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1.00 KB
  • 2021-04-25 发布

物理(心得)之让物理课堂充满生活气息

  • 9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物理论文之让物理课堂充满生活气息 ‎ ‎  现在的学生普遍感觉物理难学,原因之一是物理教学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脱节,所讲授的知识规律不能引起学生的情感体验,学生兴趣低下,失去探究的乐趣。‎ ‎  物理课程的基本理念要求: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物理课程应贴近学生生活,符合学生认知特点,激发并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探索物理现象,揭示隐藏其中的物理规律,并将其应用于生产生活实际,培养学生终身的探究乐趣、良好的思维习惯和初步的科学实践能力。‎ ‎  结合物理教学特点和课程的基本理念,我觉得应该用生活来组织物理课堂教学,“运用生活实例创设问题情境──结合生活实例探究物理规律──借助生活实例理解物理规律──运用物理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的教学模式,在物理教学设计与教学过程中,通过生活实例有效地推动学生学习活动的层层深入,以实现课标 “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要求。 使学生的素质和能力得到提高,去修正生活中存在的问题,为生活服务,为社会服务。我在物理课堂教学中是这样应用生活实例进行课堂教学的:‎ ‎  一、运用生活实例创设问题情境,实现“从生活走向物理”‎ ‎  知识的获得是学习者通过对旧知识和生活经验进行分析归纳、总结、推理得来的。因此教师在教学设计上需要从学生认知特点出发,从感性认识入手,为学生提供真实、生动的情景。创设一些与学生生活紧密相连的物理教学情境,引导学生在身临其境的环境中对生活实例进行分析,才能发现有价值的一般性规律,才能从原始的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实现课堂教学的飞跃。也只有这样,才能激发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例如讲“压强”一课时,首先让学生想一个问题,人坐在板凳和沙发上,两种情况下,舒服程度一样吗?从而提出本课要讨论的问题──压强。还如讲“平面镜成像”时,可以让学生想自己照镜子时的情况,以及看到的水中的倒影的情况。利用学生生活中所熟悉的现象来创设情境,并围绕问题积极思考,这本身就是学生主体的表现。让学生用科学原理与方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使学生成为知识的主动建构者,  同时还培养学生“从客观事物的感性认识基础上来理解物理知识”的习惯。‎ ‎  上述材料是源于学生生活经验的实例,是在最低层次上创造出来的经验素材,是学生学习的起点。通过对这些实例分析不仅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且拉近了课堂教学与学生生活实际的距离。只有让学生充分地分析、讨论这些具体问题,才能感知到物理知识在生活中真实存在,体现“从生活走向物理”的要求。在学生已经感知了物理知识的基础上,引导他们进行实验探究,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了课堂效果。‎ ‎  二、结合生活实例探究物理规律,实现探究过程生活化 ‎  探究过程生活化是指教师在设计探究内容时尽可能地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在课堂内外的任何生活空间进行。通过生活化探究,它能解决生活中存在的问题,能发现新知,是对知识的再发展;通过生活化探究,让学生获得亲身体验和心灵感悟,品尝探究的乐趣,感受生活的美好;通过生活化探究,让学生掌握科学探究的一般流程和方法,将这些技能和方法内化为自身的能力。‎ ‎  例如讲摩擦力时,可先提问学生:“物体的接触面越大摩擦力是否越大”、“静止的物体是否一定不受摩擦力的作用?”对这些问题的肯定答案是错误的,但学生常常认为是正确的。产生这种错误的根源在于学生的生活经验被假象所迷惑。当学生认为是“千真万确”‎ 的生活经验,老师却给否定的结论时,学生的热情一下子被激起,注意力顿时集中到老师所提出的问题上来,这样就巧妙的创设了情境激发了兴趣。再让学生动手实验、探究,就会从中发现问题,经过实验证明及充分的思考和讨论,寻找正确的答案。这样通过挖掘教材,设置问题,让问题在学生新的需要与原有水平之间产生冲突,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机,不断切入学生思维的最近发展区,不断地缩短学生原有水平与学习目标之间的距离,从而拓展学生的心智品质。更重要的是能使学生明白生活中的经验在没有经过严谨的科学分析之前还是粗浅的、片面的,甚至是错误的。所以要正确认识世界,掌握自然界的客观规律,还必须经过严格的科学分析。‎ ‎  三、借助生活实例理解物理规律,深化对规律的认识 ‎  对于物理规律的理解,学生理解起来就会比较枯燥,记忆也不会持久;如果能够借助生活实例,提出生活中具有挑战性的问题,学生就会积极地思考,自觉寻找支撑自己观点的理论知识。在这样的活动过程中,我觉得学生对物理规律的理解会更加主动、更加深刻。‎ ‎  例如:在讲惯性时我就给学生讲这样的事例:摩托车做飞跃障碍物的表演时为了减少向前翻车的危险,应该后轮先着地。 让学生分析其中的道理:若前轮先着地,摩托车由于惯性继续向前运动,就会产生以前轮为转动点使摩托车顺时针转动的效果,造成翻车事故;若后轮先着地,就会产生以后轮为转动点使摩托车顺时针转动的效果,这样前轮也很快着地,从而避免了翻车事故的发生。‎ ‎  提出这样具有挑战性的趣味问题后,学生积极思考,踊跃发表自己的见解,互相争论,有的从生活的角度说明自己观点的正确性,利用所学的知识分析问题,再一次将物理规律和生活实例的结合推向了高潮,学生借助生活实例对物理规律的认识加深了,同时也让学生充分体会到要想更好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就必须学好相关的物理知识,透过生活现象看本质,从而培养学生应用物理知识的意识。‎ ‎  四、运用物理知识解决生活问题,实现“从物理走向社会”‎ ‎  通过上一层次的教学活动,学生对所学知识已经上升到理论高度。不过,这还不是课程的最终目的,它只是完成了从实践到认识的过程,还需要把所学知识和技能应用到生活中去,通过再实践、再认识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利用学生掌握的知识,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对学生进行技能化训练,在训练过程中进行再实践、再认识,达到知识的应用和创新,以及能力的培养。‎ ‎  例如:力学知识的广泛应用:我们生活在地球上,重力无处不在。如工人师傅在砌墙时,常常利用重锤线来检验墙身是否竖直,这是充分利用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这一原理;羽毛球的下端做得重一些,这是利用降低重心使球在下落过程中保护羽毛;汽车驾驶员在下坡时关闭发动机还能继续滑行,这是利用重力的作用而节省能源;在农业生产中的抛秧技术也是利用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假如没有重力,世界不可想象,水不能倒进嘴里,人们起跳后无法落回地面,飞舞的尘土会永远漂浮在空中,整个自然界将是一片混浊。在讲授重力时,要让学生展开热烈的讨论,充分挖掘学生的想象力,知道重力与我们的生产生活实际密切相关。‎ ‎  技能训练生活化主要从两方面着手:‎ ‎  一方面是练习训练生活化。课堂教学和学生作业与学生真正生活是有差别的,这就要求教师在编制作业题时,题目素材要尽量来源于学生生活中的问题,并对生活化的题目素材进行理想化、系统化加工,让学生通过作业训练,既能巩固知识和技能,又能懂得生活中的物理道理,从而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全面提高课堂效果。‎ ‎  另一方面,日常生活“物理化”是指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逐步具备在日常生活和社会生活中运用物理知识的“本领”。‎ ‎  如让学生回家观察厨房,留心查看定会发现很多处要用到物理知识。‎ ‎  1、电饭煲、电炒锅、电水壶的三脚插头,插入三孔插座,防止用电器漏电和触电事故的发生。‎ ‎  2、微波炉加热均匀,热效率高,卫生无污染。加热原理是利用电能转化为电磁能,再将电磁能转化为内能。‎ ‎  3、厨房中的电灯,利用电流的热效应工作,将电能转化为内能和光能。‎ ‎  4、菜刀的刀刃薄是为了减小受力面积,增大压强。‎ ‎  5、菜刀的刀刃有油,为的是在切菜时,使接触面光滑,减小摩擦。‎ ‎  6、菜刀柄、锅铲柄、电水壶把手有凸凹花纹,使接触面粗糙,增大摩擦。‎ ‎  7、油炸食物时,溅入水滴会听到“叭、叭”‎ 的响声,并溅出油来。这是因为水的沸点比油低,水的密度比油大,溅到油中的水滴沉到油底迅速升温沸腾,产生的气泡上升到油面破裂而发出响声。‎ ‎  8、热凉粥或冷饭时,锅内发出“扑嘟、扑嘟”的声音,并不断冒出气泡来,但一尝,粥或饭并不热,这是为什么?‎ ‎  9、用砂锅煮肉或烧汤时,当汤水沸腾后从炉子上拿下来,则汤水仍会继续沸腾一段时间,而铁、铝锅却没这种现象,这是为什么? 等等 ‎  通过观察使学生深刻体会到物理就在身边,生活中时时刻刻都在应用物理知识,生活离不开物理。从而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物理、创新性地运用物理知识的积极性。‎ ‎  物理是与人类生产和生活最为密切的科学。在物理教学中如何将物理知识与生产实践和生活实际相联系,使学生尽可能理解物理知识在生产实际和生活实际中的应用,也就成了物理教师义不容辞的义务。例如在讲声的利用时,不仅让学生知道声音是人类获取信息的主要途径之一,声音传递给我们的不仅仅是语言信息,更重要的是在其它方面也有应用。‎ ‎  1、辩析熟悉的来人:和您朝夕相处的人在室外说话时,我们通过听声音就知道是哪位在说话,闻其声便知其人。‎ ‎  2、挑选商品:我们去商店买碗、瓷器时,我们用手或其它物品轻敲瓷器,通过声音就能判断瓷器的好环。‎ ‎  3、看病:人的体内有些器官发出的声音,如:心肺、气管、胃等发生病变时,器官发出的声音在某些特征上有所变化,医生通过听诊器能听出来,依此来诊断病情。超声波有一定的穿透性,医生用某些信号器产生超声波,向病人体内发射,同时接受内脏器官的反射波,通过仪器把反射波的频率、强度检测出来,并在电视屏幕上形成图像,为了判断病情提供了重要的依据,B超利用的是回声原理。‎ ‎  4、治病(传递能量)体外碎石:人体的有些器官发生结石,如肾、胆等,最好的治疗措施就是用体外碎石机把体内结石击碎,变成粉未排出体外。体外碎石机利用的就是超声波,使之碎化。这主要利用了声波能传递能量的性质。‎ ‎  5、传递信息(监测灾情):通过监测次声波就可知道地震、台风的信息。一些自然灾害如地震、火山喷发、台风等都伴有次声波的产生;次声波在传播过程中减速很小,所以能传播的很远,通过监测传来的次声波就能获取某些自然灾害的信息。‎ ‎  通过充满生活气息实例的课堂教学,真的调动了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使物理课堂丰富起来了,学生的思维活起来了,课堂效果好起来了。我觉得不仅仅是物理课堂,其实各个学科的课堂都应该充满生活的气息,这样学生才会融于课堂教学之中,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  总之,在我们的物理教学中要落实新课标,体现物理教学的新课改理念──“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运用多种方式培养学生见物思理的学习意识,教师要用一种开放的、立体的教育视野和课程理念,努力将课堂教学与生活联系起来,让学生思维在逐层递进中深入发展,那么,我们的课堂就会鲜活多彩,富有生命力,使他们真正体验到物理的应用和价值,体验到自己所学习的不仅是“文本课程”更是“生活课程”从而在最大限度内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全面提高课堂效果。‎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