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1.50 KB
  • 2021-04-25 发布

小学语文组线上授课心得体会

  • 8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小学语文组线上授课心得体会 在疫情的无情侵扰下,2020年春季开学季也因着“空中课堂”的开播而变得特别起来。疫情就是命令,为确保孩子们停课不停学,教育部组织老师们录制空中课堂。‎ 目前,小学师生对于“互联网+”的教学模式渐渐融合,特此推出教师空中课堂之在线教学感悟系列推送,通过展现各位老师一“屏”之隔下的远程教学准备过程、教学体会与反思,深刻感受与探索“互联网+”与教育领域相结合的一种新的教育形式。‎ ‎ ‎ No.1‎ 云端教学,未来可期 ‎ 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让从未尝试过在线教学的我赶鸭子上架,从下载自学“超星平台”、“晓黑板”、“腾讯会议”等众多教学平台,直到最后决定使用钉钉APP。临时学会很多直播技能,适应新形式下的教学模式。对我个人来说是一个很大的挑战,好在这并不是我一个人在战斗,我的背后有我们整个语文组,有整个学校,有整个崇明区语文教研组。大家共同的分享为我的在线教学工作提供了广阔的思路和可操性强的教学实践。虽然在线互动只有短短的二十分钟,但课前的准备工作却是格外“磨”教师的。尤其是对于从未涉足过的“线上教学”,更是“磨”上再加一层“磨”。‎ 以下是我在这三周在线教学中的一些感悟,与大家共勉:‎ 一、磨教学平台 在即将开始的这节特别的课堂上,没有我熟悉的三尺讲台,没有我熟悉的方块黑板,没有我熟悉的小巧粉笔,只有我面前的笔记本电脑和手掌大的鼠标,我该怎么上这节课呢?我该用什么教学平台上这节课呢?我该先从哪儿着手进行备课呢?这都是我脑海中冒出的一个个问号,这都是我需要面临的一道道难关。一片茫然,真的可以用来形容我当时的心情。幸好,钉钉平台给我们进行了一次又一次的直播指导。它及时解答了我心中的疑惑,拨开了我心中的谜团。我们语文组的老师在钉钉群里不断地进行试播,不断地进行各种尝试,力求在直播时能不出现技术性的失误。‎ 二、磨教学内容 选定了教学平台后,进入备课的关键环节,确定教学内容。在教研员及一些骨干教师的引导下,对20分钟的在线交流做到了以下几点:重复、询问,即重复课堂上的主要问题,询问学生;讲解、评点,指导学生完成练习册中的相关内容,讲解和评点;梳理、答疑,请学生提出学习中的问题,进行一定的梳理,及时答疑;补充、延伸,根据视频课中的内容,设计。‎ 三、磨教学时间 经过三周的在线教学,学生从一开始的新奇到现在的应付。在电脑的那一头,有的时候根本不知道学生在做什么?在不在听等等。为了提高学生在线教学的效果,我开启了在线督查模式。‎ ‎(1) 早上8点开始在线早读半小时,让学生打开视频,打开麦克风,在视频下进行早读。为第一节语文课做好准备。‎ ‎(2) 中午1点开始在线督促学生完成作业,经过实践,在我的督促下学生完成作业提交作业的速度提升了很多。‎ ‎(3) 晚上6:30在线指导学生作业,针对作业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指导及反馈。这样的一系列举措,让学生在家学习的这种想法也紧迫起来。‎ 四、反思 曾经钟情于线下教学的我,面对突如其来的变化,有困惑、有疑虑、甚至有抗拒,但最后还是坦然接受。互联网的时代,双线教育的号角已经吹响。摒弃传统教育模式,接纳崭新思维方式,这是我们新时代的教师要面临的首要任务。这次的线上教学,相信是我今后线下教学的一种延续,为我在双休日辅优补差提供了一个绝好的平台。‎ No.2‎ 网络教学平台的 三大关注点 ‎ 网络在线教学已经进行了三周,这是特殊形势下的一次特殊的教学形式,对于我们教师来说,是一次挑战。在线教学模式打破了以往传统的课堂班级授课制,教师化身为主播,面对一个个镜头,看得见、摸不着、管不到,如何提高教学效果,使20+20=40,而不是简单的时间上的叠加,或者20+20=20,甚至更差,这就取决于学生在空中课堂的学习是否有效,互动是否存在重复授课现象。经过三周的教学,我认为主要做到三个“关注”。‎ 一是关注空中课堂的教学。‎ 教师要在充分了解网课教学内容的基础上进行再加工,帮助学生消化网课的教学内容、知识点,解决空中课堂速度快的问题。‎ 二是关注学情。‎ 充分预设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针对空中课堂中的难点、重点进行辅导,搭建学习支架,勾连生活,有效互动,提高学习效果。‎ 三是关注学生的学习习惯与态度。‎ 学生离开学校太久,学习习惯有所松懈,描写错误率高、朗读疙疙瘩瘩,而且不能及时纠正,网上批改作业占据了教师大量的时间,但效果却不如意。上课时学生在网络另一头,学习准备工作不充分,不思考,使得二十分钟不能有效利用。这是我在下阶段要攻克的难关,要对学生的学习进行有效管理,比如按时完成作业的加分,上课回答问题正确的加分,积极思考的加分。只有学生动起来了,我们的辛苦才不会白费。‎ No.3‎ 对网络教学的意见和建议 线上授课是老师、家长、孩子们第一次接触,难免存在许多问题。老师与学生的互动少,没有办法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教学重、难点落实的效果不是太好。不能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状态,作为教师就要考虑各种不利因素,对教学过程做出适当的调整,对于小学低段的语文教学,指导时不用复杂,指导重点主要落在书空写字、朗读背诵等方面。同时鼓励学生及时回看不太理解的地方,适当利用空闲时间读读课外读物,拓宽知识面。‎ No.4‎ 把朗读贯穿教学始终 文言文语言精练,具有音韵美和节奏美,读起来琅琅上口,所以在学习本课时,我把朗读贯穿教学始终。学生只有在读中,才能更好的体会到文言文的韵律之美和意蕴之美。在课堂上要求学生做到:‎ 一读,不添字不漏字,通顺流利即可。‎ 二读,读出韵律和节奏之美。要想读出韵律和节奏之美,我进行了范读,让学生找出我读的和他们读的不一样的地方,问题一提出,就抓住了学生的心。学生心中一亮:原来老师不仅读出了节奏,还读出了感情。‎ 三读,读出感情。在分析完课文之后,学生已经知道文言文的大意,再次让学生进行朗读,学生把自己想象成文中的角色,根据自己的理解感受去读。同时,让学生在品读中感悟到寓言的内涵和深刻的哲理,这也是本课的难点。我采用联系生活实际谈看法来解决难点。通过让学生自己联系实际生活,创设情景等方法,自己把寓意说出来。这样一来,不仅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发挥想象充分的说,还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而且让学生真正把寓意牢记于心。‎ No.5‎ 令人豁然开朗的线上教学 停课不停学,隔空不隔学,创新教育思路,近三周的钉钉平台网上互动,让我们由开始的不情愿到后面的欣然接受。平时我们安静的课堂搬上了手机、电脑、电视,纸质的作业变成了电子书似的批阅模式。‎ 老师们也融入了全新的教育信息技术,变成了主播和电脑能手,竭尽所能的让学生在市级平台课后补充到知识。这样新颖的形式,打破了我们原有的课堂模式,我们和学生都是倾听者,我们认真的聆听市级名师们一堂堂精彩的课堂讲授,此时我们真正和学生成了学习的同伴,共同记录,分享收获。‎ 同时我们在课后的交流中,改变了原有的严肃,用主播式的话语启发学生的思维。学生也在这一次次的思维碰撞中感受另类课堂的美好。‎ No.6‎ 打好云端教育的第一战 ‎2020年注定是不平凡的年,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的发生,改变了我们的生活。‎ 曾经钟情于线下传统教学的我们,面对突如其来的线上教学,有困惑、有质疑、甚至是抗拒。经过三周的摸索,不断改进。做到前20分钟与学生一起聆听名家的课堂,后20分钟与学生一起互动。如第二单元根据名家的教学内容而选择紧扣单元目标“初步学习阅读古典名著的方法”,做到集中、明确,教学过程紧紧围绕单元目标,设计清晰的学习路径,提出明确的学习要求,使学习活动的展开具有可操作性,并给学生较为充分的思考时间。‎ 在学生自主思考之后,连麦回答问题,分析了几种分段错误的原因,从而提高了听课学生的参与度,增强了互动性,给予学生更多自主学习的空间。‎ No.7‎ 浅谈线上教学的利&弊 经过三周的网上教学,我们作为一线的教师,感触颇深。在这段特殊时期,我们的阵地从“三尺讲台”转移到“钉钉直播”,扎实稳步地顺利开学,打好了线上教学的第一战。‎ 我们语文采取的是观看“名师课堂”和“钉钉直播”‎ 相结合的线上教学方式,上午名师课堂讲解,深入浅出,保持授课的趣味性和吸引力;接下来20分钟利用钉钉进行在线对重难点进行补充,在线解答孩子们在上课过程中出现的疑惑。 ‎ 首先我认为线上教学,增强了学生自我调节学习内容与时间的能力,学生有了更为灵活的学习方式,同时也有了更多的时间沉下心来思考怎么提高网上答疑课的效率、达到设定的教学目标、让学生学有收获等问题了,我们也会在网络授课的过程中不断根据实际情况做出合适的调整。在我看来,线上教学还有一个最便利的好处就是学生可以回看老师上课的视频,看一遍不懂可以看第二遍乃至第三遍四遍,直至看懂为止,这对要潜心学习的学生而言具有一定的帮助。‎ 线上教学一个突出的弊端就是孩子们的视力会受到很大的影响,孩子们有些学困生不能得到充分时间的补差,另外家长也付出了大量的时间陪伴孩子,总之,在这样的一个大背景下,我们语文教学还是有条不紊地进行,师生也都得到了提高。‎ 对于教师们来说,互联网+教育的授课新模式,像极了陶渊明笔下的那位划着小船的农夫进入桃花源的样子——从最初接触网络教学的“初极狭”到之后的“豁然开朗”。‎ 云端的授课模式无疑具有着新颖、好奇、挑战、融合与创新,相信在师生的齐心合作之下,我们能够拥抱互联网,主动适应当前线上教学的需要。‎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