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1.50 KB
- 2021-04-26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语文论文之适度用“盐”,调好语文课的“味道”
温岭市实验学校 王英
摘要:在积极运用新课程提倡的教学形式之时,许多语文教师已不自觉的走入了多媒体、合作探究、鼓励性评价等教学形式滥用的误区。针对上述情况,本文就适量运用多媒体,体现其教学辅助的功能;适度选择合作探究,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适时做出鼓励性评价,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等方面提出了看法。
关键词:新课标 教学形式 多媒体 合作探究 鼓励性评价
《愚人食盐》向我们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有一个愚人到别人家做客,嫌汤菜淡而无味,主人为他加了点盐,愚人自以为悟到了盐的美味,自己料想:“饭菜好吃是因为有盐的缘故,更何况多放些呢?”愚人没有脑子,便回家空口吃盐,吃起来口味败坏,这是被盐所危害了。其实,我觉得,语文课堂如同一道菜,教学形式如同盐。咸盐是为菜服务的,放多少,取决于菜的滋味。并不决定咸盐的多少,精盐也不能多放,放多了菜就不是菜了。所以,我以为,在上课时,我们要适度用“盐”;选用必要的形式翻新,来为我们的语文课堂添“味”。
然而,我们很多语文老师不自觉地成了文中的愚人,近几年,全国上下进行了轰轰烈烈的教学形式的改革,这无疑给我们的语文课带来了一份“精盐”。但我们的语文教学似乎还是在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许多教师为了给课堂“提味”,热衷于“加盐”,这样,我们就很可能把自己带入了一个课堂教学形式选用的误区,试想这样的语文课的“味道”会好吗?
一、新课标下课堂教学形式选用存在的误区
(一)多媒体滥用
现在的公开课、示范课甚至平时的课堂,大量地要使用多媒体手段,评课时也把是否运用多媒体作为衡量好坏的一个重要标准。似乎一堂课如果不使用多媒体就背离了新课程精神。而且现在多媒体课件制作得越来越漂亮,越来越花哨。设计越来越精美的多媒体课件也成了许多教师孜孜以求的目标,多媒体似乎成了课堂的主角。课堂上,老师只是点点鼠标,讲几句串词就算完事了。知识的阐述、观点的呈现、基本结论的归纳等都直接用“电子黑板”打出。一页一页翻得飞快,学生跟不上教师上课的节奏,怎能谈得上对知识的理解和知识的生成呢?
(二)合作探究滥用
合作学习是当前老师们教学形式改革中的一大热点,由于认识上编差,有些教师把合作型学习简单的落实在“合坐”
学习,另外,也有的老师也不分问题难易、有无讨论价值,通通采用,导致学生座位频频调整,降低了课堂效率。这种整堂课事事探究、时时探究,既没有效率,也没有必要。只重花里胡哨的过程,忽视“教人求真”的结果。学生就好像脚踩西瓜皮,“探”到哪里算哪里,最终不仅问题没有解决,而且由于探究性学习要花更多的教学时间,有时候连最基本的教学目标都完成不了。
(三)鼓励性评价滥用
新课程强调对学生的尊重、赏识,于是有的教师便不管学生怎样表达、表现,一味给予表扬。我们认为,正如一味惩罚并不可取,一味地夸奖学生同样弊大于利。对学生而言,过多的夸奖会导致上瘾,迷恋夸奖对学生发展绝对无益;同样过多的夸奖也会让学生习以为常,无动于衷,也起不到鼓励的作用。对教师而言,教学固然要讲求艺术,但最根本的应关注是否有实实在在的教学效果。现如今评价中本应有的批评绝迹了,中肯的意见难觅。尤其是教师不假思索、脱口而出的随意性夸奖不仅不能对学生产生积极的价值导向,反而可能导致孩子形成浅尝辄止、功利浮躁和随意应付的不良品格。长期以往,必然使学生在此起彼伏的掌声中,在名目繁多的物质奖励刺激下,在情意虚假的评价里,逐渐退去了应有的喜悦,丢失了“是非准则”,丧失了“判断能力”,渐渐地“迷失了自我”!
二、走出语文教学形式选用误区的几点思考
(一)适量运用多媒体,体现其教学辅助的功能
课堂教学中多媒体的使用,还要考虑遵循学生的注意规律。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事物的指向和集中,具有指向性和集中性的特点。指向性体现了人的心理活动具有选择性。这种选择性不仅表现为选取某种活动对象,而且表现为心理活动对这些活动和对象的比较长时间的保持。集中性不仅指离开一切与活动对象无关的东西,而且也指对各种干扰刺激进行抑制,以保证注意的对象能得到比较鲜明和清晰的反映。因此,如果课堂教学内容本身可能是抽象的甚至是枯燥的,而过于花哨的形式,如音乐、图片、图像、动画等会使学生的注意力转移,学生的心理活动很有可能指向那些轻松愉快优美的形式,并对这些本应是配角的东西留下深刻的印象,而对本课的主要教学内容却所知寥寥,更不用说掌握了。
如教学《济南的冬天》、《秋》、《春》、《云南的歌会》这一类文章之时,网上可以搜索到成百上千张图片,如果老师大量的选用。就会异化为走马观花的艺术欣赏课。我在上《云南的歌会》之时就犯过这样的错误。上课伊时,我播放歌曲《小河淌水》创设教学情境,由于歌曲美妙动听又为大家所传唱,且与课题内容相吻合,学生兴趣昂然,学习热情被极大地调动起来。然而接下来,多媒体上大量出现介绍云南民族风土人情的图片,之后教师又播放了杨丽萍《云南印象》的精美视频,除此之外还有大量的图片和文字材料。随着老师鼠标的点击,各种画面在学生面前闪现,使学生目不暇接,眼花缭乱。单一个按钮的设置就有各种各样的图案、艺术字。这些“生动”的图片、音乐、视频,深深吸引学生,整个课堂上学生的注意力都非常集中。但是我总觉得无法完成我“1.学习人物描写、环境描写和场面描写。2.朗读、揣摩、品味文章语言,感受文章浓郁的乡土气息。3.探寻并领略民族风情,热爱民俗文化。”的教学目标。这三个教学目标只有第三个稍微有点搭界,其余的都没有完成。学生把注意力更多地放在了没什么价值的东西上,使课堂脱离了教学重点,真正要掌握的东西却在无意中被忽视了。上课时热热闹闹,课堂气氛似乎很热烈,但是课本上的知识点没落实到位,一堂课下来,学生能收获到多少有用的东西,其结果是可想而知的。
于是在去第二个班级的时候,我调整了教学设计。在上课开始的时候还是播放了《小河淌水》,让学生感受云南的民歌的魅力,然后我对学生说:“我们不妨再来静静地默读这篇文章,谈谈从细节字句中你感受到了什么?”有学生回答说:“那次听到一个年轻妇女一连唱败了三个对手,逼得对方哑口无言,于是轻轻的打了个吆喝,表示胜利结束,从荆条丛中站起身子,理理发,拍拍绣花围裙上的灰土,向大家笑笑,然后拉着同行女伴,走过江米酒担子边解口渴去了,这段对人物的动作描写,让我们感受到了一种轻松和谐的气氛。”还有点学生说:“年轻的妇女各自蹲踞在松树林子和灌木丛沟凹处,可以看出他们唱歌的地点特别。”……
此时,学生的注意力也是相当的集中,但是这时候是集中在品读文本。当对课文有了一个较为全面的感受后,我再出示了一张幻灯片“产生这种山歌实有原因。如没有一种特殊环境作为土壤,这些歌不会那么素朴、真挚而美妙感人。--沈从文《湘西民族的艺术》”很自然的使学生在体会云南歌会艺术魅力的基础上,进一步体会到云南的人与自然和谐魅力。虽然这节课只用了两张幻灯片,但我觉得他的效果远远高于前一节大量的使用。
的确,多媒体手段在教学实践中的运用,就好比是一把双刃剑,既有促进的一面,也有不利的一面,关键在于如何运用。多媒体手段也不是“万金油”,忽视了真正的教学需要,一门心思去搞多媒体,那是本末倒置、舍本逐末;只有适量的运用多媒体,体现其辅助教学的功能,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适度选择合作探究,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
合作理论认为:合作的价值在于通过合作,实现学生间的优势互补,为此,教师要合理选择合作契机,给学生提供合作学习的内容,把那些具有思考性或开放性,仅凭个人的力量难以考虑周全,须发挥小组集体智慧的问题让学生合作学习,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怎样才能把握择好合作探究学习的度呢?
1、个人学习有困难时,可组织合作探究学习
由于学生的知识技能和生活经验是有限的,所以当他们在学习新知识,需要新能力时,往往会遇到困难。如在教学文言文《送东阳马生序》时,需要首先疏通是字词,由于是一篇文言文,很多词语单靠学生个人的自学是不很难完成的。我在让学生在自主疏通一遍全文后,进行合作学习把自己不能理解的在小组内交流一下,这样,既照顾了学生的个体差异又让学生的主体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2、学生意见不一时,可组织合作探究学习
现在的学生争强好胜,有一定的竞争欲望,渴望自己的观点被肯定,但又不善于有理有据地阐述自己的观点,一旦有不同意见,浮于表面的争论较多,说服力不够,理性分析欠缺,思维深刻性不够。此时教师如果对有争论价值的疑点适时下放到小组中,让持有相同意见的学生一起合作,与对方争辩,在辩论中明晰正误。例如:在教学《我的母亲》一课时,一个学生提出:“我认为这位母亲对儿子过分的严厉,他这样惩罚儿子就不对,何况还体罚。”话音刚落,全班同学已经分成两个阵营,我当时就安排了他们进行合作探究学习。后来学生就很自然得出“在当时那样的情况下,这完全是出自伟大的母爱。”可见,意见不一时,组织小组合作,即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又可以增强竞争意识,更是很好的培养了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意识。
(三)适时做出鼓励性评价,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课堂教学中,评价的语言是否合理有艺术性,将会直接影响学生下一次参与活动的欲望。如果教师评价语言富有激励性,就能更好地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提升他们的人文素养,如果对学生活动不予注意,甚至予以否定,就会让学丧失参与的积极性。因此,教师能否对学生的活动及时地、适度地做出评价,对激励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发挥着相当重要的作用。作为在课堂中发挥着主导作用的一线教师,我们必须把握好这个及时、适度的问题。
当我在在引导学生理解《在山的那边》一课的内容。我在让一位同学站起来读了全文后,给了“你读得非常好!”的赞扬,学生木然坐下,大家也不住的点头。接着,我又引导学生去理解课文内容,在每个学生回答后,我几乎都在评价中加入了“说得很好”,学生整个积极性也很高,我自己也觉得非常的满意。虽然教学目标完成了,但我总觉得有不妥的地方。后来细细一想表扬并未做到及时、适度,例如:我一味的评价学生好,而没有要让他们明白:到底好在哪里,这些无论从教和学的角度看,都应该搞清楚。因为浅尝辄止会导致孩子求知不深入。有的时候,学生的理解、表现是浅表的、是意会式的,“为什么”的道理还不一定明白,或是这位同学的理解、表现是自知的,但其他同学并不理会,这就需要教师有机地利用对学生发言的评价进行巧妙的点拨。如果我们的老师能在学生读了课文后接着问:“你们觉得那些词语读得好呢?”这不仅是在问这一位同学,同时也是在引导大家思考和注意文中的一些关键性词语,例如:“铁青”一此要读出失望和沮丧,连山都怪我痴心妄想,笑我幼稚可笑。这样具体有针对性的表扬溶进了老师的启发、点拨,不仅让学生明白好在哪里,更不自觉的引入了对文本内容的思考,这也充分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
总之,我们在选用语文课堂教学形式时,一定要把握适度这个原则。因为,适度用好新课程教学形式这把“盐”,会让我们的语文课堂散发出诱人的味道。
参考文献:
〔1〕吴庆麟 胡谊 《教育心理学》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年版
〔2〕魏彩萍《多媒体教学现状与改进的思考》辽宁高职学报,2006年版
〔3〕王坦。论合作学习的基本理念。教育研究,2002年版
〔4〕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组织编写《全日制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解读》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