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8.50 KB
- 2021-04-25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化学论文之浅析化学方程式的掌握方法
化学方程式是元素化合物知识的灵魂,是物质化学性质的具体呈现形式,是物质之间转化的纽带,是推断物质和化学计算的依据。皮之不存,毛将焉附?以我多年教化学的体会,化学方程式是认识物质化学性质是的起点,是学习化学必需掌握的工具。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毫不夸张地说化学方程式的掌握好坏是学习化学成败的关键,化学方程式的熟练掌握是打开化学知识殿堂的金钥匙。现就化学方程式的掌握方法做粗浅的分析。
化学方程式的掌握首先是记忆,然后是书写,在记忆的基础上熟练书写,在书写的过程中牢固记忆,这才算是掌握,可谓相辅相成,相得益彰。要想牢固记忆化学方程式,就得发现其规律,采用交叉分类法将化学方程式进行分类,即按基本类型分为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复分解反应;按有无电子转移分为氧化还原反应和非氧化还原反应;按有无离子参加,分为离子反应和非离子反应,然后抓住每类反应的特点,进行归类记忆,对特殊反应特别记忆,这样记忆效率会明显提高。现对每类反应的特点进行简要的分析。
一、四种基本类型的化学方程式的特点
1. 化合反应即“多合一”(与分解反应相反)如:Na2O + H2O = 2NaOH
2. 分解反应即“一分多”(与化合反应相反)如:CaCO3 CaO + CO2
↑
3. 置换反应即“一顶一”(与复分解反应有共性)
①金属顶金属如:Fe + CuSO4 = Cu + FeSO4
②金属顶非金属如:Zn + 2HCl = ZnCl2 + H2↑
③非金属顶金属如:H2 + CuO Cu + H2O
④非金属顶非金属如:Cl2 + 2KBr = Br2 + 2KCl
4. 复分解反应即“离子与离子互换” (与有置换反应共性)
如:Na2CO3 + Ca(OH)2 = CaCO3↓ + 2NaOH
二、氧化还原反应化学方程式的特点:电子守恒→原子守恒
1.一般的氧化还原反应
如:3Cu + 8HNO3(稀) = 3Cu(NO3)2 + 2NO↑ + 4H2O
2.特殊的氧化还原反应
①歧化反应(与归中反应相反)同种物质中一种元素的化合价由中间变两边
如:高中化学必修1中Na2O2与H2O , Na2O2与CO2 ; Cl2与H2O,Cl2与碱;NO2与H2O等的反应。
②归中反应(与歧化反应相反)不同物质中的同种元素的化合价由两边变中间。如:2H2S + SO2 = 3S + 2H2O
③可靠拢不交叉的氧化还原反应,同一反应中只有一种元素的化合价变化,按化合价由低到高或由高到低排序,反应后化合价不能越位。
如:H2S + H2SO4(浓) = S↓+ SO2↑+ 2H2O
三、离子反应方程式的特点:在溶液中进行有离子参与的反应
1.如果只是离子反应不是氧化还原反应的特点:电荷守恒→原子守恒
如:CaCO3 +2H+ = Ca2+ +H2O + CO2↑
2. 如果既是离子反应又是氧化还原反应的特点:电子守恒→电荷守恒→
原子守恒
如:Cu + 4H+ + 2NO3- = Cu2+ + 2NO2↑ + 2H2O
四、特殊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1.H2、CO还原氧化物的反应,抓氧化物中氧原子的个数书写。
====
高温
如:3CO + Fe2O3 2Fe +3CO2
2.工业生产H2SO4沸腾炉里的反应,用奇偶法配平。
====
高温
4FeS2 + 11O2 8SO2 + 2Fe2O3
3.金属与碱溶液产生H2的反应,抓唯一性。
2Al + 2NaOH + 2H2O = 2NaAlO2 + 3H2↑
4.非金属与碱溶液产生H2的反应,抓唯一性。
Si + 2NaOH + H2O = Na2SiO3 + 2H2↑
5.工业制粗硅的反应,生成物易错写成CO2 。
====
高温
SiO2 + 2C Si(粗硅) + 2CO↑
6.用饱和FeCl3溶液制Fe(OH)3胶体的反应,用等号,生成物注明胶体。
FeCl3 + 3H2O Fe(OH)3(胶体) + 3HCl
7.Fe与H2O(g)的反应,生成物易错写成Fe2O3 ,H2易错打箭头。
3Fe + 4H2O(g) Fe3O4 + 4H2
综上所述,对于化学方程式的掌握要归类找规律,抓特点,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达到融会贯通,记忆才牢固。对于特殊反应才用特别记忆,还要采用“运动记忆法”
,即在书写中加深映象,用写强记,用记促写,这样就能达到事半功倍,熟练掌握的效果,以上的分析只是我在多年的教学中的一点感悟,仅为一己之见,若能为读者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笔者会感到由衷的高兴,若有不妥之处,望提出宝贵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