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1.00 KB
  • 2021-04-25 发布

数学(心得)之数学来源于生活 生活离不开数学

  • 9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数学论文之数学来源于生活 生活离不开数学 ‎ ‎   青田县油竹小学     林开媚 ‎  [内容摘要] 《新课标》中提出:“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 “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它明确指出了数学与生活是紧密联系的。本文以此为基本理念,就数学与生活间的相辅相成谈一点粗浅的看法。文章首先阐述实际生活问题数学化:让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景中学习数学。接着再阐述数学问题生活化:让学生感觉数学就在身边。‎ ‎  [关键词]  数学与生活 ‎  《新课标》中提出:“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 “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学生的数学学习不是纯知识的传授,它源于生活、赋于生活、用于生活。越贴近学生生活的内容越容易引起学生共鸣。因此,学生的数学学习应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出发,让学生体会数学就在他们身边,数学就在他们的生活中。‎ ‎  数学教学“生活化”,这是一种体现现代数学教学理念的新形式,也是尊重学生认知特点、体现数学价值的有效手段。数学是人类的一种文化,只有赋予数学以真实的实际背景,才能激发学生的真情实感,形成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态度与情感。本文就数学与生活间的相辅相成谈一些粗浅的看法。‎ ‎  一、实际生活问题数学化:让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景中学习数学 ‎  《标准》指出,数学课程“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小学生学习的大量知识均来源于生活实际,这就要求教师在设计、组织教学活动时,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充分挖掘生活中的可利用资源,拓展学生的探索过程,让学生经历将生活问题数学化的过程,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为学生主动从数学的角度去分析现实问题、解决现实问题提供示范。‎ ‎  1、“生活经验”提升为“科学数学”‎ ‎  数学教学应该尊重并借助学生生活中的数学经验,引导他们进行有意义的数学探索,通过亲身的经历、体验和感悟,使经验中的数学得以理性提炼,上升为科学数学。‎ ‎  “认识左右”对于初入小学的新生来讲是个难点,如将知识原封不动的“塞”给学生,短期内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还是可行的,但根据记忆的规律,过段时间以后学生又混淆了,怎样才便于学生记忆而又使学生难忘呢?不妨利用学生的身体做游戏。如听口令:起立,向前看齐,向右转、向左转……;再如,指面部,根据老师的口令做动作:用右手食指点自己的鼻子、用左手食指指自己的右眼,用左手摸右耳……这些游戏都是学生乐于去做的,在游戏中让学生对“左”“右”的理解、感知与体验的需求。可见,灵活挖掘生活中的资源,能提高学数学的效果。‎ ‎  如教学《年、月、日》一课,生活中的“年、月、日”对于三年级学生来说是有所了解的,所以这节课的教学应在学生原有生活经验基础上,帮助他们有序地整理相关知识。在教师适当的引导、点拨下,建立清晰的、科学的数学模型。这节课可以按以下环节来展开教学:(1)说一说:关于“年、月、日”,你已知道了哪些知识?生:1年=12个月,大月有31天,小月有30天,一年有365天……(2)理一理:①‎ 自主探索: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观察手中1996年—2005年的年历表,然后推算出2005年每个月的天数。②交流汇报:教师引导学生有序地汇报探索结果:1月、3月、5月、7月、8月、10月、12月都有31天,是大月;4月、6月、9月、11月都有30天,是小月;重点交流2月:通过观察发现每3个28天后是1个29天,所以2007年2月是28天(渗透平年、闰年的知识)。有的同学则根据生活中的其它途径知道了年份除以4,能整除的是闰年,不能整除的是平年。那么为什么会有这样一个规律呢?这时教师适时地补充《小资料》,帮助学生脑中原有的比较模糊的、浮于表面的知识经验进行明朗化,实现了再认识再创造的过程使经验数学得到了提升,不但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3)练一练:通过形式多样的练习,进一步完善对年月日的认识。这样通过对学生已有学习经验的整理和深化,实现了“生活经验”→“科学数学”的提升。‎ ‎  2、借助生活经验理解抽象的数学知识 ‎  抽象的数学知识、枯燥的数学课堂,曾一度成为学生害怕数学的大山,也由此证明了脱离生活实际的教与学的苍白和无力。实践证明数学学习离不开实际生活经验的支持。生活中的数学是最鲜活的,捕捉生活中知识的“原型”,联系实际教学,是帮助学生掌握抽象知识的有效途径。‎ ‎  如教学《射线和角》一课,让学生认识射线的本质特征(即射线可以笔直地向一端无限延长)是有一定难度的。于是我设法从生活中找到一个生动形象的数学原型,来帮助他们理解射线的本质特征。我是这样来教学的:多媒体课件呈现一个红外线激光电筒,师:打开电筒,假设前方没有任何阻挡物,它的光线会从哪里射到哪里?生:从电筒的一端射到很远很远的地方,直到看不见。师:是怎样射的?生:是笔直地射向远方。师:像这样从一端出发,可以笔直地向远处不断延长的线叫射线。生活中还有哪些也是射线?生:车灯射出的光线、太阳光、激光……在学生充分感性认识的基础上,教师抽象出射线的书面表示法。这时再让学生归纳射线的特征已是水到渠成。‎ ‎  生活情景是沟通现实生活与数学学习、具体问题与抽象概念之间的桥梁。把生活经验作为抽象知识的载体,在教学过程中优化组合,滋润渗透,能使数学教学脱去僵硬的外衣,显露出生机,洋溢着情趣,充满着智慧,使学生热爱数学,关注生活,积极实践,勇于探索。‎ ‎  3、在现实背景中培养数感,提高数学素养 ‎  《标准》中强调,“‎ 要引导学生联系自己身边具体、有趣的事物,通过观察、操作、解决问题等丰富的活动,感受数的意义,体会数用来表示和交流的作用,初步建立数感。”‎ ‎  在现实生活中,数的表示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它的呈现形式也是丰富多彩的。小学生时时刻刻都在和数“亲密”接触。教师应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平台,创设生活情景,带领学生走出课堂,走向社会,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在现实背景中培养学生良好的数感,引导学生逐步学会数学地理解和认识事物。如学校开展“保护环境,从我做起”的活动。为增强说服力,教师可以要求学生估算解答:“平均每个家庭每天丢弃3个塑料袋,一年全国要产生出多少吨白色污染?”“全国的小学生如果每人每天浪费一小张纸,一年全国小学生要浪费多少吨纸?要用多少辆卡车运输?”……真是“不算不知道,一算吓一跳!这样的活动既培养了学生的人文素养,又对数留下了全面深刻的印象,强化了对数的感受性。‎ ‎  二、数学问题生活化:让学生感觉数学就在身边 ‎  1、运用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提高理解和运用知识的技能 ‎  现实生活是数学的丰富源泉。随着学生认知面的拓展和提高,数学教育应不断加强知识与实际的联系,让学生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周围世界,引导学生把数学知识运用到生活实践中去,进一步体会数学的作用和价值,提高对知识的理解能力和运用能力。‎ ‎  如低年级学生学习了元、角、分的有关知识后,可以开展”模拟购物“活动,让学生在生动有趣的活动中进一步理解元、角、分之间的关系,进一步熟悉关于购物的数量关系。活动结束后,启发学生从数学的角度关注日常生活中的购物现象,让学生真正体会到,我们学习的是有意义的数学,是必需的数学。有这样一位小朋友在日记中写道:我带了1张十元的、1张一元的和2张二元的纸币去买电池,一排电池7元,我给营业员阿姨一张十元纸币。阿姨翻了翻抽屉,没有一元的,只有几张贰元的。我想:我再给阿姨一元钱,那不刚好可以找了吗?……日记中充分体现了:数学真有用!‎ ‎  又如,学习了长、正方形的周长计算方法后,可以让学生通过测量求出黑板、窗户、门的周长;可以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我是小小设计师》,讨论为使班级更美,可以怎样装饰?又如学习了《简单的统计》后,可以统计班内学生阅读课外书的情况等,赋予数学以现实的意义和生命的光环。‎ ‎  除了引导学生从数学的角度去描述现实生活中的事物与现象以外,教师还应该努力鼓励学生主动运用所学知识去研究和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如:一个滴水的龙头一天大约浪费多少水?怎样存款才合算?一年学习的时间占百分之几?超市的打折都合算吗?了解附近市场或超市的销售情况,提出进货建议等等。学生面对现实问题,必将主动从数学的角度,想办法从不同的途径综合、灵活地进行分析并探索解决方案。在这个实践过程中,即使工具或知识并不那么足够,即使每个人最后得到的结果会各不相同或有很大的出入,也能在解决现实问题中激发学生进行创造性的思考,且在不知不觉中加深了对数学概念的理解和运用。‎ ‎  2、让数学融入生活,训练思维,发展能力 ‎  教师要有意义地让学生多接触”融于生活的数学“。尽可能地给学生呈现生活中本原的数学问题,或者是只做过简单加工的现实问题,把参与知识”再创造“的机会还给学生,让学生亲自体验数学问题的发生、提出、加工、解释的过程,根据实际问题作出多角度的分析和解答,从而培养学生收集、选择和利用信息的能力,促使学生主动参与数学学习。‎ ‎  陶行知先生说过:”新时代的学生要用活书去生产,用活书去实验,用活书去革命,用活书去建立一个比现在可爱可敬的社会。“让我们记住这句话,努力开发利用生活中的”活书“,把数学学习和生活联系起来,引导学生用好”生活“这本”活书“吧!‎ ‎  参考文献:‎ ‎  《数学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 ‎  《小学数学教育》‎ ‎  《小学数学教师》‎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