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9.50 KB
- 2021-04-25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其他论文之浅论能力培养与农村90后学生教育对策之对接
摘要:90后子女作为一个群体在校园里成长,校园的氛围与这个群体的动向互为因果。人们惊呼90、00后是“垮掉的一代”的同时,更重要的是如何塑造他们成为继往开来的未来生力军。这里,家庭、社会、学校教育都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本文旨在通过对90后子女家庭的教育环境、家长的教养心理以及校园的育人环境,从能力培养的角度入手提出改善学校育人环境与家长素质,提升素质教育水平的方法与途径。
关键词:能力 90后 留守儿童 经济 家庭教育 教养心理 学校教育环境
湘西农村义务教育阶段的90后家庭相对于发达地区的90后家庭有其共同点,也有其独特之处。家庭教育的缺失与错位,学校教育的低素质、不均衡投入运行模式,是湘西农村优化教育环境的重大障碍。因此,深刻反思学校教育与剖析家庭教育的核心价值观,把握其规律,从而积极的营造优良的学校教育环境与提升家长的教育素养,对农村90 子女的教育将具有深远的影响。
一 农村90后家庭与学校教育环境的分析
(一)地区经济滞后带来的家庭教育缺失
据高峰九年制学校综合与抽样调查显示,留守90后子女占90后总人数的56%,经常感到孤独、抑郁、焦虑的占48.3%,独处与思想消极者占44.78%,80%的留守90 后在“向往怎样的生活时”一栏中选择“温暖与关爱”。其中留守90后的监护家长在学生做错事时选择“狠狠骂一顿”的占23.8%,双亲在家的90后则占42.1%;在“你喜欢以成年人的方式与同龄人谈论问题”一栏中,双亲在家的90后选择喜欢的占57.8%。
地区经济的严重滞后,使大量父母被卷入打工的流动大潮。留守儿童主要监管形式表现为隔代监管。据抽样问卷调查显示,非独生子女占总体人数的90%,而这些留守90后的祖父母或外祖父母们大多年纪偏高,身体不好,还需承担繁重的家务劳动,加之他们与孙辈们代沟严重,无法很好的交流思想。同时也受文化水平的限制,使孩子长期处于自我封闭状况,久之形成性格,内化为孤独、抑郁、焦虑。故而这些孩子渴望理解与关爱的心理更为强烈。在生活上多以包办代替为关爱方式,据抽样调查显示,家长要求子女做家务的占42.85%,使孩子依赖大于自主。而双亲在家的90后面对的教育现状是,粗暴的教育方式使学生难以跟父母交流。在父母的思想中存在着较严重的封建家长制观念,孩子长期在这样的环境里,往往显露“早熟”的品质特征,如比一般孩子老练、明事理、善于辞令,这些经验缺乏亲身体验,一但碰到实际情形便难以适应,造成心理落差。这违背了孩子正常的心理发育规律。
(二)“望子成龙”的教养心理导致家庭教育的错位
“生活完全包办,品德教育跟着感觉走,只对孩子和老师要成绩,一旦出了问题则唯学校是问是现代家庭教育的典型特征。”在抽样调查“家长对你的学习成绩持什么态度”一栏中,双亲在家的持不满意态度的占73.68%,很不满意的占15.78%;留守90后子女的家长持不满意态度的占71.42%,很不满意的占9.5%。在湘西农村家庭中,父母留在孩子身边,多以照顾孩子生活,督促学生学习为目的,舍弃外出务工脱贫的机会。而留守90后子女的这部分父母多以“改善家庭生活状况,创造学生学习较宽松的经济支持”为目的,实为“鱼与熊掌不可兼得”的无奈心理。两者归根都是基于“望子成龙”的心理,急于从孩子身上找到精神寄托,对子女寄予厚望。据留守90后综合调查问卷结果显示,在外务工父母对子女经济上支持给予宽松政策的占27.58%,无节制经济支援的占24.13%。其目的多是以这种方式弥补孩子缺失的关爱,更重要的是创造优越的生活学习条件,家长们对孩子成绩的不满意还在于他们把教育内容的唯智化。家长们往往关心孩子的分数,造成“家庭教育学校化”,扼杀了孩子成才多样性的选择,使孩子陷入枯燥单调的智化学习中,厌学情绪逐步升级。
(三)教育投入的失衡是使学校教育环境平庸化的重要原因
农村学校的基础设施建设近年来虽然获得了较大的发展空间,取得了显著的成效。这得
利于党的“教育强国”
的方针政策,得力于地区政府的教育强州,教育强县的战略思想的贯彻执行。但同时也削弱了对教育主体—教师的投入。据在岗教师经济调查显示,学校教师家庭经济结构中一人公职另一人处于不稳定收入状况的占48.57%;两人公职的占48.57%。同时在“教师对生活系列支出”一栏中选择“拮据、透支”的占在岗教师人数的65.71%。其中用于各种师资培训的支出费用占年收入的20~30%的占45.71%。在“农村学校留不住人才”一栏中持“经济条件差”看法的占38.28%。“民以食为天”,关注民生,关注教师这类弱势群体,无疑成为我们发展教育中的重要环节。
(四)科学民主的教育管理与评价机制是优化教育环境的关键所在
据高峰在岗教师关于“学校管理与评价机制”的调查显示,要求民主与科学的占45.71%。如何有效的制定民主科学的管理与评价机制,是我们教育管理者的当务之急。
(五)被动滞后的教育模式抑制了教育环境良性发展的契机
在“你对学习的理解”一栏中,在岗教师选择“重在学习与教育教学方式的创新与实践”“着重能力培养,学习内容是一种载体”的占97.13%。可见教师在教育的观念与要求上已经趋于成熟。而这种观念的成熟要付诸实践正需要一把打开应试教育“镣铐”的钥匙,方能欢乐地舞蹈,为教育环境良性发展创造契机。
二 以“能力培养”
为导向,改善学校教育环境,提升素质教育办学水平
“能力的内涵包括专业知识、(执行、处理事务的方法与经验)执行能力和(学习、反省检讨的能力)学习能力三大部分,这三个部分共同构成了一个人是否有能力成事,并且不断提升精进的基本条件。”其中“执行能力牵涉到处事要注意轻重缓急,与人沟通方式,组织协调的技巧与方法等等,广泛而细腻”,而“学习能力”则包含“态度上是否有心向学”“是否懂得正确的学习方法”以及“持续地自我反省检讨”三个环节。21世纪是一个信息时代,竞争日益激烈。培养创造性人才,注重人才的能力培养应该成为学校办学的方向,强力推动素质教育的发展进程,改善学校教育环境。
(一) 以“素质教育”为办学方向,全面制定科学的师生评价机制
素质教育“不求个个升学,但愿人人成功”,而应试教育则只有少数人获得成功,多数学生才能被忽视,以失败者的心态走向社会。因此,以“及格+特长”的模式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结束片面追求智育的应试教育模式。从学生的德、智、体、美、劳等各方面综合评价学生的素质水平,同时也出台相应的教师考评机制。
(二) 针对德智体美劳等素质培养铺设校园文化平台,积淀校园文化内涵,培育校园文化品质,树立校园文化形象
其一,充分发挥团委、教科室等力量,根据学校实际,开办各种沙龙,如校园文学社、书艺沙龙、演讲竞赛;组织各种不等层次的活动,如运动会、文艺汇演,给学生展示素质的舞台,让学生素质展示的成果激励教师的进步意识,使学校形成一定的文化氛围。其二,进一步巩固文化运作形式,加强校园宣传力度,用简洁凝练的文字作为贯彻校园文化形象的指导思想,进一步积淀文化内涵,把文化建设做实,作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方针政策,培养学生团结活泼积极向上的学习观,使学生获得友谊、谦让、互助、合作和竞争等做人经验,让师生生活充实而有意义,积极引导他们的人生价值观,优化学校教育环境。
(三) 加强学校与家庭的联系,加强与学生的民主沟通。
其一,建立留守儿童档案,建立校园视频网络,有条件的务工家长定期与班主任了解情况,与子女互通视频及时沟通,正确引导其思想发展,给予亲情的关怀。其次,教师在与学生交谈的过程中要注意耐心、正面引导。对于个别棘手的心理问题,要采用循序渐进的方法,慢慢感化和纠正学生的问题。其三,开办家长学校,提高家长素质。家长的思想品德和科学文化素质直接影响对子女的教育。因此,吸纳更多家长参与,定期有层次的对家长疏导其教育孩子的方法,改变他们在教育子女过程中的不良行为习惯,把家长学校作为家长与学校交流的平台,加强学校的办学理念,更新他们的人才观,合理的教养学生,使学生按照孩子成长的规律去发展自身,使“家长的血缘权威和经济权威与教师的知识权威”
相结合,形成教育合力,使其成为进一步优化学校教育环境的外驱动力。
总之,教育人才观的转变需要一个切入点,我们把适应21世纪发展需求的“能力培养”作为办学发展宗旨,以此为推力,全面整合教育资源,努力开拓农村教育的新格局。
参考资料:
1、 杜书伍《能力的内涵》《人才信息报》2010年4月版
2、 《90后独生子女家庭教育现状分析及其对策》 百度网
3、 《素质教育》 百度网
4、 《农村小学留守儿童心理健康调查及对策的思考》 百度网
5、 《湖南省湘西花垣吉卫镇、麻栗镇留守儿童调查报告》 百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