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9.00 KB
- 2021-04-25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美术论文之与学生一起分享笔墨韵味
与学生一起分享笔墨韵味大溪三中 张云琴 摘要:在中小学国画教学中,存在着很大的问题,由于历史文化的影响,水墨画在当前少儿美术教育领域里,尚属弱项。水墨画强调“外师造化,中得心源”,要求“意存笔先,画尽意在”,强调融化物我,创制意境,达到以形写神,形神兼备,气韵生动。水墨画教学对传承中国传统文化和发展中小学生的艺术审美能力有着积极意义。为克服当前中小学生国画教学存在的诸多弊端,教师应以创造性教学为基础,通过亲身体验,培养学生对国画的审美感知能力,接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与浸染。关键词:水墨画 教学 兴趣 水墨画亦称“国画”,是我国传统的绘画。在现代国画教育中不少老师仍按成人技法,以依样画葫芦的教学方法,没完没了地画梅、兰、竹、菊,把本来天真活泼的孩子教成老年大学的“小老头”、“小老太”,实在令人惋惜。也有一些青年教师,把画儿童画的方法用在水墨画教学上,一味地勾线填色,这样岂不把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国画传统阉割了吗?故改变现有的传统教学模式是当务之急。特别是在国画教学中,受到传统文化根深蒂固的影响,在我的国画教学中,不但要掌握传统精神,而且需要大胆,从生活中,从其他艺术门类,从外来艺术中吸收养料,变古出新,顺应时代,努力地去探索新的教学方式。 一、 感受笔墨情韵,体验水墨魅力
对艺术来说,技法的掌握与恰当运用可以延伸艺术形式和艺术学习者的视野,但对于学生来说只有让其深刻体验创造过程中自主创造的乐趣和收获,美术技能的学习与训练,才真正具有效果,学生学到的知识才会转化成智慧。笔墨技法是中国画特有的状物传情的本领,教学生画水墨画,要教会他们掌握运笔蘸墨的基本规律,不能把他们引到刻意追求笔墨偶然效果的误区中。一般讲来,用毛笔直接蘸墨画画,就是无变化的死墨。当墨中注入水,水、墨相融,就产生了具有干湿浓淡变化的活墨。国画家们都非常讲究蘸墨的艺术,一般是先蘸水后蘸墨,再将笔调至尖浓根谈过度均匀。随着作画使用时的消耗,墨色会自然地由浓到淡、由湿到干,产生出一系列的变化。尽量“一笔墨”用完后,再蘸墨,保持墨色的鲜活。执笔本来无定法,学生们可以随意,但从一开始,就要强调是腕悬肘,这样画出来的线条,凝重浑厚、生拙奇趣。再一点是要求他们,每作一幅画必须一气呵成,墨的干湿浓淡,只有趁湿的时候,在生宣纸上才会产生墨韵变化。只要学生们学会正确的运笔蘸墨方法,把精力集中到所描绘的内容里,一些奇妙的笔墨效果,往往会是不思而遇的。不妨让学生们试一试,感受一下笔墨给他们带来的乐趣。 二、感受熟悉事物,提高学习兴趣
中国水墨画传统的学习方法是从临摹入手,如临摹所选择的绘画内容是与学生的日常生活有着密切关联的事物,如一些蔬果、一些美丽的花朵植物、一些可爱的小动物、小鸟昆虫等。因为学生对这些事物比较熟悉、感兴趣,所以画起来比较容易上手。同时,在临摹的过程中,注意培养学生多观察、勤思考的习惯,让学生学会分析画家们是怎样对日常生活中的事物进行艺术表现的。如《菊花》教学时,先引导学生观察他们采摘来的菊花:(1)花、叶、花蕾之间的高低、方向、穿插等的组织关系。(2)花的构造、微妙的色彩变化,叶的形状,枝的质感等。(3)花、叶在不同视觉中的造型变化。为了拓展学生视野,通过多媒体欣赏其他种类、花色的菊花,以丰富学生的视觉经验,积累更多的感性素材。有了充分的亲身体验后,学生进行自由创作表现,在自由驰骋的空间里,学生往往会创造出出人意料的作品。在创作中教师要帮助、引导学生对探索出的表现方法进行总结,以让学生对自己创造的表现语言从感性的实践提升到理性的认识,实现知识到智能的转化。 三、感受实践活动,培养创造能力 在没
有进行亲身体验与观察物象的情况下,而一味的照本临摹会使学生的思维定势化,对临本的依赖性会越来越强,离了临本便无从下手,画画不再是一种乐趣,而是负担。发展心理学认为少儿智慧发展的每个阶段在宏观世界的不同事物及其呈现形式的影响下,学生有他们自己观察世界和解释世界的方式,他们有天生的创造语言的能力。因此在教学中我尽可能地为学生提供写生的机会,在自然面前观察和感受自然花鸟生动的生命仪态,细微地捕捉花鸟世界的神采,将自己的理想和情怀寄托于其中。让学生充分体验、感受,物象的多样性与丰富性。在写生中要注重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引导他们对一种事物进行整体观察、局部观察特证、多角度观察,为创造、表现积累丰富的资源。并在观察、分析、思考的基础上,让学生自由地去探索、去研究。学生性格天真活泼,有着独特的感受能力,形象思维和空间观念,想象力十分奇特,他们作画无拘无束,任意驰骋,绘画作品从内容、构图到用色往往不拘一格,大胆夸张变形、丰富多彩、作品单纯而简练,稚气十足。少儿的这种心理特点正好符合水墨画的特点。水墨画确立的是“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创造原则,“气韵生动”的审美标准,并有“以形写神”,“超以象外、缘物寄情”等艺术理论,这一特点为学生提供了张开他们想象的翅膀,自由地表达内心感受的良好空间。如《鸟语花香》一课,本课的重点是进一步学习写意画的技法,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作为教师,应带领学生走出校园,亲眼目睹大自然的花鸟鱼虫。而对用笔的技法,物象的形体不做过多的约束和要求,让学生自主实践,大胆作画,启发引导学生摆脱前人的思维模式,推陈出新,创作出符合少年的感性体验,充满活力和时代朝气的优秀水墨作品。 四、感受多变工具,激发学生奇感
受到传统国画的影响,学生头脑中绘画国画的材料是毛笔、墨汁、国画颜料。而我在教学中允许学生用水粉颜料,因为学生的国画彩墨效果强烈,与其工具勾线填色相双更为自由舒展,对绘画语言的应用及表达能力均有进一步的提高。不但能用水粉画的方法作画,而且还可以用油画棒等材料来作画,这样学生在材料的应用上是多种多样的,学生乐意利用其它各种材料来进行绘画,效果也十分理想、兴趣很高。在技法上多法揉合:揉搓皱纸法、拓印法、水拓印、拼贴法、豆浆法、冲水、冲色、吹墨等,让学生寓学于玩。如在创作中国山水画时,有的学生就用水拓法来表现天空或流水,用树叶拓印法来表现树林,有的学生用冲水法表现雨后的树林,也有学生用绿叶拼贴来表现春天嫩绿树叶,或用排笔体现有倒影的静静的池塘……出乎意料的特殊效果常常让学生欢呼雀跃。综合材料,特殊技法的运用所取得的奇特视觉效果,会刺激学生去探索更多的材料、技法在中国画表现中的可行性。 美术教育家勒温费尔特说过:“少年只要被给予充足的时间、帮助,获得与创造性材料接触的机会,而不被强迫接受成人的模式和规范,那么每个少年都能成为艺术创造的能手”。在教学形式上我是这样做的。 五、感受生活点滴,扩展学生表现美国教育家罗恩菲德早就指出:“在艺术教育中,艺术中介一种达到目标的方法,而不是一个目标,艺术教育的目标是使人在创造过程中变得更富有创造力,而不管这种创造力,将施用于何处。假如孩子长大了,而由他的美感经验获得较高的创造力,并将之运用于生活和职业,那么艺术教育的一项重要目标就已完成。”
所在少年水墨画教学中,扩展学生表现的内容是十分重要的,传统的教学不外乎临摹、写生、创作三体合一,这是历代画家实践证明的一条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内容也是常规的花鸟、山水等,而目标相当数量的少年国画班,也施行依样画葫芦的教学模式,有的更以前辈画家成名作品为范画,此现象已引起众多美术界有识之士的忧虑。我在教学中让学生深入生活,表现生活中的某一事物,如鞋、自行车、花瓶、田野的树等静物外,还可以表现生活中的某一场景,如卧室的一角、我的窗前等,也可以表现生活中的一些事情,如愉快的课间活动、春游小记等等。通过水墨画教学活动,使学生发现自己的能力,建立起大胆创造的信心,让他们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把自己潜在的创造力充分表现出来。这种创造的过程将会使他们体会成功。每个学生的点滴创造不单能受到大家的尊重,同时也学会了尊重别人,唤起美好的情感,建立起健全的人格。只要在教学中多动脑、勤思考,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水墨画——美育中的这一支奇葩,将会绽放得更加绚丽多彩,在素质教育新课程的时代发挥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1. 蒋小东.美术界[J].美术界杂志出版社,1900(3).12-142. 徐出成.中国画之美.[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41-423. 杨家安.美学概论.[M]吉林大学出版社,1995.85-874. 李用仪.笔墨与意境.[N]中国书画报.国画世界,2000.5. 赵占东.写意画笔墨浅说.[N]中国书画报.国画世界,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