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0.00 KB
  • 2021-04-22 发布

大班教育笔记随笔心得体会2020汇总

  • 8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大班教育笔记随笔心得体会2020汇总 ‎  大班教育笔记随笔心得体会1‎ ‎  案例:‎ ‎  在一次以小动物是我们的好朋友为题的主题画中,我让幼儿以小组为单位讨论、构思绘画的具体内容。分成六组的孩子们兴奋地讨论分工,有的拿工具,有的画动物,有的画房子,有的画小草,有的上颜色……一会工夫,许多画面伴随孩子们的欢呼声逐渐丰富起来了。其中一组由六位绘画、组织能力较强的孩子自由组合以"请小动物帮我洗澡"为题作画。半小时过去了,他们的纸上只画几条线条,但他们的争论却很激烈"猴子不是这样画的!""小孩不能画在这儿此"你画得不好不要画了!"……¨到最后,只有一位他们认为绘画水平最高的小朋友在忙着作画,其它五位呢,有的懒懒地看着他忙,有的干脆到别组欣赏别人的作品。‎ ‎  我组织此活动本意是集思广益,使孩子们从单纯的喜爱动物发展到进一步地认识动物,了解动物,认识到人与动物应该建立和谐发展的关系,同时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  分析:‎ ‎  显然,那组孩子的小组画没有成功。这组孩子的绘画水平在班里都居中上水平,为什么画不起来呢?于是我对这几个孩子进行分析:首先,六位孩子的能力相当,都有独立思维、独立组织的能力。其次,他们互不服气,独断性强,缺乏与他人沟通、协调的能力,缺乏全局意识。再次,孩子们好胜心强以自我为中心,不能虚心接受别人的意见和建议。‎ ‎  根据以上的分析,我采取了以下的措施:一是侧面教育,展示各组绘画作品,开展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请各组孩子介绍他们的合作过程和绘画内容,特别表扬那些协调合作很好的孩子并张贴他们的作品在显眼处。二是正面引导,让这组的孩子在借鉴别组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大家讨论合作失败的原因,"别组的孩子为什么能画得好呢?""你们组的小组画为什么完不成呢?怎样分工才能让每位小朋友一起做事呢?"鼓励大家大胆发表自己的意见,友好交流,"如果我们再合作时应该怎样做呢?"带领孩子展望下次合作的情景。三是实践印证,请这组孩子再以另一个主题合作绘画,"你先画大树。""你来装饰树干好吗?""我在这画一个扎辫子的太阳。""你把太阳画得高兴点行吗?"结果还是这个组合的孩子们和谐迅速地完成一副构思奇特的小组画。‎ ‎  评析:‎ ‎  经过这一次的活动,我觉得在组织此类活动时,应有意识地的将能力强弱的孩子进行较合理的搭配组合,让能力较强的孩子充分发挥他们的组织、刨造能力及全局意识,并从能力弱的孩子身上学会妥协与虚心请教,从中获取成就感与自信心。让能力较弱的孩子学会从别的孩子身上学本领,不断提升己有的知识经验。分组活动后,教师应观察每位孩子的活动情况,以协商万法及时调整各组人员的组合,激发孩子们的学习热情,提高孩子的组织、合作、协商、交往的能力,让孩子们在互帮互助的氛围里感受团队活动的乐趣与成就感,让孩子们带着欢乐的情绪学知识学做人。‎ ‎  大班教育笔记随笔心得体会2‎ ‎  背景:‎ ‎  在主题活动《中国一家亲》的开展过程中,孩子们争先恐后地谈论着自己知道的祖国的骄傲。有不少孩子都提到了国宝动物大熊猫,小意说:“我知道大熊猫是我们中国的国宝。”婷婷说:“我和妈妈在杂技表演里看到过大熊猫。”韬韬骄傲的说:“我还和大熊猫一起拍过照片呢!”接着,我根据孩子们的热点讨论,提议请大家一起来画一画祖国的国宝大熊猫。‎ ‎  实录:‎ ‎  绘画活动中,我创编了故事情景导入,讲述了发生在动物杂技团的故事:一天,动物王国里来了一个杂技团,有许多杂技演员表演了精彩的节目。有小狗钻火圈,有大象踢足球,还有小猴走钢丝......最后,还有一位身穿白衣服,带着黑手套,穿这黑靴子,耳朵上套着黑耳套,连眼圈也涂得乌黑乌黑的动物出场表演了更精彩的杂技,你们知道它是谁吗?表演了什么杂技?根据老师的提示,孩子们一下子就猜出了是大熊猫在表演。大家各自发挥着自己的想象力,有的说大熊猫可能表演了滚球,有的说大熊猫表演的是走独木桥,也有的说大熊猫会表演骑小车等等。于是,大家带着自己的想法开始画起“大熊猫耍杂技”......‎ ‎  镜头一:韬韬手拿画笔并没有急着往纸上画,反而轻声地自言自语地说着什么,过了好一会儿,他才开始动笔。最终,我看到了他画的大熊猫是在表演撑伞滚球的杂技。我问他:“噢!大熊猫在表演撑伞滚球的杂技,真了不起!那你刚才画画之前自言自语地说什么呢?”“我本来想画大熊猫走钢丝,可是,已经有小猴走钢丝了,大熊猫不能演人家演过的杂技,所以我在想他演什么杂技。”韬韬回答说。(原来,韬韬在作画的时候,他首先把故事情节回忆了一遍,并对杂技节目进行了选择。原本他想画简单一些的杂技表演“走钢丝”,但是由于故事当中已经说到了“走钢丝”的表演,他又想熊猫表演的是更精彩的节目,所以,他最后画的是熊猫表演“撑伞滚球”。这说明韬韬是一个肯动脑筋、能够根据故事情节来设计自己的图画。)‎ ‎  镜头二:宣宣坐在韬韬同一组,她在画图的时候先看看旁边萌萌的画,又看看对面韬韬的画,迟迟不肯动手。我提醒她说:“宣宣,刚才故事里的小动物都表演了什么节目呢?你认为大熊猫表演什么节目才会更精彩好看呢?”宣宣没作声,手中握着笔托着小下巴想了又想。接着,她又看了看韬韬的画,瞄了瞄萌萌的画,终于开始动笔画了起来。不一会儿,一只可爱的大熊猫站在大皮球上滚球的杂技呈现于画纸上。“哇!宣宣画的大熊猫是站在皮球上表演的!真精彩!”这时,我看到了她脸上自豪地笑容。(宣宣由于缺乏独立思考的习惯,所以,每每碰到要动脑筋、发挥想象力画图的时候总是东看看西看看不知道从哪里下手。而且,她的作品往往是与同伴的一模一样。今天,她画的熊猫虽然也是在表演球类杂技,但与他人的却有所不同,说明她也在动脑筋想像,力求与众不同。)‎ ‎  镜头三:凡凡画好了大熊猫演杂技,已经开始设计背景图案了。他一开始画了一些五角星,并涂上了亮亮的黄色,然后,我发现他拿起黑色的蜡笔在画纸上“唰唰”的挥舞起来。“唉呀!我怎么看不清楚大熊猫在演什么杂技啦?”我很想制止他的行为,但又怕伤了他的自尊心,所以用了婉转而惊讶的口吻来问他。只见凡凡不紧不慢地说:“‎ 这是晚上呀,大熊猫在晚上表演杂技的,天很黑,还有很多的星星。”一边说着一边继续用黑色的蜡笔涂着。(原来如此,看来凡凡并没对自己画画的方法感到诧异,反而在他的认知世界里,杂技演出就是在晚上进行的,所以他会将整个画面用黑笔涂抹进行装饰。)‎ ‎  反思:‎ ‎  今天的创意画过程中,我深深感受到孩子是有一百种语言的。孩子们在故事情景的带动下,充分发挥想象力设计了不同的大熊猫杂技表演——“撑伞滚球”、“踩高跷”、“跳绳”……不过,孩子们在绘画的时候,有的人磨磨蹭蹭,没有马上动笔画图;有的人总看别人的画,自己却迟迟不画;更有的孩子竟然用黑色的笔涂满整张画纸等等各种现象都有。作为教师,我没有马上给与孩子们指令性的指导,而是尽可能地站在他们的角度想问题,积极调动着自己的角色身份,适时在引导者、欣赏者、观察者当中进行转换,引领孩子们展开想象。(上海南门幼儿园)‎ ‎  大班教育笔记随笔心得体会3‎ ‎  入秋天,我们的区角中开起了水果店。随着各种各样的水果上市,水果店的生意也越来越红火了。‎ ‎  老板徐昱涛常常会在游戏过后乐滋滋的拿着一叠钱对我说:“今天我可发财了。”‎ ‎  可是,在赚到大钱的同时,徐老板遇到了不少困难。于是,我们针对他的困难进行了集体商议,最终得到了一种公认的结论。‎ ‎  困难一:生意太好,实在忙不过来。‎ ‎  解决方案:找几个伙计帮忙雇店,不过要徐老板平分赚来的钱作为工资。‎ ‎  困难二:客流量太大,小店显得很拥挤。‎ ‎  解决方案:水果店每一批生意只招待三位顾客,客人可以挑水果店不太忙的时候来光顾。‎ ‎  困难三:很多客人不满意徐老板开的价钱,有的太贵,有的太便宜。‎ ‎  解决方案:商讨了各种水果的价钱。‎ ‎  在这问题中,徐老板提出了自己的想法,他说外面水果摊上的老板卖水果会用称称一下水果的重量,他希望也能像他们一样来卖水果。于是,我们马上为他提供了天平秤,如此一来,徐老板算钱就发生了困难,最后,还是决定还是以水果个头的大小来决定水果的价钱。‎ ‎  困难四:水果太畅销,断货了。‎ ‎  解决方案:三班、四班两个班的孩子轮流带水果来,带来的水果不能是容易腐烂的品种。‎ ‎  在遇到困难的同时,徐老板还为自己的生意动了不少小脑筋,出了不少金点子:‎ ‎  点子一:推出特价吸引顾客。‎ ‎  点子二: 发传单给顾客和其他商店的老板。‎ ‎  点子三:为自己的水果做广告,如:叫卖。‎ ‎  针对他的金点子,我便将一曲广告歌《水果恰恰恰》带给了大家,水果店的伙计就喜欢一边敲着节奏一边唱一唱广告歌,如此一来,本就生意兴隆的水果店就更加红火了。‎ ‎  在多次的游戏讲评中,孩子们和我一起总结了徐老板的生意经验,发现为自己的小店做广告能吸引客人,于是纷纷编起了自己家特有的广告歌,虽然唱的时候稍显变扭,但孩子们在游戏的过程中开动了脑筋,体验到了角色游戏的快乐 ‎  大班教育笔记随笔心得体会4‎ ‎  [课堂评价的意义]‎ ‎  一直以来,课堂教学评价的关注点都是以教师为主,十分注重教师在课堂上的表现。这显然与新课程所要求的课堂教学价值观不相符合。既然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每一位幼儿的发展,教师的教应该为幼儿的学服务,教师教的效果要体现为幼儿学的效果,衡量一节课成功与否的标准就该看孩子有无进步或发展,而不是看教师有没有教完内容或设计的环节多么的花哨。如果幼儿不想学或学了没有收获,即使教师教得再辛苦,环节在花哨,也是无效或低效教学。所以,我们首先应该转变课堂教学评价的基本思路,从“以教论学”到“以学论教”。‎ ‎  关注幼儿在课堂教学中的表现应成为课堂教学评价的主要内容,除了关注他们的知识技能目标的达成以外,还应关注他们在课堂上师生互动、自主学习、同伴合作中的行为表现、参与热情、情感体验和探究、思考的过程等等,即关注孩子是怎么学的。通过了解幼儿在课堂上如何讨论、如何交流、如何合作、如何思考、如何获得结论及其过程等等幼儿的行为表现,评价课堂教学的成败,既关注教师的行为,也关注教师如何促进幼儿的学习,如教师如何组织并促使幼儿讨论、教师如何评价和激励幼儿的学习、教师如何激发幼儿学习的热情和探究的兴趣等,以此来评价教师课堂行为表现对学生“学”的价值。‎ ‎  [课堂评价的开展]‎ ‎  为了更好的开展课堂教学评价, 我们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深入的开展课堂评价教学。在教学研讨课和平时教学上都展开了课堂评价。‎ ‎  [案例分析一]‎ ‎  在刚开展教学研讨时,我们语言组的老师针对一次教学研讨课进行了课堂评价。那是一节语言活动题目是《数小鸡》,这是一首很老的儿歌课,它的目标是学习儿歌感受儿歌的音律美。以前的方法是老师教受儿歌幼儿集体学习,那么幼儿就是被动的在学习。老师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就会忽略掉一些幼儿的表现。如何让教师关注每一位幼儿在上课时候的表现呢?我们语言组的老师对这首儿歌的教案进行了大胆的设计,让幼儿主动的学习。首先先进行游戏找小鸡,让每位幼儿参加情景表演,让幼儿融入到教师设计的情景中去。然后在让小朋友学念儿歌,在学会的基础上在让幼儿进行情景表演儿歌,体验学念儿歌的快乐。我们根据小班幼儿年龄的特点,选择了采用情景表演的方式来引导幼儿学会儿歌,从以前幼儿被动学习到幼儿很感兴趣的主动学习体现了在课堂上幼儿“学”的价值。‎ ‎  [案例分析二]‎ ‎  从幼儿的兴趣出发激起幼儿的学习兴趣。这是一堂我的随堂音乐课《办家家》。我们班级有很丰富的区角内容,孩子们对办娃娃家都很有兴趣,所以在上这节课是我的引题就是问他们:“你们喜欢玩过家家吗?你们平时都是怎么玩的?”因为是从孩子兴趣出发的,当他们一听到这个问题是都争着回答。所以在学这首歌的时候仿佛找到了情感的共鸣处,不用太花哨的环节设计他们就唱的津津有味。‎ ‎  [反思]‎ ‎  从关注教师的“教”到关注学生的“学”,这一课堂教学评价视角的转变直接给教师的教学行为带来了巨大的变化。以往大家在评课的时候都是关注老师提出的问题和设计的环节,而忽视了幼儿在教学活动中的表现,通过本次活动,我们大家在上课以及评课的观念上有了很大的变化,我们更加注重了课堂评价要从孩子的“学”出发。‎ ‎  在本次活动中根据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反思了教师教育行为的适宜性和教学有效性。在量性的表格和质性对话评价中,展现幼儿能力和思维形成过程,促进幼儿多元能力的发展。同时,帮助教师树立新的评价观,发挥开放性评价功能,进一步培养教师的评价能力,促进教师课堂技艺的提高和专业发展。‎ ‎  大班教育笔记随笔心得体会5‎ ‎  背景:‎ ‎  最近,我们正在开展“动物大世界”的主题活动,我们通过高结构和低结构的活动,和孩子们一起探索着各种动物的特征和生活习性。在探索的过程中,我发现有的孩子对动物的了解远远超过我们教师,我们在和孩子的互动中一同汲取经验和养份。今天,我要讲述的就是和孩子一起探索“长颈鹿”的故事。‎ ‎  实录一:‎ ‎  今天的集体活动主要是画长颈鹿,由于前不久刚刚画过斑马,于是,活动开始时我就请孩子们一起比较斑马和长颈鹿的不同之处,孩子们的兴致很高,讲出了许多不同之处:长颈鹿的脖子比斑马长;长颈鹿有触角;长颈鹿的花纹是一块一块的,斑马的花纹是一条一条的;花纹的颜色也不一样……‎ ‎  在孩子们尽情地讨论后,我出示了我的范例——长颈鹿的一家,正当孩子们大叫:“好漂亮!”时,金天又一边举手一边说:“我又发现不一样了,斑马有棕毛,长颈鹿没有的!”‎ ‎  “哦,你又发现了……”‎ ‎  还没等我讲完,奔奔又叫起来:“长颈鹿有棕毛的!”‎ ‎  “没有的!”孩子们都叫了起来。‎ ‎  “到底有没有?你们仔细看过长颈鹿吗?”‎ ‎  “没有的!”“有的!”这时,孩子们出现了不同的观点。‎ ‎  一时间,我自己也不能确定长颈鹿到底有没有棕毛,但活动又没有结束,所以,我就告诉孩子:“现在,我们不能确定长颈鹿到底有没有棕毛,那我们先别画棕毛,等活动结束了,我们再一起去找找资料,如果有,我们再添上去,好吗?”‎ ‎  孩子们也同意我的提议,于是,活动就继续进行下去,孩子们暂时画的就是没有棕毛的长颈鹿。‎ ‎  分析:‎ ‎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与幼儿的学是一对矛盾的综合体。两者间存在着相互制约、自动调节的动态平衡关系。教师教的越多越满,幼儿的学必然越被动,在这种状态下,幼儿的学习空间从何而来?反之,如果教师退一步,被动一点,幼儿则进一步,主动一些。在“动物园里的动物”中,孩子们对长颈鹿的特征有过初步的讨论,所以在今天的活动一开始,我没有直接将长颈鹿的特征重复给幼儿听,而是借助幼儿对斑马和长颈鹿的已有经验,先请孩子进行比较、讨论,调动了幼儿主动发现、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在比较和发现中,孩子们对长颈鹿的基本特征有了进一步的巩固。所以,我认为前面的环节,我和孩子的互动是成功的。‎ ‎  在师幼互动中,教师决不是简单的管理者、指挥者或裁决者,而是良好师幼互动环境的创造者、交往机会的提供者、积极师幼互动的组织者和幼儿发展的支持者、帮助者、指导者和促进者。教师只有对自己的角色进行正确的定位,才可能在实际中更多地关注幼儿的实际情况和主体发展,关注幼儿的发展需要。虽然,在出示范例时,我的意图是让孩子发现不同的动态以及画面上事物之间的重叠,但是,金天小朋友却从我的画上看出了 “长颈鹿没有棕毛”并引起了孩子的争论。当时,我自己也觉得一愣,因为自己在画范例时,根本没有考虑长颈鹿有没有棕毛,而是凭自己的印象画了出来,所以,我本身对长颈鹿就缺乏足够的了解。但是,我没有急于把孩子拉回到我的预设中,因为我觉得孩子的争论是非常有价值的,所以在没有正确答案的情况下,我也没有权威地要求孩子服从老师的范例,而是鼓励孩子回去收集资料,留给孩子继续探索的空间。‎ ‎  实录二:‎ ‎  第二天早上,棋棋和小刚各自从家里带来了长颈鹿的玩具,看到我,两人都急着去拿自己的玩具来给我看。‎ ‎  棋棋一边拿,一边就已经说着:“长颈鹿是有棕毛的,不过是短的!”‎ ‎  可是,当小刚的玩具拿来时,他却说:“没有棕毛的!”‎ ‎  棋棋马上急了:“肯定你的做错了!”‎ ‎  “没有”‎ ‎  两人开始争论,旁边的小朋友也围了很多,跟着一起争论着!这时,奔奔也急匆匆地找到自己的动物书来了,“老师,你看,书上的长颈鹿是有棕毛的,这里还写的‘长颈鹿的脖子上有棕毛……’”‎ ‎  现在是2比1,不过,小刚显然还不服气,从他的眼神中可以看出,他在等待我的答案。‎ ‎  “你们都比老师记性好,回家查了资料,老师倒忘记了,应该给老师批评!哎呀,你们玩具也有了,书也有了,我该到哪里查资料呢?”‎ ‎  “上网!”有位孩子叫了起来。‎ ‎  “好,那我们一起到科普网上查查资料!”‎ ‎  于是,孩子们都争先恐后地围到电脑旁边,看我查资料,最后,孩子们从长颈鹿照片和文字介绍中找到了答案。‎ ‎  分析:‎ ‎  孩子收集资料以及争论的过程说明他们对昨天出现的问题表现出了极大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因为这个活动是幼儿自己需要的活动,所探索的问题是他们真正想知道的东西,所以他们发现问题,寻找问题答案的途径都是各不相同的。当幼儿通过自己收集资料,问题还是无法得到解决,但他们又急需一个答案时,我又考验孩子还有什么办法可以收集资料,在这个小小的互动中,又拓展了孩子收集资料的途径。‎ ‎  反思:‎ ‎  在上面的案例中,我渐渐领悟到,教师要关注孩子们感兴趣的问题,挖掘有价值的教育内容,与幼儿共同合作学习。教师应追随幼儿,从他们的反应中敏感地捕捉其中蕴含的学习价值,给予及时适当的引导,《纲要》中也提出教师要善于发现幼儿感兴趣的事物、游戏和偶发事件中所隐含的教育价值,把握时机、积极引导。师幼只有在共同参与探索,共同提出设想,共同寻找材料,共同寻求答案的互动中,才能迸发出智慧火花,促进情感的交流。在这互动过程中,教师对幼儿是一种滋润式的哺育而不再是倾泻式的灌入。‎ ‎  由此可见,幼儿园教育活动的目标能否达成,仅仅依靠教师的权威是难以实现的,和谐默契的师幼关系在其中起着桥梁作用。在与孩子们一起活动的历程中,我时时为幼儿的创造潜能而感动,它在平平淡淡的真实生活中自然地沉淀着、积累着。当然,在师幼互动中,不仅幼儿得到了积极的影响和发展,教师也同样可以从师幼互动中汲取经验和成长的养分,并在反思中逐步提高自己,这正是每一个教育者所期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