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5.00 KB
  • 2021-04-26 发布

语文(心得)之论《外国小说欣赏》在高考复习中的高效作用

  • 14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语文论文之论《外国小说欣赏》在高考复习中的高效作用 ‎ ‎ ‎ ‎  大溪中学     郏云虹 ‎  论文摘要    本文借助美国教育家罗伯特·马扎诺博士的“应用性教学理论”,探索选修课本《外国文学欣赏》对提高高考小说阅读分值的策略。‎ ‎  论文关键词     小说     课本    巧用   高效 ‎  小说阅读在近几年的高考卷中明显呈上升趋势,这不能不引起我们高三老师的高度重视,且赋分20分左右,也算是重头戏,学生得分只有50%,而我们农村中学可能只有30%,甚至更低,这迫使我们一线教师要汲汲寻求最佳策略。笔者经过几年的摸索、思考,觉得利用好选修课本《外国小说欣赏》---巧用课本,学以致用,对于备战高考小说复习有高效作用。‎ ‎  一、巧用课文    夯实基础 ‎  高二下学期学习《外国小说欣赏》这本书,很多同仁可能会认为那是选修课,跟高考无关,随便上上而已。其实不然,该书具有纲领性作用,它涵盖了小说考察的八个话题:叙述、场景、主题、人物、情节、结构、情感、虚构。有计划、有针对性、有方法地用好这本书,夯实学生小说阅读各方面的文体知识,就会使学生解题时有纲可依,有法可寻,有例可鉴,答题的信心和技巧都得以周全。‎ ‎  1.巧用课题    提玄勾要    引人入胜 ‎  课题是一篇小说的统帅,或引领着小说的人物形象,如《桥边的老人》、《丹柯》、《娜塔莎》《素芭》《骑桶者》;或交代了小说的主要对象,如《墙上的斑点》、《炮兽》;或隐含了小说的象征意义,如《安东诺夫卡苹果》、《沙之书》;或暗示了小说的线索,如《半张纸》;或提供了小说的活动时间、场所,如《礼拜二午睡时刻》、《在桥边》、《牲畜林》;或概括了小说的情节,如《清兵卫与葫芦》。‎ ‎  阅读小说,教师让学生自己透过课题看小说,自己去抓小说的要领和核心。如阅读人物类小说《桥边的老人》,面对课题,学生自己会思索:①这是个什么样的老人?②他坐在桥边做什么?③他为何坐在桥边?带着这些问题,学生就会主动进入文本寻求答案:①这是个在法西斯即将入侵时逃离家乡的七十六岁的孤独的老人;②他失去了心爱的动物朋友--一只猫、两只山羊、四对鸽子,对前景感到迷茫、绝望就坐在了桥边;③他疲惫至极实在走不动了,哪怕“我”百般关心也无力改变他凶多吉少的命运。传统小说三要素经此就迎刃而解,小说主题也浮出水面。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教师让学生有这样一种强烈的需求,让他们自己走进小说的世界,自己探索、体验,自己受到情感的熏陶,获得智慧的启迪,享受审美的乐趣,达到最高的“乐学”境界,课堂也充满生机和活力。古希腊人说:“头脑不是一个容器,而是一个需要点燃的火把。”‎ ‎  2.巧用话题    梳理生发     深入人心 ‎  《外国文学欣赏》这本书整理的八个话题,就是我们阅读欣赏小说的导航、明灯,我们要用话题串联起一篇篇小说,一步一个话题,步步落实,让话题在学生心中立地生根,成为灵活的知识树,不仅在某一篇吃透,在另一篇也能渗透。乌申斯基在论证系统性时说:“‎ 只有本着事物自身的合理的知识体系,才能使我们有充分的可能来掌握知识。一个人的头脑如果充满了许多零碎而不联系的知识,就像杂乱无章地堆着各种东西的仓库,在这里连仓库主人也什么都找不到。”教师一个话题一篇典例小说,和学生一道将话题讲明白、讲透彻,引领学生自己梳理引申,授之以“渔”,形成系统的知识。‎ ‎  例如话题一:叙述。‎ ‎  教师以《桥边的老人》为例讲透叙述人称和叙述角度,让学生明白第一人称和第三人称各自的优、劣,然后让学生自己去梳理其他小说。‎ ‎  (附录一、学生梳理结果:①《安东诺夫卡苹果》、《在桥边》、《沙之书》《骑桶者》都运用第一人称叙述,好处是:使读者产生心理上的错位,以为这些真的是“我”的经历,“我”对农村美好田园生活的回味,“我”思念着心爱的姑娘,“我”得到奇书的惶惶不安,“我”在大冬天凄惨的经历。由“我”来串联故事,通过“我”的感触表达对人物形象的情感态度,以及对小说主旨的揭示。②‎ ‎《炮兽》、《娜塔莎》、《清兵卫与葫芦》、《牲畜林》、《山羊兹拉特》、《半张纸》、《丹柯》、《炼金术士》、《礼拜二午睡时刻》都运用第三人称叙述,好处是:使我们读者也成为故事的全能王,炮兽的制服过程,娜塔莎的心迹,清兵卫的明天,牲畜林里的欢乐争斗,兹拉特的前途命运,半张纸上的人生,英雄丹柯的悲壮,圣地亚哥的梦想,母亲的隐忍,都展露无遗。这样就比较自由地展现了事件过程,人物心理,人物命运,不同时间、地点发生的事情等,打破了第一人称视野的局限,也拉开了叙述者与故事之间的距离,更具客观性。)‎ ‎  话题二:场景。‎ ‎  场景在小说中一般有五方面的作用 ,教师以《炮兽》为例作讲解,因为本篇可以说是综合了场景描写所有作用的典型。①给全篇“定调”。小说开头的场景就带给我们紧张的气氛,结尾的场景则给我们带来不详的预兆。从喧嚣的静寂、阴郁的气氛弥漫开来,一直渗透到全篇,给小说定下了悲剧的调子;②导引人物出场。《炮兽》整个场景的设计,都是为了引导全书的主角之一朗德纳克侯爵出场;③营造意境与渲染气氛。 《炮兽》中一开始对大炮疯狂的破坏场景的描写为我们渲染出了一种紧张、急迫、恐怖的气氛,既写出了情势的险恶,又为人物的出场做了铺垫;④揭示人物性格。比如第三部分中炮手与大炮搏击的场景,就集中表现出了炮手的英勇无畏、侯爵的智勇双全以及坚毅果敢的性格;⑤‎ 作为象征。《炮兽》中,大海的风暴、船上的劫难,象征了命运隐隐的威胁和凶多吉少的不可测的未来。教师据此引领学生以点带面,整理其他小说中场景描写的作用。‎ ‎  (附录二、学生整理结果:《桥边的老人》开篇场景描写作用:①为老人出场提供背景;②营造仓皇、紧张的气氛;③推动下文“我”与老人对话的情节。《丹柯》第一段场景描写的作用: ① 渲染了黑森林的阴森恐怖,暗示走出黑森林的艰难; ②为下文族人的害怕和悲剧的发生做好铺垫;③导引丹柯的出场;④将族人和丹柯面对困境时的行为进行了对照,反衬丹柯的勇敢,执着和坚定。《山羊兹拉特》第二十七段场景的作用:①渲染宁静、祥和、美丽的氛围;②表达人物劫后余生的喜悦明朗的心情;③象征人与动物的情感也如这雪后夜空般纯净美好。‎ ‎  其他话题如“情节”和“结构”都可依此法类推。美国著名教育专家罗伯特。马扎诺博士提出了一种“应用性教学理论”,即“学习的维度”。其维度之二就是“获取与整合知识”,当学生在掌握新技能与新程序等程序性知识时,教师就必须让他们学会一个模式,然后形成这一技能的程序,使之运用起来得心应手。‎ ‎  (备注:因话题“虚构”在题型中几乎没有,所以只欣赏,而“情感”可以归并到“人物”身上。“人物”和“主题”‎ ‎,在高考题中是必考题型,不过,学生在记叙文、传统小说讲解中,自主探究中都会频繁涉及,所以整合不在话下。)‎ ‎  二、学以致用    有的放矢 ‎  学习欣赏小说固然是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更是出于会运用的考虑。《语文新课程标准》也对学生鉴赏小说做出了“能解读小说”的要求,“学习鉴赏小说的基本方法,……注意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解读小说,提高阅读能力和鉴赏水平。”‎ ‎  1.钻研考纲      吃透样卷    演绎归纳 ‎  考纲是考试的本,样卷是考试的典例,这两件法宝,教师要作深入的研究, 反复咀嚼,品出考察的方向、重点、题型、命题的意图等。同时要特别关注近五年浙江卷,2012年全国各地高考卷。‎ ‎  下面是对近五年浙江卷中的小说阅读题的考察点作的罗列整理。‎ ‎  ①2008年第19题、2009年第12题、2011年第14题考查的是对景物描写及其作用的理解,考查频率最高;‎ ‎  ②2008年的18题、2009年的16题考查的是主人公的性格、形象,2008年的第21题、2011年的第11题考查的是“我”这一线索人物在小说中的作用形象;‎ ‎  ③2008年第20题、2009第13题(考的虽是对词语的理解,但也要依据情节语境)、第14题,2011年第11题、第12题考查的是对情节及作用的理解;‎ ‎  ④2011年15题考查的是对主题的准确解读;‎ ‎  ⑤2009年第15题考查的是课题,运用课题的精妙之处;‎ ‎  ⑥2011年第13题考查的是叙述话题,不同叙述人称的叙述效果。‎ ‎  景物、人物、情节、主题、课题、叙述这几个元素都是我们阅读欣赏外国小说的抓手,横览2012年全国各地以小说命题的省份,全国新课程标准卷、江苏卷、福建卷、辽宁卷等也无非覆盖了这些话题。我们熟悉了考察的知识点,题型,胸中有丘壑,就是为了寻求准确的解题方法,提高答题效率。‎ ‎  2.调动课文    引领真题     举一反三 ‎  高考的考题常规题也好,变身题也罢,我们都可以课文作为例子来引领解答, 做到融会贯通,举一反三。下面试列举一些话题题型的解题方法。‎ ‎  ①赏析景物类。如2008年《乌米》中的第19题、2009年《魔盒》中的第12题、2011年《第九车厢》中的第14题。场景描写的作用,我们在《炮兽》中学得非常透彻,可以在考题中对号入座,再根据行文人物和小说内容作出修正。2008年《乌米》中的第19题:指出第5自然段中景物描写的作用。我们分析筛选,“给全篇定调”、“导引人物出场”、“作为象征”这三条作用绝对都对不上,只有“营造意境与渲染气氛”和“揭示人物性格”两条对得上,从文段中可直接看出有“渲染了肃穆静谧的气氛”的作用;而小说中只有乌米置身其中,自然还有“烘托出她孤独无助的处境”的作用。‎ ‎  ②赏析人物形象类。‎ ‎  A、一类“我”的形象。如2008年的《乌米》第21题:鲁迅《祝福》中的“我”既是不可或缺的人物形象,又是主人公祥林嫂命运的见证,其重要性与本篇中的“我” 相似。请赏析《乌米》中“我”的形象与作用。“我”的形象,我们在《桥边的老人》中都有仔细的解读,“我”有这样四个作用:使文中的人和事更具有真实感;“我”是贯穿小说的线索;通过“我”的感触表达文章的主旨;通过“我”对老人的情感态度,突出老人形象。“我”的形象的作用比较固定,《祝福》中的“我”也是这样,《乌米》中的“我”的作用更是这样,只不过人物形象和主旨修正一下,就可如是解答:作用:①使文中的人和事更具真实感;②“我”是贯串全文的线索;③借“我”的感触揭示全文主旨;④通过“我”对乌米的情感态度,突出乌米的形象。‎ ‎  B、一类主人公形象。 如2008年《乌米》中的乌米,2009年《魔盒》中的贝格斯太太。‎ ‎  主人公形象的鉴赏在整本《外国小说欣赏中》比比皆是,桥边的老人、丹柯、娜塔莎、素芭、清兵卫、朱阿、《礼拜二午睡时刻》中的母亲等等。我们学过很多鉴赏人物的方法:贴着人物的言行写;贴着人物的心理写;通过细节描写刻画人物;在对比映衬中凸显人物;将人物置身于大的时代背景中。等等。这样去分析“乌米”还是“‎ 贝格斯太太”都应不在话下。例如“乌米”,从小说中我们可以看出,七年了,她每天做的事就是面带微笑唱歌,满心期待丈夫和两个儿子归来,通过这个行为和心理,即可概括出她的主要性格是“执著”与“乐观”。‎ ‎  ③情节类话题。如2008年第20题、2009第13题、第14题,2011年第11题、第12题。‎ ‎  在小说中,情节的统领地位是毫无疑问的,它完善了人物,讲述了故事的曲折和坎坷,将人物生存的社会环境也包囊其中,所以在考题中也是必不可少的,往往考查某一情节在小说的作用。而情节的作用,我们在不同的小说阅读中是必然要重点讲解的,而且在不同的小说中它的作用可以一一得到佐证。情节在内容上的作用一是刻画人物性格,二是表现(凸显、深化)主题。信手拈来,很多小说的情节都体现了这样的作用,《桥边的老人》,《丹柯》,《牲畜林》。情节在结构上的作用有:设置悬念,引起读者阅读的兴趣;引出下文或作铺垫或埋下伏笔;照应前文;推动情节发展,使情节波澜起伏或丰富情节;作为线索,贯穿全文。《清兵卫与葫芦》这篇小说可以说是情节在结构上作用体现的典范之作。小说开头“清兵卫改变了自己的爱好”情节,就为下文设置悬念,引起读者阅读的兴趣。“清兵卫与父亲对葫芦的欣赏眼光不同”就为“葫芦被砸碎”,“清兵卫的悲剧”埋下了伏笔。而“摇摆”‎ 使情节波澜起伏,同时也丰富了故事情节。“葫芦”又是贯穿全文的线索。‎ ‎  在高考题型中也这样分析。2008年第20题:文中反复写她的歌声有何目的?我们分析,乌米在七年中重复做的事就是唱歌,期待家人归来,她执着又痛苦,坚强又乐观,对前途茫然又充满期待,内心肯定复杂,而旁人对她爱莫能助,只能望其兴叹。所以在内容上的作用是①更充分地表现乌米复杂的内心世界,有利于揭示乌米的性格;②唤起读者对她的深切同情。‎ ‎  ④主题类话题。小说主题的把握大部分是从人物和情节中挖掘,当然课题也行,如《安东诺夫卡苹果》,也可从时代背景或作者创作意图中探知,如《桥边的老人》。2011年《第九车厢》中的15题:第9车厢的故事带给你哪些思考?请结合作品谈谈你的看法。从小说情节前第九车厢的爆满和后第九车厢的空落不难发现问题所在,就是大家都没有仔细去盘查整列车厢,只是断章取义,工作不全面、细致,马虎、不负责任,导致一车厢人被抛在野外。从小说情节出发一下就抓住了主题,再结合作品谈看法那是轻而易举的事。‎ ‎  ⑤考查课题类。小说以物为题还是以人为题抑或其他为题,都是没关系的,言之成理即可。这类题目是记住套路就行。‎ ‎ 以物为题的小说,如《安东诺夫卡苹果》、《半张纸》,往往有以下好处:制造悬念,吸引读者;作为线索,贯穿全文;形象生动,具有象征意味。以人物为题的小说,如《桥边的老人》、《素芭》等,这样拟题的好处是:该人物是全文主人公,以此为题,可突出人物形象;以此为题,更能紧扣中心;经典作品常以人物姓名为题。‎ ‎  ⑥叙述类话题。如2011年第13题。‎ ‎  这个话题文体知识作用比较固定,学生记住话题知识套用一下即可。‎ ‎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从高二开始教师就已经在为我们的高考作储备,这不光为学生赢得了时间,赢得了信心,更赢得了方法。学生知道《外国文学欣赏》这本书就是源头活水,就会更有兴趣,更有劲头,更专注、高效地对待。打一场有备之战,士气振奋,自然会占绝对的上风。赞科夫说:“教学法一旦能触及学生情感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这种教学法就能发挥高度有效的作用。”‎ ‎  参考文献: 《让教学更高效   策略创新让教学事半功倍》(孙朝仁主编)‎ ‎  《语文课程标准》(人民教育出版社)‎ ‎  《外国小说欣赏》(人民教育出版社)‎ ‎  《外国小说欣赏教师教学用书》(人民教育出版社)‎ ‎  《2013年浙江省普通高考考试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