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5.50 KB
  • 2021-04-25 发布

其他(心得)之新课程改革中的生命化教育

  • 4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其他论文之新课程改革中的生命化教育 ‎ ‎  新课程改革成为教育的新热点问题,课程内容,课程形式,课程目的成为老师思考讨论的话题。通过新旧课程内容、授课形式、授课目的的比较,我深有感触:学校课程内容的安排过于注重为学生的未来生活做准备,强调知识的逻辑体系,学生所学习的大多是远离自己经验的“书本知识”,是与学生生活世界相去甚远的科学世界的内容,使学生的学习索然无味,制约了学生生动活泼的发展。新课程要求改变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体现了新课程对生命生长规律的关照。‎ ‎  从这些比较结论中,我们看出新课程更偏重于对学生体验的教育,使学生向自然回归、向生活回归、向社会回归、向人自身回归,扩大了学生的学习空间,为学生的体验创造了条件。‎ ‎  新课程改革使学生认识自然,认识生活,认识社会,认识人自身,从而形成自己的人生观,世界观。‎ ‎  新课程改革尊重生命个体发展的需要,充分体现个体个性的特点,生命的个体形式是具体的、独特的、丰富的,每一个生命个体都有别于其他生命个体的天赋、兴趣和爱好,即生命具有多样性,这也是生命生成性的必然结果。生命是现实的,关注生命价值,提高生命质量必须关注人的现实生活、当下生活,从现实生活中体现个性美,只有学生的现实生活是丰富多彩的、有趣的、幸福的、快乐的,他们才能深切体会到生命的意义与价值,才能对未来充满希望与期盼。同时,生命又是体验的,体验是生命的存在方式,也是人追求生命意义的方式。没有体验,就不可能产生情感,没有情感也就没有了人的生命。‎ ‎  生命是情感的生命、意义的生命、价值的生命,而情感、意义、价值不是仅靠说教就可以很好地传授的。在这些方面,通常是“身教重于言教”。教师要在日常生活中通过自己的言行影响学生的言行,以自己的心灵感化学生的心灵。教师只有爱学生,才会在教学过程中尊重学生独立的人格和尊严;才会对他们的真诚,回报以同情、关心、信任、体贴和帮助;才会温暖他们那更需要关爱的心灵,并在他们身上培育出爱的胚芽。以往的教育中教师也讲授一些有关生命价值、意义等的知识,但一方面由于这些知识过于空洞,另一方面,更主要是由于他们的行动无意中向学生表达了对生命的轻视,以至所有的说教都成为泡沫。新课程强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新课程的新理念“体验”体现了生命教育的一种新形式,我国台湾学者孙效智认为,生命教育是一种全人的教育,生命教育的意义是指“深化人生观、内化价值观、整合行动力”的一种有关人之所以为人的意义、理想与实践的教育。国内也有人认为,“所谓生命教育就是为了生命主体的自由和幸福所进行的生命化的教育。它是教育的一种价值追求,也是教育的一种内在形态”,‎ ‎“生命教育的宗旨就在于:捍卫生命的尊严,激发生命的潜能,提升生命的品质,实现生命的价值。”从人本位和教育的最终目的出发,认为“教育的过程实质上是不断提高个体生命质量的过程”,“生命教育包括生命意识、生存能力和生命价值升华教育三个层次。”生命教育有广义与狭义两种:狭义的生命教育指的是对生命本身的关注,包括个人与他人的生命,进而扩展到一切自然生命;广义的生命教育是一种全人的教育,它不仅包括对生命的关注,而且包括对生存能力的培养和生命价值的提升。‎ ‎  生命化教育把每个人都视为一个运思和创意的原点,把每个人都视为一个智识和灵感的凝结中心,它的成全之道——‎ ‎  从关注每一个学生开始,‎ ‎  从尊重每一个学生开始,‎ ‎  从善待每一个学生开始,‎ ‎  从相信每一个生命的意义开始,‎ ‎  从成全每一个生命发展开始,‎ ‎  从改善与学生的交往方式开始,‎ ‎  从改善与学生的对话方式开始,‎ ‎  从提升自我生命质量开始……‎ ‎  生命化教育是对人的美好未来的肯定,是我们对这个“充斥着不完美、痛苦和灾难的世界的某种蔑视”‎ ‎,生命化教育使我们成为富有批判精神的建设者,充满了对人成长学问的迷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