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3.00 KB
- 2021-04-25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导语】在这场疫情防控的斗争中,高校面对青年学生一时难以到校上课的实际,要用心用情办好网上思政课,引导青年学生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努力成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下面是由XXX为大家整理的“疫情防控思政大课心得体会【10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疫情防控思政大课心得体会【1】
今天在中国教育报上读到一则报道,说的是,日前,浙江一所高校国旗护卫队全体队员与师生代表共同参加了一场特殊的“云”升旗仪式。因为疫情影响,大学生们尚未返校,升旗仪式无法正常进行。
为此,这所大学决定举行学校历的首次网络升旗仪式,同时也是一堂鲜活的爱国主义思政课。
上网课,成为这个春天的高频词,网课也是课,是课就要学知识,开眼界,明真理。连日来,多地连续出现上网课之前,学生在网上向国旗敬礼并举行宣誓仪式,致敬抗疫一线的英雄们的场面。其中不仅有大学生,还有中小学生。升旗仪式结束后,还要致敬在湖北抗疫的白衣战士。
三月花儿开了千万朵,但我们翘首盼望的开学季,还是没有如期到来。新冠病毒肺炎疫情突发,使今年的春季学期被迫延期。教育育人这件事,快进不可,但暂停更不行。
若非新冠疫情,亿万个孩子早就背着书包上学去了,读书,写字,升旗,做操……这是属于孩子们的风景。
然而,在疫情面前,我们又不得不科学面对,防患于未然。如今,各地学校都在按照教育部的要求,以在线教育方式授课,以做到“停课不停学”。而不少地方的学校仍把原来每天的升国旗仪式改到网络进行,因为汹汹的疫情不能冲淡我们的爱国主义教育。
而且,这对学生来说,居家接受在线教育的内容很广泛,既有文化知识的学习,也有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培育。把疫情防控与教育教学结合起来,宣讲抗疫英雄们的事迹,培养“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的家国情怀,可谓意义深远。因为,此时此刻,对学生们的教育更具针对性,更有接近性,更鲜活,也更易被孩子们领悟和接收。
总之,这是一堂教会孩子们胸怀家国、铭记教训的大课。在疫情防控期间,包括青少年在内的所有人,每天都在接受一趟趟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课。在抗击疫情中厚植家国情怀,感悟生命的珍贵、科学的奥秘、道德的价值、人民的伟大、民族的不屈。
从而,在这场大课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此汇聚强大的精神力量,同样是为全面夺取新冠疫情防控阻击战胜利助力。
疫情防控思政大课心得体会【2】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一系列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按照省教育厅和学校做好线上课程思政文件精神和要求,外国语学院进一步落实疫情防控期间线上教学课程思政工作,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教育教学工作,充分发挥线上教学课堂的意识形态工作主阵地作用和线上教学课程的立德树人主渠道作用,教育和引导教师为人师表、教书育人,切实做到守土有责、守土尽责,确保线上教学课堂风清气正,严守师德师风底线和红线。
推动跨学院合作,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频共振。外国语学院积极开展课程思政建设工作,获批两项校级质量工程“课程思政”教学研究类课题,组织教师积极参加“课程思政”专题培训。自疫情防控以来,学院与马克思主义学院以其重点推进思政教育工作室项目为切入点,推进跨学院合作,开展课程思政专题研讨。总支书记赵睿从自身思政教育的学理背景出发,从“路径问题”、“维度问题”、“具体内容分类”三个方面与学院教师进行教学理念深度交流,深化对课程思政的认识,通过时空双维拓展和“四个自信”的框架搭建解决“课程思政到底融什么、如何有效融”的教师之问;同时学院就开拓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第二课堂”活动进行交流研讨,力求大学英语课程教学内容与思政课程交融会通,实现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同频共振。
对接价值需求,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两促进。外国语学院结合学生专业特色和人才培养目标,调查学生价值需求,探索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和情感接受能力的育人效果提升机制。同时利用线上学习平台,通过对学生学习成效和学习轨迹的跟踪分析,发掘学生的“价值需求侧”,加强大学英语课程育人资源的共享和整合,深度挖掘各门课程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巧妙地把防疫抗疫题材融入教学,把防控工作中的生动实践变成课堂教学的丰富内容,着力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激励学生勇于担当,充分发挥课堂思政育人功能,确保专业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两不误、两促进。
创新教学模式,拓展课程思政空间见成效。外语“课程思政”传播的价值引导转化无论是知识传授还是价值引导,都是学生认知领域观念的重构过程。目前学院通过“线上+线下”和“课内+课外”两结合的混合式教学实践,不断拓展课程思政空间,延长课程思政时效,引导学生通过完成各种或基于语言、或基于主题、或基于项目的任务,置身于话题展示、小组讨论、角色扮演、时事报道等语言活动之中,通过团队协作,共同在“做”的过程中不断提高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和理想信念教育,加强社会责任和感恩意识教育,加强防控教育和身心健康意识教育,从而提升价值引领和意识形态教育效果。
尤其在疫情防控期间,学院将课程思政的切入点放置在学习疫情防控第一线的最美“逆行者”,培养学生不畏艰难、锲而不舍的敬业精神和敬畏生命、崇尚真理的科学精神,逐步形成了师生携手、坚定信心、科学抗疫、正面发声、积极行动的共识,在外语课程有机融合课程思政迈出可喜的步伐,是课程思政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有益探索。
疫情防控思政大课心得体会【3】
“在这残酷疫情之下,有温暖、有大爱;在我们的背后,有强大的祖国……”“新时代的年轻人在这场灾难中知晓了自己的责任!”这是该校储运与建筑工程学院大学生宋雨霖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张涛提交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作业中一段话。
春季学期因为疫情无法开学,但网络授课如期举行。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政课教研室改成了“线上教研室”,思政课教师们紧密结合全国抗击疫情的最新时事,精心构思教学主题,巧妙设计作业环节。以“见字如面”为主题的书信,以“声援武汉”为主题的音频,以“一分钟演讲”为主题的微视频成为开学第一课的主要内容……这些网上互动和课下作业充分发挥网络授课的优势,通过融媒体技术,集合青年学生喜闻乐见的多种表达方式开展教学,进一步增强了爱国主义大课堂的亲和力。
不仅仅是思政课,在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目前开讲的1676门网课课程中,几乎所有的教师都以战“疫”
为切入点,把网上课堂变成课程思政的“网红”课堂。900余位任课教师在这个特殊时期,更加牢记立德树人的职责使命,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
“在这场特殊的战斗中,每一位教师都应该义不容辞地承担起立德树人的教育使命,同奋战在一线的广大医护人员并肩守护好学生的精神家园,将伟大的战‘疫’精神有机融合进思政课的教学内容中去。”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岳金霞说,这样的“网红”课堂让大学生通过这场特殊的战役对生命有了更深的感悟,树立起科学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疫情防控思政大课心得体会【4】
疫情下,高校的思政课堂是怎样的?
当谈到中国精神,浮现在学生眼前的不单是知识点,还有一个个坚守在战“疫”一线,默默付出的身影;当提到疫情防控体系建设,也不是囿于课本上的概念,而是源于生活的感悟。
近日,不少福建高校开启思政“云课堂”,高校党委书记进课堂讲学、疫情防控成了思政课的“活教材”,让福建大学生对当前形势和思政课有了更深的认识。
一份投影PPT、一个话筒、一方镜头、一根网线,构成了福建林业职业技术学院万人齐聚的思政“云课堂”,镜头这端的主讲人,是福建林业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万泉。
“针对此次疫情,今天就由我给大家上一堂战‘役’公开课,和大家谈谈如何科学应对疫情,确保平安有序。”近日,福建林业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万泉准时出现在“云端”课堂,以“科学应对疫情,确保平安有序”为题,在线为全院学生、全体专兼职辅导员、思政课教师上了一堂别开生面的思政课。
在这堂课上,除了向学生们介绍如何做好家中和返校途中科学防控,万泉也谈起自己经历这场疫情后的一些体会和思考,有关生命、自然、规矩、健康、习惯、感恩、家庭和国家。
“关于生命,疫情给我们上了生动的一课,我们必须认识生命,尊重生命,珍惜生命。大学生要始终保持蓬勃朝气、昂扬锐气,充分发挥生命的创造力,在为社会作贡献中努力提升生命的价值,在创造中书写人生的壮丽篇章。”
“关于自然,唯有尊重与和谐才是应该秉持的理念。作为林业院校的学生,我们更要牢固树立生态文明意识,知林爱林、热爱自然,刻苦钻研农林专业知识,积极投身到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伟大事业中,全面推进福建山水林田湖草综合治理,促进生态福建的建设。”
“关于感恩,在最美‘逆行者’的感动中,让我们懂得常怀感恩之心,并努力争做一个充满爱、传播爱、奉献爱的人。”
疫情发生以来,全国人民万众一心、齐心协力共同战“疫”,心往一处想、劲儿往一处使。
万泉对学生们说,“抗击新型冠状病毒的斗争,充分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及优越性。只有在社会主义的中国,才能集中力量办大事,真正体现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万众一心、众志成城,谱写抗击病毒的新时代凯歌,让我们不断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自信。”
疫情下的“思政课”引学生思考:
战“疫”精神是新时代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的重要体现,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动诠释,这种精神是应对包括新冠肺炎疫情在内各种艰难险阻的动力源泉。此外,这次疫情也引发了对于生物安全、加强疫病防控和公共卫生科研攻关体系及能力建设等方面的思考。
这些与战“疫”最新消息同频的思政课堂教学与学术研究,总是第一时间在福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的思政课上同步展开。疫情中涌现出人和事,都成了思政课鲜活的案例。
据悉,2月17日,福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开设“空中思政课堂”,并在课程中增设了“结合新冠肺炎疫情进行如何完善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的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课堂讨论,以及疫情中不同人不同表现作为正反案例来诠释价值观的疫情教学专题,讲述好疫情中的中国故事。
福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的一位授课教师说,通过发挥思政课教学在疫情防控工作中的积极作用,努力将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役”中涌现出的感人故事和英雄楷模、新时代爱国主义最鲜活的案例、党中央的声音和嘱托及时传达给每一位大学生,为打赢这场战“疫”贡献力量,讲好“思政大课”。
战“疫”下的思政课,让学生们不囿于课堂上的理论,而是鉴于案例得出真知灼见。
党委书记的“开学第一课”引发了福建林业职业技术学院建筑工程技术1802班江同学的思考:作为一名大学生,应该为疫情做些什么?应该担负起哪些应有的担当?
来自福建林业职业技术学院新闻专业1801班的沈同学说,“2020年的开端我们就迎来了一场人类与病毒的战役。在这场战役中,我看到了中国人民的团结,看到了各国间的互帮互助。‘开学一堂课’让我更加深刻领会到面对疫情要时刻保持理性,用科学、积极的方式对待这场战役。”
福州大学“空中思政课堂”的学子也纷纷留言,“经过老师的讲解,我才认识到,其实我们每个人为疫情防控做出贡献的人,都是在生动诠释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哪怕是我们这些把自己隔离在家,认真上课的人!”“原来思政课可以这么有意思,英雄其实离我们这么近。”
疫情防控思政大课心得体会【5】
3月9日,新疆农职院311个班级,14275人一起上网学习收看了“全国大学生同上一堂疫情防控思政大课”,引起学生们的热议和强烈反响。许多学生表示,自己受到深深触动,增强了爱国主义意识和精神,更加坚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这场疫情防控思政大课课程学习后引起了强烈反响,学生们进行了充分的讨论与学习。新疆农职院动物科技分院学生党员张x深有感触地说:“疫情从情势严峻到现在的逐渐好转,这次疫情阻击战的胜利来自于党的正确领导和社会各界的帮助。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中,无数党员挺身而出,英勇奋斗,用实际行动践行着他们的初心和使命,作为一名90后党员,我钦佩他们的勇气和担当,今后,我要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鲜明亮出党员身份,做岗位先锋。”
学院园林科技分院学生党员赵xx表示,青年的责任就是在为祖国奉献的时候,挥洒自己的青春。青春因为奋斗而弥足珍贵,在燃烧自己的同时,用自己的青春来提升自己,武装自己!上下同欲者胜,风雨同舟者兴。只要我们众志成城,同舟共济,一定能够度过疫情肆虐的寒冬,迎来欣欣向荣的春天。
“
作为当代大学生,面对疫情我们要调整好心理状态,不要恐慌,不信谣,不传谣;多做运动,转移注意力。通过这堂思政课的教导,我明白了少年强则国强的道理,明白了爱国的意义。越是苦难越自律,越是艰险越向前。一场重大疫情,也是一场人生大课。我们要科学理性有思想,我们要珍惜生命爱自然,我们要胸怀信仰敢担当,相信在全国共同努力下,无论多少困难都可以战胜。”经济贸易分院学生布麦日耶姆·杰力力说。
新疆农职院生物科技分院学生穆xx激动地表示:“收看的思政大课使我认识深刻,受益匪浅。我对我国在疫情中的担当感到骄傲自豪,同时也对新冠病毒有了更全面的认识。磨难压不垮,奋起正当时。在举国上下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做好防疫的特殊时刻,作为青年的我们更应该用青春之担当与祖国共渡难关。”
疫情防控思政大课心得体会【6】
今天,我收看了全国大学生同上一堂疫情防控思政大课令我受益匪浅,刻骨铭心。让我对新型冠状病毒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以及学习并掌握了预防措施。相信这次加长版的寒假给大家带来了别样的感受,很多人从未像现在这样真切地感受到我们不仅仅是以个人的身份生活,而是与所处的时代同呼吸,共命运。
透过新闻,我们看到一张张布满勒痕的脸、一把把为避免交叉感染而剪了的发辫,一双双被消毒液侵蚀开裂的手、一个个蜷缩在地上暂得休息的身影,年轻医护人员他们心无旁骛,凝视自己的战场;我们看到84岁的钟南山临危受命逆行而上,武汉金银潭医院院长张定宇身患渐冻症仍冲在前线与时间赛跑挽救生命,70多岁的李兰娟院士每天只睡3小时,带领团队为研制特效药品而耿耿不寐;我们看到坚守阵地做着深入报道,不断披露疫情最新进展的新闻人;我们看到了为建医院、为制口罩日夜赶工的工人;那些奋笔写下“请战书”的医护工作者;开间武汉或审核三亿元的施工人员;用爱搭建桥梁,日夜驰援运送物资的驾驶员……他们用行动向我们诠释了什么是大爱无疆。一个个白衣天使坚守岗位,用血肉之躯尽一份绵薄之力,用小小的身躯与疫情赛跑。无数的“追光者”们在国家和人民最需要的时候,做出无怨无悔的选择。他们把对人民的爱,对祖国的爱放在心底,用一个个鲜红而又坚定的手印,表达着火热的担当与承诺;他们用最美的身影,诠释了生命的意义!这些逆行的背影,他们挺身而出不是为了当什么英雄。他们扶危渡厄,是守土尽责。
同学们大都是非典前后出生的,这是我们有记忆以来第一次面对全国性重大公共卫生事件。2003年非典爆发,全世界守护着80后、90后、00后。17年过去了,换成80后、90后、00后来守护这个世界。我们看到当年坐在课堂读书的孩子如今换了一身衣服,学着前辈的样子,替更多人负重前行。
目前,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形势仍然严峻,此刻,我们呆得有点烦闷焦躁的家,是很多前线人员想回而不能回的家。在这个牵动着所有国人心的春天里,我们每一个人都无法置身事外。我们,也应尽自己的绵薄之力,不为医生,社会增添负担,按照这堂课中所说的,不随便出门,戴口罩,不信谣,不传谣,勤洗手,讲卫生,为这个社会,贡献出自己的力量!同时,这场疫情,也是对我们每个人的教育。唯有正视这样的经历,在困境中汲取教训成长,才不辜负这样一场代价沉痛的历练。
疫情防控思政大课心得体会【7】
3月9日下午,六盘水师范学院全校师生通过网络直播观看教育部社科司与人民网联合组织的“全国大学生同上一堂疫情防控思政大课”。
学校高度重视本次“全国大学生同上一堂疫情防控思政大课”活动,将其作为本学期形势政策教育和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课程。党委宣传部、学生处、马克思主义学院等部门和学院对上好本次思政课作了严密部署和安排,全校师生通过直播和回放等方式参加了思政课学习。
“全国大学生同上一堂疫情防控思政大课”是在举国上下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特殊时刻组织的一堂特殊的思政课,主要是为了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优势转化为支持防疫斗争的强大力量,引导广大学生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
,坚定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打赢这场疫情防控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的信心和决心,深刻认识中国抗疫彰显的中国共产党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
“思政大课”邀请了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艾四林、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秦宣、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王炳林、中央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冯秀军等四位教授,深入解读党中央关于疫情防控的决策部署,分析中国抗疫彰显的中国共产党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讲述防疫抗疫一线的感人故事。
四位教授的精彩授课在我校广大师生中引起了强烈反响,师生们普遍认为这是一堂有思想高度、有理论深度、有情感温度的思政课。听课后,马克思主义学院的教师结合思政课程组织学生开展了专题线上讨论,郭新杰谈到:“这场疫情,我们每个中国人都经受了一场心灵的洗礼,它让我们与身边或远方的人们同呼吸、共命运,同生死、共患难。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教师,大写的青春里应有大写的家国情怀,要让青春走出孤芳自赏的小我,把自己的小我融入祖国的大我,人民的大我,与时代同步伐,与人民共命运。相信这场疫情终将胜利。”王xx参与讨论时说:“爱国从来都不只是一句口号,而是具体的,只有在祖国和人民需要之时勇挑重担才是爱国最生动的体现。”
“
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有责任有担当,热爱祖国,多关心时事,多做出贡献,更要停课不停学,立志向学,笃行不倦。相信春暖花开,祖国山河仍旧无恙。这场肆虐九州大地的疫情,终将被各族人民的团结奋斗逐个击破。”2017级文学与新闻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陈x说到。
“这是一次别样的思政课!在几位教授的讲解下,让我对人类命运共同体有了新的理解。我们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岁月静好是我们的期待。但是我们在想着岁月静好的时候,要想想它是怎么来的?是谁来创造的?或许我们不能像逆行者一样奔赴前线,但作为新时代的青年要在这场疫情中有所收获,从历史中吸取教训、获取经验,用勇敢和坚持去迎接时代的挑战。”2017级英语专业学生郭x说。
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想政治教育2017级韦xx说到:“生命是脆弱的,又是顽强的,在灾难面前,没有人说放弃!没有人当逃兵,全国人民众志成城,以信念为铠甲,以双手为利刃,去夺取抗疫斗争的伟大胜利。”
疫情防控思政大课心得体会【8】
9日下午,甘肃农业大学的1.8万余名师生,通过人民智云客户端、“陇政钉”、咪咕视频等平台,共同观看了“疫情防控思政大课”线上直播。
课后,师生们纷纷表达感受,撰写学习心得体会,以实际行动将思政课教学特色内容转化为防疫的强大精神力量。“
4位教授学理深厚,授课有深度、有温度、有力度,充分运用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使广大师生深刻领会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精准施策、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和国家高效的治理能力。”该校马院党总支书记闫翔说。
马院副院长兼党委宣传部副部长桑xx表示:“新冠肺炎疫情的防控战场就是思政课最鲜活的素材,我们要用好这个生动课堂,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努力提升思政育人的针对性、实效性,达到铸魂培根的目的。”
这堂课让我们对疫情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在西北师范大学知行学院,全院7900余名学生、300余名专职专任教师和专兼职辅导员通过网站、QQ群等多种途径在线观看了“疫情防控思政大课”。
教育管理系学生表示:“听了这堂课,我对这次疫情有了更深一层的了解,也更加认同这次疫情对于我们来说就是一场大考、一次历练。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一次疫情让我们体会到人间确有真情在,一次疫情也让我们体会到我们这一代青年所肩负的责任和担当。”
新闻传媒系团委书记刘老师说:“此次疫情,我们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作为一名大学教师,更应该做好关心关爱学生的工作。把学生的安全放在第一位,在疫情中,不耽误对学生传授知识,做好本职工作。除此之外,更应该为学生讲述此次疫情中那些奋战在一线的温暖感人、充满正能量的事迹。因为我们是中国人,我们会团结起来克服一切困难!”
疫情防控思政大课心得体会【9】
据媒体报道,近日由教育部社会科学司、人民网联合举办的疫情防控思政大课堂开课,与高校学子分享疫情大考的启示、年轻一代的责任和担当等,引发强烈反响。据统计,截至目前,5027.8万人次观看了在线直播,人民网等平台总访问量达1.25亿次。
时代在发展,思政课也要不断改革创新,与时俱进、因时而进、因事而化、因势而新。在新时代中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切实做好立德树人工作,思政课建设是关键。在疫情防控战中,如何把党和政府抗击疫情的决心和力度,全国一盘棋、精准施策、分区管理的政策安排,社会主义的巨大制度优势,人民对党和政府的衷心拥护等,转化为思政课的素材或内容,是重大的政策、理论和实践问题。思想政治工作从根本上说是做人的工作,思想政治课是教育引导学生做人的课程,要从新时代思政课建设出发,将疫情防控战打造成思想政治教育大课堂,从课程理念、课程目标、课程资源和课程模式等多个方面,明确新时代思政课的教育理念、教育目的、教育内容和学习资源等。
一、增强疫情防控战思政大课堂的思想性。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
,最需要精心引导和栽培。思想性是教育教学的重要特性之一,尤其在思政课中,更应增强其思想性。青少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而青少年又处在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关键期,抓好这一时期的价值观引导十分重要。而疫情防控战中的思想政治教育,要体现思政课本身所固有的社会主义政治方向、道德精神,这样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
二、增强疫情防控战思政课的理论性。思政课的内容涵盖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等,囊括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成果,涉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一系列重大现实问题,疫情防控战中的思想政治教育要增强理论性,将疫情防控、思想政治涉及的理论基础、多学科领域等讲深、讲透、讲活。根据不同学段学生的理论需要和接受程度,将疫情防控战思政课的理论深入浅出,与学生生活经验及各类课程有机结合,促进学生深入理解思政课的理论性,从根本上把握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等理论内核。
三、增强疫情防控战思政课的亲和力。思政课要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拥有宽广的国际视野、历史视野、现实视野、政策视野,通过深入浅出和生动活泼的教学活动,把疫情防控战思政课的知识讲明白、讲清楚、讲透彻。教师要把握学生的接受特点,做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积极创新教学方法,善于把疫情防控战“有意义”的事情讲得“有意思”,把道理说得有理有据、生动易懂、娓娓动听,既做到入理入情,在“讲什么”
上一定要有态度;也要做到入脑入心,在“怎么讲”上努力做到有新意。
四、增强疫情防控战思政课的针对性。疫情防控战思政课不能照本宣科、千人一面,如此会使学生对思政课产生负面心理,相反应从教学对象和教学内容两个方面入手增强针对性。在教学对象上,教师要充分认识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结合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善于捕捉学生成长的兴奋点,利用各种形式将思想情感融于认知活动中,这样疫情防控战思政课才能上得“活”。当学生深入思考生活中的问题,德育也就顺理成章、水到渠成。在教学内容上,疫情防控战思政课不能脱离学生的生活实际和社会现实抽象传递,要坚持理论实际相联系、课堂内外能贯通、教学相长有互动,在知识体系的差异性和理论层次的丰富性上下功夫,满足学生的发展需求和期待。
思政课是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充分发挥疫情防控战思政课的作用,必须坚持在改进中加强,在改革中创新,推动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提高思政课教学实效,把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作为改革方向。
疫情防控思政大课心得体会【10】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发生后,中国共产党领导14亿中国人民以中国速度、中国规模、中国效率同时间赛跑、与病魔较量,令世界印象深刻。从仅用一周多时间就判定病原为新型冠状病毒,到及时主动与全球分享有关病毒基因序列;从迅速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纳入法定传染病,到果断采取规模封城措施隔绝病源;从火神山医院、雷神山医院以超级速度建成使用,到48小时13省市6200多名医护人员驰援武汉……在党中央统一指挥、统一协调、统一调度下,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全国一盘棋”,这场抗“疫”战争是讲在祖国大地上一堂生动的思政课,充分彰显了中国优势。
展示独特的政党优势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脱贫攻坚决战决胜之年,新年伊始,遭遇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防控战。疫情袭来,考验无处不在。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打响以后,党中央迅速作出战略部署,要求各级党委“始终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并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坚决遏制疫情蔓延。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各级党委听从号令、服从命令,迅速归建、枕戈待旦,全面进入应急实战状态,广大党员干部冲在一线,用实际行动践行初心使命,做到了关键时刻豁得出、顶得上、靠得住、战得胜,让党徽在抗疫一线更加闪亮,让鲜艳的党旗在抗疫一线高高飘扬。从一封封请战书、一枚枚红手印、一声声誓言、一个个“最美逆行者”
,我们见证了奋勇当先的精神,我们感受了守土尽责的担当,我们看见了服务为民的本色。面对疫情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一个个党支部成为疫情抗战的前沿堡垒,一名名党员干部成为勇往直前的抗疫先驱,一支支党员医疗队伍成为抗疫前线的坚实力量。据了解,截止到2月14日12时,疫情期间因公殉职人员88名,其中党员61名,占比69.3%,而中共党员只占中国总人口的7%,他们用自己的血肉之躯筑起防“疫”的长城。“疾风知劲草,烈火见真金”,越是危急险重,越能印证中国共产党的政党优势,越能检验党员干部的使命担当。他们用实实在在的行动,显党性、写忠诚,书写战“疫”答卷。
印证明显的制度优势
制度优越是一个我国的优势,也是战胜疫情最可靠的保证。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从十三个方面系统总结了我国国家制度和治理体系的显著优势,其中最关键的就是坚持党的领导与集中力量办大事。抗“疫”战争,党中央统一指挥、统一协调、统一调度,始终坚持全国一盘棋制度,调动各方积极性,形成抗击疫情的合力。一方面,全国上下协同联动。各地启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建立由党委政府主要负责同志挂帅的领导体制和对部门参与的联防联控机制,从中央到地方形成层层联防、级级联控。强力实施“集中患者、集中专家、集中资源、集中救治”
,全国上下步调一致,形成点面结合、重点防控的管理模式。另一方面,全国上下大驰援。全国全军的众多医护人员火速赶往抗疫一线,全国支援的物资不断向抗疫一线输送,全国各部门为救援工作开辟新路径,患难与共的意识迅速点燃,强大的支援能力背后是强大制度的凝聚力。这次疫情阻击战打响以来,各省组建的医疗队迅速集合,1.1万医护人员驰援武汉;在武汉火神山、雷神山医院的施工任务中,数十家单位的紧密配合、来自全国各地的建设力量迅速汇聚;三军闻令而动,军队抽组1400名医护人员奔赴抗疫最前线;19个省对口支援抗击疫情。正是因为坚持全国一盘棋,充分调动了各方积极性,把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充分发挥出来,为战胜疫情奠定了坚实基础。
彰显坚定的法治力量
一场严峻的疫情防控战,也是一场生动的法治公开课。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疫情防控越是到最吃劲的时候,越要坚持依法防控,在法治轨道上统筹推进各项防控工作”
。防控疫情,法治基础是保证,从防疫法到突发事件应对法,再到突发事件应急条例,应对疫情,我们有强力的武器。尤其是1月20日,国家卫健委发布1号公告,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纳入《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乙类传染病,并采取甲类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将疫情防控工作纳入法治轨道,彰显了国家依法保障人体健康与公共卫生的核心理念。法律的生命在于实施,防控疫情,加大危害疫情防控行为执法司法力度是手段。疫情防控期间,各级执法部门严格执行各项法律法规,对于疫情防控期出现的哄抬物价、制假售假、造谣传谣、传播疫情危害公共安全等违法犯罪行为进行严厉打击,让违法者受到严厉惩罚,确保各项防疫工作顺利开展。各级司法机关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关于疫情防控工作的系列重要指示精神上来,充分发挥审判职能作用,积极服务和保障大局,把案件审理工作指导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法律的实施依赖普及,要让法治意识转变为信仰,转化为行动力量。从国家层面上,各级政府机关坚持用法治思维开展疫情防控工作,依照法定内容、方法、程序做好疫情报告和发布,对于隐瞒疫情、报告虚假疫情数据的领导干部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从个人层面上,通过疫情防控与相关法律知识的普及,广大人民群众法治意识与疫情防控意识不断增强,积极投入到传染病防治工作中,将疫情防控变成一场不折不扣的人民战争。实践证明,疫情发生后,国家从立法、执法、司法、守法各环节发力,为疫情工作提供了有力法治保障。
发挥杰出的国家治理效能
“没有哪一次巨大的历史灾难不是以历史的进步为补偿的”
。尽管疫情来势汹汹,复杂严峻,党中央始终坚持底线思维、运用制度威力积极应对风险挑战的冲击,从风险防控中学习应对策略,从风险挑战中提升防控能力,发挥了杰出的国家治理效能。当前我国风险防控协同机制有效形成,疫情防控的资源聚合度极大提高。在疫情防控过程中,中央与地方统筹协调、步调一致,地方与地方政府以及中国政府与境外地区、国家、国际组织之间相互合作,实现资源互助、信息互通。政府与民众、政府与市场之间的有效互动,形成全民参与的共同应对危机局面。疫情风险研判机制逐步健全,疫情防控工作的精细度明显提升。一方面强化疫情传播的风险识别与排查,通过对乘车信息、活动领域等大数据分析,精准识别重点关注人员,拓展研判密切接触者,提高了疫情危害和传播路径判断的精准度。另一方面,建立了疫情实时数据库,及时更新全国以及各地区关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的患者数量、病情信息、疑似病例信息等数据,根据各类信息的回应和共享,对疫情爆发的危害度、影响人数以及应对措施和资源有全面了解。决策风险评估机制不断健全,疫情风险防控的有效性显著提升。各级政府根据疫情发展情况,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就疫情传播风险的各个环节工作进行科学决策,全面落实联防联控措施,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并借鉴防控“非典”的经验和做法,充分发挥专家的作用,加强对决策实施效果的评估与反馈工作,将疫情防控过程中应急决策的负面影响降到最低。
中国抗“疫”决心赢得世界信心
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提高、国际话语权的提升和在全球治理的深度参与,我国与世界的关系发生了历史性变化,日益走向世界舞台中央。但中国始终做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不断展现一个大国的责任与担当,继续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此次突发疫情可以说中国是不幸,但中国强大的执行力以“中国力量”、“中国速度”、“中国效率”让中国的不幸变成世界的“有幸”。面对疫情,中国人民和政府迅速行动起来,全力阻击,采取的防控举措不但远超《国际卫生条例》要求,武汉封城更是共和国历前所未有,充分展示了中国在人类危机面前的一个大国责任和担当。中国始终坚持公开透明原则,及时发布信息,以创纪录短的时间甄别出病原体,并同世界卫生组织和其他国家分享病毒全基因序列,积极回应各方关切,加强与国际社会的合作。中国全力抗击疫情引世界关注,多国伸出援手,赢得国际认可,正如世卫组织在1月30日的声明中所说,“中国采取的措施不仅对中国有利,对世界其他地区也有益。”中国用实际行动赢得国际认可,以大国使命肩负起责任与担当,为全人类的健康事业提供弥足珍贵的经验,中国以抗“疫”决心赢得世界信心。也如加拿大驻华大使对加拿大议员们所言:“我赞扬他?们。因为他们为了保护我们所有人不被感染封闭了一座1千1百万人?口的城市(指武汉)。?这是一件功德巨大的行为。我赞颂?他们。”
连日来,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废寝忘食战斗在抗疫第一线;许多医学专家和医护工作者逆风而行,舍生忘死坚守在抗疫最前沿;无数基层干部和普通百姓积极响应党和政府号召,胸怀大爱,参与战疫,凝聚起万众一心迎挑战、众志成城战疫情的磅礴力量。中国抗战疫情的故事是一场展现民族观、爱国观、奋斗观的思想政治公开课,极大增强了青年人的民族感、责任感、使命感,让中国人民继续拥有了与祖国同在、不畏风浪、直面挑战的决心。相信这次所有经历的磨难必将沉淀成这一代人的精神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