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6.00 KB
- 2021-04-25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语文论文之怎样提高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感受力
语言文字是作者内心情感的载体。语言文字蕴含着作者的情感,而且作者渴望这种情感为读者所接受。作者将无形的情绪具体化,对象化,并力求将这些形象修饰得让其他人也仿佛感受或部分感受到他内心的颤动。
学生感受这些语言文字时进行了感知活动,充满了期待,也加入自己的情感,从而感受到作者作品中那种无限情趣。正如王国维所说:“一切景语皆情语。”
那么,在阅读教学中,语文老师怎样才能提高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感受力,真正感受到作者的情感呢?
一、应用多媒体手段。
现代化的多媒体运用,它直观、生动,把语言文字变成图像印在大脑里,可以极大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深刻感受语言文字的魅力。如我在教学《荷花》一课时 ,在理解“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中冒出来”中的“冒”字时,我先让学生联系句意,说“冒”是“长”的意思。这时老师可以出示一池荷叶挨挨挤挤,长势旺盛的荷花的投影,引导学生正确选择“冒”字在字典里的解释,“向外透,往上升”。同时,启发学生结合荷花的生长过程,一点一点合理想象,荷花是透过什么,怎么升上来的,再次理解“冒”
字用得好,深刻体会作家当时观察荷花的情感。也让学生感受荷花的勃勃生机,领悟荷花的积极向上的精神。
二、在课堂中恰当提问对文中意思抽象的语言,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形象化,具体化的加工,可以通过恰当的提问,逐渐扩展学生的思路,使学生由此及彼,引发联想,深刻提高学生理解语言文字的感受力。如在教学《蝙蝠和雷达》一文中,学习课文第六自然段后,教师提出问题:雷达相当于蝙蝠的什么?雷达发出的无线电波就相当于蝙蝠的什么?雷达上的荧光屏相当于蝙蝠的什么?然后引导学生齐读课文第七自然段,根据课文上重点句子来回答。最后教师板书简单示意图,让学生进一步体会。
示意图:
蝙蝠: 嘴 声音 障碍 物 声音 耳朵雷达: 雷达 无线电波 障碍物 无线电波 荧光屏这样学生对《蝙蝠和雷达》一文中重点、难点内容就进一步理解到了,同时认知水平也得到提高。
三、动作演示课文中有些句子看似平淡,实则凝练。如我在教学一册《四季》一课中,谷穗弯弯,他鞠着躬说:“我是秋天。”,对一年级小学生理解“鞠着躬 ”
什么意思有点难。我先让学生观察教学挂图:秋天到了,田里的谷子金灿灿的,稻谷成熟了,谷穗上的谷粒结得多,长得饱满,把谷穗压弯了,就像人弯着腰一样,引导学生一边做着动作,一边朗读。学生从而 感受秋天农民伯伯丰收的景象。
同样,我在教第四小节,雪人大肚子一挺,他顽皮地说:“我就是冬天。”引导学生示范做动作,把肚子使劲一挺,然后朗读,从而让学生体会冬天除了寒冷之外,还很有趣,可以做许多游戏,给小朋友带来快乐。通过动作演示,加上朗读,从而让学生体会语言文字的感受力。
四、有感情地朗读。
文章是以“言”表“情”的,语言文字是情感的载体。小学语文课本为儿童展现了丰富的情感世界。教学时,让学生进入课文所描绘的情景中去体会作者的情感历程,与作者产生情感上的共鸣,感受其内在的精神力量。通过让学生形象感受语言文字的基础上进行朗读训练,使学生置身于文章所描述的情景之中,流露出真情实感。如《瀑布》一课中,文中最后一句,“如烟,如雾,如尘”。写出了瀑布被风吹散了的水珠飞扬的动态。为了使学生更加感受瀑布在风中的美,可以让学生按顿号和逗号两种不同的标点去读,进行比较,体会逗号,顿号的停顿不同,显现出作者看得入神的样子,最后让学生随着优美的音乐有感情地朗读,真切感受瀑布的飘渺、朦胧。
五、情景性渲染,融景情于一体。
在阅读教学中,为了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教师有必要根据小学生善于形象思维的特点,对课文中所描述的意境作一定的引入,扩展或浓缩,概括,或由图入境 ,渲染气氛,恰当引入学生披文入情,引发学生产生共鸣。如《黄山奇石》,是一篇图文并茂的课文,生动形象地描绘黄山怪石之奇。在教学第二自然段时,我先让学生观察图,说说图中有哪些景物,图中那块岩石像什么?她落在哪里?再学习课文,抓住“飞”、“落”两个词在文中的作用,启发学生思、议,说说这两个词与仙桃石的关系,从中领会“飞”、“落”两个词对描绘“仙桃石”的作用,加深学生对课文语言文字的感受与理解。
教学“猴子观海”,“仙人指路”,“金鸡叫天都”等,引导学生从多角度,不同领域去发现,感受语言文字的美,使情融于景,景激于情,使学生热爱大自然,感受大自然的无限神奇,伟大。
在语文教学中,要使学生对语言文字有正确细腻的感悟,教师应以教材为依据,针对学生的特点,采用适当的方法,不断激发学生展开想象,从课外活动中获得更多的知识,开阔视野,提高对语言文字的感受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