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1.50 KB
  • 2021-04-25 发布

语文(心得)之适度模糊:语文教学的必然追求

  • 9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语文论文之适度模糊:语文教学的必然追求 ‎ 标题:适度模糊:语文教学的必然追求 作者:曹忠华: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星港学校, 215021‎ 转自:《教育科学论坛》2008年第3期 46页 注意:本文转自纸质媒体,受版权保护,仅供课堂教学之用。数千年来, 我国传统语文教育重视模糊感知, 形成了一种朴素的语文意会教育观, 也造就了一大批“有学问”的人。随着现代语文的改革, 西方的教育理念渐渐渗透到语文教育的血肉之中, 我们开始从传统中走出来, 渐渐走向了精确化的道路。教师为了铸造“标准件”设置统一模型。于是, 课堂教学死抠章句, 以理科式的条分缕析肢解原本文脉贯通、浑然一体的课文, 探研所谓的微言大义。这种教学抑制了学生潜在的联觉本能和创造冲动, 扼杀了学生思维的灵性和生命活力。追本溯源, 语文教学应当追求适度的模糊性, 回归语文教学的固有真义。一、适度模糊: 字词教学更显活力词语是能够独立运用的表达语意的最小语言单位。小学生学词语(尤其是一些多义词) 并非都能一下子掌握, 许多词语的意思是在反复阅读中逐渐理解的。教材的编排也遵循了“螺旋形上升, 波浪式前进”的反复认知规律。因此, 教师不应一味地追求对词语的精确理解, 甚至让学生背诵字典里的解释, 理当引导学生通过读书在一定的语境里理解词语, 让其经历一个自我模糊的理解过程, 并由模糊趋向清晰,‎ ‎ 达到较准确的理解。孙双金老师在教学《二泉映月》时, 出示了以下词语:月光如银 双目失明 委婉连绵 月光似水 卖艺度日 升腾跌宕 静影沉璧 经历坎坷 步步高昂 月光照水 热爱音乐 舒缓起伏 水波映月 向往光明 恬静激荡师: 你为什么竖着读?‎ 生: 第一行都是讲月亮的。‎ 生: 第二行是讲阿炳的感情的。‎ 生: 第三行是讲《二泉映月》的美的。‎ 师: 是啊, 讲的是《二泉映月》的旋律。那么美的月光, 你怎么读呢?‎ 生: (柔和地, 深情地)月光如银、月光似水、静影沉璧、月光照水、水波映月……‎ 师: 第二行是讲阿炳的身世的, 怎么读呢? 谁来读?‎ 生: (读得抑扬顿挫、声情并茂)‎ 师: 他读出了自己的感情。谁再来读第一组?‎ 师: 我们一起带着我们的感情把如此美丽的月光, 把阿炳坎坷的身世读出来。‎ ‎(生充满感情地读)‎ 师: 这些词语中, 有不理解的吗?‎ ‎ 不理解的提出来。有不理解的很正常, 我还要感谢提出问题的同学。‎ 生: 我不理解为什么要把月光比做水?‎ 师: 月光似水, 把月光比做水说明月光怎么样?水怎么样?‎ 生: 我觉得水是清而纯。‎ 生: 水是清澈透明, 平静柔和。‎ 生: 我要补充: 只有水清澈了, 才能衬托出月光的清纯。‎ 师: 说得好! 还有什么不理解呢?‎ 生: “恬静激荡”是一对反义词, 为什么放在一起呢?‎ 生: 我认为在这首乐曲中, 有一部分恬静形容月光, 有一部分激荡形容自己的激动心情。‎ 生: 我不理解“静影沉璧”是什么意思?‎ 师: 猜猜看, 猜对了表扬, 猜错了也要表扬, 表扬你的勇气。‎ 生: 我估计“静影沉璧”是水很平静的意思, 就像墙壁一样的一幅画面, 月亮倒映在水里。‎ 师: 这里的“璧”是什么意思? 墙壁的壁是土字底, 这里的“璧”什么意思?‎ 生: 月亮倒映在水里像一块碧玉。师: 像一块碧玉, 这是一块怎样的玉?生: 应该是十分发光的玉。生: 应该是一块十分光滑的玉。‎ 生: 十分明亮的, 我猜想“沉”在这里也有“沉鱼落雁”的意思。‎ 师: 月亮的影子倒映在平静的水面里,‎ ‎ 看上去像一块光洁圆润的月亮, 这景色美吗? 我们来读。‎ 生: (一起美美地)静影沉璧。上述案例中, 孙老师没有死抠词句, 而是带领学生反复诵读词语, 有滋有味地把词语“品”了一番。他鼓励学生调动生活经验对词语进行情景还原, 再用语言进行描述。在学生自悟的基础上, 他还“趁热打铁”鼓励学生自由地想, 想象着读, 让学生在模糊理解中诱发语感, 领悟精妙, 凸现形象, 感悟内涵。学生学得情绪高涨, 兴趣盎然, 这些词语也注入了生命的活力, 以生动的图式存贮于学生的认知结构中。二、适度模糊: 阅读教学更显张力任何文学本文都具有未定性, 它的存在本身是一个“召唤结构”,具有很多“空白点”。这种“召唤结构”中的“未定性”和“空白点”, 对于读者接受而言就是一种不确定性。不仅如此, 接受美学还认为, 未被阅读的作品仅仅是一种“可能的存在”, 只有在阅读过程中才能转化为“现实的存在”, 而从“可能的存在”到“现实的存在”的中间区域也是一个巨大的“空洞”, 它介乎彼与此之间、属于与不属于之间, 具有不清晰性, 这个不清晰的中间区域正是文本召唤读者践入的模糊领域。新的课程标准也指出: “阅读过程是师生、生生和文本的对话过程, 我们要尊重学生的个性体验, 倡导个性化阅读。”作为阅读主体的学生, 不是机械地将看到的语言转向说出的语言, 而是用自己的话来理解或改造原文的词句、段落和结构。由于学生的语言修养、所处的环境、文化背景的差异, 对作品的理解、接受会出现千差万别的情况,‎ ‎ 如果非要学生精确地说出个所以然来, 反而扯碎了文章的整体美, 破坏了美妙的意境, 陷入了为找答案而找答案的形式中去。请看一位教师在教学苏教版第二册的 《鲜花与星星》时的教学片段:师: 夏天到了, 鲜花都盛开了, 大自然变成什么样了? 读读儿歌的第一部分。‎ 师: 从你们读书的神态中, 我知道你们一定看见了一幅幅美丽的图画, 谁来介绍一下?‎ 生: 我看见了满地的鲜花。‎ 师: 那是什么样的?生: 这里一朵, 那里一朵, 到处都是。(教师板书: 满地, 指名读)‎ 师: 从你读的神态中, 我们仿佛看见了漫山遍野的鲜花, 大家一起读。‎ 师: 你还看见了什么? 闻到了什么? 在小组中读给同学们听, 并且说一说。‎ 师: 谁愿意把看到的美景和大家一起分享?‎ 生: 我看见到处都是花儿, 有红色、黄色……还有蝴蝶在上面飞呢! 真是美丽极了!师: 太美了! 小朋友们鼓鼓掌! 下面请你来读一读。(该生有感情地朗读儿歌第一部分)……‎ 师: 我听出来你们很喜欢鲜花, 现在大家把眼睛闭上, 闻一闻, 你闻到了什么? ( 学生闭眼做闻的动作, 然后自由发言) 你们都闻到了哪些花儿的香味?再读读这句话。(有感情地朗读)‎ 师: 夏天到了, 五颜六色的鲜花都盛开了, 漫山遍野全都是, 它们散发出淡淡的清香, 大自然多美呀! 走, 我们一起到大自然中去欣赏欣赏。( 出示画面、音乐)这环节, 教师并没有让学生生硬地去理解“这里一朵/那里一朵/比天上的星星还多”的意思, 也没有问“为什么鲜花比天上的星星还多”的问题, 而是通过听、读、说、想、闻等方式调动学生多种感官, 促使学生把生活、文字联系起来加深感悟与体会。于是,学生放飞想象翅膀, 在模糊意会的过程中, 仿佛置身于自身创设的鲜花烂漫的意境之中。夏天鲜花之美也由平面文字变成立体的活生生的形象呈现于学生的脑海里。这篇课文教学之后, 相信每个学生的心里都珍藏着一首诗, 珍藏着一个美丽的夏天。    三、适度模糊:古诗教学更显魅力我国传统文化以直觉、顿悟见长。与之相应, 汉语词汇具有很强的模糊性和意象性, 富有弹性、富有规律、内涵自由度大。诗歌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粹之一, 自然也就带上了含蓄、模糊的审美特征。明代谢榛《四溟诗话》中指出: “妙在含糊, 方见作手。譬如朝行远望, 青山佳色, 其烟霞变幻, 难以名状。”因此, 在古诗教学中, 我们不可能或不必要把古诗当中的某些语言现象以及古诗的意境等进行 “类属边界”和“性态”的确定, 而应该充分地应用系统科学理论上的“整体大于各部分之和”的观点, 从语言文字符号整体所呈现出来的模糊性上, 总体地去把握对象, 让学生去“感悟”, 去“心领神会”。在全国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大赛中,‎ ‎ 王自文老师执教的《古诗两首》犹如一朵奇葩, 光彩耀人。无论是评委还是听课教师, 对整个课堂设计和课堂效果都赞誉有加, 获得了一等奖第一名。我们且看其中的一个教学片段:师: 那令人心凉的南宋王朝在干什么呢?(生读《题临安邸》)‎ 师: 那令人心凉的南宋王朝在干什么呢?(生再读)‎ 师: 那让人悲凉的南宋王朝在干什么?(生再读)‎ 师: 对这首诗你有什么不理解的吗?‎ 生: 为什么说杭州把比做汴州?‎ 师: 对于汴州, 你们想了解吗?(课件展示《清明上河图》, 伴随音乐介绍汴州)‎ 师: “直把杭州做汴州”, 是啊, 无论在汴州还是杭州, 那些权贵们不都是日日饮酒、朝朝作乐吗? 汴州已经沦陷了, 杭州的命运又会怎样呢?那些昏昏度日的当朝统治者断送了一个汴州, 难道不会再断送一个杭州吗?师: 你怎么理解这个“醉”字? 透过这个“醉”字,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生: 我仿佛看到了他们花天酒地, 一个个大腹便便的……‎ 师: 通过这个“醉”字, 你还能听到什么?师: 当你看到这些, 听到这些, 你有何感受?‎ 生: 我感觉总有一天……‎ 师: 请你朗读一下。(生朗诵, 掌声)‎ 师: 当这两首诗同时出现在我们的面前, 你又有何感受?‎ 生: 我感受到宋朝政府腐败无能。‎ 生: 我感到了一种鲜明的对比。痛苦的日子一年又一年, 杭州的权贵们吃喝玩乐……我觉得他们太对不起为他们流干眼泪的百姓了。(掌声)‎ 师: 而西湖旁边的这些权贵们却还在花天酒地之中。读——生: (读)(师范读, 一生再读)‎ 师: 有没有注意第二个句子——“西湖歌舞几时休”是个什么句子?‎ 生: 问句。‎ 师: 谁问谁?‎ 生: 是作者在问南宋统治者。‎ 师: 如果你是作者, 你怎么问他们?‎ 生: (有些愤怒地)——西湖歌舞几时休?‎ 师: 现在, 请你指着那些统治者的鼻子, 你怎么问他们?‎ 生: (愤怒程度有所提高)——西湖歌舞几时休?‎ 师: 现在, 就请你指着这个昏庸的南宋皇帝, 你怎么问?‎ 生: (越来越愤怒地)——西湖歌舞几时休? ( 台下掌声)‎ 师: 让我们一起来问一问这个昏庸的皇帝!‎ 生: ——西湖歌舞几时休?特级教师王崧舟说: “感悟古诗, 不在诗句的字面意思, 而在诗句背后的情味和意蕴。”在上述案例中, 王老师没有斟字酌句, 进行喋喋不休地讲解, 而是在创设情景中,‎ ‎ 紧紧抓住诗中的关键词、句, 包括标点符号, 精心设疑, 引导学生深刻领会其中的涵义, 体悟作者在诗中所蕴含的忧国忧民的爱国之情。于是, 诗句背后的情味和意蕴, 就在“诗象”的召唤和引领下, 喷涌而出。语文表现为言语, 它是由方块字组成的, 而方块字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文字, 自身有独特的魅力, 几个简单的文字, 因不同的排列组合而蕴味迥然不同。它不同于自然学科, 没有很强的科学性和精确性。如果我们一味追求“精确”, 必然会导致语文灵魂的失落和风干。当然, 我们提出的适度模糊, 是有意创设的模糊, 不是备课的不精, 不是教学的苍白, 不是讲解的含糊, 它的基础是教师的“心如明镜”与巧妙设计。追求适度模糊, 就是为了使我们的语文教学真正走向“精确”。( 曹忠华: 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星港学校, 215021)‎ ‎     ‎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