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8.00 KB
  • 2021-04-22 发布

语文(心得)之语文教学中人文素质的培养

  • 14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语文论文之语文教学中人文素质的培养 ‎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①这段话明确告诉我们,语文课程的性质就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这说明“语文教育具有人文性”已逐渐成为一种社会共识,“人文性”也成为语文课程重要的时代标志,它赋予了语文教学更多的任务和内涵。为此,在面向新世纪人才需要的今天,我们必须树立大语文观,注重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 ‎    一、什么是人文素质 ‎    人文,是指与人类社会有直接关系的文化现象。人们一般把文学、史学、哲学、经济学、政治学、法学、伦理学、语言学和艺术等统称为人文科学。人文素质,是指社会中的人建立在人文科学知识之上,通过对人类优秀文化吸纳、受人类优秀文化熏陶所反映出来的精神风貌和内在气质的综合体现。语文学科是传承中外优秀文化的科目之一,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对人文素质的培养具有得天独厚的优越条件。因此,语文教师要充分发挥语文学科的育人作用,注重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 ‎    二、如何进行人文素质的培养 ‎   ‎ ‎ 人文素质培养,就是要坚持以人为本,注重人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在陶冶性灵、张扬个性、塑造人格、培育创新上下功夫,教会学生怎样做人。我认为可从以下五方面做起:‎ ‎  (一)提高教师素质 乌申斯基说“没有教育者个人对受教育者的直接影响,就不可能有深入性格的真正教育。只有个性才能影响个性的发展和定型,只有性格才能养成性格。”②在学习和生活中,学生除了受家长影响外,也经常把自己亲近的老师当作模仿的对象。在魏巍《我的老师》中,学生不仅喜欢听老师的朗诵,连老师握笔的姿势都急于模仿。就因为蔡老师在孩子们的心目中是至善至美的。这种性格影响如春风化雨,是润物无声的。所以,教师要求学生有的,你要先有;要求学生做到的,你要先做到,这种身教胜过百遍千遍的言传。‎ ‎    1、要更新观念。过去,我们过于重视知识的传授,过分强调知识的系统和完整性,认为每一个学段都应该系统地教给学生知识,都应该照顾到各个知识段,学段与学段之间知识上要衔接紧密。这样一来,课时有限,传授的知识又多,所以只能抓紧每一个45分钟向学生灌输,使学生成了灌装知识的“容器”。这种教学观念忽视了学生作为活生生的“人”的思想和情感,使学生成为读死书,死读书的“呆子”,不利于学生的终身发展。‎ 现在,我们必须改变这种“唯知识论”、“唯教师论”‎ 的传统观念。要充分认识到新时期的语文教育不再是单纯的传授语文知识,而是从语文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入手,着力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坐在我们面前的学生来自不同家庭、有着不同的生活经历,他们有各自对生活对未来的美好憧憬和追求,作为教师要为他们的成长与发展负责。这是学校作为“人才加工厂”所赋予我们的责任和义务。而我们绝不能只加工高分低能的人才,更不能再加工出像马加爵那样缺乏人文素质的人才,我们要把“以人为本”的思想放在第一位,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观。‎ ‎    2、具有广博的知识和终身学习的理念。随着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高新技术的不断涌现,教师的知识结构的更新和优化需求越来越强烈。因此,要求语文教师不但要有过硬的专业知识,而且还要拓展学科以外的广博的知识,使自己的知识不仅要“专”,而且要“广”,更要明确教师知识结构发展的重点转移到了学科教法知识的应用上来, 转移到了研究学生的学法上来。只有这样才能改变传统的思维方式,用全新的视角进行教学。同时,教师应树立终身教育的思想,不断丰富更新自己的专业知识,完善教学艺术,提高育人能力。‎ ‎   ‎ ‎ 3、做一个情感丰富的教师。人文素质的培养,是一个潜移默化、逐渐渗透的过程。最好的方法是以情感情,即在学生、作者与教师三者之间通过交流来感受对方情感上的美,以使学生受到熏陶,从而内化为自己的思想情感。很难想象,一个感情麻木、上课毫无激情,对任何事情都无动于衷的老师,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自主地参与到学习中来。教师的情感是学生学习兴趣的催化剂,是学生思维的激活剂,教师应用他充沛的感情,飞扬的激情感染学生,点燃学生情感的火花,从而使学生对教学活动产生浓厚的兴趣,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才能达到潜移默化的效果。要做到这些,教师必须对自己的工作充满热情,兢兢业业,任劳任怨,勤勤恳恳,必须对学生充满爱心,关心、爱护每一个学生,做学生的知心朋友。这样的“身教”是学生终生受益的精神财富。‎ ‎   (二)发掘人文底蕴 ‎    1、科学整合教材。语文是人文性很强的学科,人文精神在教材中有着丰富的资源。教材中的选文文质兼美,富有文化内涵、人文底蕴和时代气息,以真的情感、善的内容、美的形式寄寓着作家高雅的审美情趣,崇高的理想信念,伟大的人格追求。培育人文素质,首先要对教材进行整合优化,充分发掘作品的深层底蕴,用作家对社会、人生、人性的评判与沉思烛照学生心灵,用人文精神的雨露滋润学生的灵魂,促进学生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培育学生的人文观念、人文情怀、人文品质,以达到“见贤思齐”的目的。‎ ‎  ‎ ‎ 2、打通知识壁垒。语文具有很强的兼容性和渗透性。实现学科的合作交叉和渗透,拓展语文教学的空间,促进学生内在世界、自我能力的发展,应当是一以贯之的课堂教学理念。为此,教师要做课堂教学资源的创造者,打通各学科的知识壁垒,有目的、有计划地对教材内容进行适当的拓展,使人文精神与文化底蕴互相渗透、互相融合,实现多元化、多样化的文化积淀和思想交融,创造并传递积极的文化观、人生观、创造观,使教材中人文底蕴内化为学生个体素养,促进学生的和谐发展。‎ ‎    如:《教师之友》编辑干国强老师在教授《斑羚飞渡》一文时,充分挖掘文本资源,为了探究面临危险境遇时刻的人类表现和道德层次,依次引入了日本和我国古代的“弃老”、《“诺曼底号”遇难记》(节选)、克拉玛依大火等递增性质的事件。这些事件,深入到人性的高度来探讨危难,研究真知,激发起了学生对于“规则、文明与野蛮”、“个体生命尊严”、“敬畏生命”等问题的深刻思考。③这种渗透就是基于对教材人文底蕴的挖掘,对教材内容进行有目的、有计划地拓展,对学生人文素质的养成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我在教学《少年中国说》时,搜集了有关梁启超的事迹和思想的图片和文字材料,向学生作展示和介绍,激发了学生对这位寄予兴国希望于少年的改良主义政治家兼学者的敬仰之情。与此同时,我又介绍了同事王老师在寒假期间去天津参观梁启超故居的经历:在人们穿梭于繁华商场和大型超市、奔走于亲朋好友之间时,梁启超的故居却冷冷清清,门外无车马,室内除了管理员别无他人。其中的原因是什么?在启发学生探寻根源的同时,也使他们在失落中找到了作为天津市民的一种文化传承的责任感和建设家乡的使命感。‎ ‎      ‎ ‎ (三)改变课堂教学模式,营造平等、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 以往的课堂教学是教师讲,学生听的“一言堂”。而今,《课程标准》规定“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④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必须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营造平等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这样才有利于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 ‎    1、要与学生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首先,教师应该从人的角度去认识并尊重学生作为一个社会的人应拥有的人格尊严、权利,而不能把学生物化为记忆知识的机械式应试工具。教师的讽刺、挖苦、体罚都会挫伤学生的自尊心。应该把学生当成与自己一样的人,给予应有的尊重。其次,在学生面前,教师不必为了树立自己的教学权威而着意掩饰自己的错误或缺点,把自己装扮成完美无缺、无所不知的人。实际上,这种刻意装饰、居高临下的态度,不仅使师生难以沟通,而且让学生对老师更加敬而远之。不能“亲其师”,怎能“信其道”‎ 呢?教师要勇于向学生敞开自己的内心世界,将自己的喜怒哀乐,经验感受向学生表露,学生就会感到老师平易坦诚,容易接近,把老师当做朋友。要知道,成功而适当的表露可以模糊师生的角色界线,增强师生之间的心理沟通,使学生产生安全感并学会开放自己。当他们愿意把自己内心世界打开时,你的教学就成功了一半。因为有效的教学是以融洽的师生关系为前提的。再次,教师要公平地对待每一个学生。作为一个有素养的教师,要面向全体学生,公平地对待每一个学生。承认学生中知识、智力水平等发展的不平衡,允许学生参与程度的快慢不一。教师要了解每一个学生,课堂上既要让先进学生吃饱,又要让学困生吃好。要特别关注学困生,创设机会,让他们展示自己的优势。例如提问,设计一些相对容易的问题,让他们回答。也可以根据他们各自的特长,让他们有机会动手,动口。如有的学生擅长朗读,可以让他多朗读;有的学生擅长表演,可以让他参加课本剧的表演;有的学生字写得好,就多让他上黑板上做练习,等等。总之,尽量挖掘他们的长处,多给他们机会,让每个学生都能找到自己的位置,最终有所发展。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充分调动所有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他们充分感受到人格上的平等与尊重。‎ ‎    2、正确认识课堂上的自由和民主。自由、民主并不是教师“大撒把”,把一切全交给学生,让他们自己说了算。而是在师生互动中求得心灵上的沟通,彼此理解,彼此信赖,彼此合作。要做到这一点,教师必须从观念上放下自己,多给学生提供展示自己的机会。就像保罗.弗雷尔在《不平常的教育思想》一书中所指出的那样“在驯化教育的实践中,教育工作者总是受教育者的教育者。在解放教育的实践中,教育工作者作为受教育的教育者必须‘死去’,以便作为受教育的受教育者‘诞生’。同时,他还必须向受教育者建议:他应当作为教育者的受教育者而‘死去’,以便作为教育者的教育者而‘重生’。这是一个往来不绝的连续过程。这是一个谦逊的和创造性的运动,在这里教育者与受教育者都必须参加。”⑤‎ 如在阅读教学中,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可征求学生的意见,喜欢怎样上,不喜欢怎样上,教师据此对教案作适当调整。我在教授《窗》一课时,把《爱的奉献》这首歌作为礼物送给那位后靠窗的病人,并且选择了几幅生活中美丽的图片配合歌曲,以求激起病人及学生对他人、对生活、对人生的热爱。有的学生说,如果把画面做成有动感效果的就更好了。我接受了这个建议,并请学生和我一起修改,使课件更加合理、更具美感。给予学生自主发挥的空间,既加深了师生的沟通,又最大程度地激发了他们学习的创造性和主动性,提高了教学效果,同时也陶冶了学生向善向美的情操,可谓一举多得。‎ ‎    3、教师要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在教学过程中,由于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孕育了文本解读的多样性,因此我们要尊重学生反应的独特性、多元性。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都有着与众不同的人生阅历与心路历程,面对同一文本,自然会产生各自不同的理解感悟和情感体验,夏丐尊先生曾指出,“在语感敏锐的人心里,‘赤’不但只解作红色,‘夜’不但只解作昼的反对吧。‘田园’不但只解作种菜的地方,‘春雨’不但只解作春天的雨吧。见到‘新绿’二字,就会感到希望焕然的造化之工,少年的气概等等说不尽的情感。见了‘落叶’二字,就会感到无常、寂寞等说不尽的诗味吧。真的生活在此,真的文学也在此。”⑥袁行霈先生也曾说过:“‎ 读者在读诗的时候,他们的想象、联想和情感,以及呈现在脑海里的形象,虽然离不开词义所规定的范围,却又因人因时而有所差异。生活经验、思想境界、心理气质和文艺修养互不相同的读者,对同一句诗或一句诗中同一词语的意义,可以有不同的体会。同一个读者在不同的时候读同一首诗,体会也不会完全一样。”⑦因此,夏洛克在学生眼中既可能是吝啬、残忍、令人生厌的高利贷者,也可能是被孤立、值得理解与同情的犹太人。《关雎》中那个痴情的男子既可能成为学生心目中为爱执著的偶像,也可能被认为是“死心眼儿”,非要在一棵树上吊死的迂人。这要看学生的文化积累与感悟体验了,所谓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讲的就是这个意思。尊重学生理解与体验的差异,倡导阅读的个性化,就是尊重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就是坚持语文教育的人文性。‎ ‎    4、保护学生创造性思维的火花,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课程标准》要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⑧在传统教育中教师处于学生之上,其思想统治束缚着学生的思想。如“要听老师的话,按老师的要求去做”等,似乎老师是真理之神,一切都是正确的,不容许学生对自己有一点怀疑或批判,这些都不利于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因此,我们要勇于担负起打破这种传统教育思想束缚的开路先锋。‎ 首先要激励学生说真话。受传统教育的影响,许多学生已经适应了旧有的学习方式,即使有不同的想法也不敢轻易表现出来。只有真正消除了思想顾虑,才可能完全抛弃空谈、套话,才可能想人所未想,言人所未言。一旦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独立见解,那就预示着创新的火花就要爆发。阅读教学是开发创造力的广阔天地,教师要引导和启发学生积极探索,深入钻研课文,以课文的实际为依据,不囿于陈说,启发他们去寻求尽可能多的答案和解答的方式。只要教师转变观念,引导启发得当,就不难发出学生创造力的绚烂花朵,并进而结出累累硕果。‎ ‎    其次,要培养学生怀疑、批判精神。教师要超越自我,敢让学生向自己挑战,为培养学生批判精神,我曾经从学生日记中抄过这样几句顺口溜:现代教师武艺高,个个都会扔“飞镖”,教学更是有法宝,不是作业就是考,班里纪律真是妙,不能说话不能笑,学生胆敢大声叫,马上把他父母找。这分明表现了学生对一些老师的讽刺和批判。一般老师见了会大光其火,绝不会抄给学生看的。我的这一举动,主要是从我做起,做好自我批评,为学生做好示范。‎ ‎       ‎ ‎ 第三,要给学生表达思想创造环境。在教学中多让学生谈自己的感受,说自己的想法,对有创意的做法和想法,即使有些荒诞不经,只要是他动脑筋思考出来的,就要给予适当的表扬和鼓励。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展开敢想、善想的翅膀,形成独立人格。在讲完课文《窗》后,我请同学们谈谈自己的感想,大部分同学都表示要向那个编故事给病友听的病人学习,积极向上,善待生活,善待别人。可有一个同学则认为是这个病人害死了自己,也害了病友。他说,如果这个病人一开始就实话实说,而不是一而再、再而三地编些美丽的谎言骗自己的病友,也不至于病友的私欲迅速膨胀,出现课文的结局。善意的谎言有利于他人的身心健康,但是多了未必是好事。我指出了这位同学想法中偏激的地方,同时,也肯定了她这种换个角度看问题的思想,并鼓励其他学生向她学习。此后,在我的课堂上积极动脑,敢于发表不同看法的人越来越多,课堂气氛越来越活跃,教学效果当然也是越来越好。如果当时我简单地把那个同学作为反面教材大加批评,也许在课堂出现就只有人云亦云的“复读机”了。所以我想,对学生的想法、意识不能采取简单、粗暴的禁止和压制,而是要多一些理解、赞赏,那么他们将来就是自信的、具有责任感和开拓精神的一代新人。‎ ‎    (四)要改进评价方式 ‎    传统的评价方式基本上是一张试卷对学生“一锤定音”,仅仅是把目光盯在分数上,缺乏对学生的全面衡量。《课程标准》在评价建议中指出,“突出语文课程评价的整体性和综合性,要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进行评价,以全面考察学生的语文素养。“实施评价,应注意教师的评价、学生的自我评价与学生间互相评价相结合。”⑨‎ 这样的教学评价注重语文素养的发展,把语文教学的长远效果和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置于重要的评价地位。具体说,教师要注意评价的变化:一是注重评价的多元化。评价的主体再不只是教师,还将包括学生本人和全班同学;评价不仅仅是教师评价,还有学生的自我评价和全班同学的评价,使评价更具公正性。二是注重评价方式的多样化。改变以往单一的终结性评价体系,注重多种评价方式的运用,尤其注重形成性评价,对学生学习过程和发展过程的评价。三是注重评价内容的育人化。对学生的表现,以鼓励、表扬等积极性评价为主。对学生的学习,采用激励性评语,使评价机制从智力因素向非智力因素延伸。只有这样才能全面提高学生人文素养,对学生实现人格化教育。‎ ‎    (五)拓展语文教学的空间,用好生活中的语文资源 ‎    美国教育家华特·科乐涅指出,“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生活处处有语文,学生的“理解、积累”不是靠教师的讲解分析得到的,学生“运用的技能”也不是靠教师教出来的。学生只有亲自参加语文实践活动,从生活中学,他们的“理解”和“运用的技能”才能获得形成,才有可能成为“可发展的学习者”。‎ ‎    1、利用网络资源。《课程标准》要求学生掌握搜集和处理信息(包括网上学习)的能力,这就要求我们要用好网络资源。课前可指导学生搜集资料,增加对作者、背景及主人公的了解;课中可插入相关资料、文章的阅读,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为了更好地理解《鲁迅自传》,课前我要求学生查找鲁迅先生的生活经历和思想经历,这样学生就能更好地理解一代文化伟人强烈的救国救民之情。教学《故宫博物院》,我放映了有关故宫的小影片,学生对故宫有了较全面的认识。同时,还向学生展示了世界十大建筑,激发了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    2、利用电视资源。《诗经·‎ 蒹葭》是一首有朦胧之美的千古绝唱,为了更好地领略诗歌的意境之美,我在教学中先放电视连续剧《在水一方》主题曲的录像,学生随着音乐的节奏高声吟唱,很快就把这首诗背诵下来。这就是视听媒介所创设的情境,推动了学生对文字的理解并加深领会了文章的意境美,提高了学生的审美能力。‎ ‎    3、利用名著资源。可以让学生在正常的文化知识学习之余,多读一些名著,以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一要注重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由于名著的时代大多距现在比较久远,学生读起来不如现代作品那样容易接受,兴致不高。因此,我先从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着手,比如介绍古今中外的名人阅读佳话、故事;在语文课中增强点击名篇名著的频率;给名篇名著编写导语等。二要引导提示阅读方法,扩大阅读成果。阅读方法包括读书的方法(如默读、跳读、精读、略读、速读等)和做读书笔记的方法(如“圈点批注”、分门摘录、提纲挈领、写心得体会等)。三要适当开展课外活动,如开展读书报告会、故事比赛、演讲比赛、朗读比赛、成语接龙等。四要指导学生进行专题研究。如“逼上梁山的差异”、“保尔精神的影响力”、“鲁迅笔下的农民形象”等。‎ ‎    课堂上学习语文的知识是有限的,可是我们生活中的语文学习是无限的。我们在教学中要树立大语文观,鼓励、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努力去发现、学习身边的语文,生活中的语文,使语文教学的形式更加灵活,内容更加丰富多采,使学生在“乐学”中受到熏陶,促进学生人文素质的形成。‎ ‎    4、利用社区资源。一个有远见的教师,应鼓励学生奔向“十字街头”,关注社会生活,扩大信息接收量,让生活的源泉活水滋润语文的田园。看看街头的招牌有没有使用不规范字,是不是有错别字。遇到有这种情况怎么办?让学生自己动手解决。既维护了汉字的纯洁,又提高了学生的社会交际能力。到“光荣院”去走访一下老人们,和他们谈谈“昨天、今天和明天”,写个调查报告,不仅让学生们了解了老人们为新中国曾经作出的贡献,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受到了思想的洗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