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5.00 KB
- 2021-04-22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历史论文之初中历史“课堂 媒体 活动三位一体”教学
模式的构建
初中历史“课堂 媒体 活动三位一体”教学模式的构建厚街中学文
均庆关键词:历史课堂、多媒体技术、实践活动、三位一体、教学模式
内容摘要:主要观点:1、运用多媒体技术打破传统单一的教学手段,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解决教材的重点、难点。具体从
三个方面突破:①、运用声音创设美育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
学生在生动活泼的美好氛围中,轻轻松松地学习历史知识;②、运用影
象,提供声像并茂、视听结合的信息,创设动态情境,活跃课堂气氛,
解决教材的重点和难点;③、利用多媒体课件创设图文并茂的历史情境,
使学生在形象直观的教学氛围中理解历史。2、联系当地实际,让历史
走出课堂,走向社区、走向社会、走向身边无限广阔的生活天地。亲身
参与实践活动,主动探究,思考回味,合作学习,逐步树立终身受用的
历史素养和思维方式。3、利用多媒体网络平台,把活动成果引入历史
课堂,实现课堂、媒体、活动的完美整合一、背景分析较长时期以来,
中学历史教学困难较多,集中体现为教师实施教学比较困难,学生学习
兴趣普遍不高。具体表现在:1.课堂沉闷,教学手段单一。长期以来,
中学历史教学课堂沉闷,教学手段单一。所谓一本书(课本),一张嘴,
一支笔(粉笔),一言堂(一讲到底),就是对传统教学手段的最好概括。
采取这种单调的教学手段,在课堂上往往是:教者滔滔不绝,口干舌燥,
而听者则觉得索然无味,甚至昏昏入睡。教师的课堂若不能激发学生的
积极性,其教学效果如何,那就可想而知了。 2. 课程设置不够
合理,教材依然困扰着教学。多年来,历史课程指向的是抽象的应然世
界,而不是学生生活在其中的实然世界,课程目标的设计不是把学生看
成一个活生生的人,不能满足学生现实生活需要,缺乏对学生可能生活
的塑造。课程内容设计脱离现实生活和社会实际,课堂生活没有现实感,
更没有生活意义和生命的价值,无法领略人生过程的丰富内涵和心物统
一世界的深刻意义,难以使学生对他所生存的世界进行整体的理解和把
握。 课堂局限在校园的
围墙内,把学生规定在刻板的课堂之中,把课堂抽象化为教材,学生的
课程空间过于狭窄,忽视对人生有意义的且人生在其中的世界,学生丧
失了生命的活力,课堂成为脱离生活的乌托邦教育,一些空洞的说教与
时代精神格格不入,难以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在这
样的“教育围墙”中长大,将导致学生生活意义的丢失,学生的整个精
神生活被定格在既定的课堂上,我们的孩子就像生长在温室中的花草,
周围的氛围过于羼弱,自身的根基流于疏浅,经不起自然的风雨,缺乏
生活和生存的基本能力,意志品质不能受到有效的磨砺。3.教学观念落
后,评价方式单一。较长时期以来,在历史教学中常常看到教师观念,
教科书的结论先入为主,除许多史实需要学习者记忆外,就连一些非绝
对真理的结论也要记忆,学生除了背历史就没办法学历史了,极大地弱
化了历史学科的教书育人功能。在学生学习成绩的评价过程中,过分强
调评价的甄别与选拔功能,忽视促进学生发展的功能。评价指标单一,
基本以书本知识为核心,忽视对实际能力,学习态度的综合考查。评价
方法多采用纸笔方式,过于注重量化,学生基本处于被动地位,评价技
术落后。过分关注对结果的评价,忽视对过程的评价等。这样的教学观
念和评价严重地制约了素质教育的推进,也影响着亿万青少年健康的发
展。 二、具体做法(一) 运用“多媒体”技术打破传统单
一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解决教材的重点、
难点,建立起直观、生动、自主、协作、探究的历史课堂教学模式。本
人自 1996 年以来,便开始对历史课堂的授课形式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
改革,时至今天,已从当年简易的幻灯胶片投影走到今天的彩色实物投
影,从一部简易的录音机走到今天的计算机网络平台,从简易的录像电
视走到今天高清晰度的液晶投影。教学硬件发生了质的飞跃。为改变传
统单一的历史课程授课模式,实现科学化,现代化的历史教学创造了良
好的条件,下面将就本人八年来在多媒体教学方面的实践探索作一简单
的总结。一方面与同行们互相学习,另一方面也可以在总结反思中认识
自我、完善自我、提升自我。我想也只有在这些日积月累的反思总结中,
才能一步一个台阶地实现自我的提高和超越,才能形成有个人特色的教
学经验和教学风格。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课堂教学模式发生了很大
变化,历史教学的理念也得到了更新,多媒体计算机被引入了历史教学
之中。多媒体计算机是一种高效快捷的教学工具,结合投影仪和合适的
多媒体课件就可以将教师的教学意图形象直观的表现出来,可以创造符
合教学内容的教学情境,激起学生的注意力,唤起学生旺盛的求知欲,
使学生融入课堂教学的情境之中,在多年的历史教学中,本人使用多媒
体网页软件制作课件组织教学,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1、运用声音
创设美育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生动活泼的美好氛围中,
轻轻松松地学习历史知识。查有梁在《控制论》中说:“美的知识容易
记忆也容易运用”。本人在历史多媒体教学中,通过适当运用声音向学
生输送美,让他们在美的声音中感悟历史,陶冶心灵。音乐美是学生最
喜欢欣赏的,最容易记忆的,适当地在历史教学中加以运用,对激发学
生的乐学情趣,开拓学习的思维,会收到良好的效果。例如在讲授《中
国共产党的建立》一课时,本人用一首情深意切的歌曲《唱支山歌给党
听》导入新课,随着画面亚斯玛那亲切、深情的歌声的出现,同学们对
党的情感和体验也随着画面的情景、音乐油然而生。这样就为本课内容
的讲授打下了良好的心理(感情)基础。又如本人在讲授《中华人民共
和国成立》时,当讲到人民英雄纪念碑建立的时候,我又利用了音乐情
感来加深学生对这一内容的理解。当讲到这一内容时,我播放了用课件
转制好的作曲家刘炽站在人民英雄纪念碑前创作《英雄赞歌》的镜头:
每次我来到这里,我的心总是沉沉的,又想起了三十二年前蘸着泪水写
成的歌,那些日子,眼前闪现的全是志愿军,是王盛,是那些和我一起
当红军而在战斗中光荣牺牲了的小战友,他们向着我喊,向着我叫:“刘
炽啊!刘炽!我们为了新中国命都搭上了,这首歌,你要是写不好,可
对不起死去的我们啊,你一定要写好,一定要写好啊!”接着画面传出
《英雄赞歌》的音乐:“为什么战旗美如画,英雄的鲜血染红了它。为
什么大地春常在,英雄的生命开鲜花……”。学生想象的翅膀展开了,那
刚劲、激昂的歌声象是再现了当年那战火纷飞、冲锋陷阵的场面,从而
激发了学生对革命先烈的崇敬之情。这种对历史的感悟和体验是传统的
教学手段所无法达到的。当学生朗诵人民英雄纪念碑碑文时,我又利用
了《英雄赞歌》的纯音乐作配音。随着碑文在屏幕上徐徐升起,加上学
生 深 情 的 朗 诵 和 优 美 的 配 乐 , 又 交 织 出 一 幅 优 美 的 画 面 。
2.运用影像,
提供声像并茂、视听结合的信息,创设动态情境,活跃课堂气氛,解决
教材的重点、难点。低年级学生的学习兴趣带有一定的随意性,易受感
知对象、外部特征所影响。学生的想象力及记忆力和想象、记忆的对象
的直观性有直接的关系,具体形象的事物更容易引起学生丰富的想象。
根据国内外有关专家调查统计,同样的内容,只凭听能记住 15%,单凭
看能记住 25%,而视听结合可记住 65%。运用影像到教学过程中恰是实
现视听结合的有效手段。一些重要历史事件的背景、经过用传统授课手
段讲授难以让学生形成一个鲜明的历史概念和理解其深刻意义。而运用
影像这种电教手段不仅能把一些错综复杂、头绪繁多、涉及人物广的历
史事件的脉络简练出来,突出重点,同时加上一些珍贵的历史片断补充
教材,这样既克服了教材受时间、地点限制的不足,又显现了一些重要
历史事件的演变过程,充分发挥了直观教学的效果,从而开拓了学生的
视野,加深学生对历史表象的理解,形成历史概念。这是一般的直观教
具所难以达到的。例如在讲授《中国共产党的建立》一课时,本人在讲
授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背景的时候,从电影《开天辟地》中剪辑了两
段录影片断,然后利用课本中共产党早期组织分布示意图把上海、北京、
济南、武汉、长沙、广东、山东、日本、法国等共产主义小组和党旗标
志制作成动态显示的效果,配合录影片断中共产主义小组成立的介绍同
时展现在屏幕上,这样共产党成立的历史条件——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和
共产主义小组的建立通过录影片断和图示形象生动地再现在学生面前,
学生在活生生的画面中得到抽象的知识。当讲到中国共产党成立的经过
时,本人又让学生观看一段从电影《开天辟地》中精心剪辑出来的录影
片断,学生首先从录像片断中了解了“中共一大”召开的经过及其伟大
意义,然后利用共产党早期组织分布示意图和参加“中共一大”部分代
表画像制作动态效果对“中共一大”从时间、地点、出席代表、内容和
历史意义进行归纳总结。其中地图设计在屏幕右边,中国共产党成立的
时间、地点用彩色动态效果闪现在地图上。出席代表的画像用鼠标一张
张点击出现在屏幕的左边,并用红色箭头指向会议地点——上海。中共
“一大”内容归纳完后,再用两彩色圆柱状图形把中共成立时的 52 位
党员人数和党成立 80 周年时 6400 万党员进行鲜明的对比以加深学生
对党由小变大、由弱变强的沧桑历程的认识。此外,多媒体技术的应用
又为本课内容的深化延伸创造了条件,笔者在讲完中国共产党成立的经
过后,是这样把本目内容深化延伸的:同学们,中国共产党成立了,她
给生活在苦难中的中国人民带来了光明和希望。从此中国共产党人领导
工农大众高举鲜红的党旗,从南湖到安源,从南昌到井冈山,从遵义到
延安,从西柏坡到天安门,中国革命走过了迂回曲折、硝烟弥漫的征程。
为了民族的独立和人民的自由幸福,28 年来,多少的共产党人前赴后继,
他们在枪林弹雨中,在牢狱囚室里大义凛然、视死如归。在刑场上举行
婚礼的周文雍、15 岁就英勇就义的刘胡兰,在狱中受尽酷刑而坚贞不屈
的江姐……哪一个故事不震天地,撼鬼魂。今天就让我们跟着历史的镜
头回到当年那残酷的战争年代看看我们的共产党员是如何的面对死亡、
如何的坚贞不屈的!接着播放一段从电影《烈火中永生》中精心剪辑而
成的录影片断。学生通过录影片断中许云锋、江姐等共产党员所表现出
来的坚贞不屈、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唤起他们对用鲜血和生命换来今天
幸福和自由的千百万共产党员的无限崇敬。这样从歌曲导入、成立背景、
成立经过到共产党员在狱中的表现,通过活生生的历史画面,把中国共
产党的光辉历程深深地刻印在学生的脑海中,从而使学生从内心深处产
生对党的信仰和热爱,这种从情感上产生的心理体验是传统的教学手段
所无法达到的。3、利用多媒体课件创设图文并茂的历史情境,使学生
在形象、直观的教学氛围中理解历史。在历史课堂教学中,历史事件的
背景讲授是较为抽象的,学生也不易于理解,如果运用多媒体技术,制
作成图文并茂的直观课件来讲授,学生的理解就容易多了。例如在讲授
《鸦片输入和禁烟运动》一课时,我是这样利用多媒体制作的课件来讲
述鸦片输入的历史背景的:利用一幅世界地图,在英国本土位置用动态
效果和配音显示出 1640 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和 18 世纪 60 年代英国工
业革命。然后在文字解说的配合下用红色箭头配以枪声从英国本土一路
指向中国。(文字解说:这次工业革命为英国创造了巨大的生产力,促
进了英国经济的迅速发展,为了开辟国外市场,推销工业品,掠夺廉价
的工业原料,英国把侵略矛头指向开始走向衰落的大清王朝。用枪炮轰
开了这座东方古国的大门。)这样英国向中国输出鸦片的历史背景在一
幅具有动感的世界地图的配合下便显得一目了然。当讲到鸦片的输入给
中国带来的危害时,本人又把同学们在第二课堂活动中所创作的鸦片危
害的漫画作品配合课文中的四点危害在屏幕上同时显出进行讲述。这样
同学们在自己所创作的漫画的配合下就更易于理解和记忆,并会在脑海
中留下深刻的印象。
(二) 联系当地实际,让历史走出课堂,走向社区、走向社会、走
向身边无限广阔的生活天地。亲自参与实践活动,主动探究,思考回味,
合作学习,逐步树立终身受用的历史素养和思维方式。从杜威那里,我
们知道了“教育即生活”,从陶行知那里,我们又知道了“生活即是教
育”。且不说哪种说法更有道理。至少他们都看到了至为重要的一点,
那就是教育与生活的多么密切。然而,在长期的历史教育实践中,本人
发现一个耐人寻味的问题,很多学生爱好历史,但却不爱上历史课,爱
看历史课外读物,却不爱读历史教科书。究其原因,是我们的历史课太
死板太僵化,我们的历史教科书太枯燥泛味。由于教材内容的干瘪,很
大程度上限制了课堂内容与社会生活的联系。历史就其内容来说,所反
映的本质更是社会性的,于是课堂教学就不能仅关乎学生个人,而是要
进一步关乎社会。社会现实是历史的自然延伸,也就是说历史决不是
“死”的,与现实和未来无关的东西。但是,由于长期以来受“左”倾
思想的影响,历史教材的编写并未反映社会历史的多样性,往往是政治
史唱主角,假太空的政治说教太多,从而使历史教育极度缺泛那些与社
会生活密切相关的教育素材,如果我们的历史老师不设法拓展和补充,
那么课堂教学就只能局促于教条、干瘪、僵死的教材内容,也就无法生
动地揭示历史与社会生活的关系,更无法给学生以“鉴古知今”、“彰往
察来”的启迪。上这样的课,学生的感觉就只剩下索然无味了。为此本
人自 1998 以来,开始尝试把课堂学习和社会生活实践紧密结合在一起,
让学生走出课堂,走向社区、走向社会、走向身边无限广阔的生活天地。
在大千世界多姿多彩的生活中,与社会、自然对话和相融。具体做法:
1、活动主题的开发:近几年来,本人一般是每一个学期选定一个主题
进行组织活动。活动主题的确定一般是根据本学期课程的内容和当地的
实际而提出,力求使活动生活化、本土化。比如:案例(1):当讲到
中国历史第三册鸦片战争这一内容时,本人结合课本和东莞当地的实际,
确定了“走进鸦片战争古战场”的活动主题,组织学生从下列三个方面
开展了活动。①踏着先辈的足迹,铭记屈辱的历史:通过参观鸦片战争
博物馆、林则徐销烟池和沙角炮台,同学们感受了当年那场轰轰烈烈的
禁烟斗争和关天培、陈连升等革命先烈那血战沙场为国捐躯的悲壮场面,
从而使同学们懂得今天的幸福生活是无数革命先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
的,明白落后就要受挨打的道理,激发了同学们为振兴中华而努力学习
的信心②从虎门销烟到当代禁毒:到东莞戒毒所采访戒毒人员,感悟那
些戒毒人员悔恨的人生历程,了解东莞地区的吸毒、禁毒现状。走进互
连网了解我国及世界各国的禁毒斗争以及毒品对人类带来的严重危害。
在大厅我们看到了那一张张与毒品犯罪作斗争的干警叔叔们似曾相
识的面孔。
望着窗外离我们
渐 渐 远 去 的 戒 毒 所 , 我 们 想 到 了 许 多 许 多 … …
③古战场上的变迁——今日虎门摄影报道:以摄影的形式把改革开放二
十多年来虎门所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记录下来,用镜头去感受党的改
革 开 放 政 策 给 当 年 英 雄 的 虎 门 后 代 所 带 来 的 幸 福 生 活 。
虎 门 大 桥 的 建 成 , 结 束 了 粤 东 、 粤 西 一 水 隔 天 涯 的 历 史 。
昔日熙熙攘攘的虎门渡口,今日已成了
古 战 场 上 沧 桑 变 迁 的 历 史 见 证 。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