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8.00 KB
  • 2021-04-25 发布

化学(心得)之中学化学实验教学与能力培养

  • 6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化学论文之中学化学实验教学与能力培养 ‎ 郭世海 ‎ ‎(发表于《现代教育科学普教研究》2003年第4期)  化学是一门实验性科学,实验是化学科学赖以产生和发展的沃土,也是化学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得天独厚的优越条件。著名化学家戴安邦曾精辟地指出:“化学实验教学是实施全面化学教育的一种最有效的形式。”这就是说,化学实验教学的目的,不仅是通过实验对理论、规律进行验证,使学生对已学过的基本概念、基础理论加深理解、巩固掌握,更重要的是要教给学生设计实验的思想,培养“学生观察现象、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获得比较熟练的实验技能,培养学生实事求是严谨认真的科学态度。”既是如此, 中学化学教学就必须加强实验教学,探究实验教法,提高授课艺术,突出化学实验在化学学科中的中心地位,要用实验去教,用实验去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 ‎ ‎  一、实验教学在中学化学中的重要作用 ‎ ‎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因此,在培养学生掌握化学知识的过程中,化学实验教学起着其他教学手段替代不了的特殊重要作用。实验已不仅是一种为学生提供感性认识的直观手段,而且还是激发学生的化学学习兴趣、掌握科学方法、培养科学态度的有效途径。 ‎ ‎  1、遵循认识规律。认识从实践开始,实践产生认识。对于以实验为基础的化学学科,学生们先入为主地感知丰富生动的化学实验,又通过教师通俗简明、及时准确地讲解,使感性认识自然地上升到理性认识。而具有一定理性头脑的学生便越发不能满足于现状,会更加积极地捕捉感性材料的信息。如此反复循环下去,学生的认知水平就会产生质的飞跃。 ‎ ‎  化学实验首先是给学生提供一个生动直观的感性材料,这仅仅是认识阶段的初步感知;化学实验显明、生动、新奇的现象极易激发学生进行积极思维和创造思维的动机。通过引导学生对实验现象的同中求异、异中求同的比较,知识的概括、归纳、联想、发散、迁移、综合等思维加工,从而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 ‎ ‎  2、化学实验有利于学生理解和深入领会基本理论。化学基本理论往往是比较抽象、概括的知识,学生较难理解。通过化学实验可为学生提供一定的感性材料,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对观察到的宏观现象进行分析、推理、抽象和概括,进而理解和领会基本理论,由感性认识提高到理性认识。 ‎ ‎  3、化学实验有利于学生牢固掌握元素化合物知识。元素化合物知识是研究具体的性质、制法和用途等,离开了实验和实物,学生就不能获得正确的表象,难以形成科学的概念。学生只能死背教条,印象就不能深刻,随着内容的增多,更易混淆不清。如果能加强化学实验教学,学生会结合具体条件认识物质及其变化,分析实验现象,形成科学概念,进而能清晰准确地认识物质及其变化。同时增强学习兴趣,强化形象思维,帮助理解和记忆。 ‎ ‎  二、实验教学与能力培养 ‎ ‎  中学化学教学的目的要求既要使学生比较系统的掌握化学基础知识和化学基本技能,又要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思维能力、自学能力、创造能力以及应用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等。而化学实验教学则是培养学生能力的重要手段,通过化学实验教学,可实现培养和提高学生各种能力的需求。 ‎ ‎  1、通过化学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观察能力是学生能够通过对实验现象、事物、模型、图形、图表以及自然界、生产、生活中的化学现象的观察,获取有关的感性知识和影响,并对这些感性知识进行加工和记忆。对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应分阶段进行:第一阶段,教师应首先让学生明确实验目的,了解实验前、实验中和实验后要观察什么?如何观察?重点在哪里?为学生制定出详细的观察计划。第二阶段,当学生初步掌握了观察方法后,教师就应该在实验后检查学生的实验观察记录,及时解决学生观察中出现的问题,引导学生对那些易被忽略和稍纵即逝的现象仔细观察。为培养学生全面、仔细、系统的观察品质打下良好的基础。第三阶段,教师要有计划的引导学生从教师指导下的观察转化为自我独立的观察。观察仅仅是一种手段,而观察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得出某些结论,因而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把观察到的现象加以比较、分析、归纳、综合、推理,然后得出结论或规律。通过以上阶段的训练,既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也为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 ‎  2、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在化学教学中,首先利用“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对学生进行严格规范的训练,以磨练学生意志,培养学生实验操作能力及自我控制能力,使其初步掌握基本操作技能,以达到独立完成教学大纲规定的“学生实验”的能力要求。如药品的取用、天平的使用、滴管使用、启普发生器的使用,酸碱中和滴定的操作等,通过训练使学生掌握其基本操作技能。在此之后,教师要紧紧围绕实验目的,逐渐培养学生的独立操作能力。可充分发挥课堂的作用,将一些演示实验由教师演示变为学生演示或学生实验,还可根据需要补充一些其他实验加强学生的实验课。实验前,要求学生认真预习实验内容,明确实验的目的和要求,做到心中有数。实验中,教师要检查学生的操作是否规范,仪器的安装是否合理,发现错误及时纠正,个别问题单独辅导。要求学生不仅要学会怎样操作,而且还要懂得为什么这样操作。实验完毕再引导学生对整个实验进行分析总结得出结论,以此来培养学生的阅读、操作和表达能力。总之,在实验教学中,让学生多动手、多动脑,在实践中提高学生的操作技能和素质。 ‎ ‎  3、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有疑问才会有思考,才会有思维,设疑是培养学生思维活动能力的有效方法。学生的思维活动,是在他们感到迫切需要解决某个问题时开始的,因此在教学中应充分发挥实验设疑的作用,让学生解释出现的实验现象,是实验内容和所学知识具体化、条理化、问题化,启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使学生对获取知识产生浓厚兴趣,始终处于有效的积极思维状态。 ‎ ‎  4、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在化学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在认真观察现象的基础上,对实验进行从客观到主观、从现象到本质地抽象思维和逻辑推理,接受实验得出的信息,并与所学知识相结合,自己归纳总结得出实验结论,达到理性认识,从而使学生始终处于一种独立思索的自学环境之中。 ‎ ‎  5、发挥实验优势,培养创新能力。化学实验教学渗透着分析、假设、推论为科学特征的推理模式,给学生以启迪,让学生了解和学习研究的思路、过程和方法,体会研究的乐趣。教学中应根据学生实际,坚持启发式,尽可能提供观察、猜想、尝试、验证、操作、练习、总结的素材和机会,运用通俗、准确的语言,合乎逻辑、深入浅出的分析推理,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带着曲折的情节和发现的色彩,去获取、把握知识。这样既学到了化学知识,又学习了分析和探索过程,逐渐地学会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处理问题的科学方法。这样,以中学化学实验课程推动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才会使化学教学独具魅力。 ‎ ‎  总之,在化学教学过程中,通过化学实验课的教学,抓住关键,充分调动学生参与实验的积极性、主动性,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各种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以完成由知识转化为能力,由能力培养素质的全过程,使教学获得更好的收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