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5.50 KB
  • 2021-04-26 发布

办公室主任赴河南省林州市考察学习心得体会

  • 3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  按照县委安排,4月15日—18日,很荣幸随同我县党政考察团赴河南省林州市考察学习。期间,我们实地参观了红旗渠建设工程、红旗渠青年洞、红旗渠及扁担精神纪念馆等,在红旗渠干部培训学院观看了红旗渠林县县委书记杨贵同志的访谈录,聆听了《弘扬红旗渠精神、增强党性修养》主题党课。虽然只有短短的几天时间,却让我经受了一次又一次心灵的洗礼和震撼,受益匪浅。‎ ‎  那么,什么是红旗渠精神呢?难道仅仅是“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这16个字吗?答案是否定的。我认为真正的红旗渠精神应该是:那一代修渠人的伟大事迹,时刻激励着、鼓励着修渠人和后来人,他们以及他们的后辈再去做事情的时候,能够想到“我们连红旗渠都修得了,还有什么做不了呢?”林县人民在做任何事情的时候,都拿出了修红旗渠的态度,把任何一件事都当作是修红旗渠,正是修红旗渠这件事不停的重演,才逐渐形成了一种精神,这就是红旗渠精神。林州人民为什么幸福?因为他们有精神,因为他们有信仰。红旗渠精神是一面永恒的旗帜。红旗渠精神折服了一代又一代人,给人启迪,催人奋进。‎ ‎  深入学习红旗渠精神,一是学习他们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的精神。红旗渠建设工程于1960年2月动工,勤劳勇敢的30万林州人民在没有资金、缺乏技术,纯靠人力的艰苦条件下,用一盆水当作测量工具进行放坡、打眼放炮,共削平了1250座山头,架设151座渡桥,开凿211个隧洞,修建各种建筑物12408座,挖砌土石2225万立方米。苦战10个春秋,仅仅靠着一锤,一铲,两只手,在太行山悬崖峭壁上修成了这全长1500公里的红旗渠。条件是艰苦的,任务是艰巨的,但林县人民正是靠着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的精神,在共产党的带领下,铸成了这条人工天河。二是学习他们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精神。修建红旗渠是一项声势浩大的工程,在艰难的环境下,无论男女老幼,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团结协作、不计个人得失、不讲条件、乐于奉献、勇于牺牲。涌现出许多可歌可泣的先进人物,81位英烈壮烈牺牲,受伤者更是不计其数。然而人们却从未退缩,而是前赴后继,修渠不止。我们今天更需要发扬这种精神,互相扶持,同心协力,共创明天。‎ ‎  通过几天的考察学习,使我对未来的工作方向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始终坚持以十九大精神为指导,深入学习红旗渠精神,带着思考、带着激情,从以下几方面全身心投入到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事业中去。‎ ‎  一是要不断加强党员队伍建设。要以党建为统领,统筹抓好各项业务工作。要有强有力的措施,持续强化干部职工的思想理论武装,牢固树立“四个意识”‎ 和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坚决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坚决贯彻执行中、省、市、县各级决策。严于律己,带头廉洁自律,广泛接受监督,切实转变工作作风,带领全体干部职工更好地为群众服务。二是要高站位、高质量编制各类城乡规划。以“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总要求,通过引入一流规划编制单位,坚持专家评审、广泛征求各方意见等手段,使所编制规划更加切实可行。同时也引入新理念、新思维,为我县城乡发展与建设提供科学的可操作的规划。三是要以乡村振兴战略为引领,推进美丽宜居乡村建设。结合我县实际,按照宜居示范村、生态村、清洁村分类指导,力求规划全覆盖。通过规划实施一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特别是户厕、垃圾、粪污治理,全面提升村容村貌,真正实现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村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四是要坚持贯彻落实“钢规划、铁实施”的要求,维护规划的严肃性。坚决按照十九大精神的指导,科学编制规划,一经审定,坚决执行。在项目审批审核中,要主动作为,畅通渠道,规范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