目。在这独立阅读、探讨分析、解答题目的过程中,学生就能清楚地认识到自身存在的问题及其严重性,大多能认真、自觉地进行有效阅读。‎ ‎  我相信压力能产生动力,更相信魏书生曾说过的话:一般的教材都有这样的编写规律,让80%的学生能看懂80%的内容。学生一旦不依赖老师时,他的内心会出现一个强大的自我,变得更有自信。那么一篇文章也一样,学生的信心来自老师的鼓励,我时常对学生说现代文阅读其实是一项智力活动,谁能完美完成这个活动,谁是胜利者。谁愿意承认自己的智力低于他人?征服这一阅读关的信心和动力就更足了。那么学生的每一次阅读就不仅仅是一次挑战,而是认识能力、人文底蕴、思想境界在无形当中的发展和提升,动人的语言在学生的笔下生辉。‎ ‎  2、实践中练专注,练文笔。许多学生疲于看文字,是因为他们对语言感觉不灵敏,不能很好地与文本的思想融合。所以我要求学生一拿到文本就必须沉入文本,专心志致地阅读,让自己浸濡于文字精练、语言优美、情感真挚、意蕴深邃的文学氛围中,接受美的熏陶,同时圈画出有感触的文字,尽量保持一种良好的审美感觉。‎ ‎  “语文课堂教学只是引领学生进入语文学习领域,却非对语文学习实际地完成。那实际完成的程度,要依靠的是学生课堂外时间对语文的热爱”‎ ‎,傅书华教授如是说。高三复习紧张,我不能贪心地要求学生课外花多少时间去阅读,所以一星期四个晚读课抽出两个给学生读短文、写笔记。阅读紧紧抓住文本、作者、读者这三者关系,既要读出原作者的情感,又要有出自己读后最真实的感受。学生的好文笔来源于丰富的情感,丰富的情感来源于实实在在的触动。让学生多写写阅读体会,对锻炼文笔、提高语言表达能力有极大的益处,但体会不是不着边际的主观想象,也不是尽钻牛角尖的盲目,无论什么结论必须在文本中有根有据。练习中碰到这么一个小说,题目是《猩猩的悲剧》,基本上每个学生都会对最后一段内容有触动,都会惊讶于这个出人意料的结尾,痛心于那个生物学家的死。我乘机让学生不要迟疑,快速写出自己对这段内容的感受。当时大部分学生立即埋头就写。其实这一写,写出的是自己真实的情感语言,完成的是题目里的最后两道题,一题是语段作用的分析,一题是对文章标题的理解。那“唰唰”的写字声迎来了令人满意的结果。‎ ‎  虽然这些尝试需花一些时间,也需足够的耐心。但从长远看会形成一个良性循环,它对语言表达题及写作题都会有潜在的推动作用。高考是选拔人才的考试,它选择的材料都极具人文内涵,需要考生带着人文情怀去关注并解读它。倘若有人文素养这个基础,有答题技巧这个助力,那既深刻地解读了文本,又灵活地解答了问题,岂不是两全其美?又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一直存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教”与“考”这一客观矛盾。‎ ‎  参考资料:‎ ‎  1、黄伟。重心转移与范式重建:当代阅读教学改革二题。皖西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4期 ‎  2、王世堪。人文性、工具性及其他。中学语文教与学。2009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