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5.50 KB
- 2021-04-22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其他论文之对课堂有效性的几点思考
课堂教学有效性指什么?余文森教授从专业的角度回答了什么是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问题,他认为:从专业角度说,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获得发展。首先,发展就其内涵而言,指的是知识、技能,过程、方法与情感、态度、价值观三者(三维目标)的协调发展。
通俗地说,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课堂教学活动,学生在学业上有收获,有提高,有进步。具体表现在:学生在认知上,从不懂到懂,从少知到多知,从不会到会;在情感上,从不喜欢到喜欢,从不热爱到热爱,从不感兴趣到感兴趣。
课堂教学的时间是固定的,要想提高有效性就必须思考如何提高教学质量、如何实现更多的教学目标。那么究竟教师哪些方面的能力与课堂的有效性有关呢?我觉得有如下几个方面是值得我们思考的:
1. 明确课堂所要实现的目标
对于课堂所需实现的目标,教师要从知识与技能,态度与情感以及价值观等方面去思考,明确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教学目标。有了这样的教学目标,才能在设计教案时有个总体的思考方向。确立教学目标的有效性是指教学目标确立要遵循有效教学的价值取向。即:目标确立应当是开放的,不应该是封闭的;应当是全面的,而不是单一的;目标的确立应尊重学生的学习需要,满足学生的学习兴趣;目标的确立要符合发展学生人文素养的要求,即在课程教学目标中整合人文精神的渗透;目标的确立还要考虑教师自身在课堂教学中教学个性发展方向
2. 心中始终有教学整体框架
由于课堂教学是师生互动的一个动态过程,出乎意料的情况时有发生,或者每个环节的进度并不完全在教师的掌控之中,这便需要教师心中始终有个教学的整体框架,对课堂的教学进程有个清楚的定位,从而为实现整体的教学目标随时进行调整。学生个体的差异性是客观存在的,不要简单地把学生之间的差异看成是教学的问题,而是要把学生之间的差异看成是教学的资源,教学中要充分地合理地艺术地利用这一资源,使学生之间发生实质性的互动,这是实现教学增值,也是教学面向全体学生的重要保证。
3. 教学设计合学生胃口
教师在课前的教学设计非常重要,这直接影响教学的有效性,当然教师对教案的实施能力也非常重要,有一个好的设计,不一定就能教得好。很显然,如果你的设计中所创设的环境不能吸引学生,或学生不感兴趣,那一定会降低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除此之外,设计的各个环节的流畅性也很重要,要符合学生的思考、探索、求知过程,逐层诱导深入,理解巩固,深入浅出。教师的表情和动作(精神饱满、富有激情、恰当的动作和姿势);教师的语言(恒定的音量、亲切柔和、适合学生年龄特征);教师的非语言沟通(目光沟通、距离沟通、体态沟通、辅助性语言的沟通等)也得跟上。像我们这样的青年教师教学常规问题较多。
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正确引导、评价、点拨语准确恰当,教学过渡语、小结语自然精当,教学语言浸润情感等等尚嫌不足,有待加强。
4. 了解学生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出发点,实现教学目标是终点。这个实现的过程如何进行是由学生现有知识和兴趣以及教师的实施水平综合决定的,这便需要除了教师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之外对学生还应有比较充分和全面的了解,也只有这样教师才能设计出吸引学生的课堂来。一旦课堂对学生产生了吸引力,有效性在某种程度上就有了保障。对“走神”的学生多提问,如果学生答非所问,先让学生体面地坐下去,然后抓住学生积极反应的时机,再让他们好好地表现;对“粗心”的学生让他多板演,对自信心不足的学生让他多交流,对学习困难的学生“开小灶”给予耐心的指导等等。
5. 丰富扎实的理论基础
教师对大纲的教学要求、教材的编排意图、旧知识的迁移程度、新内容的重点、难点、疑点都要了如指掌,切透知识在各单元、章节乃至整册教材中所处的地位和作用,将整体知识化解成一个个知识点,并将其分散到各课时中逐个加以击破,统筹规划,合理安排,使每节课有的放矢。与此同时分析众多知识其内在联系的规律性,以一定的方式结合成知识链,易于学生理解、记忆、掌握。使学生学有所获,获有所思、思有所为、为有所乐,体验成功的喜悦
总而言之,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是一个长远的常新的课题,等待我们不断寻觅,上下求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