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7.00 KB
  • 2021-04-25 发布

语文(心得)之摭谈高中语文校本课程开发

  • 5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语文论文之摭谈高中语文校本课程开发 ‎ ‎  校本课程是相对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而言,是以学校为依托,根据学校自身条件、社会环境,由学校内部人士参与决策编制的适合本校情况的课程,校本课程也称“学校本位课程”或“学校自编课程”,是我国三级课程制的有机组成部分。校本课程开发是当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是我国课程改革走向多元化的开始。‎ ‎  一、开发语文校本课程的必然性。‎ ‎  旧的语文课程体系追求学科的完整性与系统性,简单地用学科体系代替教学体系,用学科的逻辑结构代替学生的认知过程,课程结构和教学要求比较单一,而且课程内容的时代性表现不足,有些教材内容脱离青少年的生活环境和实际经验。新课程改革要求高中语文课程体系在坚持基础性的同时,体现选择性、开放性、综合化和现代化的特点。选择性是指课程内容具有多样性、差别性,以适应不同发展水平区域的需要,适合不同发展水平学生和每个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开放性是指强调学习与学生生活、与社会发展的联系,课程实施过程要体现民主性和尊重个性发展的原则,提倡教学活动的多样性,教学时间和空间的开放性,学习方式的自主选择,评价标准的差异性;综合化是指按照现代社会与科学的发展,重新审视基础教育的课程,对学科设置及内容进行选择与组合,提倡科学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民族性与国际性的统一;现代化是指依据儿童心理学和发展心理学调整课程内容,主动适应社会需求,根据现代科学及学科发展的新变化组合、选择、增加新内容,充分反映时代的要求,注意和现代生活相联系,体现出现代的思想意识、价值追求和行为方式。为实现新课改的这些要求,必须改变原有的只由国家设置课程、决定课程内容的状况,转而推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政策,特别是根据本校的具体情况构建符合新课程理念的课程体系,显得非常迫切和重要。‎ ‎  二、开发语文校本课程的可行性。‎ ‎  1、语文课程目标的多向性为语文校本课程的设计提供了宽广的空间。高中语文教育要在义务教育的基础上使学生的语文素养获得进一步的提高的同时,更多地关注学生不同的发展倾向和对语文教育的不同期待,为具有不同需求的学生提供更大的自主发展空间,在课程目标的设计上,按“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整合教育目标,实现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新课程目标的多向性为语文校本课程的设计提供了多个触发点,学校和教师应在理解学生不同需求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学科资源优势,形成有内在联系的多元化的模块组合,满足学生自我发展的不同需求。‎ ‎  2、语文学科特点决定了课程资源的丰富性。“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语文学科的这些特点决定了语文学科教学内容的丰富性和综合性,生活中和其他学科领域的许多内容都可以作为语文学习的素材,语文作为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语文课程资源具有其他学科不可相比的多样性和丰富性,因此,语文课程资源可供开发的空间是无比宽广的。当地的自然和人文景观、风土人情、学校的文化传统、教师的自身素养和阅历、学生的富有个性化的思维方法和情感体验等,都是语文校本课程的重要资源。教师应积极拓展学生的语文视野和学习渠道,让学生在更广阔的生活空间中学语文、用语文。‎ ‎  三、开发语文校本课程应该注意的问题。‎ ‎  1、切合学科特点。要分析语文学科所拥有的资源及优势,寻找合适的切入点,本着“为我所用”、实效有用的原则,对课程资源积极筛选、加工、整合,充分挖掘各种资源的深层价值和学科价值,开发适合学科特点的课程资源,避免毫无计划、“乱开乱采”的行为。‎ ‎  2、体现学校特色。在语文校本课程开发中,应允许教师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特长,遵循课程开发的规律,自主地进行课程开发,允许不同的教师有不同的课程开发方略、确立不同的课程内容和计划。同时,要充分、综合考虑学校生存的社会环境条件、学校办学设施条件和教师、学生的个性因素等方面的独特性和差异性,因地制宜,扬长避短,开发出真正具有“校本”‎ 特色的课程方案。照搬照抄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或其他学校的校本课程,就没有了自己的特色,也就失去了开发校本课程的目的和意义。‎ ‎  3、注意灵活性和计划性相结合。相对于必修课而言,校本课程更多地体现了选择性和个性化,内容和形式有较大的灵活性和拓展性。学校和教师可以根据本校的课程资源和学生的需求设计若干模块,对于模块的内容组合以及模块与模块之间的顺序编排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实施,可以是以课堂为主,也可以走出课堂,构建与生活、社会的广泛联系。同时,要注意,校本课程的教学必须按照课程目标制订科学的计划,不能因其设置灵活的特点而造成随意凌乱、漫无计划的局面,也不能因其拓展性的要求而一味追求新奇,脱离课程目标。‎ ‎  4、加强选课的指导。校本课程尽管是根据学生的实际需要设计的,仍然有可能出现学生不知如何选择和选择之后发现不适合自己的情况,因为学生对校本课程的具体内容和要求未必完全了解,对自己在学习兴趣、需求和发展特点等方面的差异也可能并不完全了解,所以在学生选课时,教师有必要给予深入细致的指导。首先是要让学生充分地了解所开设的校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和特点,同时也要让学生明白,选课不仅要考虑自己的兴趣、爱好,更是为了满足自己的学习需求,也是学习如何规划人生。其次,要帮助学生了解哪些校本课程最适合自己,帮助学生在了解自己的语文基础和学习个性并综合考虑语文素养全面发展的基础上,根据当前和未来发展的需要,决定取舍。‎ ‎  5、完善评价体系。为了引导、促进校本课程的发展,应该积极建立和完善配套的课程评价体系。这不仅是为了考察学生实现课程目标的程度,更是为了检验和改进学生的语文学习和教师的教学,改善教学过程,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与进校本课程配套的评价体系应强调发挥发展功能,提倡形成性评价和定性评价。尽量收集能够反映学生学习语文校本课程的过程和结果的资料,采用成长记录的方式,注重对过程的评价,并且尽量要客观地描述学习的进步与不足,少用定量评价,保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  广大语文教师要更新课程观念,增强开发语文课程资源的紧迫感和使命感,充分发挥语文学科自身的优势,努力构建课内外联系、校内外沟通、学科间融合的全新的语文课程体系,丰富和发展语文教育的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