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7.50 KB
- 2021-04-25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小学科学论文之如何成为一名合格的科学教师
小学科学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学科,通过教学可使学生获得自然科学基础知识,培养学生的科学志趣,发展他们学科学、用科学的能力。同时,可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试验能力、逻辑思维能力、总结概括能力等。从小培养这些能力,就是培养学生聪明的头脑和灵巧的双手,将来无论做什么都会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作为。由于科学课程承担着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的重任,在整个小学教育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因此提高小学科学教师的素质与水平就显得非常紧迫。基于此种考虑,《标准》提出:“不能再让上不了语文、数学课的教师教科学,必须逐步建设一支专职的小学科学教师队伍。”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专业的科学老师,做到以下几点是必不可少的:
一、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把科学变成学生热爱的学科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只有学生喜欢上了某一学科,那么这些学生的天赋素质才会得到发展,他们的爱好、禀赋、才能、志向才能建立起来。有经验的教师都在做到这一点:在他的学生热爱的那门学科方面,教师知道的东西要比教学大纲要求的多十倍至二十倍。”
我们也可以从图书、报纸的种种事实可以看到,一个人最终的研究或发展方向,都可能与他小时候所喜爱的那门学科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如何让学生喜欢我们所任教的的学科呢?它需要教师靠高尚的人品,积极的智慧,高超的教育艺术去吸引学生,学生喜欢你,自然会爱乌及屋,从而喜欢了你教的这门学科。
我们现在的《科学》和以前的《自然》不一样了,书上没有现成的答案,很多结论都是老师在实验中生成的。一堂科学课40分钟看上去简单,老师却为此要花上一星期甚至一个多月的时间来备课,因为实验的结果有很多种可能,作为老师必须有这种预见性,在科学课上出现了无法解释的科学错误是最尴尬的。此外,科学课对老师的要求也非常高,不仅要精通生物、化学知识,有时候还要了解音乐、美术知识,比如讲到“声音”,我们就要花很长的时间来研究各种乐器的声音;又如三年级科学上册《动物》这一单元,要求学生会画蚯蚓、蚂蚁、金鱼等动物,有的学生就感到下笔困难,这就要求教师须掌握画简笔画的方法,教学生先画出动物的主要形状,然后画出各个部分,记下看到的每一个细节,最后作上标记。
学生们非常喜欢我们的科学课,只要我们少用一点力气,学生们就喜欢的不得了,保证有一大群孩子围着你转来转去,做一名学生喜欢的老师,这是我们科学老师的拿手。一个小实验、一个小游戏、一片小树叶、一只小蚂蚁都能把孩子们吸引过来。只要我们认真对待每一堂科学课。做一名优秀的科学老师就要作个有心人,寻找可利用的教学资源,一是收集,研究身边的材料,吸管、易拉罐、小磁铁、小铁钉、小木块、细铁丝、饮料瓶、塑料杯、注射器、玻璃片等凡是人们看不上、用不上的东西往往在我们的科学课上有用武之地,我们要把它们收集起来,有价值的最好贴上标签,以便日后利用。我们要了解周围的事物,如最近农田里长些什么作物?我们当地有哪些最常见的植物?有哪些常见的动物?当地的生态环境怎样?等等,这些东西到时都可以及时的补充到我们的科学课中来。
二、改变课堂教学方式,变“教知”为“练能”
科学课最重要的一个理念就是强调课堂教学要从问题入手。如何设问,如何引导学生进入预定的课里进行学习,最主要应该在课堂教学中创设情境,从问题入手,让学生带着渴望知识的愿望去学习。问题的提出——预测问题——设计实验——动手实验——验证预测——得出结论。学生从问题的提出到得出结论要经过一大段过程,没有过程和方法做铺垫,解决问题或得出结论也是一句空话。作为一名教师必须教会孩子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样,他从提出问题,经过一系列的研究过程,运用一系列的科学方法,最后把问题解决了,才是科学教育的全过程。在经历过程和运用方法的研究过程中,学生必然会获得相关的知识,掌握一定的技能,发展一定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些都是在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要实现、要达到的目标。因此,在科学课程中,传统意义上的教学方法,将被学生自主探究,教师适当点拔所替代。教师不再是课堂的主导者,而是课堂的引领者。引导学生去探究去学习,去寻找正确的答案。
科学教学新模式的教学结构由学生、教师、教材(含网上信息)和媒体四要素有机组成。这种教学结构的首要特征在于信息技术(媒体)与科学课教学内容的整合。其基本涵义是在整合信息技术(媒体)与教学内容的过程中,学生发挥学习主体的作用,教师起指导作用,教材是基本的课程资源和学生认识科学世界的主要对象,信息技术媒体则有助知、激情和促进师生交流的作用。如我执教的四年级科学上册《我们关心天气》一课也印证了科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是有效的,更是高效的。特别是天气预报这种每天都要播报的天气现象,学生只是听,而从没有专注的去留心观察过,我先用一段视频录像播报天气预报,请同学们回答,通过天气预报的播出,你从中了解到了哪些天气现象以及天气符号。结果学生举手的寥寥无几,如何让学生产生持久的关注天气的习惯呢?接下来,用课件演示天气是如何影响人们的衣食住行,使学生从中体会到天气对人们的重要性,并教学生用简单的网状图把影响天气的因素联系起来,帮助学生更好的地认识天气。这种真实地展现了天气与人们衣食住行的关系,通过梳理,学生初步建立了“天气”的概念。试想如果这堂课没有信息技术作为支撑,纯粹凭借书上的两三幅图、几行文字,课堂就会显得苍白无力,举步维艰。教学效果也会大打折扣。
陶行知先生说:“我们做教师的人,必须天天学习,天天进行再教育,才能有教学之乐而无教学之苦。”教师的风范靠教会学生来体现。俗话说“欲给学生一碗水,自己必须有一桶水”
,并且这一桶水必须是活水,是充满生机、富有活力、长流不竭的活水。只有这样才能将学生知识和智慧的“池塘”挖深挖宽。如果我们不能正视这一切,去解决孩子提出的各种问题,我们就不可能成为一名优秀的科学教师,就不能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为改变这些不利的因素,我们必须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我国古代著名教育论著《学记》提出:“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就是说,只有通过学习,才会感到不够,感到自己水平低;只有通过教学实践,才会知道自己的困难所在。感到不够,才会自我省查;遇到困难,才会努力学习。只有知识渊博、教艺高超的教师才具有吸引力,才更能显示出人格魅力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