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6.00 KB
- 2021-04-26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语文论文之由“境”而窥语文教学之道
【摘 要】语文学习之道是漫长而渐进的,在这条道路上能走多远,取决于个体“语文学习境界”的高低。入学伊始需致力于引导学生认识语文学习境界,以“积累”为主要手段,“入而修”营造语文学习境界;在“训练”中涵养各种方法,引导学生“修而化”,激活内隐的语文学习境界;通过广泛而有效的“披文”内化能力,赋予语文学习境界以精神,最终“化而破”,融合语文学习境界于个体,提高语文学习效率。
【关键词】语文学习境界 勤积 精训 重披 效法自然
“境界”一说,源于佛经,指修行所达到的境地,也指术业的造诣。照应于学习的过程,语文学习的境界是学生个体的精神世界,与三维的各种主客观因素相互作用所达到的一种逐渐变化的状态。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借助多样的思维活动,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地获取新的知识,经历筛选、提纯、消化、吸收、涵蓄,以形成个体的语文学习境界。不同的个体,不同的机遇,不同的心智,学习境界的形成也存在着一定的层次性与差异性,仅管如此,语文学习境界的形成仍然对语文学习效率有直接的影响,是语文学习活动中的重要因素。
一。“语文学习境界”的分阶
(一)入“境”--求真
“境”由心生,正是已有生活经验与个体心智作用的结果。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天堂,语文学习之始,一定量的音、字、词、句等语文基本单位的接触、掌握,就如那一花与一叶,经历初步感知,引领学习者进入语文学习的境界,为不同层次的“语文学习境界”的形成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修“境”--求实
经过对一定量的语文基本单位的感知后,结合段、篇、语、文的修习,才能牵引潜藏于内心的基本单位,促使“语文学习境界”的夯实。然而此时之“境”只与学习形成简单的一一对应关系,需不断的修习,才能切实发挥其潜在的功能,成为真正提高学习效率,使学习事半功倍的活境。
(三)化“境”--求纯
经过了不断修习与完善,在个体心智与三维主客观因素的不断作用下,去糟存精,以听、说、读、写等形式,熟炼而自然地应对于学习的各个过程与领域当中,发挥着相应的功能,但要达到收发于心,需要不断地应用、组合与吸纳,将许许多多的小“境”化于无形,融合成一个大“境”,对于学习而言更显效益。
(四)破“境”--求活
大音稀声,大象无形。真正的“大境界”看似虚无,实则无处不在,它立于精神层面。面壁十年图破壁,将已有经验作为基石,融合个人独特的世界观,赋予“语文学习境界”以精神,此时的“境”才能焕发出独有的炫彩。自古以来的名家名作,无不因其独特的大“心境”,才能在茫茫历史长河中挥洒人生。
二。如何修炼“语文学习境界”
(一)第一阶段--“入”而“修”:书山有路勤为径
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入学伊始,我们便开始了与古老文明正式而亲密的接触。从“a、o、e”到“一、二、三”,一个个形优意美的字母与汉字,将引领学生踏上探索五千年古老文明之路。语文学习境界的形成与锤炼便在这个学习的过程中吞吐修缮,前提是首先得有足够量的积累才能夯实语文学习境界成“形”的根基。
1.积累什么
首先是语言材料的积累,如音、字、词、句,这是“语文学习境界”形成的基础。其次是语言规律的积累。听、读理解语言,说、写表达思想感受,这是“语文学习境界”发展的关键。三是语言典范的积累,通阅、诵、记等形式,这是“语文学习境界”修炼的重要手段。 除此之外,“语文学习境界”的提升还注重文化积累和生活积累。纵观整个语文学习过程,每个阶段的学习都有各自侧重的积累点,每一项积累相互促进与融合,最终促使“语文学习境界”的有效筑成。
2.怎么积累
学习是个逐渐成长与提升的过程,根据每一阶段学习的特征,积累首先得明确的指向性,明确相应的学段着重地要积累什么。其次,积累本身便有如“水滴石穿”般需要长时作用才能渐现效用,需要付出毅力与耐心,持之以恒。其三,子曰:“学而时习之”。“时习”显然在学习的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积累的量达到一定的程度便需要通过识、记、诵、读等常规的方式,以重复的形式进行及时地梳理、整合,以强化。其过程遵循“识勤记,读勤诵。厚积作基,时习以固”的原则。
3.几点探讨
关于积累的量
新课程的教材编排,增加了大量的积累,令人欣慰,因为这是“语文学习境界”厚基的保证。而夯实积累最好的方法便是反复地记与诵,出于班级授课制的特征与限制,面此如此丰富的积累,我们总是习惯性布置给学生课文读几遍,词语抄几遍,句子摘几句……于是基础稍差的学生由于积累不实问题百出而渐增惰性,基础稍好的学生学有余却不得不应付而日渐厌倦,只有中间的学生中规中矩地付出恰当的精力进行相应的积累。
学生的个性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同样内容的积累,不同的个体形成“语文学习境界”
需要的量也是不同的!而班级授课的制度常常导致我们采用同一标准来衡量学生。但积累的目的是为了应用,不是为积累而积累,积累在于涵养,在于充实。因此授课前做好学生的学情分析,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制订分层的积累目标,从而有效指导教学。
关于积累的指向性
从教编排体系看:从字到词到句到篇,同一类积累之中又有着不同层次的要求,字的积累分认和写,词与句的积累多融于优美的篇章之中,篇的积累又分精读与略读,且略读的分额大幅增加。但与此同时却又不得不让人忧虑:以词句积累为例,文后多以“课文中有许多句子写得很好,我要把它们抄下来!”的形式作为提示,粗看这样的导语更彰显学习的独特性,但实质对于积累的内容与要求却又没有明确的提示,随年级的升高,如此积累随意性越来越大,惰性使然,积累也日渐被动,趋于无效。
学习的过程是层层递进的,相对的积累也是呈阶段性地层层加深,而且总是从简单到复杂的,越是简单的积累也总能成为复杂积累的基础。因此每一学段首先得明确本学段积累的指向,由此在相应的组课文的教学中有意识地引导与强化,确保该阶段的积累在该阶段主动达标。以课文积累为例,不同的课文尽管篇篇文辞意美,令人不忍割舍,但必定要有所取舍,有目的,有侧重地进行积累。否则一旦断链,则必然影响到下一层次积累的效益,边补边固,必定“手忙脚乱”,众多“弊病凸发”,“语文学习境界”也受“顽疾”所累,停滞不前。
关于“时习”
随着年级的提高,积累的量也在不断累加,但越积累,发现的问题也越多:生字会读不会拼,词读不会写,句子会写但别字很多……愈有问题,愈强化了积累的手段,愈强化却似乎顽疾依在,岿然不动,不仅如此,原先的小问题却又似“传染病”般有扩散漫延之势。
论语首篇便言:“学而时习之”。当积累的量逐渐增多,却缺乏必要的时习加以梳理与巩固之时,便导致量的积累浮而不实,隐患暗生。同样对于时习,也得讲究方法。如若“时习”的皆是同一面孔,同一语调,久而久之必定会兴趣全无,更甚者会产生厌恶的情绪,由此,“时习”尽可能避免机械,同样内容的“时习”,从“不从的切入点”,确定“不同的重点”,采用“不同的评价”以期每次有不同的认识、语会体验和不同的收获。
(二)第二阶段--“修”而“化”:淘尽黄沙始见金
第一阶段的“入而修”为第二阶段的“修而化”准备了大量的原始材料。大量的语言材料,为下一阶段“语文学习境界”质的变化打下了充实的物质基础。但从量变到质变也并非水到渠成的事,尽管万材俱备,却仍需要东风助力。材料准备好了,还需要巧妙地熔炼才能成为有所作用的器用。对于学习,这熔炼就等若“训练”。
1.什么是训练
说到训练,总让我们想到“题海战术”。殊不知猛做练习,进行刻板的字、词、句“操练”,事实却与训练相差甚远。叶圣陶先生说:
“学生须能读书,须能作文,故特设语文课以训练之”,最后达到“学生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自能作文,不待老师改”。由此可见,真正的训练是通过“听、说、读、写”等语文实践活动来感受隐于字里行间的“人文”。过程应着力于“思”的启迪,着力于“法”的传授,着力于“能”的养成。将“思”“法”“能”潜藏于有形的训练当中,吸纳、融合各种语言材料,为“语文学习境界”的成形与提升所用。
2.怎样训练
钱梦龙老师认为:“训”,指教师的指导;“练”,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的实践,这对于认识训练更有实践意义。将训练看作师生互动、合作的过程,实际也就是根据各学段学习的特征结合多感官协调活动:通过眼训练阅读与观察;通过手训练书写;通过口训练语言;通过耳训练倾听;通过脑训练思维,同时又通过多感官互相作用:听与说的训练;阅与读的训练;思与写的训练……在这个活动过程中引导学生学以致用,举一反三,熟能生巧,潜心会文,融会贯通,最终达到活化“语文学习境界”的目的。其过程遵循“记而述,诵而抒。训导得法,精练化能”的原则。
3.几点探讨
关于教师的“训”
一段时间以来,以问题为核心的课堂教学策略冲斥着我们的课堂,时时问、事事问、字字问、句句问
、段段问、篇篇问,带着问题进课堂,绕着问题展开教学,引发出新的问题,再带着问题离开课堂。问题模式是一环接一环,稍不留神便容易断链。一节课下来,问题倒
是解决不少,可懂了的本来就能懂,糊涂的仍然糊涂,不懂的还是不懂。
这种充斥着课堂的以问为主的教学常常来自于教学目标,而不是来自于学生的学情,同时又忽视了对学生思维的启迪,直问得学生坐卧不安,晕头转向。“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无论“听、说、读、写”何种形式的训练原则均不在多,在于精,在于是否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是否致力于引发学生的探索,激活个体的“语文学习境界”,这才是教师“训”的精髓所在。
关于学生的“练”
但随着年级的升高,积累的量在增加,习作中出现的错别字也越来越多。学习的课文越来越长,越来越优美,孩子们却读得越来越无味,口头上感悟得天花乱坠,真正在习作上却又与年前几无差异。怪哉!
究其缘由:相应的积累缺少对应的应用,只能“移花接木”;积累远离生活实际,只能凌空蹈虚;“练”的形式枯燥乏味,只能草草应付。由此在相应的学段必进行必须的到位的“字、词、句、段、篇、文”的训练,拈“趣字决”,把基础尽可能打得扎实一点。在此基础之上为学生营造一个训练场,激起内心表达的欲望,驱使积累材料为我所用,触发“语文学习境界”的运转。
关于“训”与“练”的过程
长期以来,各种原因教学的弊端让我们陷入了一种普遍存在的苦教、厌学的恶性循环。课堂教学为了达成教学任务而忽略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你讲我练,各自为营;课外阅读缺乏与文本的交流及阅后与同伴的论辩,读得多了,懂的却不见多;习作注重了书写量的提高却忽略了其本质是为了表达,以及修改能力的培养,被动地习作,如机械生产,年年一个样。
训练其本质是一个互动、合作的过程,脱离了这个本质,“语文学习境界”的运转便是纸上谈兵。因此在语文活动中,从“听、说、读、写”入手,听致力于培养学生记与辩的能力;说致力于培养问与论的能力;读致力于培养感与悟的能力;写致力于培养仿与造的能力。从多面入手,从多种形式入手,让训练的形式动起来,让不同的个体从中寻求所需要的激活条件,刺激“语文学习境界”的触发点,在“语文学习境界”的运转中主动地自觉地进行语文活动,学习才会变得精彩纷呈。
(三)第三阶段--“化”而“破”:柳暗花明又一村
在学习的过程中,每一个阶段都有该阶段相应的目标与任务,当该阶段所形成的“语文学习境界”能有效地作用于学习后,为了适应更高要求的学习任务的需求,有必要突破现有的“语文学习境界”,通过广泛地阅读以汲取古老文化精髓,吸纳新的知识形态;通过感悟生活以触发已有认知结构的改变与提升,以助形成更高层次的“
语文学习境界”。
1.什么是“披文”
文章是用来传承思想的,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通过大量的阅与多种形式的读,体悟作者的思想,习得表达的方法,继而情动辞发,传续自己的思想。刘勰在《文心雕龙》里说:“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夫观文者披文以入情。”披文即是观文者通过大声读,正确读,流利读,品味读,入情读等多种读的形式,将文字内容还原成人、景、物,将著者的情感体悟于心。
2.“披文”的作用
“在语文阅读中,文本语言具有双重身份。一方面,它仍然是信息的载体,认识的工具,学生必须以他为凭借,披文得意,入情悟理;另一方面,它又是认识、学习的对象,阅读时不仅要接受信息,更要认识掌握载体本身。”这里说的“载体”即语言文字。阅读教学一方面是引导学生“披文得意”,在阅读中掌握读书方法,另一更重要的方面便是通过披文引导学生品味、消化、积累、运用课文的语言。由此,真正使“语文学习境界”变得厚实而愈显生气。其过程遵循“述为抒,抒为思,披文得意,显象立神”的原则。
3.几点探讨
关于篇章教学
新课程教材的编排特点来看,每一组课文都有着独特的人文特点,篇篇文辞优美,内涵丰富,但对于教学来讲,每一组课文的编排重视了对学生体会感受的引导,但对于语文工具性的训练点,却并不明显,教学时的目标定位变得重欣赏而轻运用,学生则受生活体验及阅读量的限制,披文也只停留在感悟的层面而并不能深入体悟文本的内涵,无法引起心灵共鸣的文字也只能作壁上观。
因此充分发挥团队的优势,总览全册教材的特点,按一定的序列,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从语文的工具性入手增补相应的组训练点,有针对性地由点及面进行教学,引导学生通过披文习得语文的工具性以促语文的人文性的体悟,体悟语文的人文性以促语文工具性的掌握。
关于课外阅读
随着对阅读的重视,学生手头的藏书也变得愈丰富。从幽默漫画到天文地理,从玄奇侦疑到名著经典,从童话寓言到小品哲理。有家长反应:读的书多了,可为什么语文能力不见长?08学年温岭市语文教研员徐秀春老师在以“班级读书会”为主题的教研会中提出:当前学生课外阅读之“质”亟待提高--阅读形式浅表化,阅读内容杂乱化,阅读行为随意化。
量在增而质未提,读书无用?其实不然,量在增,质亦提,或许实效稍微质提得慢了些,而功利的我们太急于求成了。又或许是提的质是隐性的,没有遇着触发的条件并未外显而已。但有此担忧也必有根源,结合徐老师的三点,从根上讲就是要解决三个问题:相应学段该讲什么书?该怎么读?读了之后需要做什么?对于教师而言,便需要引导学生在读的前、中、后进行相应的导读、笔记、推介等读书活动。将作品与生活相结合,学以致用实为真学!
关于习作教学
经历了新旧教材,不难看出,新教材为学生提供了多方面、全方位的习作内容,但却少了习作提示与习作要求。如此一来,学生习作的选择范围更广了,没有了要求的束缚,文字的表达也更显自由。但对于习作的评价却成了一个让人头疼的大问题:例题为《我和你》的习作,有的写自己和受灾同龄人,有的写自己和心爱的玩具,甚至还有的写自己和自己影子,五花八门,熟偏熟合,熟优熟劣,直教人无可奈何!
不以规矩,不成方圆。在这个本该学习规矩(技能、方法)的阶段却放任自由,不得不说是件很危险的事!学习了示例的课文,阅读了相应的书籍与美文,却脱离了应用,不作“法的迁移”。披文以入情,得意,结合生活基础的情与意才最真实,才能赋予“语文学习境界”以神,焕发生命的真彩。
三。大境初成,效法自然
“人者天地之心也”,古代的教育思想以“天人合一”为最高境界。从天与人的关系到人与教育的关系,《中庸》作了最概括的阐明:“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传统教育更关注人的内心,孟子说:“万物皆备于我”,经历了如上的一次完整的修炼,“
语文学习境界”才算真正意随心动,于学习而言,此刻眼中的世间万物皆有其道法曼妙,一沙一叶也都能成为其修心养性的良材。
在实际学习中,也并非所有人都能顺利的逐步步入“语文学习”的真境,或废于半途,或止于踌躇,或游于瓶颈。尽管如此,小有所成的“语文学习境界”的修习在整个语文学习过程中仍然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其实修习如同任何的修炼一样,显得漫长而又无味,而对于孩子们而言,他们只愿意理解他们认为美好与简单的事物。由此,为人师需竭力使修习形式多样化,修习内容趣味化,修习行为序列化。引领他们逐步步入“语文学习境界”之大乘,成功地铺就一条语文学习的大道。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
[2]叶圣陶《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上下册)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1980
[3]吴忠豪《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
[4]崔 峦《“语文课程标准”关注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小学语文教学》 2001.6