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1.00 KB
- 2021-04-25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语文论文之新课程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设计探究
新课程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设计探究
【内容提要】语文课堂中实施有效的互动对话教学是当今语文课堂研究的热点。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本文通过对互动对话教学的理论依据、策略的研究,并在调查、统计、案例、行动的基础上,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构建互动对话教学,拓宽了学生的学习空间,激起他们对语文知识求知欲望,这样,语文的课堂教学魅力才能真正体现。 【关键词】初中语文 课堂探究 初中的语文教学在这十余年时间经历了数次改革,本人也在教学方法上不断摸索改革,由原来的“填鸭”式为“启发”式,以学生为主体,给予学生课堂发言权,教师设问,学生答疑,在一定程度上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活跃了课堂气氛,可困扰我的是学生在教学中不敢提问,也不善于提问。课堂的热闹往往是表面的,很多时候学生的思维没有积极动起来,教学“双边活动”变成了“单边活动”
,师生之间的互动基本上在教师的控制中进行,而学生之间的互动更是微乎其微。这里我记录自己执教中比较有感触的一个教学片断,对此进行反思,以探究语文课堂互动对话教学的策略。 一、课堂设计 首先上好每堂课我对课文作了比较深入的备课,也查阅了许多资料,学生对问题也能作探讨,其中不乏精彩的回答。感觉似乎也没什么遗憾了。然而我还是习惯性地进行了课后反思,并与学生交流听课的感受,得到以下感悟: 1、课堂提问应注意什么 在《新课程教学设计》明确指出: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传统的语文教学强调的是老师读,将文本由无声的文字变成有声的语言,老师再按一定的巧妙程序将信息呈现给学生,而现在为了避免“满堂灌”的弊端,许多教师注重“启发式”教学,然而可惜的是,这种“启发”渐渐地也就发展为教师“满堂问”,学生“满堂答”。教师依次提出一个个“精心设计”的问题,看似学生回答的非常热闹,其实成为了学生的思想枷锁——正是在教师的一步步提问,学生的一次次回答,教师对学生答案的纠正中,学生的主体性又被埋没了,学生只关注你的问题是什么。《新课程标准》要求我们不能只停留于自己的教,更重要还应该探索如何使学生会学和学会。而这其中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学生会不会质疑”的问题。如果一个教师教了一篇课文之后,学生没有疑问,也根本不敢问,那就说明这一课是不完善的。 2、解读课堂互动的含义 概念界定:互动主要是指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群体或群体与群体之间,借助语言、文字、表情、动作以及其它媒介进行的交互活动、交互影响。 教学本质上是以互动对话为基础的知识建构活动,“互动对话”
是在师生之间进行的一种交流与沟通,是学生之间的交互影响、交互活动的学习过程,是一个以文本为中介的生命交流和碰撞的过程,是一个课程内容不断生成,课程意义不断提升的过程。课堂互动包括学生与作者的互动,让学生与作品中的形象进行心灵的交流,给学生人格以深远的影响;包括学生与文本的互动,激活学生的生活、学习经验,建构以学生生活为本的知识结构;包括师生间的互动,取得心灵的沟通,实现双方主体性的建构与发展;还包括学生之间的互动,促进他们合作学习、共同探究。 二、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 基于以上认识,我针对现在学生学习语文的特点,改革教学策略促进课堂教学对话,使我们的课堂能真正动起来。我作了以下尝试: (一)激活互动对话的文本资源 语文的“文本”即“话本”,是对话的资源。在语文课堂对话教学中不仅仅讲究师生对话,生生对话,更讲究的是师生与文本之间的对话与交流。教师一方面要引导学生探究文本意义的生成过程,一方面要引导学生满足个体需要去自主选择阅读的信息,以实现个性化阅读。这就要求教师能有效捕捉文本信息,激活对话资源,以促进学生与文本的交流、碰撞,进而产生共鸣。 生活中寻找: 老师应该从心里让自己的学生成为知识的富有者,甚至成为智者。这样一来,老师的视野就要走出课堂之外了。一册书,不论容纳了多少课文,数量都是不够的。况且就学生的语文知识构成,或者就语文素养来说,又决不仅仅来自课堂。古人早就说过:“事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皆文章”
。这就要求我们切切实实地实践大语文教学观。教学中,我总觉得有一种需要,那就是要把课内的知识引向课外,尽一切可能对课文进行拓展,延伸。如在教学吴刚《罗布泊,消逝的仙湖》一文时,我让学生结合周围的造纸企业和养鸭场,每人撰写一篇调查报告,然后在课堂上找机会大家互相介绍、交流。大家兴致盎然,在不知不觉中丰富了知识,陶冶了情操。再比如:教学散文《端午的鸭蛋》后,我就让学生去搜集农村的风土人情,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创设问题情景,启动“互动对话” 在“互动对话”的教学中,学生的动是以教师的启动为基础的。此阶段可以安排在新课前的课余时间或新
课伊始,教师通过创设一定的学习情景,激发学生的互动与对话欲望,让他们自己去发现问题、研究问题、探寻知识。 1.创设学生感兴趣的问题情境 兴趣是人力求认识某种事物或爱好某种活动的意识倾向,是与一定情感相联系的。教师如能创设出一个学生感兴趣的问题情境,就能促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如在讲授八年级《蜡烛》一文时: 师:二战后期,作者作为军事记者随军采访,知道了这个感人的故事后,就写了这篇通讯。假如你是一名随军摄影记者,亲眼目睹了这一事件,你要用你手中的相机,把这瞬间变成永恒,你会抓拍哪个画面?请描述出来,并说明理由。 生1:我要抓拍的是老妇人埋葬好苏联红军战士、点燃大蜡烛后,对着烛光,两臂交叉抱在胸前,批着黑色的大围巾,静静地坐在坟前的情景。 生2:我觉得老妇人面前那红红的蜡烛火焰和老妇人披着的黑色大围巾,色彩鲜明对比,视觉效果强烈。红色能给人以温暖,给人以希望,让人想到奉献,想到美好;黑色给人一种沉重悲凉之感,渲染了一种沉郁肃穆的气氛,寄托了老妇人沉痛哀悼的心情。 生3:我想置这个画面于炮火纷飞的背景中,这样更有一种悲壮美。 生4:我要拍老妇人跪在烈士身边,亲吻他的嘴唇和前额的画面。你想,在老妇人的周围,炮弹在炸响,炮弹的火焰映照在老妇人的脸上,让我们看到他母亲般的慈爱与坚毅,炮火声声更给画面增添了一种悲壮的色彩。 以上例子需要教师有一双慧眼,善于借鉴,勤于积累和挖掘,适时应用到课堂教学中来,一定有助于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提高科学探究的水平。 2.创设具有探究性的问题情境 问题情境的创设要有助于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进行探究的能力。如在《春》一课教学中,教师对学生提出的“为什么春天这一个事物既像“娃娃”、又像“姑娘”、还像“青年”?”的问题,要求学生进行探究,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后,提出了以下的探究方案:这三个比喻句赞美了春天蓬勃的生命力,强调它的“新生”、“美丽”、“力量”
。 (三)、注重情感交流 (1)课堂教学过程是一个激发、唤起学生情感的过程,是以情感为核心并贯穿始终的心理交流过程。首先,教师应以愉悦的语言与学生交流,注重及时、合理地运用表扬、鼓励的话语,以点燃学生稚嫩心灵的希望和热情,调动其学习积极性。此外,教师还应注重用非语言行为与学生交流,如目光、表情、手势等。教师在课堂上要用亲切和蔼的目光,让学生时刻感受到自己的关注和爱护。 (2)教师还应在教学中学会“移情”。教师要站在学生的立场和角度,关注其处境和感受,体会其内心世界(包括态度、情感和价值观等)和思考方式。即使学生发言中出现了知识性的错误,也不应该打击他的积极性,要委婉地指出错误并指导纠正错误的方法。尊重学生的感受,并不是放任自流,而是站在学生的角度,理解其思维方式和情感世界,让教学环节在诚恳、开放、自由的气氛中互动进行。 (四)形成互动对话教学的形式 把课堂还给学生,《课程标准》强调学生“体会了什么”,注重的是学生学习的过程。教师在教学中以多种形式积极促进学生的对话,让学生在对话中领悟,在探索中经历,从而发展学生自己获取知识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及交流合作的能力。教师则巧妙地由台前转向“幕后”,把课堂真正还给学生。通过自己的多年教学实践,可以设计以下对话式课型: 1、体验品读课 此种课型以情感“体验”为中心,引导学生进行情境阅读,激发学生阅读文本的热情,并让他们进行“设身处地”地体察,发现各种信息,构建起对文本的感悟。 以《我的母亲》一课为例: 教学过程: 一、由教师设置情境与角色:假设你就是严而有爱、很有刚气的作者母亲,生活在当时的家庭环境中。 体验(一):在“你”的家庭中,有哪些人?性格怎样? 体验(二):“你”最讨厌哪个人?为什么? 体验(三):“你”受到五叔的侮辱后,“你”
是怎样想的? 在这种与文本的互动中,学生构建起对作品人物的全面把握。 二、再由教师设置情境与角色:假如你是作者胡适先生,你准备怎样回答读者的以下疑问? (一):“你”为什么用很多笔墨写母亲与家人相处? (二):“你”在当时和成名后对母亲的评价有何不同? 此体验重在让学生走进作者的心灵世界。 三、由学生设置情境与角色体验,互动交流。目的是让学生体验创造的快乐,推动思维朝纵深发展。学生创设以下情景及角色进行体验:“假如我的母亲生活在现代,她的教育方法会成功吗?”“如果你生活在那个社会,你会理解母亲的良苦用心吗?为什么?”学生互相沉浸在角色的体验中,既把握了作品的人物性格,又开拓了文本的空间。 2、拓展探读课 此种课型以自主“探究”为中心,引导学生进行品味阅读,激发起学生的创造意识。学生通过对文本意义的不同构建,进行个性化阅读,阐释出文本的新义。 以《孔乙己》一课为例: 课前准备:教师印发本课学案;学生自读课文,并阅读小说全文,完成“阅读探究报告”
;然后按学习小组交流讨论,由每个小组初拟一个讨论题;教师批阅后,根据同学的报告及小组的意向,协调安排,确定每个组的讨论题。 教学过程: 一、教师导入后,投影公布每个小组讨论题: 1、作者所处的社会环境怎样? 2、填写孔乙己的人物履历表。 3、课文写了哪些人?主人公是谁? 4、孔乙己到底死了没有?为什么? 5、文中的长衫、粉板有和作用? 6、文中的环境描写对刻画人物和表现主题有什么作用? 二、学生分小组讨论,教师巡视。然后各小组派学生代表发言,其他学生和教师一起参与讨论。 三、经过充分的讨论,学生对课文的内容特别是孔乙己这一人物形象的典型意义有了一定的认识,能够结合小说的情节对孔乙己的悲剧根源作出诠释,对鲁迅先生之所以写作《孔乙己》和倾注全力刻画孔乙己这一人物形象有了较为深刻的理解。 通过思考问题,培养学习兴趣,这样才能形成良好的课堂氛围和教学秩序,才有利于教师调动学生的参与课堂的积极性,改变枯燥乏味、万马齐喑的现状。进而满足学生的表现欲和成就感,使他们在实际操作中掌握规律和知识,并得到不断的提高。只有这样的课堂才能把语文的人文性和工具性结合起来,学习才会更轻松,效果才会更显著,掌握才会更牢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