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7.73 KB
- 2021-04-25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我的入党初心故事征文6篇与人民至上心得体会5篇
我的入党初心故事征文6篇
【篇一】
7月1日是党的生日,也是我入党的日子,每逢这个特殊的时刻,我都倍感自豪。
1980年7月,我高中毕业,怀着对抗战老兵的崇敬之心和献身国防现代化建设的理想,我毅然报考了解放军通信工程学院,并顺利成为一名解放军战士和军校学员。通过4年严格的学习和训练,我强健了体魄,磨练了意志,同时立志报效祖国,坚定了入党决心。在党组织的悉心栽培、老党员的帮助和自身努力下,1984年7月1日,面对鲜红的党旗,我举起右手,向党宣誓,开启了崭新的政治生命。
一段入党誓词,一生行动指南。在毕业分配工作时,我积极响应党的号召,“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到边疆去、到基层部队去、到战斗部队去”,义无反顾地走进了陕西秦岭大山深处,成为一名通信兵,为祖国的国防建设奉献青春与热血。12年的军旅生涯,把军人的血性和责任感深深融入了我的骨髓。1996年,由于部队建设及整编需要,我退役转业到地方工作,仍严格以军人标准要求自己,忠诚、尽职、奉献,时刻发挥党员先进性,努力发光发热。
1998年初,我到xx移动从事客户服务工作,在这期间,我积极践行“追求客户满意服务”的经营宗旨,认真落实“沟通从心开始”的服务理念,急客户所急,想客户所想,全心全意为客户服务。转眼,时间来到了2008年奥运年,也是xx移动夺取客户服务“金牌”的服务年。作为党员,我积极投身到“金牌服务满意100”系列活动中,以勇争第一的奥运精神,为客户营造更放心、更满意的消费环境,最终夺得服务“金牌”。同时,我还光荣地成为一名奥运火炬手,当点燃的那捧圣火在我手中传递时,我想起了当年在党旗下宣誓的时刻,光荣而神圣,激励我不断向前。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工作期间,我获得了“优秀共产党员”“xx市劳动模范”“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劳动模范”“中国移动服务明星”等荣誉。我知道,这些奖项不仅是肯定,更是责任,唯有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才能无愧于党,无愧于心。
【篇二】
1964年8月我大学毕业留校任教,安排到农村参加“四清”运动,当时,学校要求制订个人的“红专”
规划。在我考虑“红”的方面规划时,我回忆起自己成长的历程。
父辈在广东山区农村,无钱上学,人贩将他拐卖到荷兰当劳工,因反抗奴役,他被驱逐出镜,通过香港遣返到边界小镇——深圳。父亲流落到深圳后,靠打工和做小生意维持生活。解放初期1955年春,人民政府支持我家返乡,父母带着年幼4岁的妹妹,回到阔别了几十年的故乡,分到了土地,房屋,粮食以及农具等,过着稳定的生活。当时,我正在读初中二年级,父亲怕我回乡后没有书读,要求将我留下。从此,在学校我享受到了最高等级的人民助学金。高中毕业我考上大学,学校给我开了家庭经济困难情况证明,开了申请人民助学金以及免学费、书费等5张证明,补助我15元,作为上学的交通费和伙食费,同时班主任老师还亲自嘱咐我去买双鞋子穿上。
上大学,我又享受到甲等人民助学金,享受到甲等生活补助费,还补助给我棉衣,棉裤。我逐渐感受到党的关怀,认识到党通过学校老师将温暖送到自己身上和心里。1960年5月4日,我加入了共产主义青年团,我下决心要刻苦求学,将来报效祖国,不辜负党的期待。
没有党的关怀和培养,就没有我继续上学的机会,更没有我上大学的可能。回忆使我对党的恩情油然而生,促使我萌发初心,要做“党的人”。经过回忆和思考,在“红”的规划上我制订了三条:第一:认真学习“毛选”,联系实际,改造主、客观世界。第二:学习党的知识,提高觉悟,树立理想、信念,靠拢组织,积极争取早日加入中国共产党。第三:要与贫下中农打成一片,积极参加劳动,改造自己的思想。
经过组织的培养和自己的努力,我做到了。我团结同志,实事求是开展清查工作的同时,提高了思想觉悟,1965年我被评为“五好”工作队员。于1966年5月3日,我在农村“四清”中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从此,我听党的话,永远跟着党走,为党和人民努力工作。1992年1月我被推上领导岗位。
退休之后,我做了10年的“关工委”工作,当了两届(6年)退休党总支书记,还出任一届(3年)民选的居委会主任等工作,在纪念党成立xx周年之际,我决心不忘初心,牢记党的使命和宗旨,发挥正能量,力所能及地为党和人民服务。
【篇三】
今年是我参加中国共产党第69个年头了。回想起我入党时的情景,那是1949年3月8日那一晚。那是一个白色恐怖十分严峻的年代,国民党反动派垂死挣扎,疯狂乱抓,乱杀共产党员和进步青年时代。在那天深夜,我们中西女中三位不同年级的同学,在一位同学家中的三层小阁楼上,举行参加中国共产党的宣誓仪式。我们用棉花胎挂在窗上当窗帘,以防室内灯光外泄,一盏小油灯放在桌下,墙上挂了一面32开小的鲜红党旗。领誓人王芷涯同志,也是我们入党介绍人。我们(瞿、罗、汪)三人,举起左手向党宣誓。当时没有统一的誓词,都是我们各自准备的,大意分为三层:一是自愿参加中国共产党。二是严格遵守党的纪律,保守党的秘密,服从党的分配。三是愿为世界上还有三分之二的苦难人民求解放而奋斗终生,不怕牺牲,直至献出自己生命。记得当我们庄严宣誓时,只听得窗外传来阵阵国民党反动派为抓捕革命力量的警示,风啸而过。宣誓毕,入党介绍人王芷涯同志深沉地对我们讲“从今以后,你们三人都是共产党组织的同志了。”(这是我第一次听到“同志”的称呼)接着她又说“现在因为在白色恐怖的环境下,为了保守党的机密,彼此之间不能叫同志,只能以“同学”、“先生”、“女士”等名称相待”。她还用十分严肃的态度教育我们,说“你们从今以后,要牢牢记住,永远做好思想上的共产党人”。老实说,当时我对这句话根本不理解“如何解决好思想上入党”的问题。是入党以后经过几十年党内教育和入党后接受多次入党动机的考验,才逐步理解思想入党,就是永远牢记“党的理想信念”,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牢记“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最近天山路街道党工委,为我们搭建了一个“传承红色基因”的教育平台。至今,虽然自己年岁大了,但有历史、经验、政治等方面的优势决心,自己认真刻苦的做好“红色基因”的传承者,努力为实现两个百年的宏大目标而努力奋斗。
【篇四】
1995年5月,我从xx市教育局党组办公室主任的岗位上退休。1954年6月,我在xx时代玻璃仪器厂当学徒(年20岁)时加入中国共产党。
(一)
我对党的认识是从第一次见到中国人民解放军开始的。那是1949年春,我是浙东农村的一个小青年。当时,国民党兵败如山倒。从杭州等地撤退的大批部队从我们村里经过。他们见成人就抓(当挑夫),见财物就抢,老百姓视他们为土匪,但又无可奈何,见兵就逃,见兵就躲,怨声载道,苦不堪言。
1949年5月的一天,又有大部队进村,还有军马,村民惊慌失措,又逃又躲,把能关的门都关上,等待灾难降临。不多时,兵们来到。又敲门,又喊话(村民听不懂),大门内,全院20多户人家,谁也不敢去开门。时间久了,怕激怒兵们发生意外。最后由一位高龄老太怯生生地去开门。谁知进来的兵,一见老人竟称老大妈,对陆续出来的人,又是那么亲切、和气。看到他们胸前佩的《中国人民解放军》符号,大家才恍然大悟,这不是往日的兵,这是共产党的军队。这支队伍驻村几日。当晚,召开村民大会,由连长(指导员)说明解放军是共产党领导的人民自己的军队,军民一家亲。解放军纪律严明,一般不进老百姓的家,还热心为人民做好事,如打扫卫生、挑水。部队离村那天,大家依依不舍。一些老人说:我活了六七十年,见过几个朝代,这么好的军队还是第一次见到。
总之,第一次见到解放军,使我这个当时的农村少年开始认识到天下有两种完全不同的军队,一种是欺压人民的,一种是为人民谋利的。解放军就是共产党,共产党就是解放军,他们是劳苦大众的救星。
(二)
一本新书帮我提高了对入党的认识。共产党员吴运铎同志写的《把一切献给党》刚出版,我就有幸读到了。吴是研制军工武器的专家。抗战时期,我军武器装备差劣,他千方百计,克服种种困难,研制、修复各种武器,为打击敌人增强力量,做出了重要贡献。书中有个情节使我永生难忘,有一次为拆卸敌机投下的巨型炸弹引信,他进入了弹坑。当他想到这是定时炸弹随时可能爆炸,使自己粉身碎骨,一种无意识的求生欲望让他立马跳出弹坑。冷静一想,我这是为什么?怕死!一个共产党员随时准备为革命奉献一切,怕死是可耻的逃跑行为!他又重入弹坑,终于完成了任务。他说,一个人在不知危险、不知死之降临的情况下死去并不可怕。明知危险、明知死之降临,而不怕牺牲,勇往直前,这才是一个共产党员必须具有的品格。从中他使我端正了入党动机,认识到做共产党员绝不是为谋私利,为图光荣,而是要把自己的一切献给党的事业,甚至献出生命!
(三)
时代玻璃仪器厂是解放后创立的私营工厂,生产科研、医学上使用的玻璃仪器。全厂二、三百人。
1952年10月的一天,我持劳动局介绍信前往报道。接待我的是工厂经理张树屏先生。他说:“我厂是私营企业,党和政府对私企的政策是鼓励发展的。你是由政府介绍来的第一人(其他人都是老板亲友私人介绍的),希望你好好工作,协助我们把工厂办好。”我好生奇怪,他的说话不像资本家,倒像政府干部。事后得知他的经历果然不凡。他曾是早年的共产党员,在商务印书馆与陈云等一起工作,第一次国内革命失败,他被捕入狱,坐过几年牢。后脱党,不再参加革命活动,从事工商经营事业。解放后与陈云仍有联系,陈来沪还约见他面谈。
我进厂后政治热情高,工作积极,三个月后加入青年团,不久又被选为劳资协商会劳方代表。
在工厂清理工人队伍为内容的民主改革运动中,我成了运动的积极分子,面对面与车间主任陶xx(历史反革命)开展斗争,运动中清理出多名反革命分子。其中,有潜伏特务杨xx被判无期徒刑。
运动后期,我厂被列入发展新党员重点单位,首批吸收入党的六位同志,我在其中。因为厂里原来没有党员,找我们做入党谈话的都是区委的同志。我的入党介绍人是区委工业部王美英和区委宣传部侯永福。六位同志成为预备(或候补)党员,工厂即建立临时党支部,我担任支部宣传委员兼团支部书记。入党时,我心情无比激动,心想我一个普通青工现成为伟大中国共产党的一员,下定决心要像吴运铎那样,把自己的一切献给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1956年工厂公私合营,上级派来公方厂长,我兼任人事工作。基于当时国际国内形势,工人中出现一些混乱思想,牢骚怪话不少,甚至骂不懂技术的公方厂长和技术不高的脱产干部是吃白饭的。我很气愤,再看厂里的关键技术都掌握在私方厂长手里。要争口气,我们党员也要掌握技术。1957年,我业余初中毕业,正好轻工业局所属的xx市轻工业学校到工厂招生,我经领导批准,经考试被录取。1957年9月我离开了工作五年的时代厂,成为了xx轻工业学校玻璃专业的一名学生。
(四)
轻工业学校读书三年,毕业后留校当教师(回厂搞技术工作的愿望没实现),第二年调任党委秘书。文革中长期在校办厂劳动。工、军宣队进驻,为落实政策,让我借调到上级单位——xx市教育局,搞清队定案调查工作。不久又调“三结合”领导办公室主任秘书,粉碎“四人帮”后,任局长室机要秘书。最后,到人事处、党组办直到退休。
到教育局工作,开头说临时借调三个月,结果工作了26年,我的大半辈子。由于学历、能力所限,做同样的工作,比起别的许多同志,我工作得更艰苦,付出更多的辛劳。但是,我作为一个共产党员,不忘入党时的初心,从不怕苦,也无怨言。总是党叫干啥就干啥,尽自己的最大努力做好工作。
【篇五】
我1953年入党,迄今已65周年。党把我从一个普通青年学生,培养成为大学教授。春发其华,秋收其实,有始有极,爰登其质。在纪念党的生日之际,总有道不尽的党员生活感悟。
在65年党的生活历程中,我的脑海里时常会浮现入党前所受到的深刻启蒙教育。那是1946年至1949年的解放战争时期,我在重庆市第一中学(时为重庆市第二中学小龙坎分校)读初中。当时,与人民解放战争的熊熊烈火相呼应,重庆市轰轰烈烈的爱国学生运动一浪高过一浪。尤其1949年4月12日,全市大中学校举行示威游行,“反饥饿、反迫害、争生存、争温饱”的口号震撼山城,“山那边好地方”“团结就是力量”的嘹亮歌声响彻云霄。大家手挽着手激愤前进,全然不顾路障那边荷枪实弹的国民党士兵。游行示威结束后不久,同学们蓦然发现,两位组织带领游行的学生领袖消失了。直到1949年11月30日重庆解放后,大家才惊愕得知,他们两位牺牲在国民党残杀革命志士的监牢渣滓洞。闻讯后同学们无不悲愤洒泪。全校举行了追悼大会,他们的遗骨被安葬在我们校园内。镌刻着他们名字的墓碑,和大地长存,与青天辉映。此情此景,成为我入党前最深刻的启蒙教育,在心中留下永不消失的烙印,给了我进步的精神力量。1950年3月,我成为重庆市第一批新民主主义青年团团员,之后,担任了重庆市第一中学学生会主席。1952年参加高考,被分配到华东师范大学政治教育专修科。我怀着当一名党的理论宣传员的渴望,向党递交了“入党申请书”。我的入党介绍人殷切地要求我:“要真正从思想上入党,永远牢记党的理想和信念。”当我成为一名共产党员后,每次回到母校重庆市第一中学,便会来到校园内两位烈士的墓前三鞠躬,向他们虔诚地致共产党员的敬礼。
在65年党的生活历程中,我深切地认识到,共产党员要时刻准备接受各种考验。我们生活在和平年代,没有经历革命战争烈火的焠炼。但和平年代的道路也并非一马平川,各个时期、实际生活其实都充满着矛盾,存在着各种考验。作为共产党员,怎样正确对待和处理各种矛盾,在大大小小的考验中达到合格的要求,将是一份需要终生慎思谨行才能完成的答卷。我们这一代人,经历的变故比较多。当面临复杂的情况、是非一时难于分辨时,尤其当个人身处逆境时,思想上也会产生迷茫。比如“文化大革命”期间,我虽年仅三四十岁,却也成为批斗对象。当时,认识上不能理解,情感上更难于接受。在这种情况下,心里总会默默自勉:要牢记入党誓言,坚信党的理想信念,坚守党员的崇高信仰,经受住风浪的袭击,直面社会动荡的考验;要与党共度时艰,坚守党员正确的政治立场不动摇,保持党心的生机与活力,绝不消极悲观,绝不丧失党员的意志;要将个人的命运与党的命运、与国家和人民的命运紧紧地联系在一起,做一个名副其实的共产党员。风雪严寒过去后,迎来的是改革开放的春天。
在65年党的生活历程中,我还深切地认识到,共产党员必须将党的事业和要求落实到自己的日常工作、生活和行动中。人生的道路丰富多彩、曲折多变,不同时期、不同阶段所承担的任务、所从事的具体工作都会有所不同。然而对于一个共产党员来说,应将所承担的任务、所从事的具体工作,都视为落实党的任务、党的要求的具体行动,必须兢兢业业,任劳任怨,以对党、对国家和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一丝不苟地做好。我这一生,参与了学科教育、社会学两个学科的研究和教育教学工作,培养了大批本科生和研究生,主编了全国和xx市中学政治学科的教科书,撰著和出版了《思想政治教育学》《德育课程与教学论》《思想政治课文集》《简明社会学》《社会学文集》等著作和数以百计的文稿。退休前还在校内外担任过不少党、政和学术职务。我的周末和节假日,大多数是在撰写学科建设的文稿、著作或忙于党政工作中度过的。陪伴孩子、妻子度周末,可说是一种奢侈。退休以前都是用手写稿,有时甚至写到手指发肿。退休之后,60岁学会用电脑,写作顺利多了,迄今已二十余年。改革开放之前编撰中学教材,一般不署作者个人姓名,基本上也没有稿酬。我想,作为一名党员,做工作不应计较个人名利,而是要让党放心,让我们服务的对象满意,这样才不辜负共产党员的称号。
在65年党的生活历程中,我还深切地感悟到,人的自然生命终会衰老,然而,共产党员的政治生命和党性精神则永远不应衰颓。我们华东师大老教授协会的一批老同志包括老共产党员,响应党委的号召,积极参与校园文化建设和传承工程,编撰了《师魂——华东师范大学老一辈名师》《文脉——华东师范大学学科建设回眸》等大型著作,为教育工作提供了一种特殊的教科书,为学校留下一份珍贵的文化遗产。《师魂》是我校老一辈名师的赞歌,写了我校79位老一辈名师,全书75万余字。《文脉》是我校学科建设发展历史纪实,全书约百万字。100多位作者精心撰稿,20多位编委齐心努力,历时七年多,充分展现了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精神状态,力求师魂的真谛和学科建设的文脉得以代代传承。我作为校老教授协会首任会长,担任了这两部著作的主编。工作起步时,我迈向80高龄,两书出版后,我又前进一大步,登上85岁高峰。在参与编撰这两本本著作的过程中,我常被老一辈名师和学科建设者们心向祖国、爱党敬业、诲人不倦、献身师大的精神感动落泪,深知肩负重任,不敢稍懈。当看到老同志们的集体成果问世,心里特别欣喜,总算向党交出了一份应有的答卷。之后的20xx年,时值我校已故党委书记、焦裕禄式好干部常溪萍诞辰一百周年。为加强全校党员特别党的干部的党性教育,党委决定举办纪念常溪萍百年诞辰纪念活动,并委托我担任主编,编撰了《溪萍百年——常溪萍百年诞辰纪念文集》《常溪萍墨迹选》。我为《文集》撰写的前言《高山景行
党性永辉》,可以说是向常溪萍同志学习、加强党性修养一篇心得。
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全党同志:“要强化党的意识,牢记自己的第一身份是共产党员,第一职责是为党工作,做到忠诚于组织,任何时候都与党同心同德。”对于一名老年共产人来说,我一生中充当的社会角色一言难尽,获得的党政和专业职务称谓、荣誉称号也比较多。而无论在观念里还是实践中,“共产党员”的身份始终处在第一位,为党工作是自己的本分。唐代诗人刘禹锡的诗句说:“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我虽已进入迈向九十高龄的老年队伍,但“第一身份是共产党员”的观念将愈久弥坚。我将坚持活到老、学到老,为党工作到老,始终牢记入党誓言,不忘入党初心,坚持党的理想信念,维护党性的光辉,珍惜共产党员的光荣称号,为实现党的伟大事业而尽一份微薄之力!
【篇六】
1947年4月25日那天,我和另外一位同志在组织安排的支部转正审批会上,举起拳头宣读入党誓词,正式成为一名光荣的中国共产党党员。那年我刚15岁多一点,当时担任山东省文登县七区区委秘书。
今年1月17日,作为一个有71年党龄的党员,接受组织委托,和离退休党工委、老龄办的同志瞻仰“中共二大”会址,带领同志们在庄严的党旗下又一次举起拳头,宣读入党誓词。自己在组织培养下一路走来的往事就时常萦绕心头,挥之不去,借这次征文表达自己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不忘党恩,永远跟党走的决心。
不忘党恩,因为我的生命和成长和党紧密联系在一起。1935年春,国民党胶东地区“剿共”总司令展树堂的部队,对胶东地下党进行了梳篦式的大清剿。我父亲当时是不脱产的地下党交通员,参加了组织的反清剿暴动(即民国二十四年暴动,在当地群众中颇有影响),在一个晚上突袭了住我村的国民党清剿小队,缴了敌人五支枪,击毙了一个敌兵。因为我方人员全是普通农民,没有武装斗争经验,用的是土造猎枪,结果牺牲两人,被捕的两人次日就被处死在街头,暴尸7日示众。参加暴动的组织暴露。
一天深夜,十几个黑影把我家团团地包围住了,手持短枪的便衣破门而入,揪住了我祖母的衣衫吼叫着:“交出你的儿子,不交就枪毙了你……”。另一边几个人用枪对着我母亲,逼她交出我父亲。边嚷边把我从母亲怀里夺过去装进麻袋里,威胁说:“不交出你的丈夫就带走这孩子”。还有几个人在屋内翻箱倒柜,搜遍了所有角落。一会儿就听啪啪两声,老祖母立时口喷鲜血,两只门牙当场落地,老人边捂着嘴边扑向麻袋,哀求着:“不能带走我的孙子,他还是个孩子……。”不满十岁的两个姐姐,蜷曲在墙角下瑟瑟发抖,不敢出声。僵持一阵后,一个面孔善良些的大个子与一个年龄大些的胖子耳语了几句,对我祖母说:“限你三天交出你的儿子。不交出来就抓走这孩子,烧你们家房子…”就这样,他们折腾到过半夜,然后看似撤走了而实际上却还在我家周围守了一夜。当时我4岁还不到,上述情景我已模糊不清,是妈妈在以后的岁月里时常讲给我们听的。每次讲述时老人都泣不成声,泪流满面。那晚我父亲因身份暴露,当晚就经组织安排和另两位战友从烟台经大连奔赴朝鲜避难,在朝鲜隐姓埋名,以打工掩饰身份,直到1941年抗日民主政权在我家乡建立,我父亲才从朝鲜归国。
因为地处敌我割据地带,此后敌人便没再下到村里,但我慈祥的老祖母在那次惊吓后得了惊风,天一黑就不敢出门,看到打雷、闪电时就大小便失控,成天迷迷糊糊神魂颠倒,嘴里不停地念叨着父亲名字,常常不吃不喝,人瘦得只剩一把骨头,第二年冬天就含冤去世了,仅活了五十五岁。地主的剥削,贫苦的生活和家事国仇,这些在我幼小的心灵上留下了难以磨灭的记忆,仇恨不断激励着我的反抗精神和翻身的欲望。
父亲出走的六年中,是我家最苦难的时期。祖母去世后,我母亲一个小脚妇女支撑着全家,带着三个未满十岁的孩子,耕种着三亩薄田为生。那真是衣不蔽体、食不果腹的日子,只能靠野菜树根树皮野生瓜果维持,真是度日如年呢。1937年外地来了两个人,说是和我父亲一起学武术时的师兄弟,并告诉我妈父亲在朝鲜,待年月太平了他会回来的,他们临走时留下8块银圆,说:这钱是补贴一个孩子上学的,千万别作它用。次年春,其中的一个又来我家留下8块银圆。直到1941年父亲回家才知道,来人都是地下党组织安排的。1939年9岁那年,我上学了。白天上学,晚上和假日随妈妈、姐姐们在田里干活。在学校我抓住分分秒秒勤奋学习,成绩优异。在初小四年的八次大考中,成绩一直在前三名。班级里我喜欢帮助同学,特别是关心贫苦的同学。到11岁三年级时,我成了年级里小有影响的人物,在小朋友中有一定的号召力,担任了儿童团长。
1942年春季开学后,我积极响应学校号召带领一批小朋友到村里组织农民扫盲班、歌咏队。几个月后,我们的活动波及到其它村,年底时扫盲、教歌等活动,村连村形成了一片。这一年我被评为县“模范小先生”,还到中心区和县里组织的经验交流会去参加交流,那年我12岁。1945年,14岁时我进入高级小学。到学校不久,学校校长就找我谈话,对我很关心,希望我像以前那样发挥作用,并讲述了许多做人的道理,要求我组织一批苦大仇深的同学参加农村的减租减息和斗争地主恶霸的活动,组织同学参加反扫荡活动。他向我说明了这些活动的意义,又很具体地教给我工作方法。我非常高兴地行动起来,组成了算帐小组、宣传小组、调查核对小组,分别投入到村农会的有关小组。通过亲身参与斗争,也使大家都得到了锻炼。
在对付敌人大扫荡中,我又组织同学挖地洞空舍清野,站岗放哨,盘查行人,送情报等。这些活动得到了区青救会、农救会和妇联的称赞。这一年,我被推荐担任了区儿童团长,并参加了县组织的交流。在学校领导的关怀和指导下我还组织了儿童剧团排演了《锁在箱子里》、《兄妹开荒》、《恨》、《改邪归正》等抗日和大生产运动的戏剧。高小六年级时,我已15岁,当年农村正处在轰轰烈烈的土改复查运动中。校长又安排我们几个苦大仇深的同学到村里参加“复查”活动,任务是配合村农会搞调查、核查材料和宣传等,这年我担任了一年的区学联主席。也就是这一年冬,区里从小学毕业生中选拔小学教师时,我被第一个选中。
1946年2月我踏上了教师岗位,使我非常兴奋,感到光荣和自豪,浑身有使不完的劲。我白天上课,中午又为妇女们上扫盲课、教唱歌。晚上就到民兵屋和民兵们在一起,教他们识字,给他们读报。由于我工作积极主动,并取得成效,当年就被评为学区“模范教师”。在党的关心下,我向党组织写了入党申请报告。次年2月,我被吸收为中共党员。从此我在政治上有了归宿,理想信念更加坚定,对自己的要求不再停留在做个好人,而是努力要做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
离休后,我在关工委岗位上工作25年,9次获得xx市、教卫系统和学校关工委先进个人荣誉称号;在任离休干部第二党支部书记期间,20xx年,我们支部获评“xx市离退休干部先进集体”。自己努力做到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不忘党恩,永远跟党走的誓言。
人民至上心得体会5篇
人民至上心得体会5篇
【篇一】
人民一词自古有之,指百姓类的有:先秦《孟子·尽心下》中“孟子曰,‘诸侯之宝三:土地、人民、政事。’”《诗·大雅·抑》中“质尔人民,谨尔侯度,用戒不虞。”北魏杨炫之《洛阳伽蓝记·闻义里》中“人民服饰,唯有毡衣。”明宋濂《洪武圣政记》中“维我中国人民之君……”在古希腊、古罗马的一些著作里也使用过人民的概念。还有指人类的古籍有:《神异经·西南荒经》中“知天下鸟兽言语,土地上人民所道……”唐李亢《独异志》卷下中“昔宇宙初开之时,只有女娲兄妹二人在昆仑山,而天下未有人民。”五代《五公经》中“天下慌乱,人民饥馑,十日无食。”
党的十九大报告对“人民”这一重要命题的丰富内涵作了深入的阐述: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2020年5月22日下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并发表讲话:中国共产党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党团结带领人民革命、建设、改革,根本目的就是让人民过上好日子……从去年年底开始的新冠肺炎疫情在党的领导下,全国人民进行着一场有效的阻击战,到目前为止,我国患病率、病亡率都是全世界最低的。生命至上,不惜代价做好疫情防控,把人民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这是向全世界发出最响亮的回答。今年是脱贫攻坚战的决战之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收官之年,经过多年的努力,脱贫攻坚创造了历史上最好的减贫成绩,中华民族千百年来的绝对贫困问题有望得到历史性的解决。2020年是充满希望的一年,我们满怀信心拥抱2020!
【篇二】
近期,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召开专家学者座谈会时指出,中西医结合、中西药并用,是这次疫情防控的一大特点,也是中医药传承精华、守正创新的生动实践。要加强对中医药工作的组织领导,推动中西医药相互补充、协调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曾在多个场合强调“中西医结合”的重要意义。在此次座谈会上,总书记再次高度肯定了中西医结合在疫情防控阻击战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为中医药的传承和创新指明了道路。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必将极大推动我国中医药振兴发展,推动中西医药互鉴互补,为最终战胜疫情发挥更大的作用。
优势互补,双管齐下,中西合璧同心战疫。2020年伊始,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席卷武汉,波及全国。随后,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一场疫情防控阻击战在神州大地打响。新中国成立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医疗力量调遣迅速启动,340多支医疗队、4.2万多名医务人员逆行出征,奔赴抗疫前线,他们中有中医也有西医,他们肝胆相照,携手战疫。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发挥中医药优势、坚持中西医结合”是我国战“疫”方案的显著特征。自疫情发生后,在缺乏特效药和疫苗的情况下,中医药凭借历史上针对瘟疫的扶正祛邪治则和辨证论治方法,全程参与疫情防控与患者救治,极大地提高了治愈率、降低了病亡率。与此同时,通过优势互补、双管齐下,中西医结合也在战疫中发挥出了“1+1>2”的重要作用。
传承精华,守正创新,撑起生命的“保护伞”。中医、西医,分别根植于东西方,扎根于不同的文化土壤。从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中孕育而生的中医药和建立在近代解剖学、细胞学等科学技术基础上的西医药,目的都是守护生命。对待不同疾病,两者各有长短,虽然理念不同,方法有别,但最终目标都是为了治病救人。面对疫情,无论中医,还是西医,同仇敌忾,双剑合璧,守护着广大人民的生命和健康,打开了中西医结合同心战疫的良好局面。各级党委政府要深刻领会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增强辩证思维,以开放的心态、创新的姿态,用好中医、西医这人类文明的两大瑰宝,为维护人民健康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人民至上,无问“中西”,把人民的生命和健康放首位。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民安全是国家安全的基石。他指出,这次新冠肺炎患者救治工作,我们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前所未有调集全国资源开展大规模救治,不遗漏一个感染者,从出生不久的婴儿,到100多岁的老人,我们不遗漏一个感染者。同时,在救治中,我们也打破了中西医的壁垒,坚持以中西医结合治疗减缓、阻止重症转危,降低病亡率,在人民至上的理念中,开启了中西医结合的新篇章。当前,境外疫情扩散蔓延态势仍在持续,我国外防输入压力持续加大,国内疫情反弹的风险始终存在。巩固疫情防控成果,需要做好中西医结合治疗新冠肺炎临床总结,运用好中医和西医这两大瑰宝,才能全力守护好人民的生命和建康。
【篇三】
5月27日和28日,全国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和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相继闭幕,全国两会圆满完成各项议程。而“人民至上”的理念在全国两会中贯彻始终,成为最大亮点。无论是一年来发展的成就,还是代表委员们的真知灼见,以及各种民生大礼包、各项决策部署等等,都体现着“人民至上”的深刻内涵。随着全国两会圆满完成各项议程,一艘承载14亿中国人民幸福的“人民至上号”巨轮即将再次起航,乘风破浪。
坚定信心,鼓舞干劲,“人民至上号”动力满满、蓄势待发。在我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取得重大战略成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入决战决胜阶段的重要时刻,全国两会的胜利召开,为亿万人民奋斗新时代、奋进新征程增强了信心、凝聚了共识、鼓舞了干劲。从千方百计稳定和扩大就业,到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从改革疾病预防控制体制,到完善传染病直报和预警系统,从坚定不移扩大对外开放,到坚持以改革开放为动力推动高质量发展……政府工作报告中一揽子的“硬核”举措,无不彰显了中国战胜困难、提振经济、脱贫攻坚、保障民生的实招,而这背后正是承载了14亿中国人幸福的“人民至上号”巨轮的蓄势待发,彰显出中国前行的坚定信心和无穷力量。
攻坚克难,全面决胜,“人民至上号”目标明确、直航小康。不久前,习近平总书记参加政协经济界委员联组会指出:“我们要努力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付出更加艰辛的努力,坚决夺取脱贫攻坚战全面胜利。”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为我们进一步指明了方向。在脱贫攻坚战场上,越来越多党员干部冲锋在前,无私奉献。决心大,干劲足,胜利已然在望。“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接续推进脱贫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全力让脱贫群众迈向富裕”……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掷地有声,这也展现了我们党兑现到2020年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这一庄严承诺的决心。从两会出发,汇聚起决胜全面小康、决战脱贫攻坚的磅礴之力,这艘“人民至上号”巨轮,必然劈波斩浪,带领全国人民,直航小康。
以保促稳,稳中求进,“人民至上号”乘风破浪、行稳致远。习近平总书记在看望参加政协会议的经济界委员时强调,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至关重要。连日来,全国两会代表委员围绕“六稳”“六保”谈认识、明方向、析路径——兜住民生底线,稳住经济基本盘,积聚未来发展势能,就能牢牢掌握发展主动权。政府工作报告明确,要引导各方面集中精力抓好“六稳”“六保”,并强调加大“六稳”工作力度,保居民就业、保基本民生、保市场主体、保粮食能源安全、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保基层运转。我们要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才能确保完成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目标任务,才能不断推动“人民至上号”巨轮乘风破浪、行稳致远。
【篇四】
2020年5月28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在北京闭幕,宣告今年的全国两会落下了帷幕。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保护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可以不惜一切代价。”引起现场代表们的热烈反响,“人民至上”也成为了2020年两会的“热门词汇”。
“人民至上”是我们党永恒不变的执政理念,也是广大党员干部的忠实信仰。广大基层党员干部要积极响应时代召唤,把人民至上理念融于血脉、植入心田,以最大勇气、最强底气,奋力走好新时代长征路。
坚守初心,把准人民至上的时代要求
“政之所兴,在顺民心”。今年是“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决胜全面小康、决战脱贫攻坚之年,加之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在这特殊背景下召开的全国两会上,“必须坚持人民至上”“紧紧依靠人民、不断造福人民、牢牢植根人民”……习近平总书记这番情真意切的话语,暖人心扉、贴近民心。“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和力量之源。中国共产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当前,我国疫情防控取得阶段性胜利,这样的成效来之不易。我国继续稳步推进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实行“两手抓、两不误”,捍卫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保障人民群众的长远利益。特别是《政府工作报告》全文18次提到“民生”,明确提出“围绕保障和改善民生,推动社会事业改革发展”,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就业、卫生、医疗、养老、文化、社会保障等不同领域民生问题,以实实在在的成效增强人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
苦干实干,担起人民至上的时代使命
实事求是是我党坚定的思想路线。今年的全国两会有2个“亮点”。一是“云会议”模式。通过电视直播、网络图文直播,向全国人民实时传递两会讯息,新闻发布会、记者会、“代表通道”“委员通道”“部长通道”等采访活动都通过视频方式进行。二是最短政府工作报告。以往《政府工作报告》用一半篇幅总结过往成绩,但今年只有4000多字,大量的篇幅用于阐述面临新形势要采取的新措施。以往政府工作报告要包括经济社会各方面工作,但今年只突出重点工作。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广大干部应临难不避、实干为要,凝心聚力抓发展、保民生。这在提醒我们,越是吃劲时刻,越要担当作为。我们要始终践行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与人民群众同甘共苦、奋力前行,继续埋头苦干,务实重干,不慕虚荣、不务虚功、不图虚名,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解难题,以真心实干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最终赢得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
攻坚克难,交出人民至上的时代答卷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发展面临风险挑战前所未有。“我们也付出巨大代价,一季度经济出现负增长,生产生活秩序受到冲击,但生命至上,这是必须承受也是值得付出的代价。”一方面,国际社会重点关注中国如何克服困难再上台阶;另一方面,我们经济发展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党和国家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党和政府带头过紧日子,目的是为老百姓过好日子”。今年除了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还有促进就业、脱贫攻坚、治理污染、疫情防控常态化等一系列重点支出需要保障,兜牢民生底线是关键。这就要求各级政府要发扬好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开源节流、增收节支、精打细算,执守简朴、力戒浮华。特别是基层一线党员干部,更要发挥好“排头兵”作用,做到临难不避、实干为先,用汗水浇灌收获,用实干笃定前行,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圆满收官。
【篇五】
全国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和十三届全国人大第三次会议陆续拉开了帷幕。虽然受疫情影响,与往年相比,今年的全国两会时间推迟了许多,议程安排得也相当紧凑,但我们依然能从两会里的种种细节上时刻感受到“人民至上”,感受到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贯穿始终。纵观历史,华夏文明灿烂辉煌无一不是由人民创造的,整个新中国史,也是一部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追逐中国梦的探索史、奋斗史和创业史,人民群众创造了历史,书写了传奇,实现了经济腾飞。习近平总书记的这一讲话,是遵循历史的客观总结,也是指明党和人民鱼水之情的肺腑之言,彰显了“人民至上”的伟大情怀。
人民至上就是要凝聚人民群体智慧,迎战历史磨难。人民是历史车轮的推动者,也是历史的缔造者,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战场上,人民是真正的主力军。医护人员、公安干警、社区工作者、志愿者、海外华人……人民的伟大力量汇聚成全民抗疫的中流砥柱,而人民的智慧在这场战疫中也被展现得淋漓尽致。网格化管理、无人机喊话、村村响喇叭、一户一人出行制度……各出奇思,各用奇招。这场全民战疫中,闪烁着人民群众的集体智慧,展现出人民群众的强大力量,在人民的“英雄光辉”下,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战略成果。
人民至上就是要密切党群血肉联系,牢牢扎根人民。“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人民是水,我们是舟,如果为官不为民,舟就会沉没。党员干部要带领好、引领好、服务好人民,既是一门艺术,也是一门学问;既考验领导魅力,更体现人格素养。疫情这块“验金石”,更让许多党员干部经受住了考验,锤炼了党性,提升了为民服务的意识和能力,密切了党和群众的血肉联系,增强了党的凝聚力和生命力。
人民至上就是要牢记初心践行使命,为人民谋幸福。孟子云:“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一旦脱离人民,背道而驰,我们什么都不是。党员干部必须牢记与人民的“鱼水”关系,必须紧紧依靠人民,在大是大非面前旗帜鲜明,在风浪考验面前无所畏惧,人民群众缔造了历史,创造了财富,就应共享发展红利。
当前,中国人民向党之心空前凝聚,爱国之情空前高涨,奋进之力空前强劲。疫情过后,广阔天地必将大有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