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9.00 KB
- 2021-04-25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班主任论文之师生关系浅析
在日常的教学中,师生关系一直是关注的重点之一。随着当前中学教学改革的推进,在新的时代语境中,师生关系的研究又掀起了新的热潮,新的话题、新的研究思路也纷纷出现,取得了一批可喜的成果。其中研究的话题包括:师生关系的内涵、影响师生关系的因素、新型师生关系的特征、如何进行新型师生关系的建构等等。研究的思路包括:从社会学角度、从心理学角度、从哲学角度、从文化学角度等等。应该说这些研究成果突破了传统研究机械式的社会决定论的思路,展现出了多视角、多维度、跨学科的学术特征。那么师生关系研究有没有可以再书写的空间呢?
我们知道从上个世纪末以来,国内师生关系研究人本主义价值关怀的趋向越来越明显:譬如淡化了以往“师道唯尊”的师生关系模式,学生主体性得以彰扬等等,“民主、平等、对话”
式的新型师生关系也成了研究的重点。但是,目前国内师生关系研究还是存在不足之处:研究往往是从概念的演绎和逻辑上的分析出发,没有和实证研究很好的结合起来,这样反而造成了理论的抽象和片面,缺乏必要的说服力;其次,理论往往还是注重师生关系的对立和分割,对有关课堂上师生关系动态研究所带来的教学实践以及产生的优化策略的变化重视不够;再次,将师生关系仅仅限定在课堂有限的时空范围之内,忽视了师生关系已经超越了简单的课堂教学范畴,它和其他的社会关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是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脱离社会其他关系的师生关系研究不具有真实性;最后,这些研究往往对老师和学生“知”的方面关注较多,而对他们“情”“意”的方面关注不足,并且将这三个方面进行分割研究,没有注重师生个体生命的整体特质。
总结以往师生关系研究的模式有:
一、认为师生关系是一种社会关系,李以庄认为:“师生关系是从人类血缘关系中分化出来的一种社会关系,是从人类父母和子女血缘关系教育功能社会分化出来的一种社会关系、职业关系。从历史上看来看,师生关系经历了道德关系、等级关系、教学关系,契约关系,虚拟关系等不同的发展阶段。后一种阶段的关系既继承了前一阶段关系的合理因素,又发展出前一阶段关系所没有的内容。”①这种从纵向人类历史角度认为师生关系是一种社会关系的观点具有合理性。
二、认为师生关系是一种人际关系,这种观点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其核心内容是师生关系是人际关系的一种特殊形式。这种观点的哲学依据是特殊和普遍辩正统一。
三、认为师生关系是一种心理关系,王耘和王晓华就认为:“师生关系是学校中教师与学生之间以情感、认知和行为交往为主要表现形式的心理关系。”②这种观点对教师和学生作为生命个体给予了重视。
四、认为师生关系是这几种关系的结合,如社会关系和人际关系的结合、人际关系和心理关系的结合、社会关系和心理关系的结合等等,这些观点都试图从全面的角度来把握师生关系。
师生关系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呢?笔者认为讨论这个问题之前,我们要抛弃一种理论预设,那就是把师生关系看成是一种对立、分割式的关系,如果以这样的眼光来看待师生关系,即使意识到了以“师生互动”、“师生交往”来代替静态表述的必要性,仍然没有从实质上来领悟师生关系的精髓。毕竟师生关系是一种动态的包括社会、政治、经济、道德、文化等关系的网状结构,师生关系不能脱离时代历史境域而单独存在。因此,笔者以为,师生关系是在时代历史语境下主体精神之间的一种理解关系。如何理解我所提出的概念定义呢?这样来定义师生关系在现实教学和生活实践中有指导意义吗?
首先,历史时代语境是师生关系得以展开的根基。众所周知,人是一种文化动物,目前也有一些学者从文化角度来考察师生关系,这是值得肯定的。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文化也是变动不居的。中西文化的交流,古今文化的对接都为新时代语境下的师生关系注入新的特质。华夏民族是重视“礼”的民族,文德教化的秩序和“师道尊严”天然地联系在一起,传统文化注重学生人格培养胜于知识技巧的传授,所谓的“闻道解惑”中的“道”是为人之道,“惑”
也是为人之惑。这些都在潜意识里强化了师生等级秩序。这些传统文化意识并没有因为当今教学现代化而消失,教师在传统教学中主要处在信息中心位置,课堂上采用灌输式教学,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处在被动地位,甚至课桌“插秧式”排列等等都与这种传统文化师尊观念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当然,这种等级关系在师生交流中的作用不能一笔抹煞,学生在信息知识方面处在相对的低势,等级秩序有时有利于老师把握好课堂的节奏,与专制性和保守性有很大的不同。笔者的观点不是认为在今天的文化语境中仍然要坚持师生等级秩序,而是认为师生关系仍然可以在传统文化中去汲取可利用资源。中国近代教育是在西学的冲击下形成的,随着延续了一千三百多年的科举制度的废除,中国教育也就开始了现代化的漫漫征程。所以说,对中国现代教育中任何命题的考察都不能离开这个大的历史语境,师生关系的考察同样如此。
再次,主体精神之间的理解是师生关系的实质表现形式。新型师生关系应该包括:互尊互爱,互信互助;民主平等,互相对话;共同进步,教学相长等多个方面,笔者以为主体精神间相互理解是基础,没有这个基础,其他任何师生关系的建构都有可能流于形式。师生关系不是物和物之间的关系,也不是一个生命个体对物的关系,而是生命个体之间的相互理解,这种理解不是仅仅放在社会环境中去考察,还应该和时代历史文化语境结合起来理解。什么样的时代就有什么样的师生关系,什么样的文化就有什么样的师生关系。《论语》里孔老夫子也不是一味强调他和学生的等级差别,子贡在发出:“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的高论后,孔老夫子也饱含平等对话精神而赞扬道:“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③可见,传统文化语境中照样可以产生平等对话的师生关系。这种关系的实质是一种理解过程。当然,这种理解在具体的课堂和生活实践中所表现出来的实践策略是“分享”。
师生作为不同的精神主体,有着不同的知识结构、情感体验、生活意志。师生关系其实是超越了单纯的教学关系的,表面看来它是人际关系和社会关系的一个变体,实际上它涵盖了人际关系和社会关系的各个侧面。师生主体由于不同的知识结构、情感体验、生活意志,其在交流和对话中,人的知、情、意会呈现出复杂交汇的局面。这样,寻找师生关系这个相互影响的有机系统的运作机制一直是研究师生关系的最重要的命题。那么师生关系中运作机制到底是什么呢?
前人研究成果可以梳理出以下几种观点:一、李瑾瑜认为不应把师生关系简单地定位在单纯的“教”与“学”的关系上,而应看成是一个由多层面关系构成的关系,“师生关系从根本上讲,是教师和学生在共同的教育教学活动中,通过相互认知和情感交流而形成的人际关系”。二、姜智认为师生关系……以人际心理沟通位基础、以民主管理为手段、以超越代际的朋友似的尊师爱生的伦理关系为外在标志的有机关系体系。三、认为师生关系可以通过一定结构和模式进行研究,如陈枚提出“三侧面三层面的三棱柱体”
,其中三个侧面分别指师生之间的相互影响、信息交流和相互知觉,三个层面分别指师生双方作为独立的个体、一定的社会角色和一定群体的成员,其交往也主要在个性(低层),角色(中层),和群体(高层)三个层面上展开的。上面诸观点自有其本身价值的地方。
笔者认为“分享”这个概念似乎更能够涵盖师生关系相互影响的有机运作机制,前此研究师生关系的成果中也有提及的,譬如上面所提到的三种观点其实都暗含了“分享”精神,但是很显然对之关注的力度仍然不够深入。建立在主体间理解之上的“分享”精神贯穿于师生关系所有的整体内涵,不仅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和学生分享知识流动所带来的快乐,还包括分享教学错误所引发的反思,甚至师生之间的“分享”精神囊括了生命主体知情意的各个方面。所谓的互动教学、民主对话的核心还是理解之上的师生主体之间的精神“分享”,当然,这种“分享”机制本身在教学和生活实践中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譬如“分享”知识过程中所带来情感和意志的连续反应,师生多个主体之间的交流和对话互动给“分享”造成的变化等等,这都需要我们一一求证分析。
那么展现于时代历史语境中,建立在理解基础上的师生关系的分享机制带来的客观效果是什么呢?笔者以为是师生主体精神之间的“认同”
,这种认同依托于师生主体精神之间理解,扎根于师生教学和生活实践中的分享,是师生关系一种理想的关系形态。这种认同关系既来源于师生关系教学和生活实践,又对具体的师生关系形态的建构具有理论上的指导意义。其实,理解-分享-认同是师生关系这个有机动态结构整体内涵的不同精神维度,它们辩证统一于特定的时代语境之中,这也和我国教育民主化和现代化具有一致性。
总之,考察新型师生关系需要结合特定的时代历史语境和关注“人”这个丰富生命主体,这一点,在未来的师生关系研究中应该给予一定的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