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9.50 KB
  • 2021-04-25 发布

语文(心得)之利用课堂话语进行新课程下的教学方法创新

  • 7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语文论文之利用课堂话语进行新课程下的教学方法创新 ‎ 摘  要:教师课堂话语应该学生课堂学习的动力源泉之一,但是我们上课的导入语、提问语、评价语、提示语、课堂结束语等话语的改变,从原来师生对话主要以学科知识传授为主,到现在的课堂对话不仅包括知识技能,还有情感态度和过程方法,可以非常明显的提高教学水平和教学效果,更重要的是可以增进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的交流是学生获得能力的提升。关键词:课堂话语  探讨交流   评价 一、从地理课堂话语权分配的变化看 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不仅有传统的教师的“传道、授业、解惑”‎ ‎,还有在教师的指导控制下,学生进行自主探索、协作交流的途径获取。特别是教师课堂话语权的合理创新应用,在教学工作中能起到非常好的作用。课堂话语权是指课堂言说主体通过言说而对课堂教学过程进行控制和支配的力量。师生都是课堂教学过程的主体,都具有支配课堂教学话语的权利。但是一直以来,课堂话语权失衡严重,话语权主要在教师这一方,学生的话语权几乎被剥夺。教师常常作滔滔不绝的讲授,或者把教学内容演化成问题,单向考问学生,很少给学生质疑、讨论的机会。话语的内容以教科书为主,既封闭又单一。而实际上教师并不参与课程的设置与开发,也不具有决策管理的权力,只是权威话语、理性话语的代言人而已。近年来,这种情况得到了改善。学生的话语权得到了提高,但出现了新的问题,学生之间话语权不平衡,优秀学生的话语权多于其他学生。其他学生很多情况下只是课堂活动的观众和听众。 随着新课程实施的深入,课程、教师和学生三者之间的话语权得到了进一步的协调。首先是课程发生了变化,课程由封闭走向开放、由专家走向教师和学生,教师与学生共同建构和生成校本课程,学生从根本上拥有了更多的话语权。教师们也把更多的话语权还给了学生,由原来的 “权威代言人”、“独语者”转为“引导者”、“对话者”,教师话语成为学生学习的力量源泉。学生之间的话语权也得到了有效改善。如果一节课中学生拥有16分钟的时间交流,按每讨论小组4人计,平均每个人可以有4分钟的话语权。从上述的话语权分配变化看,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了课程和教师进一步的承认。不仅表现在观念上,更重要的表现是在制度和行为的变化上。从外部看,教师和学生开始拥有课程开发与教学的自主权。从内部看,教师思想观念转变,教师不再把自己看成是绝对真理的代言人,而是平等对话中的首席、精神领袖。在话语交往中教师与学生之间追求一种平等的、民主的、充满情感的双向交流互动的关系。 二、从师生对话的内容看 1.上课导入语 以前老师开始上课时经常说的是: “今天我给同学们上课的内容是……。”现在许多老师会说:“这节课我们一起来探讨(或交流)……”变化的词虽不多,但透出来的观念却不同,“今天上课的内容”是典型的教,教师高高在上地给学生上课,而和同学们“一起探讨交流”‎ ‎,体现的是师生平等合作的意识,教师是在共同探讨的过程中起引导促进的作用。 2.提问语 提问语的变化主要表现在内在价值的不断提高。下面所列只是其中一部分表现: (1)从机械地问“是什么”转变为问“为什么、怎么办”等启发诱导式问题;从侧重于低级认知提问转为侧重于高级认知提问。比如关于“土地石漠化”的学习,以前的问题经常是“什么是石漠化”,然后就没有下文了。现在的问题往往会继续深人,如“从哪些角度分析石漠化的成因”、“如何预测我国石漠化的发展趋势”、“如何防治土地石漠化”等。 (2)从问结论转变为问过程方法及反思。比如,以前老师会问:“区域地理内容记住了没有?”、“等值线会读了没有?”等,现在学生自己进行学习反思:“我应该用什么方法学习区域地理”、“为什么我总是读不懂等值线”、“分析等值线图的思路是怎样的”、“为什么会做错”、“从中我学到了什么”等。 (3)问题的着眼点逐渐接近学生新知识的生长点。以前,教师指导学生读图时会问:“通过阅读东北区域地图,你发现了什么”,这个问题比较开放,问的广泛,让学生漫无目的地去发现,学生触摸不到新知识的生长点,学习效率低。现在,教师则会试着这样问:“通过阅读东北区域地图,你发现要从哪些地理角度到地图上去寻找信息”。与以前的不同,在于指导学生从地理的角度阅读地图,也就是从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及两者之间内在联系去读图,比如在地图上读出地形,并思考地形与农业、交通及城镇的关系。 (4)从教师单一地 考问转变为师生、学生之间多维互动,这是一个漫长的发展变化的过程。原来学生只有被老师考问的份,现在学生有了机会说,却出现了不说的冷场,怎么办呢? 关键还是在于教师的组织促进,例如: ① 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处于亢奋状态,引发学生有话说; ② 课前学生有效准备,使学生有材料可说; ③ 课堂上创设自由安全的氛围,让学生自由的说; ④ 提问时可以把问题抛给全体学生,让学生互问互答,教师适时点拔;小组讨论,组内成员轮流提问,然后 -一起思考、讨论,把小组解决不了的问题进行组际交流。通过这些措施,情况有了改观,学生的主动性发问多起来了。 (5)问题的数量从过多或过少向比较适中转变。 3.评价语 评价语言的变化表现为从单一、随意和低效向丰富、准确和高效发展。教师逐渐认识到评价语的激励性和有效性的重要性。表现为: (1)善于针对不同个体做个性化的评价。比如某个学生生性聪慧但有些自负,对他的表扬用“你真努力”比“你真聪明”要好,因为两者折射出来的理念完全不同。“聪明”表扬的是智力,而智力是先天的,被表扬的学生会认为我学得的好是先天因素,后天的努力并不重要;“努力”表扬的是态度,被表扬的学生认为我是经过努力学好的,我还可以继续努力,学得更好,其他的学生也会受到鼓舞。反之,对一个智商平平但很努力的学生的就要用另外的词语进行评价。 (2)对学生回答不正确时的评价的转变。以前老师对回答不符合自己期待的答案都判为错误,然后直截了当地告诉他:回答错误。有的老师恰好相反,对不准确的回答含糊其词。现在教师会说:“‎ 你的思考方式很有特色,现在你再换另一个角度考虑一下,或许会有新的发现!”这样的回答既间接的否定了学生的回答,又激励学生再投入思考中。     (3)评价者的变化。以前评价是老师的专利,现在教师鼓励学生倾听同伴的发言,然后进行评价。 4.提示语 教师常用的一句提示语是 “大家认真考虑一下,把答案告诉老师”,听起来是面向全体学生,事实上常常只有几个平时爱发言的学生会回答,而其他的学生往往无法融人课堂中而游离于课堂的边缘。另一方面,因为要告诉老师,所以学生要揣摩老师心中的预设的答案,所以这实质上以教师为中心的一种表现。现在,我们把它改为“大家认真考虑一下,想好了我们一起来交流”。这样的说法表明老师把自己看成是“教师式”学生,融入学生,融入课堂,大家一起思考,共同探讨,使课堂成为师生心与心交流的场所。 再如, “昨天大家学了季风环流,今天我来考考大家学得怎么样”,这句话里隐约透出老师对学生的一种不信任,同时也有误导学生的倾向,使学生觉得学习是为了应付老师的考查。现在,我们把它改为“昨天我们探讨了季风环流,今天检验一下自己学得怎么样。”两者之问只有几字之差,但透出完全不同的理念。后面的提示语,让学生觉得学习是自己的事,把学生的学习动机引向他们自己的内驱力,这样的动机才是学生持久的动力。 5.课堂结束语 以前一节课结束后老师常说: “谢谢同学们的配合”,现在老师会说:“谢谢大家与我的交流”‎ ‎。在前一种老师的潜意识里,老师是主角,学生足配角,所以学生的学是配合老师教的表现,把教学活动本末倒置了。 三、从对话的范围看 原来师生对话主要以学科知识传授为主,现在的课堂对话不仅包括知识技能,还有情感态度和过程方法。以情感为例,原来的课堂话语中,情感成分很少,有的也是以知识为主的理智情感及思想政治教育为主的道德感,缺少培养学生愉快心情、灵动之性的美感交流。课堂中美是广泛存在的,师生间关爱的话语是一种美,语言的幽默是一种美,音调音色节奏也是一种美。语言可以是一颗颗明珠,也可以是一粒粒粗糙的石头,教师作为课堂平等对话中的首席,要追求课堂语言美、精神美,让每一句精雕细琢的语言为学生的心灵增加更多的光泽和内涵。从上述三方面来看,尽管我们的课堂话语还存在着许多有待改进的方面,但是我们也欣喜地看到课堂话语改革取得的成果。师生间树立起了平等观念,把课堂教学看作是师生共享课堂教学话语权力的平等对话和交流的过程。教师逐渐注重从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尊重学生真实的内心体验和情感,尽可能发觉并满足学生的心理发展需要。对学生的主动性进行激励,给学生施加积极的影响等等。但是对学生的话语研究还做的很不够,是今后教学中要注意研究的课题。而在内容上的一大特色就是设置了许多“活动”,摒弃了以前所使用的人教版教材过分追求知识点记忆和应试要求的弊端,转而设计了许多激发学生探究兴趣、培养地理技能的学生活动。总之,“专业化既是一种认识,更是一种奋斗过程,既是一种职业资格的认定,更是一个终生学习的过程。”‎ 地理教师,特别是年轻的地理教师的专业成长将是持续积累的过程,但在信息网络环境下其成长周期将会更快,知识、技能也拓展的范围更广、更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