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9.50 KB
  • 2021-04-25 发布

美术(心得)之多元化美术作业设计促进有效课堂生成

  • 7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美术论文之多元化美术作业设计促进有效课堂生成 ‎ ‎ 小学美术论文 多元化美术作业设计促进有效课堂生成                      城北小学   马巧红 [摘要]  作业作为教与学的交汇点,是检验课堂教学效果的重要标准。没有作业呈现的课堂,教者无法检查教学设计的落实情况,学者不能满足个人学习的需要,这样的课堂当然不能算是有效的课堂。作业的实践过程更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养成实践意识和良好学习习惯最有效方式。为此,在美术教学中,作业的设计尤其重要,然而传统的美术作业方式,常常是教师讲课之余布置学生画一张画或完成一个小制作,由于学生完全是按教师设计的“作业要求”去完成作业,作业成了任务,学生容易消极怠慢,在一定程度上成为制约课堂教学发展的关键,到底应该设计怎样的作业方式才能促成有效的课堂生成呢? [关键词]  课堂作业   多元化设计   有效性   一、     面临的问题 美术课堂都碰到这样的问题:①‎ 教学资源有限。由于学校的有限财力,分配于美术学科的资源很有限,无法给美术课程安排专门的教学场地,无法配备相应的设备,而新课程下的美术内容多,涉足面广,大部分学生无法在课外实现拓展思考,如查资料(上图书室去查有关画面或人物的介绍,到网络上查相关图片等),所有的知识都依赖于教学过程,四十分钟的课堂就显得捉襟见肘。因此学生完成的作业常常是半途而废,而下一节美术课又是几天后的事,再来继续作业兴趣早已没了踪迹,上节课完成的半成品也容易丢失,长此以往对完成美术作业就没了信心。②学生学习意识缺乏。由于没有升学压力,美术课在学生心中一直从“副”,许多学生会选择在美术课堂上开小差,借课堂释放其它课堂中不能做的事,漫不经心地听课,课堂纪律松散,更不要提会去高效地完成美术作业。就如其他“主”课老师所说,语数作业他们都交不齐,更何况是美术作业,长期根深蒂固的歧视“术科”现象,让学生对待美术作业总是持应付态度。③材料准备不充分。美术课经常需要学生课前准备丰富的工具材料来实现作业,而这些工具材料往往无法由学校统一准备,由于遗忘,家长不支持等因素常造成学生课前准备不充分,而直接影响学生课堂作业积极性现象。如上《蔬果动物》一课,就需要学生课前准备各类蔬果,而有些家长看到老师让学生带蔬果上课,会认为是不务正业,往往会反对或不支持,学生无法带足充分的材料来课堂,造成学习兴趣匮乏。而没有了完成作业的约束,听课时也就感兴趣多听些,不感兴趣干脆做自己的事情,最后造成课堂学习效率低下。作为美术教师到底该如何去设计课堂作业,以吸引学生作业兴趣;能从学生的已知经验出发,激起其主动学习兴趣,促使其敢想敢创新,能积极地去探索,认真地去实践;通过完成的绘画作品或其形式的作业将知识掌握信息反馈,以促进有效课堂的生成。我思考、我探索……‎ ‎ 二、解决策略(一)设计分步式作业,分解技能学习的难度,帮助学生快速掌握新知识好奇心是激发学生一系列学习活动进行最有效的开端。在学生感兴趣的情况下进行教师引导,往往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教学新知识时,如能利用好学生的好奇心,安排循序渐进的分步式作业,让学生边探索边作业,教师只适时进行解惑,将探索过程交给学生。让他们在探索中自主发现问题,为了解决问题,学生的学习就会从被动变成主动。如在上《画竹子》一课时,我通过影像资料,让他们去观赏竹子,同时引导学生观察竹子的外形和结构,并适时安排他们动手来描绘所见之竹,再出示画家郑板桥的作品让他们进行比较,并让学生在欣赏过大师作品后尝试动手学着大师来画一画,由于首次尝试水墨画,学生的好奇心被激发,但学生在作画的过程也会遇到不少困惑,没有墨色变化,水总是洇开,竹子不成形等,这时教师作适时示范。学生学习兴趣就容易被老师牵动,这时教师再来分步示范并讲解注意点,再让学生跟着画,一步一步让他们将眼中之竹化为手中之竹。有了分步的基础,降低了学生学习新技能的难度,课堂效率自然提高。再则,针对学生课前材料准备不充分的情况,分步式作业也能发挥作用。再如《蔬果动物》一课,学生因为各种原因没能在课前准备充分的材料,如果老师只一味批评教育,结果可想而知,学生会在懊恼和无聊中熬过这四十分钟而一无所获。然老师如果给他们安排分步式作业——‎ 让没准备材料的学生先根据蔬果外形来进行纸面造型完成第一步作业,课余再去根据自己的设计来进行实物造型,相信学生在这堂课中肯定有所收获。(二)设计活动式作业,激发学生课堂学习兴趣,丰富美术作业方式针对学生应付式地完成美术作业的现状,美术老师除了利用多样化的教学环节来吸引学生的关注外,还应从作业设计上入手,打破传统的静态作业方式,通过动态作业——‎ 美术活动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实践,去完成自己力所能及的创想,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新课改的教学理念也明确要求教师关注学生成长,以学生为本,所以教师不能只单纯作课后作业评价去判断学生的美术学习结果,更需要在学生参与美术活动过程中,对其学习能力、学习态度、情感和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予以评价,所以活动式作业安排必不可少。此外,我们也可以发现在新教材的编写中,很多课题本身就蕴藏着活动性作业。如十册新教材《舞台美术设计》,就能看出本课以学生活动为主,让学生在演一演的活动中,触发他们去发现和思考,怎样的道具适合舞台,怎样的布景对演出重要等。我是这样设计的:课前安排学生编排一个小话剧,课上演一演,在台上学生投入角色表演,台下学生兴趣盎然地观看后,我适时提问,这场表演缺了什么?我们又该如何利用所带材料来制作道具,装扮舞台?学生兴致勃勃地提出了许多建议,我也略作了些提示,不一会儿,大家忙开了,剪的剪、画的画、贴的贴,在师生共同参与道具制作的活动中,一件件由旧材料创造的作品出现在了大家面前。有的学生利用收集的各色塑料袋、彩纸等完成了独具风格的服装;有的用彩色卡纸裁成纸条,粘贴在黄帽上制成假发。学生通过随意裁剪、多角度思考、想象组合,创作出各种别出心裁的原创道具。最后利用自制道具再演一演编排的话剧,师生在游戏活动中感知、创新,每一位学生的创造都是自觉主动的,在活动体验中他们能力得也到了提升。    另外,在活动课里我经常鼓励学生通过展览加拍卖的形式去互换作业来进行保存,让学生对自己作品的价值有新的认识。聪明的学生不难发现如果愿意跟你交换的同伴比较多,说明自己的作品在设计制作上创意匠心独具,或制作精美,受人喜爱,反之则需要加强改进,让学生通过交换活动,来实现自评、互评。大部分学生在参与活动后更乐意作业,即使在课堂中来不及完成,课余他们也不会懈怠,因为自己的作业已经被“订”走,交不出来作业者会丧失活动权利。这样使得课余作业自然变成课堂的延伸,而学生也不再只是疲于去应付作业。(三)  设计选择式作业,符合个性差异,发挥不同层次学生的能力水平美术教师在进行作业布置时,要针对学生的个性差异,设计适合不同基础学生需要的多层次作业,供学生自主选择,可以以自选作业的形式来确定作业的难度、内容和形式。如:五年级新教材《民乐放光彩》这一课,我就设计了这样一些供学生选择的作业: 1、绘画:①临摹画民乐:临画出不同造型的民乐,可用点、线、面来表现乐器上的花纹。②设计创作新民乐:让学生根据已有的认识,自己动手来设计未来的民乐造型。2、造型:①‎ 动手制作民乐:拿出自己准备的各种材料,尝试通过拼贴、泥塑等方式来制作一种或几种乐器。②剪纸成形:利用乐器的对称与不对称外形,剪出有镂空花纹的漂亮乐器等。同样的内容,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特长自由选择作业形式,学生当然非常乐意,也很有兴趣。把完成的作业进行展览,让大家参观、欣赏,无疑是对学生最高的评价。在完成的民乐上放上人物动态,变成民乐演奏现场,教师配上相应的音乐,别有情趣,也让民乐真正放光彩。选择式作业设计的优点在于让学生选择自己喜爱的、带有个人意味和痕迹的形式来进行作业表现,充分显示他们的个性倾向性,体现他们的主观能动性,作为一个“无错误的学科”让美术课真正发挥其独特的魅力。(四)设计合作式作业,培养学生的团体协作能力,增强集体凝聚力现今社会,对人才的要求既能适应激烈的竞争,也要会与人合作。合作学习,无疑是学生学会合作交流的有效途径。我们把传统的个体型作业转变为愉快的合作型作业。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作业兴趣,激发学生的创作灵感,锻炼学生配合和协作能力。另外,通过相互协作更能提高课堂有限时间内作业的效率,呈现完整的作业,有利于提升学生成就感。同时让一些基础较差的学生也能享受到成功的喜悦,毕竟作品的呈现也有其出的一份力。在新课程改革的今天,我们要追求和提升课堂中学生学习的效率,发挥学生的个性化倾向,通过美术作业的多元化设计,让学生找到最适合自己发挥的途径,使他们不再感到美术作业的无味,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同时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潜力,提高每个学生的美术素养及综合能力,为他们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   参考文献:①赵跃庆《美术课程开发和建设中的问题》,《中国美术教育》②《美术课程标准教师读本》 (修订本)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③ 余琳玲 小学生美术作业多元化评价方法的研究《中学美术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