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4.50 KB
- 2021-04-25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语文论文之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创新能力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素质教育要求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各方面都得到长足的发展,以形成丰富而独特的综合素养。形成这一综合素养的一个极其重要的基础就是创新。
小学语文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包含着丰富的创新内容。为此,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必须深化课堂教学改革,积极探寻有效的创新教学途径,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一、创设开放性情境,诱发学生的创新欲望
人的创新能力不仅以其知识和智慧做基础,而且与积极情绪,特别是创新欲望密切相关。因此,教师必须优化课堂教学气氛,为学生创设民主、宽松的学习环境,诱发他们的创新欲望,使学生“亲其师,信其道,乐其学”。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真诚坦率地与学生平等相处,互相交流思想,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与学生平等对话,能营造良好的创新氛围。
创设情境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情感体验。情感对于一个人的认知活动具有调节作用。特别是低年级学生,往往是通过形象思维去认识周围世界的。教学实践中,借助媒体、语言和游戏等形象直观的表情方式,创设情境,以情生情,让学生感受体验形象的鲜明性,让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
良性互动,情感共鸣,使语文课堂变得生动、活泼起来,从而有效地唤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诱发学生的创新欲望。
二、从扶到放,引导创新
当学生对某种感兴趣的问题产生疑问时,往往急于了解其中的答案。这时,老师应采用最便捷的途径将知识直接传授给学生,使学生获得满足,但这样也会使学生对教师产生依赖思想。
教师为了让学生创新,如果不管不问,听之任之,放任自由,学生则会“众鸟乱飞”,达不到真正的创新,并失去学习的兴趣。因此,教师可采取从扶到放的策略。如教授《穷人》时,我们可以先“扶”,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再“放”,让学生展开想象,对故事进行续编。教授《凡卡》一文时,可采用同样的方法续写这篇课文;而教授《卖火柴的小女孩》时,则可采用缩写的方法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这样,学生会写出灵活多样的作品,体现创新性。
三、积极评价,鼓励创新
学生需要体验成就感,他们总希望自己的知识和技能得到展现,得到认可。为了及时鼓励学生的积极性,教师要引导学生对自己的活动做出评价,相互鉴赏活动成果。教师要特别重视对富有创新性的作品给予热情肯定,对学生标新立异的想法加以保护,切不可打击。如“你有独到的见解”、“你真了不起”、“你的理解是个创造”
这一声声赞扬,不仅能使学生获得极大的喜悦与满足,还在无形中使学生投入到下一次创新活动中,学生的创新精神定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
总之,在教学中采取切实可行的培养学生创造力的措施,学生的创新意识就会被激活,创造性思维也会得到更大发展。(作者■邹彩霞单位:大竹县幸福街小学 来源:原教育导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