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8.00 KB
- 2021-04-25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化学论文之浅谈化学教学中的启发式
浅谈化学教学中的启发式 姓名: 谭昌梅 工作单位: 来宾市武宣县桐岭中学 写作时间: 2008.11 [摘要] 化学教学中坚持启发式,在几年的初中化学教学中也略有一点体会。对于教师来说,启发式的讲授与启发式的指导是两种高效的教学方式。本文从运用启发式教学的前提和基本原则,及教学中应坚持的几点方法等方面论述化学教学中应坚持启发式。 [关键词] 启发式 化学教学 “一流的教师教思想,二流的教师教方法,三流的教师教知识。”这一句话已在众多的教师口中流传。教学工作的重心,不在于教师能教给学生多少固有的知识,而是要塑造学生学习型人格。启发式教学是教师依据学习过程的基本规律,引导学生积极、主动、自觉地掌握知识的教学方式。它不是一种具体的教学方法,而是所有教学方法的指导思想。对于教师来说,启发式的讲授与启发式的指导是两种高效的教学方式。化学教学中的启发式应突出实验教学、形象化教学;突出学生的学习实践活动;突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激励他们积极思考、主动探索的精神,以不断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能力,使他们得到全面发展。启发式教学的本意在于调动学生积极的思维活动,培养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独立思考、创造性思维的能力;但有些会遇到“启而不发”、“问而不答”
的情形。这是为什么呢?原因很多,其中根本原因在于是否掌握了正确地运用启发式的前提和基本原则;另外,一些教师在使用启发式进入了误区。运用启发式的前提主要是:(1)学生有学习化学的心向,要具备必要的知识基础;(2)教师了解学生,要善于引导学生积极思维;(3)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要协调,在时态上要同步;(4)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师生双方要有明确一致的教学方向和目标。正确运用启发式应坚持以下基本原则,(一)“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相结合。现代教学论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来体现自己的主导作用。(二)加强双基与发展智能统一。主张强调学生智能的充分发展,系统知识的学习必须与智能的提高紧密结合,达到对知识的高效学习。离开加强双基去孤立地强调发展智能,将有把智能“架空”或作“智力游戏”
的危害;不重视发展智能,一味去巩固加深双基,将会抑制学生的全面发展,特别是抑制创造能力的发展。(三)学习过程与认识过程统一。一个完整的学习过程包含:学习、保持和再现三个阶段,而学习过程是与认识过程的由感性到理性、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简单到复杂等特征相一致的,因此,教学时要严格注意遵循学生的认识规律,要妥善组织学生实验、课堂练习、讨论、课后作业等学习活动,使学生理解学习过程,在学习过程中发展自己的认识能力。一些教师只从形式或具体细节上去理解启发式,进入运用启发式教学的误区。有些教师的启发只对于几个学生予以关注,几乎每节课都是那几个学生回答问题,只根据成绩拔尖的学生来组织启发活动,而忽视众多学生的发展。有些教师没有真正理解启发式教学,刻意在课堂上提几个问题,也达不到效果。教师的提问最需要对知识“一针见血”的突破与“画龙点睛”的高明,既能将学生思考问题的方向与范围进行有效的引领与限定,又能将学生对问题的各种思考充分地激发出来,鼓励学生通过思维的碰撞爆发出灵感的火花。这样才能最大限度的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我国古代孔子的启发式教学精髓“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也就是说,教育要先让学生达到“愤”与“悱”的状态,然后再对学生进行启发、开导,才能促进学生真正地领悟知识。启发式是一种与注入式根本对立的教学思想,它注重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独立思考融会贯通地掌握知识,提高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求教师要营造一种宽松、愉快、和谐的学习环境,依据学生身心发展的不同特点,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与学习中的乏味、枯燥感,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化学教学中坚持启发式,应当坚持几点:(一)努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他们创造最佳的学习情境。在探究一些金属与一些化合物溶液作用的现象及进一步推出它们的活动性顺序时,学生们热情高涨,但他们得到的现象却不一样:覆盖在金属丝表面的固体颜色不一样,而很多根本没注意到溶液颜色是否变化!在这个时候,所有的视线集中到老师身上!这个时候的讲解最有效,这种学习情境最佳。(二)引导学生勤动手善动脑,发展他们的智力。如在讲到“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例题一”时,学生明确了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一般步骤后,看懂了例题,“没什么难嘛!”学生窃喜,好象老师的任务完成了,其实不然。如果老师话锋一转,改一下题目“要制得32克的氧气,需要高锰酸钾的质量是多少?同时生成二氧化锰质量是多少?”学生会进入思考“怎么解呢?”很快,陆续有些学生眼前一亮,开始动笔。等学生们摆出自己的计算过程教师再进行点评,“容易出现的几点错误:(1)同一题设两个未知量都为x;(2)不会在同一个化学方程式中求两个未知量,解得烦琐复杂;(3)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化学的习惯等。”这样既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又让学生发展了智力,加深印象,形成良好的习惯。(三)突出知识结构,发展学生的认知网络。在处理教材内容时,教师要从整体上把握教材的知识体系,对知识与能力的要求以及它们在各单元教学中的合理配置,要有明确的计划,随着教学进程,逐步启发、引导学生掌握学科的知识结构。通过复习、练习以及结合实际运用,形成学生认知结构中的知识点、知识链和网络。(四)改变课堂教学结构,促使学生理解学习过程。启发式教学要求在各种类型的课堂教学中,均要贯穿“教为主导,学为主体”
的原则。结合不同的教学内容,采用不同的课型,以达到促使学生理解学习过程的目的。(五)具体指导学习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良好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是养成学习能力的基础。如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是初中化学的重点内容,有些学生不注意与氧气的实验室制取相联系,有些教师不重视实验探究的过程,直接去面对整套的实验装置,就会变成死记硬背。如一些常见元素化合价的记忆、金属活动性顺序的记忆,可以启示学生运用联系记忆的方法,提高学习效率。 叶圣陶先生说:“教是为了不教”。在化学教学中坚持启发式,教师进行高效的教学,让学生的思维得到启发,让学生学会启发的思路与方法,就达到了教与学的最高境界,也达到了教学的目的。 [参考文献]1. 吴效锋 主编. 《教师的使命——指导学生高效率学习:聚焦课堂提高教师教学能力》.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2008.42. 刘知新 著.《刘知新化学教育文选》.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113. 苗华智 主编.《有效备课——初中化学》.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0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